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句话读懂《网格经营变革之道》
身处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由于客户接受信息方式、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的压力,大都亟待解决经营变革问题。
变革的根本优势在于市场的把控,渠道组合下沉、贴近用户、打造*后一米的核心优势,并通过社群关系构建实现客户与企业的忠诚链接是变革的主要手段。
自然,企业*先想到的是通过社区经理*近距离、*频次地为用户提供产品及服务,实现产品到货币的转换,但却忽略了企业与用户长期关系的构建,这属于网格经营的萌芽期,更多的是社区经理的单兵作战。
在萌芽期遇到的问题,*终要从思维层面去检讨,于是就有了变革驱动的网格经营的四种创新思维,这体现的是企业的自我反思、自我战斗!
创新思维是对产品、客户、直线(渠道)、管理的全新思考,于是运用用户思维、全品思维、水平(网格)思维、经营思维,构建了网格营销体系,通过基于网格划分的网格策划,面向大众客户实施精准营销,集团客户实施顾问式营销,并呈现基于产能驱动的协同作战的特点。
通过了社区经理制的锤炼,网格化营销的指导,文化驱动的网格承包制是网格经营变革追求的目标,唯有参与作战的兵团,人人都为自己战斗,整个网格的产能才能得到根本的,持续的提升!
聚焦于网格经营,通过数十个跨行业案例分析,梳理数十个工具及模板,提炼出网格经营萌芽、创新、成熟、变革的实施方法。这是一本将网格经营变革真正落地的,集理论、体系、路径、工具“四位一体”的网格经营管理专业书籍。“跳出网格看网格,创新思维去变革,围绕变革建体系,体系重构提产能”,面向广电运营商、通信运营商、邮政、金融、速递物流等行业,着力解决网格经营由以绩效驱动、单兵作战为特点的社区经理制转型至以效能驱动、协同作战为特点的网格化营销,进而实现以文化驱动、兵团作战为特点的网格承包经营,达成网格经营变革、网格产能的持续提升!
王旭,现任易道咨询机构董事长、红蓝山广电咨询机构高级合伙人、长沙市企业培训协会常务副会长。
“以绩效为基础、以成果为导向、以创新为核心”是他执业的原则;
“变革驱动、效能驱动、文化驱动”是他倡导的产能提升方法论;
“跳出网格看网格,创新思维去变革,围绕变革做经营,经营重构提产能”是他推行的网格经营变革之道;
他曾多次担任多地职业素养及营销技能赛事评委;
他曾为数十家转型企业构建全员职业素质提升模型、突破营销瓶颈,实现产能倍增;
他曾为广电、邮政、金融、通信等行业网点转型提供咨询辅导;他曾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邮政、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三一集团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服务。
已出版专著《网点产能提升之道》
四、从客户思维到用户思维
(一)客户与用户
客户,本书的定义是指购买产品及服务的群体。可见,强调的是购买,这是典型的销售思维。它体现的是企业将产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再到消费者手中的传递,强调的是产品转化为货币。
用户,本书的定义是指使用产品及服务的群体,强调的是产品及服务的使用,这是典型的营销思维。它体现的用户对产品及服务的体验及由此产生的评价,强调的是企业与用户的关系构成。
(二)客户思维与用户思维
那为什么要区分用户与客户?这是因为在很多时候,用户与客户不是一个群体,也就是说购买方和使用方不是同一个群体。
客户,作为购买方,对企业而言,涉及的是销售的问题;用户,作为使用方,对企业而言,涉及的是维护及产品二次开发的问题。因此,由此产生的客户思维本质是一种销售思维,更多的关注还是在于销售的达成,传统的4P营销战略是其很好的解读;由此产生的用户思维,是一种营销思维,更多关注的是企业与用户的关系构建,现代的4C、4R营销理论都是对其很好的解读。
当然,也有很多场景下,客户和用户指的是同一个对象。
我们以广电运营商为例,来网点购买开通套餐及业务的是客户,如果他正好也是套餐及业务的使用者,那么在他身上,客户与用户是同一个对象;如果他仅仅是开通业务,使用者是他的家人或者其他群体,那么这种情况下,客户与用户就不是同一个对象。再深入一点说,如果企业要提升销售的效率,企业关注的可能就是客户;而企业的运维,面对的可能就是用户。不同的对象,需求不同,对于企业的要求自然也就不同,而企业的采取的方法自然也会随之改变,这还只是一个大众客户的案例;如果现在谈的是集团客户,情况就更加复杂。
众所周知,集团客户的购买决策和大众客户是不同的。面对集团客户进行销售常常遇到的情况是决策者不是使用者,使用者觉得产品及服务好,并不一定代表决策方就会持同样的评价。那么在集团客户销售中,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如何发展“内线”,如何做好集团客户购买的风险评估,这一系列的问题就产生了。我们这里不展开这个话题,但通过对集团客户购买决策的这种情况说明,已经很清楚地表达了将客户与用户区别开的作用了。
一句话,将客户与用户区分开,是引发企业对客户(用户)资源深层次的思考及理解。从资源的角度思考销售及产品开发、服务优化乃至客情维护的工作的这种逆向思维,是精准营销的基础。
(三)“以客户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以客户为中心”,也就是客户思维,它是一种销售思维,关注的是产品到货币的价值实现;“以用户为中心”,也就是用户思维,它是一种营销思维,关注的是企业与用户的关系构建。
如果说在商业价值链中,离终端用户越近越有价值,越容易让用户产生依赖,越容易形成产业链的控制力,那么企业势必要尽快实现由“以客户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移。
想必大家都有快递的经历,如果要经常快递大量的文件或其他物品,快递单的填写、收件人的资料归档对于寄件人来讲是一个颇为麻烦的问题。先不说填写快递单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对于要多次快递文件或其他物品的寄件人,也常常会遇到找不到其资料的窘境。在《网点产能提升之道》一书出版后,我也经常要向全国各地的朋友邮寄书,这种麻烦我是深有体会。从物流公司到国有快递企业再到民营快递企业,好像这些企业对于用户的这种“痛点”并不是非常关心。直至两个月前,有一家民营快递公司的出现,才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麻烦。
只要关注了这家企业的公众微信账号,里面就有快递单填写及收件人资料归档的模块,当在微信平台上下单后,一个小时之内,网格的快递员就会上门,带着一个手持的快递单据打印机为你服务,既环保又节约时间。当体验过这种服务后,你能感受到这家企业所做的流程优化是站在用户角度的。这种良好的用户体验,必然将增加客户的信任,从而提升客户黏着力。
再例如百度,当它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后,它的广告收入也就超过了央视(当然可以思考下,对于百度而言,“客户”是谁,“用户”又是谁?)。
由此,我们说,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是贴近用户,形成产业链控制力的关键。
需要说明:本书中,顾客、客户、用户、客户这些称呼,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我们指的都是同一个对象)。
……
我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商业模式的演进,特别是那些能够引领行业发展、创造全新价值的创新。《网格经营变革之道》这本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企业转型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新时代重塑商业逻辑的启示录。书中对“客户中心化”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从传统的“产品导向”到“用户体验至上”的巨大转变,并且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网格化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和快速响应。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持续创新”的理念,作者强调创新并非一次性的事件,而是融入企业基因的常态化运作,并且提供了多种实现方式,例如鼓励内部创业、开放式创新等。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企业需要拥抱变化,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构建一个更加灵活、协同、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网格化”生态系统,才能赢得未来。
评分我是一名刚刚进入管理咨询行业的年轻人,对各类商业理论和实践方法充满了好奇。最近,我偶然翻阅了《网格经营变革之道》,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引领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世界。书中最令我着迷的是关于“生态系统共创”的探讨。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企业如何从封闭的体系走向开放的合作,如何通过构建共赢的生态圈来放大自身价值。这其中的逻辑和方法论,是我在其他地方很少接触到的。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平台化思维”如何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及如何利用技术赋能,打造一个能够吸引并连接各方资源的强大平台。对于初入职场的我来说,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点燃了我探索未知、挑战传统的激情,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作为一名在传统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管理者,我深知企业在面对技术革新和市场变化时所感受到的压力。《网格经营变革之道》这本书,恰恰触及了我内心深处最关切的问题。它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来贩卖焦虑,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和接地气的方式,阐述了“网格化”这种经营理念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落地生根。书中关于“组织柔性化”的章节,让我眼前一亮。作者分析了如何通过扁平化管理、敏捷团队的组建以及赋能一线员工,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这种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组织活力的激发,是许多转型失败的企业所忽视的关键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数据驱动决策”的案例,它详细描述了企业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指导经营行动的依据。这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层面的挑战,需要企业建立起尊重数据、善用数据的意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依然能够通过拥抱变革、重塑组织,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评分我一直对企业管理和商业模式的演变颇感兴趣,尤其是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经营转型更是我的关注点。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网格经营变革之道》的书,这本书以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下的转型机遇与挑战。书中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阐述,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示了那些成功实现网格化经营的企业是如何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协同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价值链重塑”的部分,作者通过对不同行业标杆企业的梳理,揭示了网格化思维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与客户、与供应商、甚至与其他生态伙伴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从单点突破到系统优化的转变,需要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而书中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并且给出了可行的实践路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企业经营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再局限于单一业务的优化,而是能够从整个价值网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对于我未来在工作中进行战略规划和业务创新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评分在阅读《网格经营变革之道》之前,我对“变革”这个词总是带着一种敬畏感,觉得它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颠覆性的视角,让我重新认识了经营变革的本质。它所倡导的“网格化”理念,并非是对现有体系的彻底推翻,而是建立在对现有资源和优势的深刻理解之上,进行有策略、有步骤的优化和重组。书中关于“跨界融合”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不同行业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巨大潜力,以及如何通过打破边界来实现价值的跃升。作者在探讨“人才价值最大化”时,也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例如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吸引、保留和发展多元化人才的平台,以及如何通过灵活的用工模式来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真正的经营变革,不是一场单兵作战的冲锋,而是需要构建一个协同、高效、富有韧性的“网格”,让每一个节点都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评分图实相符,快捷服务,好好!
评分可以的,写的东西综合了几个行业,有点帮助,可以借鉴。
评分书很一般,有些很老的东西
评分不错的书
评分书很一般,有些很老的东西
评分还是不错的一次购物体验
评分内容还好,只是书有一点点小脏
评分书好歹收到了,4月26日下单,今天才收到,这就是京东的服务?你没货你跟客户联系说明了吗?而且通过qq跟客服联系,竟然没人搭理!!!
评分物流速度很快,但包装太差,收到后,发现书的一个角破了。书的内容很系统,工具很多,拿来就能用,对网点转型有帮助!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