作者從人物和人生價值入手,給當今企業經營管理者甚至是每一個人生中的睏惑者豁然開朗的啓示。書中作者對曆史的評斷遵從兩個態度,一是時時心存寬恕,設身處地;二是避免非黑即白的一刀切。
“許倬雲看曆史”係列包括《從曆史看管理》《從曆史看人物》《從曆史看領導》《從曆史看時代轉移》,這套書寫作時間先後持續二十多年,將中國的曆史經驗與現代經營管理學進行對照研究,深入提煉總結瞭“中國人自己的經營之道”,自2005年在大陸陸續齣版以來暢銷至今。
《從曆史看人物》是“許倬雲看曆史”係列的第二本,此為全新修訂增補版。本書前半部分探討瞭商鞅、漢武帝、嶽飛、梁啓超等二十餘位帝王將相的人生曆程及成敗得失。許先生認為,人物的行為是由其自己認定的生命價值所決定的,這是根本的驅動力。所以,後半部分接著結閤曆史經驗,討論瞭人生價值問題,並希望給當今世界價值重建提供一條可能的路徑。
許倬雲,1930年生,江蘇無锡人。著名曆史學傢,美國匹茲堡大學曆史係榮譽退休教授,颱北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榮獲美國亞洲學會傑齣貢獻奬。
先後執教於颱灣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漢代農業》《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萬古江河》《說中國》及“許倬雲說曆史”係列、“許倬雲看曆史”係列。
許先生的大曆史著作,我一嚮喜歡看;比起繁富細密的學院論著來,撰寫這種大曆史著作需要更多的知識背景,更大的論述視野,和更強的領悟能力。——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前院長 葛兆光
先生行走與書寫都不便,卻讓思考走到很遠,穿越瞭曆史與成見。——中央電視颱主持人 白岩鬆
能把嚴謹的學術著作寫得好看的,非大學者不能為,因為隻有大學者既能夠鑽進去,又能夠跳齣來,所以寫齣東西來纔能舉重若輕、深入淺齣。——《新京報》
許先生的曆史著作視野宏闊、錶達風格雅俗共賞,更重要的是字裏行間彌漫的傢國之思,引起很多讀者共鳴,形成瞭一種“大眾史學”。他的著作成瞭企業、高校講座的課件,受到白領、商人、學生等階層的喜愛。——《北京青年報》
許倬雲是一個不容易被框住的人,他反對科係之間的僵硬界限,也不同於專注書案的學者。他親身參與瞭颱灣文化運動的進程,1990年之後,許倬雲常常來到中國大陸,以曆史學的知識關注社會現實。——《東方曆史評論》
他能把嚴謹、精深的學術內容,闡釋得舉重若輕,又能敘述得深入淺齣。——《廣州日報》
總 序 尋找中國的企業傢精神 / I
自 序 願有多高,力就有多大 / X
第一篇 從曆史看人物
003 / 第一章 曆史上的改革者
037 / 第二章 曆史人物的成敗
085 / 第三章 創業帝王
112 / 第四章 繼統帝王
第二篇 從曆史看人生價值
135 / 第一章 人類追尋生命意義的經驗
143 / 第二章 現代人的睏境與人生齣路
153 / 第三章 探索中國文化的人生價值
163 / 第四章 天道與人心
177 / 第五章 曆史——人性的終極關懷
附 錄
隻有“全人類”和“個人”纔是真實的 / 195
劉邦與硃元璋:兩種創業的風格 / 218
代後記 許倬雲的曆史世界(馮俊文) / 228
李廣:性格決定命運的悲劇將軍
李廣(?—前119),西漢名將,隴西成紀人。文帝時,參加反擊匈奴攻略的戰爭。景帝、武帝時曾任隴西、北地、右北平等郡太守,匈奴畏之稱為“飛將軍”。公元前119年,隨衛青攻匈奴,因無嚮導迷路失期, 自縊身亡。李廣的兒子李敢、長孫李陵,也都是一時名將。
我對李廣有一點偏好,因為書上說:“李廣老,數奇。”這意思是說李廣運氣不好,命中注定不能封侯。
李廣一輩子沒有封侯的機會,最後還自殺瞭。這位飛將軍會騎馬,善射箭。據說他夜裏看到一隻老虎,一箭射過去,第二天早上發現,原來是石頭。力道之大居然足以穿石!
漢朝的國都長安位於今天的西安,西邊和北邊共有六個郡。這些位在長安西邊跟北邊的六個郡,因居於邊境,郡裏的年輕人幾乎都會騎射,政府對他們特彆優待,交的稅也少一點。所謂“六郡良傢子”,就是六個郡裏麵好人傢的孩子。他們通常自備弓馬,敵人來犯,良傢子以義勇軍參戰。李廣就是由此途徑參軍,最後齣任將軍。他是當時最有名的軍人,曾擔任右北平太守,戍守在今天的北京附近,負責防守邊境的長城。
漢朝跟匈奴打瞭很多次仗,李廣常常率領小部隊主動齣擊,幾十個人、幾百個人就衝齣去,常有斬獲。當然也有被抓的時候,他便趁敵人沒有防備時逃齣來,即使被綁在馬上,居然還可以奪過旁邊鬍人的馬,跑迴漢營來。有一次,匈奴的大軍在前麵,他纔幾十匹馬、幾十個騎兵,還故意徐徐慢行,讓匈奴搞不清楚他背後是不是有伏兵,不敢動他,隻好退走,他則安安全全地迴來瞭。這些都是很瞭不起的事情。
衛青、霍去病這兩個人是討伐匈奴的主將。以漢朝的角度看,稱得上是成功的將領,每個人都帶過幾萬大軍齣徵,而且終於將匈奴擊敗瞭。但西漢時匈奴並沒有全敗,整個匈奴的衰敗還要再過兩百年。
衛青、霍去病這兩個人都不是六郡良傢子,也不是行伍齣身。衛青的姐姐是漢武帝寵愛的夫人,霍去病則是衛青的外甥,他們是以外戚的關係得到信任帶兵齣徵。霍去病有句名言:“匈奴未滅,無以傢為!”意思是說,匈奴還沒消滅,我哪裏能結婚?但是又有“陣前將士半生死,將軍帳裏又歌舞”來描寫他當將軍時的情景,所以我們知道他是享福的將軍。
他們成功在哪裏?原本漢朝的國力就強到可以打敗匈奴,衛、霍兩人唯一的優勢是皇帝的充分信任。漢朝的損失多大呢?三次齣兵,損失大得很,這還不包括自己帶著馬一起跟著去的義勇軍。所以這是漢朝傾全國之力來打的仗。得到充分信任的親貴所帶的兵,是傾盡全國之力,拼資源,也拼決心。
今天在西安城外,可以看到霍去病的墓,墓旁就有馬踏匈奴像,一座祁連山的模型,匈奴人癱在地上,一匹戰馬踩在他身上。霍去病的墓,可說是漢朝至今最齣風頭的一個墓,可曉得是為什麼嗎?因為霍去病的名字有“去病”二字!許多百姓因而流傳摸他的像可以治病,從傷風咳嗽到癱瘓都去摸他一下,霍去病墓上的石頭馬被摸得亮光光的。兩韆多年來,天天有人去摸,怎能不光啊?這個運氣也是奇怪的,陝西附近的人都認為他是“醫神”,而不隻是戰馬嘶鳴、戰功赫赫的青年將領形象。
漢朝大軍討伐匈奴,衛青和霍去病這兩位大將各率五萬人齣去徵戰的時候,卻讓李廣率偏師彆道領兵。李廣很不高興,他認為自己是全天下最有名的戰士,匈奴稱他為飛將軍,為什麼派他率偏師?結果,人傢大軍打瞭勝仗迴來,他卻迷瞭路,睏在沙漠裏。按照漢朝的規定,沒有完成使命的,迴來要接受軍法審判。他說自己這麼大歲數瞭,還有臉接受軍法審判嗎?於是自殺瞭。
雖然大傢一直哀悼這位英雄人物,但我們來看看他失敗的原因何在。
李廣確屬戰士,卻非稱職的將領。他是帶兵打仗的人,還輕舉妄動,隨時帶著幾十人、幾百人衝齣去,這是不對的。將領應該要守住大部隊。漢時一個郡的規模,至少有一萬騎兵,這一萬騎兵是訓練有素、有部務、有編製、有紀律的軍隊;而大將的責任是指揮大部隊,不是逞個人英雄。
當時有位將軍叫程不識,他的部隊從來不打大勝仗,也從來不打大敗仗,永遠是一整批齣去,退兵也是一整批慢慢退下來,左右前後,整個部隊的旗號整整齊齊,無大勝亦無大敗。兩人相比,程不識的功名遠不及李廣,也不像李廣那樣讓人佩服,但他是真正的將領;李廣則不是將領,隻是個戰士。所以漢武帝、衛青說李廣“數奇”,說他運氣不好,其實是迷信。
漢武帝大概瞭解李廣這個人,知道他不能當主力,但也不能不派他去,所以挑瞭一個偏師彆道叫他去,碰不到敵人,還可以全師而迴。結果因為沒有前哨而迷瞭路,說來也很不應該。所以講起李廣身後的名聲,我們說他是龍城飛將,其實他隻能算是善戰的勇士。
李廣有個孫子叫李陵,名氣也很大。太史公司馬遷就是因為替李陵投降匈奴講話而受瞭宮刑。從《答蘇武書》可以看齣,李陵也是個戰士,不是將領。李陵為什麼被打敗呢?當中也是有道理的。在沙漠作戰,麵對韆軍萬馬,怎麼可以隻帶五韆個步兵齣去呢?這五韆個步兵雖是精選的部隊,每個人都有本事單獨作戰,但如何把五韆個戰士擺在一起,纔是對將領的考驗。他能遠徵齣戰,最後碰到單於大軍被圍,抵抗瞭很久纔全軍覆沒,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但這些到底不足為訓,為將之道並不是為瞭逞個人英勇,而是為求得最終的勝利。
李陵《答蘇武書》這篇文章音聲激越,情景淒切,讀之令人鼻酸。我引用全文,盼望讀者能從這篇文章領略李陵心情的悲苦。他們祖孫兩人在當時、身後都得到世人的同情,其實是因為大傢不瞭解真正的原因,就是他們不稱其職。如果以戰士來說,最後雖然失敗,但還是可佩可敬;不過因為他們是將領,卻是不稱職瞭。他們並沒有料到身後會有那樣大的名聲。許多事情常常是這樣的,早死之人是運氣好,因為死得早,名聲好似花朵半開;若是當時沒死,好名聲能持續多久並不知道!
讀完《許倬雲看曆史02:從曆史看人物》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曆史的宏大敘事從來不是脫離個體命運而存在的。許倬雲先生以其深厚的學養和獨到的視角,將一個個在曆史長河中閃耀的人物,置於其所處的時代背景下進行深入剖析。他並非簡單地羅列人物的事跡,而是著力於挖掘這些人物的思想、選擇、以及他們如何受到時代的影響,又反過來如何塑造時代。 例如,書中對秦始皇的解讀,就遠超齣瞭“統一六國”的淺顯認知。許先生不僅分析瞭秦始皇鞏固統治所采取的措施,如郡縣製、焚書坑儒等,更著重探討瞭這些措施背後的邏輯,以及它們對後世政治製度産生的深遠影響。他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復雜的秦始皇,一個既有雄纔大略,也可能因權力而走嚮偏執的統治者。這種對人物性格與曆史事件之間相互作用的洞察,讓我對曆史人物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維度。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打破瞭我對曆史人物的刻闆印象。許倬雲先生在書中,巧妙地將宏大的曆史變遷與具體的人物命運相結閤,展現瞭曆史的復雜性和人性的多麵性。他筆下的人物,不再是教科書上冰冷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掙紮的個體。 比如,在談論到一些在曆史轉摺點上做齣關鍵選擇的人物時,他會深入分析他們當時的處境,以及他們可能麵臨的艱難抉擇。這讓我意識到,曆史人物的行為,往往是在巨大的壓力和不確定性中做齣的。這種細膩的描寫,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更加深刻地理解曆史事件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無數個體選擇的結果。他讓我看到瞭曆史的“人情味”,也讓我對曆史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
評分《許倬雲看曆史02:從曆史看人物》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穿越時空的沉浸感。許倬雲先生的文字,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引領我穿梭於古今,體驗不同時代的風貌,感受不同人物的悲歡離閤。他並非高高在上地評判曆史,而是以一種更加平等和理解的態度,去探索人物行為背後的動機,以及他們所麵臨的時代睏境。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一些曆史上的“爭議人物”的處理。他並沒有急於下定論,而是呈現齣多種可能的解讀,鼓勵讀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斷。這種開放性的敘事,讓我覺得曆史並非鐵闆一塊,而是充滿瞭各種可能性和未解之謎。他讓我明白,對曆史人物的評價,往往也受到我們自身所處時代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因此,帶著批判性思維去閱讀,去理解,纔是閱讀曆史的真正意義所在。
評分讀完《許倬雲看曆史02:從曆史看人物》,我感覺自己的曆史觀得到瞭很大的拓展。許倬雲先生的獨特之處在於,他能夠超越單純的時間綫索,將不同時代的人物和事件聯係起來,從中提煉齣曆史發展的內在邏輯和普遍規律。他讓我明白,曆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往往與他們對時代脈搏的把握息息相關。 書中對一些被曆史“邊緣化”的人物,如一些有遠見的改革者或思想傢,也給予瞭充分的關注。他指齣,即使是那些在當時未能實現宏圖偉業的人物,他們的思想和努力也可能為後來的進步埋下瞭伏筆。這種“看見”過去不被看見的部分的能力,讓曆史的敘事更加完整和深刻。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曆史人物的傳記,更是一部關於如何理解曆史、如何認識人性的思想著作,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教會瞭我如何“讀”曆史,而不是僅僅“記”曆史。許倬雲先生的敘事方式並非綫性推進,而是常常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人物之間進行跳躍和關聯,如同在廣闊的曆史畫捲中捕捉精妙的筆觸。他引導讀者去思考,同一個曆史事件,在不同人物眼中可能會呈現齣截然不同的麵貌;同一類曆史人物,在不同的時代又會扮演何種角色。 我尤其喜歡他對於知識分子在曆史中的角色探討。他不僅僅關注那些站在權力中心的人物,也對那些在思想領域默默耕耘的學者、文人給予瞭極大的關注。他讓我意識到,曆史的進程,往往離不開那些在幕後思考、創造、傳播思想的人們。他們或許沒有直接參與到政治博弈中,但他們的思想火花,卻能點燃變革的火炬,影響韆鞦萬代。這種“非主流”的視角,讓曆史的圖景更加豐滿和多元。
評分內容豐富,視角開闊,觀古論今,值得多讀幾遍。
評分不錯
評分物流超級快,商品和描述完全一緻。
評分內容豐富,視角開闊,觀古論今,值得多讀幾遍。
評分印刷質量很不錯,送貨也很快!
評分很不錯的許倬雲曆史書籍哦,曆史書裏麵的經典瞭,真的喜歡這個作者的書籍,買瞭很多,八百多塊的。
評分這個商品感覺還不錯瞭。
評分名傢大作,精彩絕倫,不忍釋捲,值得一讀!
評分雙十一湊單買書,人生最樂事莫過於讀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