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套系统讲述“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经营理念的书
稻盛从技术开发、成长战略、领导力、经营手段、经营本质、经营哲学等全方位、立体而又系统的阐述了稻盛先生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和经营方案的书。
马云、任正非、张瑞敏、孙正义欣赏和推荐的企业家
马云、任正非、张瑞敏,都把稻盛和夫请到企业,与其请教、切磋。张瑞敏说:“我们如果早一天认识您,海尔会发展得更快。”日本首富孙正义做了稻盛和夫5年的塾生。孙正义说:“没有稻盛先生的教导,就没有我孙正义的今天”。
一套价值千亿的经营大书。
稻盛建立2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拯救日航,他所有做研发、带队伍、当领导的方法和秘诀都在这6本书里。
与全世界企业家共享、共有的经营哲学
稻盛的经营方法不仅适合于日本企业,也同样受美国等西方企业欢迎,特别时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稻盛的利他哲学赢得了来自东西方企业家的赞誉。稻盛的经营哲学超*了地域、时空的限制,他的利他哲学、追求高收益同样值得中国企业家和经营者好好学习。
创办京瓷、第二电电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拯救日航
马云、任正非、张瑞敏学习和推崇的企业家
他把守护全体员工现在和将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作为工作的责任和动力,把“能否降低通信费用,为人民谋福祉”作为创办企业的标准,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典故作为自己的处世标准。
这就是稻盛的利他哲学。他做决策的*一标准,就是叩问自己:“是不是出于私心,是不是有一颗利他之心?”
利他之心不仅是企业家的经营追求,也应该是职场人士的工作动力;不仅是领导的管理哲学,也应该是每个人的处世哲学。
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日本京瓷株式会社)。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KDDI)。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高的利润。这个利润率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高利润率。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高顾问、日航名誉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目前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并创设“京都奖”,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
曹岫云
江苏无锡人。企业经营者。现任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京瓷阿美巴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著作《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由中日两种文字出版。翻译稻盛和夫《活法》《干法》等14部著作。翻译*近六年来稻盛来华讲演所有文稿。
推荐序
前言
经营者应该具备的人格/1
在盛和塾神户塾长例会上的讲话—1990年2月19日
盛和塾诞生的经过/2
创立京瓷之前/4
感受本田宗一郎的气息/9
人格成长,拓展经营/16
经营需要勇气/22
经营的要诀是销售*大、费用*小/28
改变人的心理/33
领导力和判断基准/45
在原邮政省的讲演—1991年5月31日
领导必须有领导力/46
领导人的第*条件:给组织施加影响力/49
现在的经营状态是日常判断的积累/52
“判断基准”决定领导人的价值/55
追问下去的话,就追到了人的本能/57
理性判断及其局限/63
在超*理性的灵魂层面上进行判断/71
人的本质是什么?与外国干部三天的讨论/76
我们凡人,怎么做才能够在灵魂层面上判断事物呢/80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82
领导人应该具备优秀的品格和哲学/87
企业的自我革新/97
在第十六届研究开发管理科学讲座上的讲演
—1991年6月5日
发明发现属于哲学的领域/98
“概念先行”的发想/99
无法自我革新的日本社会风气/103
研究者的唯*依靠是内心的指针/105
缺乏高尚的人格,就抓不住事物的核心/109
蛮勇与真勇之间只差一层薄纸/111
本能和理性的作用/115
遭遇困难,不要逃避,要从正面应对/117
拂去杂念,新天地显现/119
经营和斗魂/125
在札幌盛和塾开塾仪式上的讲话—1992年8月26日
领导人的哲学决定经营/126
守护员工不是轻松的事/131
马拉松赛的斗魂/135
与其“不言实行”,不如“有言实行”/141
竭尽全力紧跟先头团队/145
持续超速奔跑,促进成长发展/149
人们认为“绝不可能做成”的事,我们做/154
让企业经营好转的哲学/161
在盛和塾关东地区塾长例会上的讲话—1994年8月9日
当社长应有的心态/162
社长心得八条/162
为什么经营需要哲学/165
营造公司风气的是员工的心/170
关爱体贴中包含烈风般的严厉/172
利他的动机导致成功—创建通信事业/175
善意并购是业绩提升的关键/179
提高心性,拓展经营/193
在*一届领导人经营讲座上的讲演—1995年5月12日
提高心性,拓展经营/194
企业经营由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决定/196
公司的业绩就是经营者的意识本身/202
依靠朴实的判断基准,才有了今日的京瓷/207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213
人用“心”判断事物/221
不能用本能、感觉、感情、理性进行判断/223
你的灵魂知道“何谓正确”/229
至少一天静心20分钟/232
全体员工对哲学产生共鸣了吗/236
让哲学“血肉化”/240
不断追问自己:“动机善吗?私心无吗?”/242
第二电电的成功证明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248
为了日本社会的繁荣/258
在企业经营中的“六项精进”/265
在第五届盛和塾全国大会第二天的讲话
—1996年7月6日
人生的目的、意义/266
人生只有一次,不能从头再来/268
为社会、为世人尽力/271
我们是为了做“利他”这一行,才降临人世的/274
在企业经营中的“六项精进”/279
六项精进之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83
六项精进之二:要谦虚,不要骄傲/284
六项精进之三:要每天反省/285
六项精进之四:活着就要感谢/285
六项精进之五:积善行,思利他/287
六项精进之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287
实践“六项精进”,成就伟业/290
白隐禅师的《坐禅和赞》/295
才能不可私有化,为社会、为世人尽力/309
在京都市干部职员研修会上的讲演—1996年8月30日
领导人应该是怎样的/310
基于东方哲学的严于律己的领导论/311
人的本质是什么/313
领导人不可把才能私有化/317
思念造业/321
所谓灾难,就是消业/325
首先应该思考“人生的意义”/328
“为社会、为世人”应是公仆的人生态度/333
然而,领导人必须自己做出判断/335
“率先垂范”才是真正的领导人风范/343
我是一个创业不久的年轻人,创业初期充满了迷茫和焦虑。读了《利他的经营哲学》之后,感觉像是找到了北极星。这本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如何做”的指南,但它给了一个重要的“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心态”。稻盛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动机纯正”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创业的初心会因为利益的诱惑而偏离,导致在决策上出现偏差。他通过讲述如何从“利己”转变为“利他”,如何将员工的幸福、社会的贡献放在首位,来阐释一个企业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尤其欣赏他对于“利他”的解读,并不是单纯的奉献,而是一种基于共同价值的合作,一种将他人福祉融入自身发展的大格局。书中的案例,比如他如何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如何对待员工,都充满了智慧和人情味。我发现,当经营者能够真正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站在全局思考问题,很多原本棘手的难题似乎都能迎刃而解。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是孤注一掷的冒险,也不是精打细算的算计,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和责任感,一种希望通过自己的事业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愿望。
评分这绝对不是一本让你看完就能立竿见影的书,它的价值在于润物细无声。我是一个对管理学理论比较感兴趣的人,读过的书也不少,但《利他的经营哲学》带来的冲击是独一无二的。稻盛先生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没有那些华丽的管理术语,更多的是一种人生哲学在经营中的映射。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关于“工作就是修行”的论述。这让我重新审视了工作的意义。过去我总觉得工作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但稻盛先生引导我看到,工作更是磨练心性的过程,是提升人格的途径。他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将看似枯燥的陶瓷生产做到极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对产品品质近乎偏执的追求,让我感到敬畏。书中关于“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句话,更是像一记警钟,提醒我在安逸中警惕惰性,时刻保持斗志。我常常会回想起书中的那些小故事,它们不是教你某个具体的管理技巧,而是塑造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让你在面对困境时,能够更加坚定、更加从容。
评分这是一本越读越有味道的书,就像陈年的美酒。我一开始是被“稻盛和夫”这个名字吸引,以为会是一本纯粹的管理方法论,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书中没有那些复杂的图表和模型,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一种人生态度的塑造。稻盛先生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不以追求短期利益为导向,而是以构建长久价值为核心的经营之道。我最欣赏的是他对“灵魂”和“心”的重视。他认为,企业的经营,最终要归于“心”的层面。一个纯净、利他的“心”,才能做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一点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因为我们常常被各种商业规则和利益诉求所裹挟,容易忘记了最初的单纯和美好。书中的案例,比如他如何面对竞争对手,如何处理危机,都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不受一时得失的困扰,而是着眼于长远的价值创造。这本书让我明白,成功的经营,并非源于技巧的高明,而是源于内在的修养和对道义的坚守。
评分这本书我读得很慢,因为它真的需要静下心来反复体会。稻盛先生在书中不仅仅是分享“稻盛和夫流”的管理方法,更是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他几十年经营人生的深刻感悟。我特别喜欢他反复强调的“敬天爱人”的理念,一开始觉得有点虚,但随着阅读深入,我逐渐理解,这并非空泛的道德说教,而是贯穿始终的企业经营基石。他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比如京瓷的崛起、日航的重生,来佐证这个理念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和组织活力。读完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一些管理行为,很多时候急功近利,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连接,也埋没了一些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真正的管理,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更是要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要让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从而激发出他们内在的驱动力。这种“利他”的思维模式,看似“吃亏”,实则是一种更高明的智慧,能够构建更稳固、更具生命力的企业生态。我现在尝试在自己的工作中践行一些书中的理念,虽然过程缓慢,但已经看到了积极的变化,团队的凝聚力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与其说是一本管理学著作,不如说是一本人生哲学启迪录。稻盛先生的文字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穿透浮躁的社会现象,直抵人心的本质。他没有强调什么高深的理论模型,而是回归到最朴素的常识和道理。我非常喜欢他对于“人格”和“经营”之间关系的阐述。他认为,一个企业家的品格,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如果企业家本身心术不正,那么他所经营的企业也难以长久。这一点让我反思很多社会上出现的“黑心企业”现象,它们往往是企业家的私欲膨胀,漠视他人利益的恶果。书中关于“六项精进”的实践方法,虽然听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自我约束。我尝试着去践行其中的一些,比如“更加勤奋地工作”、“更加谦虚”、“更加积极”、“更加有感恩之心”,虽然过程中会有反复,但确实感受到了内在的宁静和力量在增长。这本书让我明白,经营的本质,其实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品德的极致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