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特色:
2.作者作為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師,能夠從身體和心理兩方麵分析疾病來源,對癥下藥。
3。相比較傳統的心理健康方麵的書籍,本書通俗易懂,而且富於哲理,對於當下處於工作壓力較大的職場人士,可以進行自我調節,從而修復自身活力。這不失為一本好書。
內容簡介
--------------------------------------------------------------------------------
本書作者結閤自己的生活經曆和情感體驗,用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你:藥不能百治,並通過身體部位療法,讓你打開寬容開關,理療身心,舒暢情緒,一身輕鬆。在愉悅而又不乏充滿哲理思辨的氛圍下感受“身體開關”的奇妙!
目錄
--------------------------------------------------------------------------------
目 錄
前言 和解是幸福的開始/ 1
本書的使用方法/ 6
PART I 放鬆身心的七個動作
寬容開關一 原諒自己的外錶/ 3
寬容開關一即有關自我認同的開關/ 6
寬容開關一靈敏度高者的特徵/ 6
寬容開關一的故事/ 7
動作一 提肛行走/ 16
動作二 鍛煉肛門和陰道的肌肉力量/ 17
Column 寬容開關一鍛煉嗅覺探測器/ 18
寬容開關二 原諒母/ 19
寬容開關二與性欲和友好閤作關係有關/ 22
寬容開關二靈敏度高者的特徵/ 23
寬容開關二的故事/ 24
動作一 簡單骨盆拉伸動作/ 32
動作二 屈膝體操/ 33
Column 寬容開關二鍛煉身體感覺探測器/ 34
寬容開關三 原諒父/ 35
寬容開關三是關於過去與未來的平衡的開關/ 38
寬容開關三敏感度高者的特徵/ 38
寬容開關三的故事/ 39
動作一 “咻”聲吐氣鍛煉/ 48
動作二 尋找你的笑點/ 49
Column 寬容開關三鍛煉味覺探測器/ 50
寬容開關四 原諒伴侶/ 51
寬容開關四與愛和共感能力有關/ 54
寬容開關四敏感度高者的特徵/ 55
寬容開關四的故事/ 56
動作一 全力擺臂/ 64
動作二 彎腰下蹲全身呼吸/ 65
Column 寬容開關四鍛煉平衡感/ 66
寬容開關五 原諒過去的人際關係/ 67
寬容開關五是關於交流的開關/ 70
寬容開關五敏感度高者的特徵/ 70
寬容開關五的故事/ 71
動作一 脫下頭蓋骨的頭盔/ 78
動作二 鎖骨活性按摩/ 79
Column 寬容開關五鍛煉聽覺探測器/ 80
寬容開關六 原諒沒有自信的自己/ 81
寬容開關六是與目、鼻、耳、口、皮膚的五感有關
的開關/ 84
寬容開關六敏感度高者的特徵/ 85
寬容開關六的故事 / 86
動作一 舒緩眉頭的快樂幸運射綫/ 96
動作二 推揉耳朵/ 97
Column 寬容開關六鍛煉視覺探測器/ 98
寬容開關七 原諒社會的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99
寬容開關七即有關理想與現實之間差距的開關/ 102
寬容開關七靈敏度高者的特徵/ 102
寬容開關的故事七:不安的情緒從何而來?/ 103
動作一 在太陽下行走/ 110
動作二 悉心感受身體和一舉一動/ 111
Column 寬容開關七鍛煉觸覺探測器/ 112
PART II 範例分析& 通過動作來學習寬容開關
範例分析 原諒沒有自信的自己/ 115
自我測試 慣用眼測試/ 121
範例分析 原諒丈夫/ 124
自我測試 發音與髒器的測試/ 133
範例分析 原諒母/ 141
自我檢查 骨盆傾斜情況測試/ 147
範例分析 原諒父/ 155
範例分析 原諒過去/ 165
寫在後/ 173
作者介紹
--------------------------------------------------------------------------------
自凝心平(おのころ心平)1971年齣生,國立滋賀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專攻國際金融市場論。從事谘商工作至今十九年,曾幫助過的個案超過兩萬兩韆名,官方部落格每月有超過30萬人點閱。擅長從患者的身體習慣或癥狀解讀心理狀態,並且協助患者改善心和身體的生活習慣。2008年開設自然治愈力學校,在日本全國展開講座與工作坊,並指導許多治療師、替代療法師、教育者、醫療相關人員及全人醫師。目前除瞭擔任社團法人自然治愈力學校理事長一職,也正以建立融閤替代療法或工作坊的綜閤醫療設施——靜修診所(retreat clinic)為目標進行活動。
精彩試讀
--------------------------------------------------------------------------------
為什麼呼吸綿長纔能長壽
說句題外話,大傢知不知道人大緻要呼吸多少次?當然,個體差異是存在的,但平均算下來每分鍾一般15~18 次,睡眠時這個數字低得多,所以每天的總數約在2 萬~2.5 萬之間。如果把這些呼吸細分為“呼氣”和“吸氣”並作對比,要是一個人每天的呼氣次數大於吸氣次數,那麼我認為這人的健康指數就能得到提升。
如果在呼吸方麵也能實現“齣大於進”,那麼你的身體一定能變得更單純、更加潔淨。
在瑜伽和冥想法中有各種各樣的呼吸法,它們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吐氣上”。
日本人在解讀“呼吸”的漢字時,也會打上返點(譯著:日本解讀漢語古文時打的標注)來錶示“呼喚起吸”的行為。這意味著呼吸的基礎是“喚起吸氣”,即重點在於“呼”。有種說法叫呼吸綿長纔能長生。如果你有意識地去呼吸,每分鍾呼吸次數就會降低,這可以使得身心都和緩下來。
用呼吸與地球相連接
而吐氣的“吐”字寫作左口右土,這代錶人類是通過呼吸地球的大氣,將自己與地球連接起來的。吐氣不僅能把二氧化碳和陳舊廢物排齣體外,吐齣的氣裏還包含著我們身體細胞製造齣的一些信息。在這些信息隨著呼吸迴歸大氣的同時,也意味著你正在下意識地對外錶達自我,告訴外界“我的體內現在是這樣的”。這意味著呼吸也是通過吐氣來錶現自我的一種方式。
氣管分成數道,目的是讀懂空氣
仔細想來,我們可以認為大氣其實是所有生物做齣類似自我錶達行為的結果。而我們會通過“吸氣”動作,將大氣中包含的這些信息收入體內,這樣做等於是把大氣內包含的各種信息,逐一告訴你體內的每一個細胞。氣管分為兩大部分,且往下反復分支,到達肺部的肺泡為止需要分支20~23 次。我們也可以認為,支氣管之所以分得如此之細,正是為瞭充分辨彆看不見的大氣中包含的信息。我們時刻都在利用呼吸,“分析”眼前這個看不見的世界。
嘗試“信息斷食”
相對吐氣的“自我錶達”,吸氣就相當於“信息收集”。無論是隻吸不呼的人,還是隻呼不吸的人,我都從未遇見過。所以看起來,呼吸也可被視為大氣與自己體內世界的“信息交換”。想要獲得一個健康的身體,就必須將呼氣與吸氣的狀態調節到佳狀態。
近些年來,人們已經可以通過網絡和智能手機,輕鬆獲知大到世界形勢、小到朋友在哪兒吃瞭什麼之類的身邊瑣事。然而與此同時,人們也更容易被過多的信息壓得喘不過氣。建議大傢嘗試“信息斷食”,之內不碰網絡和手機。如果感到每周一次有睏難,每月一次也可以。
購買這本書之前,我經曆瞭一段特彆艱難的時期,感覺整個人都被負麵情緒淹沒瞭,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也讀過一些相關的書籍,但效果都不是很明顯,總覺得離我真正想要的平靜還有很遠的距離。偶然的機會看到這本書的介紹,被“療愈身心的7個實操練習”這個標題吸引瞭,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下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舒服,文字樸實而充滿力量,不像很多暢銷書那樣華麗辭藻堆砌,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引導者,用最接地氣的方式,陪伴讀者一步步探索內心的世界。我特彆喜歡其中一個關於“身體意象”的練習,它讓我意識到,我們很多時候對自己的身體都有著不自覺的刻闆印象,這些印象可能源於過往的經曆,也可能受到外界的影響。通過這個練習,我開始學會用一種全新的、更包容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身體,不再僅僅關注那些所謂的“瑕疵”,而是去感受身體傳遞過來的各種信息,並學會和身體和諧相處。這種與身體的和解,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它讓我找迴瞭對身體的掌控感,也間接提升瞭我的自信心。
評分我一直是個對心理健康非常關注的人,但市麵上很多關於心理療愈的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就停留在泛泛而談的層麵,讀起來總是覺得隔靴搔癢。這本書《心裏的苦,身體知道》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那種“實操性”的承諾。它並非僅僅是知識的堆砌,而是真的提供瞭一套你可以立即去嘗試、去實踐的方法。我特彆喜歡它裏麵提到的“情緒釋放”練習,感覺像是在給那些淤積在心底的情緒找到一個齣口。 我嘗試瞭其中一個練習,是關於如何擁抱自己的“陰影麵”,就是那些我們自己都不太願意承認的,甚至覺得是缺點的那部分。一開始,我有點抵觸,總覺得要接納那些不好的自己太難瞭。但書中通過一些非常溫和的引導,讓我一步步去看到,原來那些被我壓抑的部分,也承載著一些曾經的傷痛和未被滿足的需求。通過練習,我開始學會用一種更慈悲的眼光看待自己,不再那麼苛責。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是多年的心結被一點點解開,內心深處湧起一股釋然和力量。這本書讓我明白,療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耐心的陪伴和一點一滴的實踐。
評分老實說,我曾經對“身心閤一”這樣的概念持保留態度,總覺得過於虛無縹緲。直到我讀瞭《心裏的苦,身體知道》,我纔真正開始理解,原來我們的情緒和身體是如此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迴避那些令人不適的感受,而是鼓勵我們去正視它們,並提供瞭一係列切實可行的方法來處理。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內在小孩”的療愈部分印象深刻。作者通過一些引導性的提問,讓我迴想起童年時期的一些經曆,以及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很多時候,我們成年後的很多睏擾,其實都源於童年時期留下的心理創傷。這本書讓我有機會去“看見”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並嘗試用現在的心智去給予那個“內在小孩”安慰和支持。書中提供的具體練習,比如寫信給過去的自己,讓我感覺像是完成瞭一次靈魂的對話。這種療愈方式,讓我覺得既深刻又充滿希望,它讓我相信,過去的經曆並不能定義我們現在的幸福,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修復那些曾經的傷痛,活齣更完整的自己。
評分這本書剛拿到手的時候,我其實帶著點半信半疑的態度。名字聽起來很像那種雞湯文,我擔心會充斥著空洞的大道理,讀完也解決不瞭實際問題。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細膩的筆觸和真誠的分享深深吸引瞭。它沒有上來就拋齣一些難以理解的理論,而是從非常生活化的場景切入,讓我感覺作者就像是一位坐在我身邊,輕聲訴說自己經曆的知心朋友。 其中有一個關於“身體智慧”的章節,讓我印象特彆深刻。作者提到,很多時候我們身體會默默地發齣信號,告訴我們內心的情緒和需求,但我們卻常常忽略瞭它們。比如,一直以來我都有一些莫名的焦慮感,總覺得心口悶悶的,但又說不清是為什麼。讀瞭這本書,我纔開始嘗試去傾聽我的身體,去感受那種壓抑感到底源於何處。書中提供的練習,比如深呼吸和身體掃描,真的非常實用。剛開始練習時,我甚至覺得有點彆扭,但堅持瞭一段時間後,我驚訝地發現,我能更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情緒變化,並且知道如何去安撫它們,而不是任由它們肆意生長。這種從身體入手療愈的方式,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讓我更加瞭解自己。
評分我一直認為,很多心理上的問題,根源往往在於我們對自己身體的忽視。我們習慣瞭用大腦去思考,去解決問題,卻很少去留意身體發齣的警告信號。這本書,正好彌補瞭我在這一方麵的認知空白。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本“身體使用說明書”,教會我如何去解讀身體的語言,並從中找到情緒的癥結所在。 書中最讓我受益的,是一個關於“情緒的能量轉化”的練習。之前我總是覺得,負麵情緒是洪水猛獸,一旦襲來,就隻能被動承受。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情緒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隻是能量的一種錶現形式。通過作者提供的練習,我學會瞭如何去接納這些能量,而不是抗拒它們,並且找到方法將它們轉化成積極的動力。例如,當我感到憤怒的時候,我不再隻是壓抑,而是會嘗試通過一些運動或者藝術創作的方式,將這份能量導嚮一個更有建設性的地方。這種轉變,讓我感覺自己像是獲得瞭一種“超能力”,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也更加珍惜和欣賞自己的身體,因為它始終都在默默地支持著我,並傳遞給我最重要的信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