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宝宝营养搭配指南 新手妈妈的必备宝典
来自德国著名营养学家的专业膳食搭配 科学、健康、美味
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 在宝宝出生头一年,通过均衡饮食,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 通过正确的食物,帮助宝宝建立强大的免疫系统;
? 学会制作品种丰富的辅食和美味的手指食物,唤醒宝宝进食的乐趣与享受,为宝宝创造不同的味觉体验;
? 即使采用素食或者纯素食婴儿食品,通过巧妙地搭配,也能为小宝贝提供全面的营养;
? 通过体贴设计的共同进餐时间,培养宝宝的亲密感和安全感。
这是一本介绍宝宝出生头一年营养搭配的书籍。本书作者为德国著名营养学家,书中不仅为妈妈们提供了50余种手指食物和辅食食谱,还从理论和细节入手,从哺乳期妈妈和宝宝的营养和能量需求入手,详细介绍了母乳喂养注意事项、可能的配方奶粉喂养、预防过敏的方法和素食喂养等问题。书中通过巧妙的食物搭配为小宝贝们提供了全面的营养,而且为妈妈们设计了与宝宝共同进餐的时间,帮助培养宝宝的安全感与亲密感,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阿斯特丽德?莱米希霍夫
博士,营养学家,自由职业者,主要从事营养学交流、咨询和培训等。其工作重心是将科学事实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形式为大众呈现。为了三个孩子,莱米希霍夫总是充满热情地尝试新的菜式。
译者:杨晓燕
德国美因茨大学翻译学硕士,从事德语翻译工作十余年。喜爱探索语言转换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译笔流畅,译文准确。译者的女儿降生于此书翻译期间,译者本人从书中获益良多,也希望阅读此书的妈妈们同样能有所收获,宝贝们能够通过科学的营养膳食,健康成长。
哺乳期妈妈的营养
宝宝出生以后,新晋妈妈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的营养问题而忙碌。作为哺乳期妈妈,你也许会担心营养摄入方式是否合理,也许和众多年轻母亲一样,时常感觉到虚弱和疲惫,而开始考虑补充营养。然而,实际情况是,女性的身体会有意识地为哺乳期储备营养,大多数女性的体重在分娩之后比之前还要增加2 ~ 4 千克。哺乳过程中,宝宝将通过母乳从妈妈的身体中摄取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因此,母亲均衡的膳食结构至关重要。除此之外,照顾婴儿的几个月尤其劳神费力,只有通过正确的饮食,母亲才能补充足够的体力。
哺乳期妈妈的能量需求
哺乳期妈妈的能量需求比怀孕期间还要高。与孕前相比,每日摄取的热量应额外增加550 ~ 600 千卡。由于无论你吃什么或是吃得多或少,母乳总是会为宝宝提供等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如果你的身体没有额外摄入这部分营养,那么你的营养储备就将成为宝宝的营养来源。也就是说,如果母亲营养摄入不足,深受影响的并非宝宝,而是你本人!如果经常感到筋疲力尽,很可能就是身体发出了营养摄入不足的信号。
因此,即使对自己的体重和身材尚不满意,你也应当暂时搁置节食计划,等哺乳期结束后再开始有意识地减肥。哺乳期内每月减肥超过500 克的行为,不仅会危害妈妈的健康,更将危及你的宝宝。因为如果妈妈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那么宝宝可能会通过母乳摄入之前储存在母体脂肪中,现在逐渐分解释放的毒素。
实际上,哺乳期的女性在缓慢瘦身方面具有优势:有研究表明,哺乳可以使母亲缓慢但安全省力地恢复孕前体重。
哺乳期健康饮食小贴士
长达数月的哺乳对妈妈来说是一种体力活,因此均衡、多样的膳食结构尤为重要。
? 多喝水,这有助于下奶。建议你养成每次哺乳前喝一杯水的习惯。虽然一些妈妈会选择饮用下奶茶,但下奶茶的功效,并没有得到任何研究的证实。
?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低热量的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 每日早餐可食用全麦面包、奶酪、低脂肪肉制品、水果酸奶或麦片。
? 低脂肪烹饪和饮食。可偏重使用菜籽油、橄榄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或核桃油。这几种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宝宝的大脑发育极其重要。
这本育儿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温馨,那种柔和的色调一下子就能让人感受到亲切感。我当初在书店里看到它的时候,就被那种沉稳而又不失活泼的排版吸引住了。我记得当时我正处于一个对新生儿喂养充满迷茫的阶段,市面上各种信息扑面而来,让人眼花缭乱。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辅食添加原则时所采用的那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不像有些书上来就堆砌复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仿佛邻家经验丰富的妈妈在耳边轻声细语地指导。比如,关于铁元素补充的章节,它没有止于枯燥的表格,而是结合了日常可见的食材,给出了多种多样的制作建议,甚至连厨房里最基础的工具都能派上用场,这对于我们这些新手爸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这本书在讨论母乳和配方奶的选择时,也展现了一种非常平衡和理性的态度,不偏激,不制造焦虑,只是客观地呈现各种选择的优缺点,让我们能够基于自己和宝宝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的决定。那段时间,每次翻开这本书,都能找到一份踏实的慰藉,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温和而坚定”。它完全避免了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位经验丰富、心性沉稳的长辈在分享她的智慧。在谈及一些敏感话题,比如关于添加剂的使用,或者如何平衡辅食与奶量时,作者的措辞总是那么的中立和周到,既没有过度渲染“零添加”的乌托邦式追求,也没有放松对食品安全的警惕。我特别欣赏它在“自制辅食”章节里,对于食材采购和初期净化的流程说明,那部分写得极其细致,从如何挑选当季蔬菜到清洗果蔬表面的微量农残,都有非常具体的步骤图解和注意事项。这种对细节的极致关注,让我能够放心地把厨房当成我的“营养实验室”,而不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高风险区域。这本书让人建立起来的信心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和细致的操作指导之上的,而非空洞的口号。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结构感到相当满意,它不像我以前看过的某些育儿百科那样,知识点散落得让人抓不住重点。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似乎非常懂得我们初为人父母的心态——需要一个清晰的路线图。从宝宝出生前后的准备工作开始,逐步过渡到月龄的喂养重点,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重点提示和常见问题的解答。我尤其欣赏它在“生长发育里程碑”那一部分的处理方式。它没有单纯地罗列标准数据,而是配上了大量生动的插图和情景描述,让你能立刻对号入座,判断自己的宝宝是不是在正常的轨道上“小步快跑”。更有价值的是,它在处理“小插曲”时的建议,比如宝宝突然厌奶、半夜哭闹不止等等,提供的都是一些非常接地气、可以立即操作的“急救”方法,而不是那种需要特定设备或昂贵保健品的“高端”建议。每次遇到宝宝出现新的状况,我都会习惯性地翻到对应的章节,那种“有据可查,心中有底”的感觉,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养育过程中的每一个小挑战。
评分这本书在强调“个性化喂养”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这一点是我接触过的很多同类书籍里比较欠缺的。很多育儿书都倾向于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这本书却反复提醒我们,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对食物的接受程度、消化能力都有差异。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吃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你“如何观察”你的宝宝。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解读宝宝的排便、睡眠模式、以及对不同食物的反应信号,这些细微的观察点,是教科书上很少提及,但却是日常育儿中至关重要的“暗号”。我记得有一次,我尝试给宝宝添加某种富含纤维的蔬菜泥,结果宝宝有些便秘的迹象,我赶紧翻到相关的章节,书里立刻提供了好几种温和的调整方案,比如调整饮水量、搭配其他易消化的水果泥等,非常具有实操指导性。这种教会读者独立思考和观察的能力,远比提供一份固定的食谱要宝贵得多。
评分我必须提到这本书在版式设计上体现出的专业素养。它的排版绝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大量留白和清晰的模块划分,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特别是当它需要呈现一些复杂的营养元素对比或者过敏原预警时,它采用了醒目的图标和对比色块进行标识,即使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关键信息也能迅速被捕捉到。这一点对于晚上哄睡后,疲惫的家长来说尤其重要,我们不需要花大力气去“解码”信息,信息本身就已经被“预消化”好了。此外,书后附带的那份“快速参考索引”,简直是救急神器。如果宝宝突发某种状况,我可以直接翻到那一页,而不是从头到尾重新阅读。这份贴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对目标读者的使用场景有着深刻的洞察和体谅,让他们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能最快地找到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