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新编营养师手册(第三版)
:38.00元
作者:胡敏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22247414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营养师日常工作的参考手册、工具书帮助营养师深入理解营养、食品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全面系统掌握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目录
章营养学基础1
 
 节人体构成及食物的消化吸收[2]
 
 一、人体中主要消化液[2]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与代谢[3]
 
 三、脂类的消化、吸收与代谢[5]
 
 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代谢[7]
 
 第二节热能[9]
 
 一、概述[9]
 
 二、人体的热能消耗[10]
 
 三、人体一日热能需要量的确定[12]
 
 四、热能供给[14]
 
 第三节蛋白质[14]
 
 一、概述[14]
 
 二、蛋白质的组成[15]
 
 三、氨基酸模式[15]
 
 四、消化、吸收、代谢[16]
 
 五、生理功能[17]
 
 六、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17]
 
 七、供给量、来源[20]
 
 第四节脂类[20]
 
 一、概述[20]
 
 二、分类和特点[20]
 
 三、消化、吸收、代谢[21]
 
 四、生理功能[22]
 
 五、供给量、来源[24]
 
 第五节碳水化合物[25]
 
 一、概述[25]
 
 二、分类和特点[25]
 
 三、消化、吸收、代谢[30]
 
 四、生理功能[30]
 
 五、供给量、来源[32]
 
 第六节矿物质[32]
 
 一、概述[32]
 
 二、钙[33]
 
 三、磷[35]
 
 四、镁[36]
 
 五、钾[37]
 
 六、钠[38]
 
 七、铁[40]
 
 八、碘[42]
 
 九、锌[43]
 
 十、硒[45]
 
 十一、铬[46]
 
 十二、钼[47]
 
 十三、氟[48]
 
 十四、钴[49]
 
 第七节维生素[50]
 
 一、概述[50]
 
 二、维生素A[51]
 
 三、维生素D[53]
 
 四、维生素E[55]
 
 五、维生素C[56]
 
 六、维生素B1[57]
 
 七、维生素B2[59]
 
 八、烟酸[60]
 
 九、维生素B6[61]
 
 十、叶酸[62]
 
 十一、维生素B12[63]
 
 十二、胆碱[64]
 
 十三、生物素[65]
 
 第八节水[66]
 
 一、水的代谢[67]
 
 二、生理功能[67]
 
 三、缺乏与过量[68]
 
 四、需要量和来源[68]
 
 第二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70
 
 节概述[70]
 
 第二节谷类[71]
 
 一、大[72]
 
 二、小麦[72]
 
 三、小[73]
 
 四、糯[73]
 
 五、黑[74]
 
 六、燕麦[74]
 
 七、薏[74]
 
 八、玉[75]
 
 九、红薯[75]
 
 第三节豆类[76]
 
 一、大豆类[76]
 
 二、其他豆类[78]
 
 三、豆制品[78]
 
 第四节坚果类[80]
 
 一、芝麻[80]
 
 二、花生[81]
 
 三、瓜子[82]
 
 四、杏仁[83]
 
 五、栗子[83]
 
 六、榛子[84]
 
 七、核桃[84]
 
 八、腰果[85]
 
 九、松子[85]
 
 十、开心果[85]
 
 第五节蔬菜及菌藻类[86]
 
 一、萝卜[86]
 
 二、胡萝卜[87]
 
 三、莲藕[87]
 
 四、合[87]
 
 五、洋葱[88]
 
 六、菠菜[88]
 
 七、芹菜[89]
 
 八、竹笋[89]
 
 九、茄子[90]
 
 十、青椒[90]
 
 十一、菜花[91]
 
 十二、番茄[91]
 
 十三、苦瓜[92]
 
 十四、南瓜[92]
 
 十五、黄瓜[92]
 
 十六、冬瓜[93]
 
 十七、丝瓜[93]
 
 十八、瓠瓜[94]
 
 十九、豆角[94]
 
 二十、毛豆[94]
 
 二十一、四季豆[95]
 
 二十二、山[95]
 
 二十三、香菇[95]
 
 二十四、黑木耳[96]
 
 二十五、海带[96]
 
 二十六、紫菜[97]
 
 第六节水果类[97]
 
 一、菠萝[97]
 
 二、芒果[98]
 
 三、桂圆[98]
 
 四、荔枝[99]
 
 五、橘子[99]
 
 六、橙子[100]
 
 七、柚子[100]
 
 八、苹果[100]
 
 九、梨[101]
 
 十、葡萄[101]
 
 十一、香蕉[102]
 
 十二、猕猴桃[102]
 
 十三、西瓜[103]
 
 十四、桃[103]
 
 十五、大枣[103]
 
 十六、草莓[104]
 
 第七节畜肉类[104]
 
 一、猪肉[105]
 
 二、羊肉[105]
 
 三、牛肉[106]
 
 四、狗肉[106]
 
 第八节禽肉类[106]
 
 一、鸡肉[107]
 
 二、鸭肉[107]
 
 三、鸽子肉[107]
 
 四、鹌鹑肉[108]
 
 第九节水产品类[108]
 
 一、鲤鱼[109]
 
 二、鲫鱼[109]
 
 三、草鱼[109]
 
 四、鳜鱼[110]
 
 五、带鱼[110]
 
 六、黄鱼[110]
 
 七、螃蟹[111]
 
 八、虾[111]
 
 九、鱿鱼[111]
 
 十、海蜇[112]
 
 十一、墨鱼[112]
 
 十二、牡蛎[113]
 
 十三、甲鱼[113]
 
 十四、黄鳝[113]
 
 十五、泥鳅[114]
 
 第十节蛋类[114]
 
 一、鸡蛋[114]
 
 二、鸭蛋[115]
 
 三、鹌鹑蛋[115]
 
 第十一节奶类[116]
 
 一、牛奶[116]
 
 二、常见奶制品[117]
 
 三、牛奶引发的病症[119]
 
 第十二节调味品及其他食品[119]
 
 一、酱油[119]
 
 二、醋类[120]
 
 三、食用油脂[120]
 
 四、酒类[121]
2.
书名:临床营养培训手册
定价:45.00元
作者:刘英华、张永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222586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营养的范围已了传统的饮食,在病情的预测、营养状况的评价、疾病的、病程的转归等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的认可,已成为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书基于总医院营养科多年的医疗工作经验及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当前的*研究进展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系统实用,涵盖了营养学基础知识及各类膳食指南,医院基本饮食、各类饮食和试验膳食的概念、应用及制作,医院常用匀浆膳制作和特殊医学用途食品(ONS)的使用说明、产品对比,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常见疾病和外科术后、遗传疾病、肿瘤相关疾病及儿科疾病的营养,肠内肠外营养在临床上的应用,营养筛查与评估,还介绍了营养与药物的关系、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判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收录了各类常用参考表格。本书可以作为各类医学专业人员进修培训的教学用书,又可成为临床医学工作者的案头查询手册。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掌握一项知识,就必须理解其背后的研究方法和科学依据。这本书的“研究书籍”属性,让我看到了它在这一点上的深度。它并没有仅仅罗列营养学的知识点,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介绍营养学领域的研究方法论,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试验、代谢研究等等。书中详细解释了不同研究设计的优缺点,以及如何解读研究结果,如何区分科学证据的等级。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一些营养素的争论,比如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书中引用了多项权威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研究结论之间的差异,让我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而不是盲目跟风。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前沿的营养学研究方向,比如基因与营养的相互作用,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系等,这让我看到了营养学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深入探究研究方法的书籍,对于想要在营养学领域进行深入学习或研究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它不仅让我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学习”营养学,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去理解和评估营养信息。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对这类专业书籍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总觉得会枯燥乏味,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的“临床营养培训手册”部分时,我惊喜地发现,它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生动和实用得多。这本书并没有回避疾病与营养之间的复杂联系,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各种常见疾病在营养方面的特殊需求和干预策略。它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操作要点。书中列举了大量临床案例,通过对具体病人的营养分析和干预过程的描述,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临床营养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我特别关注了关于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等慢性病的营养管理章节,书中给出的建议不仅有科学依据,而且操作性很强,提供了详细的食物选择指南和能量、营养素的计算方法。对于我这个在医疗相关领域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它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也让我对如何从营养角度更好地服务患者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这种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让我觉得物超所值。
评分这本书的“营养学基础知识教程”部分,对于我这样一位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本以为营养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但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友好,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零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它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能量,为什么需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什么区别等等。书中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这些概念,比如用“能量货币”来比喻ATP,用“建筑材料”来比喻蛋白质,让我能够很快地将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食物分类和营养素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并且给出了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来均衡摄取各种营养素的建议。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工具,比如食物能量计算器和营养素摄入量建议表,这对于我想要开始管理自己饮食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有用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营养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吃得对”,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营养学奥秘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色彩搭配沉稳大气,"新编营养师手册"几个大字跃然纸上,让我第一眼就感受到了专业和权威。我一直对营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健康意识日益提升的今天,掌握科学的营养知识变得尤为重要。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营养学的基础理论,从宏量营养素到微量营养素,再到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分析,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条理清晰。尤其是关于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比如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都有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为家人提供科学膳食指导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穿插的图表和案例也十分生动,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营养概念。例如,在讲解维生素的作用时,书中用图示清晰地展示了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的疾病,并给出了日常饮食中获取这些维生素的建议,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膳食计划和食谱范例,这对于我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扎实的营养学知识体系,让我对如何科学地选择食物、搭配膳食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自信地去探索营养学的奥秘。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它关于“人体结构营养消化吸收系统研究”的部分,因为我对生物医学的运作机制一直充满好奇。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人体的各个器官,而是将这些器官的功能与其在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作用紧密联系起来。书中对消化道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学描述,并通过精美的插图展示了胃、肠、肝、胰等器官的微观结构以及它们在消化酶分泌、食物 breakdown、营养素吸收等关键环节中的具体表现。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肠道微生态与营养吸收关系的研究内容所吸引,它揭示了肠道菌群在维生素合成、能量代谢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强大作用,这让我对“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书中对不同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在体内如何被分解、吸收、代谢和利用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详细解释了吸收不良的各种原因和后果。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结构到功能的立体化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人体是如何获取和利用生命所需能量和营养的。这本书的科学严谨性让我印象深刻,它为我解答了许多长久以来萦绕在心头的关于人体消化吸收的疑问。
评分真心不错!赞!
评分真心不错!赞!
评分真心不错!赞!
评分很好用我喜欢
评分很实用!
评分真心不错!赞!
评分很实用!
评分很实用!
评分很好用我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