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黃帝內經:徐文兵、梁鼕對話《異法方宜》,當今講得好的一套《黃帝內經》,重新發現黃帝內經裏人與生存環境相處之道的經典之作,找對自己的好風水,其內容迄今之前從未麵世,堪稱一部偉大的養生風水學巨著。 | 作者 | 徐文兵,梁鼕 |
| 定價 | 39.90元 | 齣版社 | 江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39050492 | 齣版日期 | 2014-05-01 |
| 字數 | 200000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人活一世,要想過得風調雨順,身心無虞,是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的。天時大多要靠天賜,地利人和卻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握的。什麼是地利?簡單地說就是風水,如何找到自己的好風水,這是我們一生中孜孜以求的。 這是一本教我們快找到自己人生風水寶地的養生風水學經典,也是當今講得好的黃帝內經,其精彩內容之前一直藏在深閨人未識,如今,由醫道相通的中醫大傢徐文兵和鳳凰衛視名嘴梁鼕以齣神入化、逐字逐句解讀並結閤當下人生活的方式來重新發現,告訴你不管是生活在齣生地還是背井離鄉,都能根據當地“地利”的優勢和能量來養心養身,汲取嚮上的生機,把生活變得蒸蒸日上。 |
| 作者簡介 | |
| ★徐文兵 中醫專傢,中醫教育傢。 自幼隨母魏天梅學習中醫,1984年考入北京中醫學院中醫係,畢業後留校工作。1997年公派赴美講學,同年獲美國針灸協會特彆奬,被授予美國密蘇裏州堪薩斯市榮譽市民。1998年考取全美中醫師、針灸師資格證書。1999年創辦北京厚樸中醫藥研究所。目前擔任北京厚樸中醫學堂堂主,北京禦源堂門診專傢,月犁中醫文化講習所導師。多次受邀在北京電視颱講授健康知識;擔任中國氣象頻道《四季養生堂》欄目長期主講嘉賓;受主持人梁鼕之邀,做客人民廣播電颱,主講《重新發現中醫太美之黃帝內經》;著有《字裏藏醫》等。 ★梁鼕 正安中醫創始人。1998年進入鳳凰衛視,相繼擔任過《鳳凰早班車》、《體壇消息》、《相聚鳳凰颱》主持人,後因主編、主持《娛樂串串SHOW》而一炮走紅,確立瞭“用後現代解構的方式對現代信息娛樂、文化現象進行剖析,充滿辛辣及無奈”的梁氏主持風格,曾被評為亞太區的華語節目主編及主持人之一。2004年底辭職潛心學習中醫。後曾齣任百度公司市場副總裁。其在旅遊衛視主持的《國學堂》欄目,廣受觀眾好評。 |
| 目錄 | |
| 序一:吃穿住行都要閤天理、順世道、應風水 序二:中國人的活法 《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章 為什麼“人傑地靈”“窮山惡水齣刁民” 1.不要活得亂七八糟 人要活得順,離不開天時、地利 如何讓自己“眼神天真、有活力” 2.“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齣生地影響你一生的體質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為什麼說“同姓好不要結婚” 3.“尊姓大名”背後的意義 為什麼中醫看病先問“尊姓大名” 姓氏的“氏”有三個含義 一個人齣名瞭,會帶著他整個傢鄉齣名 4.“歧伯對曰:地勢使然也” 健康的智慧是藉勢 民風彪悍,因為當地地域的能量強 地勢到底蘊含瞭怎樣的能量 5.如何藉助地勢來壯大我們的人勢 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影響 去他鄉定居,先考察那兒的環境是否閤拍 ★第二章 東方人容易得什麼病 1.“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東方:天地所生之福地 古時候的“東方”指的是哪裏 日本人的祖先其實也源自東方 2.“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 海鮮雖味美,吃法要講究 吃海魚太多,身體易生內熱 吃蝦不吃蝦眼,等於白補 3.“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 吃鹽多的隱患——皮膚黑、腎虧 魚毒、熱毒危害大 吃鹽過多,皮膚就會發黑、變粗 口重的人容易腎虧、耳背 4.“其病皆為癰瘍” 東方人容易生的毛病——“癰瘍” 5.“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要想除瘡,就用砭石 ★第三章 西方人容易得什麼病 1.“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 西方的地氣是“肅殺” 2.“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 “上風上水”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上風上水”是什麼意思 3.水土剛強的地方,人也剛強 4.“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 吃華食、穿粗衣,纔可抵禦西風 為什麼西方人要穿得“粗枝大葉” 在西方生活,得多吃肉纔行 5.“故邪不能傷其形體” 水土剛強的地方,結石病多 6.“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 西方人的很多病都在肚子裏 “華食”吃多瞭,易得腸胃病 “毒”是指凝聚起來的那種能量 解毒和釋毒的學問 7.“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如何利用藥的偏性來糾正人的偏性 中藥好的産地在西方 現在的社會,“智”在發達,“慧”在沒落 越有個性的藥,越能治大病 不按中醫思想來吃,再好的中藥也成毒藥 ★第四章 北方人容易得什麼病 1.“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 北方的地氣是“閉藏” 古代的北方就是濛古 2.“其民樂野處而乳食” 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北方人的飲食有什麼特點 3.“髒寒生滿病” 都是牛奶惹的禍——“髒寒而生滿病” 心氣寒,人就容易抑鬱 老喝牛奶的人,一般不好 肝寒、膽寒怎麼辦 非典的病就是肺寒 4.一杯奶未必能強壯一個民族 日本人長壽可能是個騙局 為什麼現在的日本人毛病越來越多 甘脆肥膿的食物都是穿腸毒藥 喝牛奶要加點熱性食物中和 5.哪個年齡段的人喝牛奶比較好 牛奶是嬰幼兒好的補益食品 換牙後還喝奶,長大後就會得滿病 6.現代人的體內早已“滿病”叢生 什麼是滿病 老覺得肚子脹是何原因 抽脂減肥的後歸途都是抑鬱 7.“其治宜灸焫” 如果大傢都掌握瞭艾灸,那世界得少多少病 北方人髒寒,要多做艾灸 艾灸的溫暖,是母愛的溫暖 治“哀”要用艾 8.傳承韆年的艾灸秘訣 在特定穴位施灸見效快 什麼時間灸,哪些地方要灸,哪些地方不要灸 三年之疾,必求七年之艾 9.做艾灸講求全心全意 艾灸是一種高品質的生活方式 心意不到,不如不用艾灸 如果怕留疤,試試隔鹽炙、隔薑炙 ★第五章 南方人容易得什麼病 1.“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 南方的陽氣旺,濕氣重 2.“霧露之所聚也” 為什麼北方人去南方會水土不服 南方湖泊雖多,但水質不好 水土不服,待一星期就服瞭 濕氣重的地方,容易“爛襠”(陰囊濕疹) 3.“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緻理而赤色” 抵禦濕氣的兩大法寶——酸菜、腐食 4.“其病攣痺” 吃酸不可過多,否則易得關節病 5.“其治宜微針” 快止痛的方法是紮針 美國人愛紮針 紮針控製的是人的“氣”和“神” 被氣傷瞭神,人就會落下病根 6.“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紮針是代錶父愛的治療方法 7.越想傷心事,疾病越不容易除根 心病先治身,身病要調心 高壓力之下,人什麼病都可能得 8.為什麼好的針灸大夫都在美國 ★第六章 生活在“”處的人容易得什麼病 1.“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 中原地區適閤人類居住 “”指中國的什麼地方 “聖人齣,黃河清”——中原的地理特點對人有哪些利與弊 2.“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 人不勞動,身體就會生痿癥和厥癥 痿癥就是“不來勁,起不來??” 厥癥就是“氣血倒流” 現代人的通病也是痿癥和厥癥 3.如何用中醫的方法治寒熱 孩子發燒父母可以做的三件事 風寒和風熱的判斷方法 4.《傷寒論》裏的方子,個個都有大用 “鞦天裏得瞭一場溫病” 彆輕易去扼殺男孩的陽氣 寒熱病有哪幾種癥狀 同樣是外感病,要用不同方子治 5.《傷寒論》研究的是外邪把人傷在哪兒 寒熱病有哪幾種癥狀 同樣是外感病,要用不同方子治 6.“其治宜導引按蹺” 現代人好的保健之法:引導按蹺 “吃得好,又不太勞動”應該如何保養 “導引”就是還原人的天性 練好五禽戲,100歲時還跟青壯年似的 7.為什麼要跟動物學養生 動物身上先天純真的東西比人多 人體內的邪氣是什麼形狀 8.男人為什麼會得炎——“冷水、油膩把 下水道堵瞭” 人得病,說明沒“用心”去關注某個髒腑 嚮生活投降是獲得幸福的一個法門 穴位能不能讓人産生“高潮” 9.“導”就是把氣帶到正路上 讓氣到位是“引” 如何引齣身體的“本我” 站樁能助你清理雜念 中國對人類大的貢獻是什麼 10.陽氣足,夏天都不覺得熱 練功的佳境界是人的本能在動 每個人都能恢復先天的本能 人應該捍衛自己發燒的權利 11.按蹺是的治療方法 真正的高手治病是“以人治人” 什麼是按蹺 為什麼用手按比按摩器舒服得多 中國按摩高手——北京雙橋老太太 12.我們的父母缺乏的是關愛 ★第七章 我們的健康受五運六氣影響 1.得病也靠一種緣 2.五運六氣對健康有哪些影響 3.病毒沒有“緣”,就沒有發病機會 4.研究中醫的人太多,搞中醫研究的人太少 ★第八章 因地製宜,無病不摧 1.“故聖人雜閤以治,各得其所宜” 中醫治病並不難 中醫治病的思路:先問地氏,再下療方 用藥的時間有講究 每個人都要找到適閤自己的治病方法 2.“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當醫生要以病人為本 3.如何用音韻通心神 4.當疾病剛剛“有情”的時候,你就要掌握它 |
| 編輯推薦 | |
| href='#' target='_blank'> ★本書重新發現瞭黃帝內經中所講的人與地理環境的相處之道,其內容之前從未麵世,堪稱當今的一本養生風水學著作。 ★很多年輕人背井離鄉、中老年也因各種原因遠離故土,如何在不同的環境中,都能活得舒心自在,翻開本書,會讓你眼睛一亮!★因地製宜,無病不摧,讀瞭這本書,你再也不會因為水土不服而患上各種奇奇怪怪的身病與心病。 ★不讀黃帝內經,不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好風水,人生會走很多彎路!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討論方式極其有活力,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從行文的語氣和節奏來看,更像是一場高質量的、充滿智慧的對話,而不是單嚮的知識灌輸。每當涉及到一些爭議性的觀點或者理解上的難點時,文字的處理方式非常巧妙,它會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古人會這麼想”,而不是直接判定對錯。這種引導式的探索,極大地激發瞭我個人的求知欲。我常常會讀完一頁後停下來,反思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狀態,然後迴去翻閱前文,試圖在書中找到解釋的綫索。這種互動性極強的閱讀過程,讓我感覺到自己是被邀請進入瞭一個高層次的學術討論場域,而不是一個被動的接收者。這本書的價值,或許正在於它激活瞭讀者內在的思考能力。
評分我之前嘗試過好幾本所謂的“白話解讀版”《內經》,但讀完後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像是吃瞭一頓沒有靈魂的快餐,知識點是有瞭,但那種滲透到骨子裏的“氣韻”卻抓不住。這套書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茶道體驗。作者(們)顯然不是簡單地翻譯文字,而是真正地走進古人的思維模式,去感受他們觀察自然、體察生命的那種細膩和敬畏。尤其是在論述“天人相應”的部分,那種對季節更替、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之間微妙聯係的闡釋,讀來令人心神為之一振。我感覺自己的日常作息、飲食習慣,甚至對天氣的感知,都被賦予瞭一種全新的、更深層的意義。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治病,更是教你如何“順應”生命本身的規律去生活,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生命哲學教育,比單純的醫學知識更具啓發性。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沉甸甸的,那種紙張的質感和印刷的清晰度,明顯是下瞭功夫的。我本來以為這種經典的著作都會是那種略顯古闆的排版,但翻開之後發現,設計團隊顯然是做瞭很多現代化的調整,閱讀起來絲毫不費力。更讓我欣賞的是,它在講解那些晦澀難懂的概念時,所用的配圖和圖錶,簡直是點睛之筆。那些抽象的經絡走嚮、髒腑關係,通過這些精心繪製的插圖,一下子就變得生動立體起來,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部古書,而是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一步步拆解一個精密的古代智慧係統。這種視覺化的呈現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門檻,讓我這個醫學門外漢也能窺見其堂奧。而且,書中的注釋部分做得非常到位,對於每一個關鍵術語,都有清晰的現代漢語解釋,讓人在理解古文原意和現代醫學概念之間搭建起瞭堅實的橋梁,閱讀體驗極其順暢和愉悅。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結構也體現瞭匠心獨運。它並沒有完全按照原著的章節順序硬性推進,而是根據讀者的認知麯綫,做瞭一個非常人性化的梳理和重組。它似乎預判瞭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睏惑點,並提前在後續的章節中用更通俗的方式進行瞭解答或補充。這種“先建立框架,再填充細節”的處理手法,使得復雜的知識體係能夠層層遞進地被大腦接納和吸收。我注意到,對於某些核心概念的闡釋,作者會反復用不同的比喻和角度進行闡述,這保證瞭即便你第一次沒有完全理解,通過後續的深入討論,也能形成一個穩固的認知。這套書真正做到瞭“大智若愚”的傳道解惑,它既有極高的學術深度,又保持瞭驚人的可讀性和啓發性,是近年來我所見過的對傳統經典最尊重且最具創新精神的解讀版本。
評分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超乎想象。很多中醫書籍隻是羅列方劑和病癥,但這本書的重點似乎更放在瞭“預防”和“調養”的基礎理念上。它深入淺齣地講解瞭五髒六腑的功能,不是孤立地看器官,而是將其置於一個動態的、相互影響的體係中去理解。比如,書中對“情誌”與身體健康的關聯性分析得極為透徹,讓我意識到很多看似無解的慢性問題,根源可能齣在情緒管理上。這對我這樣一個常年生活在高壓環境中的都市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基於生活哲學的健康維護框架,讓我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和情緒反應。這本書讀完,你會發現,真正的高級醫療,可能就是不生病,而這本書,就是通往“不生病”智慧的地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