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精要:德谟克利特

大家精要:德谟克利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闻骏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
  • 古希腊哲学
  • 原子论
  • 德谟克利特
  • 先苏哲学家
  • 科学史
  • 思想史
  • 西方哲学
  • 古典哲学
  • 认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ISBN:978756138973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851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家精要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3
字数: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70),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其原子论哲学由留基波的原子与虚空学说发展而来。认为世界万物本原是原子与虚空,一切事物的生死,都是由原子的结合与分离决定的。在社会伦理观上,主张幸福应是人追求的目的,只有理性发达的人才能达到幸福境地。反对用宗数神学来解释自然现象,主张用自然自身的变异关系来解释自然。马克思和恩格斯称其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古希腊人中第1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代表作有《大宇宙系统》《小宇宙系统》《论自然》等。
  闻骏著的《德谟克利特》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德谟克利特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德谟克利特。

作者简介

  闻骏,男,湖北襄阳人,现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1998—2008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获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与宗教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基督教思想史、西方近代宗教哲学的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现代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德国哲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简析施莱尔马赫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情感”》、《精神的成长:柏林浪漫派影响下的施莱尔马赫》、《自然与奇迹:论施莱尔马赫有关奇迹的形而上学批判》、《论黑格尔与施莱尔马赫有关“实证性”概念理解的差异》等。另有译著一部:《自然宗教与启示宗教之类比》(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目录

第1章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德谟克利特
去读“世界这本大书”
真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久远的思想传奇

第2章 原子论哲学的形成:从泰勒斯到留基波
希腊哲学的滥觞
哲学的起步
原子论的先驱——多元论
原子论哲学的初创者:留基波

第3章 宇宙的本原:原子与虚空
原子的基本性质
何谓虚空
东西方原子论思想比较

第4章 世界的图景:必然性和宇宙观
“必然性”图景
“命”与“必然性”
旋涡运动的法则
自然现象的原因

第5章 灵魂的认知:影像说
灵魂原子
影像说

第6章 社会、伦理与道德
文明的历史演进
社会公平与正义
节制与快乐

结语
附录
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
拉尔修论述德谟克利特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大家精要:德谟克利特》:
  应当说,德谟克利特所积累与研究的丰富的自然哲学、数学、几何学、经验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正是他日后能够成功建立起原子论哲学的重要基础。后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经盛赞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自从伊奥尼亚哲学传统形成以来,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一些学科如数学、几何学、生理学和医学等已初具规模。而在伯里克利时代,历史学、逻辑学、修辞学、伦理学、文学(尤其是希腊悲剧)、建筑、雕塑、绘画等人文与社会知识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通过阅读书籍和游历世界。德谟克利特广泛学习和吸收了当时已有的各种知识成果和科学成就,广泛深入地从事各种科学研究。
  据说,希波克拉底曾去拜访他,发现他正坐在一棵大树下,四周堆放着正在解剖的动物躯体。他独自深入考察过天文、气象,编过历法,探索过尼罗河泛滥的原因,研究过圆锥切割定理等高深的数学、几何学问题,专门探讨过海盐的成因、地理与地震、光线辐射、动物生理、胚胎形成、植物生长、医疗摄生和社会伦理、政治、审美、逻辑学、修辞学与语言等,差不多涉及当时人类知识的每一个领域。正如塞拉绪罗所评述的:“德谟克利特确实通晓哲学的每一分支,因为他娴熟于物理学和伦理学,还有数学以及教育的正规项目,他还是通晓艺术的行家。”这正是他有别于早期希腊其他自然哲学家之处,也造就了他能够成为亚里士多德之前第一位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学识也成为德谟克利特能在前人基础上完整、系统地建立原子论哲学的重要基础。
  单从基本哲学素养上来说,德谟克利特接受过优良的哲学训练,对早期希腊哲学诸流派有深入且独到的研究,开阔的学术眼光和思想视野使他能够博采众家,兼容并蓄,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是他能建立原子论哲学的重要条件。他曾师从于阿那克萨戈拉,深受伊奥尼亚自然哲学传统的影响。他曾受教于毕达哥拉斯学派,曾专门写过一部题为《毕达哥拉斯》的著作。他注重研究数学和几何学,强调原子的几何形状和原子在虚空中结合的形式结构。他和留基波都研究过爱利亚学派,深入研究过巴门尼德和芝诺关于“存在”和“一”的学说。
  总之,原子论哲学继承和发展了伊奥尼亚自然哲学传统,吸收并改造了南意大利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的哲学思想,循着元素说和种子说的思考方向,更深入地研究物质内部结构和基本微粒,从而建立起更抽象、更深刻、更科学的原子论哲学。在这一过程中,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既体现出了一种综合性的理论视野,具有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思想气度和理论胸襟,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科学的、逻辑的、严谨的和务实的思想作风。
  德谟克利特把毕生精力都投注于学术研究,不重名利,性格温和,性情恬淡,为人善良,处世达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和诗人贺拉斯说他是“欢笑的哲人”,与以思想晦涩而闻名的赫拉克利特恰好形成鲜明对照。这一评价既是在描述他的哲学,同时也适用于对他本人的描述。他拥护奴隶民主制。但没有参与和从事过任何政治活动。他曾造访过雅典,那时苏格拉底已经是雅典城邦赫赫有名的人物,而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之辈,尽管在家乡阿布德拉城邦他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名人。德谟克利特曾自嘲地说:“我来到雅典,但是什么人也不认识我。”在德谟克利特看来,死亡不过是灵魂原子同身体原子相分离,是原子相互间自然的聚合分离。卢克莱修曾在诗中赞颂道:“当成熟的高年提醒他,他的记忆的心灵的运动已经衰退的时候,就出自本意地把他的头颅献给死神。”他逝世后。阿布德拉城邦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还为他专门竖立了一尊铜像,以供阿布德拉城邦的后人瞻仰。
  ……
思想的群星:西方早期哲学的漫游与洞见 这是一部带领读者穿越古希腊思想蛮荒与黎明时期的深度导览,聚焦于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群体的宏大命题与精妙思辨。 本书旨在为那些渴望追溯西方哲学源头、理解“本源问题”($Phihat{u}sigmaiotavarsigma$, Physis)如何被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与探讨的求知者,提供一份详尽而富有洞察力的阅读地图。我们拒绝简单地罗列人名和学说,而是力图重现那个充满活力与争辩的时代氛围,解析那些奠定了后世形而上学、宇宙论和知识论基础的早期思想模型。 第一部分:米利都的曙光——从神话到逻各斯的飞跃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最早一批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如何试图用自然性的原则($dot{alpha} hochiacute{eta}$, Archē)取代神话解释。 泰勒斯的“水”: 我们将细致分析为何泰勒斯将水视为万物的本源。这不仅关乎物质形态,更在于他首次将探究的焦点从超自然力量转向可观察的、具有内在变化能力的原初物质。我们将考察其对埃及几何学和巴比伦天文学的影响,将其思想置于其所处的商业与航海背景中。 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者”(Apeiron): 这是哲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概念。我们不仅讨论“无限者”作为一种无定形、无界限的基质如何解决泰勒斯“水”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阿那克西曼德在宇宙生成论中引入的“对立面分离”机制。他提出了最早的进化思想雏形,认为生命起源于湿润的泥土,人类应追溯至鱼类祖先。本章将详述他对地心说的质疑,以及他构建的第一个非具象的、带有哲学思辨色彩的宇宙模型。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Aēr): 探讨他如何试图弥合泰勒斯与阿那克西曼德之间的鸿沟。阿那克西美尼通过“凝结”与“稀疏”这两种物理过程,为“气”提供了动态的、可量化的转变途径,使抽象的本源概念重新与可感知的现象(如风、火、水、土的形成)建立起清晰的逻辑联系。 第二部分:毕达哥拉斯学派——数与和谐的秘密 本部分将视角转向意大利南部,聚焦于毕达哥拉斯及其追随者构建的那个融合了宗教神秘主义、数学真理与音乐理论的独特世界观。 数的实在性: 我们将详细解析“数是万物的本源”这一命题的深刻含义。这不只是关于计数的工具,而是指宇宙的结构和秩序($Kappaacute{o}sigmamumathrm{o}varsigma$, Cosmos)本身即是数。我们将探讨“十的完满性”(Tetractys)在他们信仰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如何通过对音程的数学比例(如八度、五度、四度)的发现,确立了“和谐”作为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 灵魂的永生与净化: 毕达哥拉斯思想中不可或缺的宗教维度将被充分展示。我们会梳理“灵魂的流转”(Metempsychosis)学说,以及通过禁欲、数学学习和音乐陶冶(Katharsis)来实现灵魂净化的途径。本章致力于区分其科学发现与宗教教义之间的张力与互补。 第三部分:从统一到多变——寻求稳定性的哲学尝试 本部分重点考察了试图解决米利都学派的物质单一性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与对立的二元性之后出现的、更为复杂的哲学体系。 赫拉克利特与“变”的永恒: 我们将对“万物流转,无物常住”($Piacute{alpha} u aualpha dot{ ho}epsilonhat{iota}$)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关键在于理解赫拉克利特眼中的“流转”并非混乱无序,而是由“逻各斯”(Logos)所支配的辩证性冲突。对“火”的象征意义(作为持续变化且自我维持的原则)的分析,以及他对人类感官认知的批判,将是本章的核心。 巴门尼德与“存在”的不可分割性: 与赫拉克利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本章将以其著名的《论自然》的诗篇为基础,推导出其形而上学的两大核心命题:“存在是,不存在则非存在”,“存在是不可分割、不可生灭、永恒同一的”。我们将深入分析他如何运用严格的逻辑推理(非经验主义)来证明运动、变化和空无(虚空)的逻辑不可能性。 芝诺的悖论群: 作为巴门尼德的继承者,芝诺的辩证法(Dialectic)旨在通过反驳常识,捍卫其老师的学说。我们将系统梳理“二分法”、“阿喀琉斯与龟”等悖论,揭示它们如何针对经验世界中对“空间”、“时间”和“复数性”的直观理解发起挑战,迫使思想界正视连续体与离散性的哲学难题。 第四部分:多元素的构建——调和与转向 面对巴门尼德对运动的逻辑封闭性,后期的哲学家试图在保留经验世界的真实性的同时,解释变动是如何发生的。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与“爱”、“恨”: 探讨他如何引入土、气、火、水四种永恒且不可再分的“根”(元素),并用“爱”(Philia,结合力)和“恨”(Neikos,分离力)作为宇宙变化背后的动力机制。本书将分析这种模型如何成功地调和了米利都的物质性与巴门尼德的永恒性。 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与“努斯”(Nous): 重点解析“万物中皆有万物之份”的同源论(Panspermia)概念,即“种子”(Spermata)的无限细分性。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剖析“努斯”(心灵/理性)的角色——作为一种外在的、纯粹的、能动的智能力量,它如何启动了宇宙的旋转,并成为第一个将精神或思维引入宇宙论解释中的哲学家。 结语:为后续思想铺设的道路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总结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整体成就:他们确立了哲学探究的范式——以理性(Logos)为工具,对自然(Physis)进行系统的、非神话的解释。同时,我们也将指出他们的局限性,特别是他们在知识论上的脆弱性,这直接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哲学转向人类自身和道德领域埋下了伏笔。 通过对这些早期思想家的深入考察,读者将清晰地看到,我们今天所依赖的许多核心概念——物质、形式、运动、秩序、逻辑——最初是如何在爱奥尼亚的海岸边,在意大利的古老城邦中,被那些勇敢的先驱者们首次清晰地、系统性地阐述出来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要理解我们今天的世界,就必须追溯到那些奠基性的思想。德谟克利特,无疑是其中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所提出的原子论,是人类理性对物质世界的一次大胆探索,是科学精神的萌芽。我拿到《大家精要:德谟克利特》这本书,最期待的就是它能够清晰地梳理出德谟克利特思想的脉络。我想知道,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是如何构建他的原子世界的?他的理论是否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还是延伸到了对人的认知、对宇宙秩序的理解?这本书的“精要”二字,让我相信它能够帮助我快速抓住德谟克利特思想的核心,而不被各种细枝末节所困扰。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解释他的“决定论”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如何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往往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而德谟克利特,更是以其独特的洞察力,为后来的科学发展铺平了道路。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向智慧源头致敬的旅程,一次对人类思想史深刻探索的开启。

评分

读完《大家精要:德谟克利特》,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位古希腊的思想家,其智慧的光芒穿越了数千年,依然在现代社会中闪烁。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将德谟克利特复杂而庞博的思想,提炼成易于理解的“精要”。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原子论的阐述,它不仅仅罗列了原子、虚空等概念,更重要的是,它试图还原德谟克利特思考这些问题的背景和逻辑。我仿佛看到了他在沉思,在观察,在用他那颗敏锐的头脑去探究物质世界的本质。书中对德谟克利特伦理观的解读也让我耳目一新,他关于快乐、关于生活智慧的论述,与现代社会喧嚣的价值观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却又有着惊人的共鸣。他强调内心的宁静和适度的欲望,这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伟大的思想往往是超越时代的,它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与自我相处的方法。它不像一些枯燥的学术著作,而是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悟。

评分

拿到《大家精要:德谟克利特》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简洁却又充满分量的书名所吸引。德谟克利特,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哲学分量,他那颠覆性的原子论思想,至今仍是哲学和科学绕不开的起点。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提出宏大理论框架的思想家充满敬意,而德谟克利特,绝对是其中一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向导,带我穿越历史的长河,走进德谟克利特的思想世界。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呈现他那关于原子和虚空的理论,是否会详细解释他的论证过程,以及他为何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更进一步,我想了解他的哲学思想是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他对知识论、伦理学等方面的看法。这本书的“精要”二字,让我期待它能抓住德谟克利特思想中最核心、最具有影响力的部分,让我能够以一种更概括、更深刻的方式去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在我看来,阅读德谟克利特,不只是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更是理解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评分

这本书,名为《大家精要:德谟克利特》,拿到手上的时候,就带着一种厚重的期待。德谟克利特,这个名字本身就仿佛自带一种古老哲学的光环,让人联想到原子论的诞生,联想到那个在智慧的星空中闪耀的希腊巨匠。我一直对那些塑造了我们思维基石的早期思想家充满敬意,而德谟克利特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这本书的书名,“精要”,暗示着它会提炼出德谟克利特思想中最核心、最精华的部分,这对于我这样想要深入了解却又担心被繁杂细节淹没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梳理他关于原子、虚空、运动、以及“万物皆数”的思想,这些概念在千百年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科学的脉络。哲学史上的巨匠,往往不只是历史的尘埃,更是活生生的思想火炬,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德谟克利特思想的全貌,让我得以窥见这位伟大智者是如何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就已然触及到如此深刻而普适的真理。他的理论,虽然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朴素,但在当时,却是何等惊世骇俗的创见!阅读此书,我期待能穿越时空的迷雾,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感受他思想的脉动。

评分

拿到《大家精要:德谟克利特》这本书,心情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我对德谟克利特这个人一直充满了好奇,他是原子论的奠基人,这可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想象一下,在连显微镜都还不存在的年代,他竟然能提出物质是由微小、不可分割的粒子组成的理论,这该是多么超前的智慧!这本书的“精要”二字,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是一扇窗户,让我能够一窥这位古希腊思想巨匠的思维世界,了解他哲学体系的骨架。我特别想知道,他是如何从朴素的观察中推导出如此深刻的结论的,他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思维方式?而且,原子论不仅仅是对物质构成的一种猜想,它背后往往也承载着一种世界观,一种关于宇宙如何运作的解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介绍原子论本身,还能触及到它如何与其他哲学观点相互映衬,或者说,它在德谟克利特整个哲学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这位“笑着的哲学家”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他的思想如何影响了后世,甚至为科学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