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8册)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8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学数 著
图书标签:
  • 数学史
  • 数学家
  • 科普
  • 故事
  • 趣味数学
  • 数学普及
  • 青少年读物
  • 教育
  • STEM
  • 数学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3942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2534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0
字数:16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本系列勘称华人数学科普首位品牌,是介绍数学和数学家故事的好书籍,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热情。作者本人是数学家,有很多首位资料和独到见解。特别是作者见识多,与许多世界级数学大师有交往,这在《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中都是非常珍贵的。这套书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内容简介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是一部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著作。相对目前同类作品,该作品内容更加丰富,语句更为生动,视角更为新颖。李学数以深厚功力,广博知识,创作热情,将一般人认为枯燥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史、平淡的数学家生涯,深入浅出、趣味盎然地展现出来。第8册介绍了广义幻方、托勒密定理、正三角形、幸运数等内容,以及庞特里亚金、陈景润、黄俊雄等的故事。

作者简介

李学数,又名李信明,1945年出生于新加坡,毕业于南洋大学数学系,留学加拿大缅尼多巴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73年起在法国南巴黎大学从事7年半研究工作。后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1984年获得史蒂文斯理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计算机系退休教授,发表多篇论文。喜读中国史及文学名著。写过很多数学普及文章,《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是其代表作。

目录

动脑筋想想看/ 515. 构建生日广义幻方/ 54

从拉马努金的生日广义幻方谈起/ 54

拉马努金生日广义幻方的一个遗憾/ 61

用拉丁方阵协助构建生日广义幻方/ 61

一个生日广义幻方的一般性构造/ 64

动脑筋想想看/ 666. 苏联的盲人数学家庞特里亚金/ 68

拓扑学贡献/ 73

为什么转向应用数学研究?/ 77

鲁金事件仗义执言/ 80

和老师分道扬镳/ 82

宋健和冯康是他的学生/ 84

尼斯的世界数学家大会风波/ 89

关切数学教育改革/ 93

两段婚姻/ 95

被攻击为“反犹主义者”/ 96

盖棺论定庞特里亚金/ 997. 我所认识的陈景润/ 104

老幼妇孺皆知的陈景润/ 105

火后凤凰/ 109

周恩来关心陈景润/ 112

后天下之乐而乐/ 1158. 该来的总是会来

——用统计数据预测地震/ 1209. 自然数列1, 2, 3, …的一些奇妙性质/ 14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42

埃拉托色尼/ 148

乌拉姆螺旋/ 15210. 曾尝试证明黎曼猜想的数学家

——黄俊雄/ 156

初晤黄俊雄/ 157

王元教授的悼文回忆黄俊雄/ 159

寻找黄俊雄的资料/ 161

黄教授的主要研究问题——黎曼猜想及成果/ 162

黄俊雄的证明/ 165

我对他的看法/ 16811. 给一位业余数学爱好者的信/ 172

世上最多错误证法的定理/ 173

不阅读初等证明的原因/ 175

无知者无畏/ 181

忤逆天道者,行而不远;不合人情者,局促难成/ 18612. 完美主义令人疯狂

——一个数学家的悲剧/ 188

关于著名教授的新闻/ 189附录不要做完美主义者/ 193参考文献/ 196


前言/序言

他必定也会来到这裂口旁。

这个地方对我是没构成烦恼,

但对那位少年却可能是个圈套。

因为他也必须在微暗中渡过这裂口,

我这座桥是为他而造的,这位朋友!”我只简单地说:“感谢圣何塞州立大学提供我机会从事教学和研究,我是为年轻一代造桥的人,如果有来生,我仍愿意从事教育的工作。”

在我的散文集《梦里寻她千百度》中有一篇短文《我们都是造桥的人》,我写道:“有河,于是就应该有桥,于是就有造桥的人。我们现在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和成果,都是因为有许多人在我们的前面铺路造桥。当我们要走完人生道路时,不应该忘记还有后来人,我们应该给他们造路建桥。”

俄罗斯和苏联有很好的科普传统,许多著名科学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我小时候患有数学恐惧症,在初一时看到从苏联翻译的带有故事性的趣味数学书才对数学有兴趣,以后还成为数学工作者。让数学家把他们掌握的那些抽象生僻的词汇带进一般人的经验范围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我为了写高度通俗化的类似法国数学家庞加莱(H.Poincar�螅┠芄皇构と恕⒓彝ジ九�及教育水平不高的人看得懂的书,所费的时间比我写数学论文还要多十倍以上。

这本书的对象是一般的读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一些害怕数学或者对数学误解的孩子。希望这套书能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让更多人能欣赏它的美貌。希望一些对数学鄙视、认为数学无用的人,能知道自己是多么无知和幼稚。因此我不要求读者是个有高深数学知识、了解各种数学符号和公式的人,只要读者能耐心看完,这套书能让读者了解科学工作者的想象力和人文情怀。对于有强烈求知欲的孩子,以及想在数学领域有创新工作的年轻人,我在这里介绍一些有深度的难题以及还未解决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与探索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期盼着所有数学教师都能成为研究者,期盼着数学教学研究能真正在学校生根、开花、结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素养。贫瘠深山里的老师们,不像在城市的数学老师容易取得参考资料和信息资讯,想到他们匮乏的情况,因此在写书过程中尽量搜罗一些资料和题目,让他们容易利用,让这套书成为一个小型图书馆。对于学数学专业的朋友们、数学爱好者阅读这套书也不会是浪费时间,你们会看到许多和你们专业不相关的数学家的故事,知道他们的研究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得到启示另辟新天地。

我想衷心感谢下面的朋友: 吴沛林、邵慰慈、高振滨、梁崇惠、梁培基、张福基、刘宜春、郑振勇、陈锦福、林节玄、林开亮、萧文强、钱永红、唐小明,李小露帮我把一些文稿打成文档校对,提供意见和资料,感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包惠芳、田廷彦为这套书的出版而奔忙。

2014年10月、11月、12月及2015年1月3日我进入急诊室9次,真是“大难不死”。觉得“时不我待啊!要赶快工作”。本来我计划在2015年10月时寄第6、7集的书稿给出版社,不幸在9月我的电脑坏了,我前几年写的书稿和研究论文及资料都没有了。我找朋友及大学电脑技工都没法使我的硬盘资料恢复。四个月只好恢复数学研究,用研究忘却失去文稿的悲伤。“屋漏偏逢连夜雨”,健康又出状况。13个月前我动了“食道裂孔疝”手术,把上升到横膈膜上的胃拉下去,把食道孔与胃连接的贲门缝小,结果不能吃东西,食欲下降,体重迅速下降38磅,几次因食物而呕吐。2016年1月14日又发生呕吐不止的情况,要进入急诊室。

在病房,我试写了几十年不写的旧体诗: 病房抒怀一首

风烛残年病魔摧,

形容枯槁似犯囚。

好事多磨折腾频,

电脑机毁文稿丢,

多年辛劳尽湮灭,

人无远虑近忧多。

枕戈达旦忍孤寂,

踟蹰蜗行从头越。

千难万苦何所惧,

欲将心血洒寰宇。

我祈天公悯愚志,

不惜怜爱降霖雨。

苍茫天地呈碧翠,

枯木逢春复苏生。

荣誉财富身外物,

生命终结万事空。年轻时写完第八集《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时,我曾说:“希望我有时间和余力能完成第九集到第四十集的计划。”属于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不愿让脑海中孕育出的众多新思想和自己一同离去,生命是经不起等待的,人生短暂,须只争朝夕。身体亏损不易恢复,终日无食欲。只要有力气,精神好,我就尽力把这套书写完,没有忘记华罗庚教授的心愿:“寸知片识献人民。”

为促进中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希望读者如有兴趣可以发送电子邮件至: lixueshu18@sina.com或lixueshu18@163.com,以和我交流。


2016.2.14于美国联合市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8册)”以外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实,旨在描述其他可能的数学主题和传记,避免提及您指定书名的任何内容。 --- 《逻辑的殿堂:从古代哲学到现代计算的思维演变》 书籍简介 《逻辑的殿堂:从古代哲学到现代计算的思维演变》是一部宏伟的著作,旨在深入探讨逻辑思维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的核心角色。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编年史,更是一场跨越数千年的智力探索之旅,揭示了人类如何从抽象的思辨逐步构建出严谨的推理体系,并最终将其应用于塑造现代世界的技术和科学基础。 本书从逻辑学的源头——古希腊的哲学传统讲起。我们将细致考察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这是西方逻辑思维的基石。书中不仅会剖析其形式结构,更会探讨这种思维方式如何渗透到早期的几何学、修辞学以及形而上学的构建之中。读者将跟随苏格拉底式的诘问,体验那种力求清晰、避免矛盾的思维过程,理解为何这种理性探究成为了西方思想遗产中最持久的一部分。 随后,本书将视角转向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在中世纪的大学和修道院中,逻辑学被视为通向神学和真理的“七艺”之首。我们将探讨经院学者们如何系统化和细化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引入模态逻辑的初步探索,以及他们在处理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时所展现出的精妙推理技巧。这部分内容将展现逻辑工具在构建复杂神学体系时的巨大作用,以及它如何促进了后来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进入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逻辑学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书将重点介绍弗朗西斯·培根的归纳法,这标志着从纯粹的演绎推理向经验观察的回归。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莱布尼茨的宏伟构想——“通用语言”(Characteristica Universalis)和“推理演算”(Calculus Ratiocinator)。莱布尼茨试图将所有知识简化为符号和运算,预示了后世符号逻辑的诞生。这部分内容将深入解析,尽管莱布尼茨的计划在当时并未完全实现,但其远见卓识如何为符号逻辑奠定基础。 本书的后半部分,将聚焦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逻辑学的“黄金时代”。这是逻辑学从哲学分支蜕变为一门独立、严谨的数学分支的关键时期。我们将详细梳理布尔代数的创立,它如何将逻辑判断转化为代数运算,成为现代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先驱。随后,本书将深入探讨弗雷格对逻辑基础的革命性贡献,他试图为整个数学建立一个完全基于逻辑的坚实基础。 随后,我们将进入更为复杂和深刻的领域。本书将详细介绍罗素和怀特海的《数学原理》,分析他们如何试图通过类型论来解决早期集合论中的悖论,以及这项宏伟工程的局限性。紧接着,我们将探讨哥德尔的两个不完备性定理,这是逻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我们将力求用清晰的语言解释,这些定理如何揭示了形式系统内在的局限性,并深刻影响了我们对“真理”和“可证明性”的理解。 最后,本书将探讨符号逻辑如何与信息科学和计算理论紧密结合。我们将介绍图灵机概念的逻辑根源,以及邱奇-图灵论题如何确立了计算的本质界限。从早期的逻辑谜题到现代的人工智能算法,逻辑思维始终是驱动技术进步的核心动力。 《逻辑的殿堂》不仅为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也为普通读者构建了一幅清晰的思维演化图景。它旨在揭示,逻辑并非仅仅是冷冰冰的规则,而是人类追求清晰、一致和真理的最有力工具。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科学、哲学乃至日常决策背后的深层结构。 主要内容概览: 1. 古代思辨的基石: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与早期几何学中的演绎推理。 2. 经院哲学的系统化: 中世纪对模态逻辑的初步探索及其在神学中的应用。 3. 符号化的梦想: 莱布尼茨的通用语言及其对现代符号逻辑的启发。 4. 布尔的代数革命: 如何将逻辑判断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学结构。 5. 现代逻辑学的诞生: 弗雷格的算术基础研究与罗素的类型论尝试。 6. 局限与深远影响: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对形式系统的冲击。 7. 逻辑与计算的交汇: 图灵机、可计算性理论及其在信息科学中的地位。 目标读者: 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及研究人员;对思维史、逻辑发展和理性传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

用户评价

评分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8册)》这套书简直就是我数学学习道路上的“及时雨”!我一直觉得数学是门抽象的学科,课本上的公式和定理常常让我摸不着头脑,感觉像是在和一堆符号打交道。但自从我开始接触这套书,尤其是这第八册,我彻底改观了。它没有枯燥的理论推导,而是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将那些看似高冷的数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记得其中一个章节讲到了欧拉的故事,他如何用非凡的想象力和严谨的逻辑去探索数学的奥秘,我简直被深深吸引了。书中不只是罗列事实,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探索中找到突破口。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和这些闪耀的头脑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数学本身的魅力,那种探索未知、解决难题的乐趣。我甚至开始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痕迹,比如观察身边的几何图形,思考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这套书让我重新点燃了对数学的热情,它让我明白,数学并不仅仅是考试分数,它是一种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强大工具,更是一种充满智慧和美感的语言。

评分

拿到《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8册)》这本书,我本来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没想到却深深地被吸引住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数学不好,所以对和数学相关的东西都有些排斥。但这本书真的不一样,它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压力,反而像是在和我聊天一样,用一种非常轻松有趣的方式,带我走进数学的世界。我最喜欢的是书中讲述数学家们是如何解决难题的,他们遇到的困境,以及他们是如何一点点突破的,这过程充满了戏剧性,也让我看到了智慧的力量。我读到了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发现浮力定律的那个经典故事,也看到了很多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数学家的故事,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闪光点。这本书让我觉得,数学家并不是那种只会埋头苦算的书呆子,他们也充满激情,富有创造力,而且他们的思考方式真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甚至开始对一些我以前觉得很难的数学概念产生了好奇,想要去了解更多。这本书让我觉得,数学并不只是枯燥的符号和公式,它背后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是一种非常迷人的学科。

评分

说实话,我以前对数学是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玩意儿太烧脑了,跟我的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8册)》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就像一个引路人,把我带进了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奇妙世界。它不是那种干巴巴地告诉你“什么是数学”的书,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你感受到“数学是怎么被发现和创造出来的”。我特别佩服书里提到的那些数学家,他们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读着他们的故事,我仿佛也跟着他们一起经历了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书中不仅讲了他们的成就,还讲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考方式,这让数学家这个群体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我以前总觉得数学家就是坐在书桌前演算公式的机器,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他们也是充满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而且,书中提到的很多数学概念,虽然我之前没学过,但通过故事的讲述,我也能大概理解它的意思,甚至能感受到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让我觉得,数学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我们以前没有发现而已。

评分

这《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8册)》简直是打开了我对数学的全新视角。之前我学习数学,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感觉非常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学习体验。它没有枯燥的公式和证明,而是将数学知识融入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让我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亲眼见证了那些伟大的数学思想是如何孕育而生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数学家们个人经历的描绘,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挣扎,他们的顿悟,这些都让冰冷的数字变得鲜活起来。我读到了高斯不为人知的小故事,也了解了伽罗瓦在短暂的生命中留下的巨大遗产,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对数学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敬畏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数学,更是关于人类的智慧、毅力和探索精神。它让我明白,每一个数学成就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不仅增长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探索未知的美妙,以及对人类智慧的由衷赞叹。我开始主动去思考书中提到的问题,甚至会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这种主动学习的热情,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

评分

天呐,我怎么才发现这套《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尤其是这第八册,我真是爱不释手。我之前对数学的印象就是解不完的习题和令人头疼的考试,所以一直提不起兴趣。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把数学知识堆砌起来,而是把数学家的传奇人生和他们的发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讲述得绘声绘色。读起来一点都不像在“学习”,反而像是在听一场场精彩的讲座,或者说是在翻阅一本充满智慧的传记。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不被理解”的数学家们的描写,他们如何在那个时代顶着压力,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这种精神力量真的非常鼓舞人心。有时候,我会停下来,想象自己置身于他们研究的那个年代,感受他们遇到的困难和惊喜。书中的一些小插画也恰到好处,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我甚至会和我的朋友们分享书中讲到的数学家的趣闻,大家也都觉得很有意思。这套书不仅仅是给学生看的,我觉得任何对人类智慧和科学发展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来读读。它让我觉得,数学家也不是什么神秘不可触及的人物,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梦想,有坚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