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典型滨海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广西典型滨海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世梁,许贵林 著
图书标签:
  • 广西
  • 滨海湿地
  • 生态健康
  • 旅游
  • 可持续发展
  • 景观生态学
  • 湿地生态
  • 生态评价
  • 旅游规划
  • 环境保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2100021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418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利用景观连接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方法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健康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旅游潜力和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特别是针对广西典型的红树林湿地及岛屿珊瑚礁资源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展开了多尺度、多要素的生态健康评价与旅游潜力评估的研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讨论了景观生态系统健康与旅游潜力之间的关联,提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模型,并对比分析了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扩充了研究区滨海湿地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

内容简介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分布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特别是滨海湿地,作为一类重要生境,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意义和生态功能,而海岸带地区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地区,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也大。广西滨海湿地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在对滨海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景观生态学方法入手,对滨海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同时基于生态系统调查,对滨海湿地旅游潜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为滨海湿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旅游保护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对广西滨海湿地资源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观光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生态旅游研究… 2

1.3 景观生态健康与旅游潜力的关联性框架模型构建… 4

1.4 研究区域与技术框架… 7

参考文献…8


第2章 广西典型滨海湿地研究区概况…10

2.1 广西滨海湿地自然地理概况…10

2.2 广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特征…12

2.3广西滨海湿地群落分布特征…12

2.4 广西滨海湿地面临的问题…18

参考文献..21


第3章 广西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及植被动态分析…23

3.1 广西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23

3.2 基于LCM的滨海湿地景观变化模型构建与模拟…36

3.3 基于MODIS NDVI的植被动态及其驱动力评价…44

3.4 广西滨海湿地景观格局与植被动态总结…53

参考文献…54


第4章 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57

4.1 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57

4.2 典型滨海红树林湿地的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59

4.3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案例分析..69

4.4 评价结果分析总结…75

4.5 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探讨…75

参考文献…76


第5章 广西旅游开发潜力现状研究…78

5.1 广西滨海旅游资源基本情况…78

5.2 广西滨海旅游资源优劣势分析…81

参考文献…107


第6章广西典型区滨海红树林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109

6.1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109

6.2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旅游价值…110

6.3层次结构模型评价模型介绍…111

6.4评价目的和内容…114

6.5评价方法..117

6.6评价结果..122

6.7基于景观指数的红树林旅游开发潜力评价..126

6.8广西滨海湿地红树林旅游目的地关注度分析…129

参考文献…133


第7章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旅游潜力评价…135

7.1 涠洲岛基本情况..135

7.2 涠洲岛珊瑚礁生长情况…136

7.3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价值…138

7.4 涠洲岛潜水旅游现状…139

7.5 珊瑚礁潜水旅游潜力评价模型构建…140

7.6 珊瑚礁潜水旅游潜力评价…141

7.7 广西涠洲岛旅游关注度分析…143

参考文献…149


第8章 广西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150

8.1 三大生态系统旅游开发评价…150

8.2滨海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及方向…153

参考文献…164


第9章 广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165

9.1 广西滨海湿地红树林管理框架…165

9.2 珍珠湾红树林生态及旅游管理对策…171

9.3茅尾海红树林生态及旅游管理

9.4丹兜海红树林生态及旅游管理对策..174

9.5涠洲岛珊瑚礁生态及旅游管理对策..175

9.6大尺度红树林滨海湿地管理总结…177

9.7大尺度滨海湿地管理总结…179

参考文献…183





好的,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撰写的图书简介,内容不涉及您提供的书名及其主题: --- 《数字时代的知识重构:信息爆炸背景下的信息素养与批判性思维》 作者: 李明 / 王芳 / 张伟 出版社: 世纪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年5月 ISBN: 978-7-5688-9876-5 页数: 480页 定价: 89.00元 --- 内容简介 在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的今天,我们正身处一个信息洪流之中。社交媒体的碎片化叙事、算法推荐对认知领域的塑造、深度伪造(Deepfake)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环境日益复杂,个体获取、理解、评估和运用信息的挑战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数字时代的知识重构:信息素养与批判性思维》一书,正是针对这一时代背景,系统性地探讨了当代社会对个体认知能力提出的全新要求。 本书并非停留在对信息过载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剖析了信息生态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对个体心智模式的影响。它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的工具箱,帮助他们驾驭复杂的数字信息环境,重建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对知识的有效认知和掌握。 第一部分:信息生态的重塑与挑战 本书首先描绘了当前数字信息环境的基本面貌。从Web 2.0到大数据时代的演进,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我们审视了“信息茧房”和“过滤气泡”的形成机制,探讨了社交媒体平台算法如何通过优化用户黏性而无意中固化个体既有认知,导致视野的局限性。特别地,书中对“注意力经济”的运行逻辑进行了细致的解剖,揭示了注意力如何被量化和商品化,以及这对深度思考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带来的侵蚀。 第二部分:信息素养的当代维度 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往往侧重于图书馆资源的检索与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然而,本书强调,在数字时代,信息素养必须扩展到更深层次的认知技能。作者们提出了“多模态信息素养”的概念,涵盖了对文本、图像、视频、音频乃至交互式数据可视化等多种媒介形式的解读能力。重点章节讨论了“数据素养”,即理解数据是如何被收集、分析、呈现及其潜在偏见的技能,这对于理解现代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数字伦理,强调在信息分享和使用中必须遵守的责任与规范。 第三部分:批判性思维的激活与实践 面对海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批判性思维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学术能力,而是生存的基本技能。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全书的核心,致力于将抽象的批判性思维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方法。 我们详细介绍了识别逻辑谬误的实用技巧,从常见的诉诸情感、稻草人论证到更隐蔽的“确认偏误”循环。书中通过大量来自真实新闻报道、网络论战和公共政策讨论的案例,指导读者如何拆解论证结构、评估证据的可靠性与充分性,并区分事实(Fact)、观点(Opinion)与推论(Inference)。 第四部分:知识建构与心智韧性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引导读者实现从“信息消费者”到“知识建构者”的转变。我们探讨了如何在高压、碎片化的信息流中保持心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如何通过有意识地接触异质信息源来主动打破认知壁垒?如何运用“元认知”(Metacognition)策略来监控和调整自己的思考过程? 书中还收录了关于“深度工作”的实践指南,倡导在信息噪音中为系统性思考和深度阅读创造时间和空间。这种心智的韧性,是确保个体在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中保持自主判断能力的关键所在。 读者对象: 本书面向所有对信息环境变化感到困惑的现代公民、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专业领域的从业人员、媒体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它为希望提升自身认知能力、在复杂信息世界中做出明智决策的人士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作者简介: 李明,认知心理学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人类在数字化环境下的决策过程。王芳,资深媒体评论员,专注于信息伦理和新闻真实性研究。张伟,数据科学家,侧重于算法对社会认知影响的量化分析。三位作者的研究交叉融合,共同构建了本书跨学科的分析视角。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我是一个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对滨海湿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我看来,湿地不仅仅是生机勃勃的动植物栖息地,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因此,《广西典型滨海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描绘出广西滨海湿地的独特魅力,让我感受到那些被忽视的角落里隐藏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去理解和衡量湿地的“健康”状态,就像医生诊断人体健康一样,找出那些可能存在的“病症”。而“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个部分,则让我看到了希望——如何在不破坏湿地原有生态的前提下,发展旅游,让更多人了解湿地的价值,并从中受益。我期待书中能有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成功的可持续旅游模式,也希望能借鉴其中的经验,为我们家乡的湿地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这本书,或许能成为连接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

评分

评价二 作为一名对生态旅游充满热情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书籍。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广西典型滨海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时,我仿佛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宝藏。本书的标题直指核心问题,即如何科学地评估滨海湿地景观的生态健康,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可持续的旅游发展策略。我尤其关注书中可能涉及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量化湿地生态的健康程度,以及如何将这些评价结果有效地转化为旅游规划的依据。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广西滨海湿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例如游客活动对湿地生态的影响、当地社区的参与度、以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权衡等。我相信,一本真正优秀的著作,不仅要提出问题,更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指导我们如何在保护珍贵的滨海湿地资源的同时,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生态旅游,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评分

评价四 我一直对“湿地”这个概念充满了好奇,尤其是“滨海湿地”,它总是带着一种神秘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息。当我在书店偶然瞥见《广西典型滨海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这本书时,我的目光就被牢牢吸引。我对于“生态健康评价”这个词语尤为感兴趣,它似乎暗示着一种科学、严谨的评估方法,能够揭示湿地最真实的状态。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否提供了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一个滨海湿地景观的“健康”程度?例如,水质、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等等,这些因素在评价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则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希望这本书能为如何在保护湿地生态的同时,发展出一种真正可持续、负责任的旅游模式提供宝贵的经验。我期待书中能够探讨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如何引导游客形成环保意识,以及如何促进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到湿地保护和旅游开发中来。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座知识的灯塔,照亮我们在探索滨海湿地生态健康与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前进方向。

评分

评价五 读完《广西典型滨海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这本书,我仿佛完成了一次对广西海岸线深度人文与自然的探索之旅。这本书以一种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生态学概念与实际的旅游发展策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尤其赞赏作者在生态健康评价部分所展现出的严谨性,书中详细阐述的各项指标,例如水体盐度变化、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候鸟迁徙路线的稳定性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评价不仅是对湿地现状的客观呈现,更是为后续的旅游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书中提出的“生态体验式旅游”和“社区参与型旅游”等理念,更是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我看到,作者并非简单地倡导发展旅游,而是强调一种负责任的、尊重自然的旅游方式,一种能够真正为当地社区带来福祉,同时又能促进湿地生态保护的模式。这本书不仅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我这样一位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视角,去理解和珍视那些隐藏在海风中的湿地之美,以及如何守护这份宝藏,让它世代相传。

评分

评价一 初见此书,我便被其深邃的标题所吸引——《广西典型滨海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这几个字仿佛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将我带入那片充满生机与脆弱的海岸线。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期待着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这片神奇土地的深入解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结晶,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领着我探索广西滨海湿地的奥秘。我关注的不仅是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如何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实现生态的健康与旅游业的繁荣,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却又至关重要的话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科学、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反映出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同时又能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使其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能为当地经济带来可持续的收益。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对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关于广西,更是关于全球许多面临类似困境的滨海地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