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茶经 |
| 作者: | 李叶 |
| 市场价: | 75 |
| ISBN号: | 9787550259911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目录 | |
章 茶叶的起源和历史 001. 为什么说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2 002. “茶”字有什么由来?/2 003. 茶有哪些雅号别称?/3 004. 茶的字形演变和流传是怎样的?/3 005. 中国茶树的栽培历史是怎样的?/4 006. 魏晋时期怎样采摘茶叶制作茶饼?/4 007. 唐代怎样蒸青茶饼?/5 008. 宋代怎样制作龙凤团茶?/5 009. 元代怎样制作蒸青散叶茶?/6 010. 明代怎样炒青散叶茶?/6 011. 清代制茶工艺有什么特点?/7 012. 古代人初的用茶方式是怎样的?/7 013. 汉魏六朝时期如何饮茶?/8 014. 唐代的人怎样煎茶?/8 015. 宋代人怎样点茶?/9 016. 明代人怎样泡茶?/9 017. 清代人怎样品茶?/10 018. 茶文化的萌芽时期有什么特点?/10 019. 为什么说唐代是茶文化的形成时期?/11 020. 为什么说宋代是茶文化的兴盛时期?/11 021. 为什么说元明清时期是茶文化的持续发展 时期?/12 022. 为什么说当代是茶文化的再现辉煌时期?/12 023. 什么是贡茶?/13 024. 贡茶的起源是什么?/13 025. 唐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14 026. 宋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14 027. 元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15 028. 明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15 029. 清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16 030. 中国的茶区分布是怎样的?/16 031. 茶区划分有什么意义?/17 032. 现代中国的茶区是怎样划分的?/17 第二章 茶典与茶人茶事 033. 什么是茶典?/20 034. 为什么说《茶经》是世界上部茶叶 专著?/20 035. 为什么说《煎茶水记》是我国部鉴水 专著?/21 036. 为什么说《十六汤品》是早的宜茶汤品 专著?/21 037. 为什么说《茶录》是宋代茶书的代表之一?/22 038. 为什么说《大观茶论》是宋代茶书的代表 之一?/22 039. 《宣和北苑贡茶录》是一部什么样的论茶 之作?/22 040. 为什么说《茶具图赞》是我国部茶具 专著?/23 041. 为什么说《茶谱》是我国明代茶书较有 特色的一部?/23 042. 为什么说《煮泉小品》是品茶用水专著?/23 043. 《茶寮记》是一部怎样的品茶专著?/24 044. 为什么说《茶疏》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 茶书之一?/24 045.为什么说《阳羡茗壶系》是我国历史上 部关于宜兴紫砂壶的专著?/24 046.《茶解》是一部怎样的论茶专著?/25 047.《茶史》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25 048.茶人指什么?/25 049.为什么称陆羽为茶圣?/26 050.为什么称皎然为诗僧?/26 051.为什么白居易自称为“别茶人”?/27 052.卢仝与茶有什么关系?/27 053.欧阳修做过哪些与茶有关的作品?/28 054.蔡襄对茶业有什么贡献?/28 055.东坡居士为什么嗜茶?/29 056.黄庭坚为什么把茶比作故人?/29 057.为什么宋徽宗擅长茶艺?/30 058.为什么说陆游嗜茶是生活和创作的 需要?/30 059.为什么说朱熹现存于世的茶诗颇有 意味?/31 060.(明)朱权饮茶有什么新主张?/31 061.为什么郑板桥的作品中与茶有关的内容 甚多?/32 062.为什么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 小说的写茶典范?/32 063.为什么精通品茗鉴水之道的乾隆每次出行 必带玉泉水?/32 第三章 茶叶的种类 064.什么是绿茶?/34 065.什么是炒青绿茶?/34 066.什么是烘青绿茶?/35 067.什么是蒸青绿茶?/35 068.什么是晒青绿茶?/35 069.什么是红茶?/36 070.什么是白茶?/37 071.什么是黄茶?/37 072.什么是乌龙茶?/38 073.什么是黑茶?/38 074.什么是普洱茶?/39 075.什么是六堡茶?/39 076.什么是花茶?/40 077.什么是工艺花茶?/40 078.什么是紧压茶?/41 079.什么是砖茶?/41 080.什么是沱茶?/42 081.什么是萃取茶?/42 082.什么是香料茶?/43 083.什么是果味茶?/43 084.什么是茶?/44 085.什么是含茶饮料?/44 086.什么是名茶?/45 087.什么是历史名茶?/45 088.唐代的名茶有哪些?/46 089.宋代的名茶有哪些?/47 090.元代的名茶有哪些?/48 091.明代的名茶有哪些?/48 092.清代的名茶有哪些?/49 093.中国十大名茶是哪些茶?/49 094.西湖龙井有什么特点?/50 095.黄山毛峰有什么特点?/51 096.碧螺春有什么特点?/51 097.蒙顶茶有什么特点?/52 098.顾渚紫笋有什么特点?//52 099.桂平西山茶有什么特点?/53 100.南京雨花茶有什么特点?/53 101.太平猴魁有什么特点?/54 102.庐山云雾有什么特点?/54 103.六安瓜片有什么特点?/55 104.惠明茶有什么特点?/55 105.平水珠茶有什么特点?/56 106.恩施玉露有什么特点?/56 107.英山云雾茶有什么特点?/56 108.竹叶青茶有什么特点?/57 109.径山茶有什么特点?/57 110.休宁松萝有什么特点?/58 111.老竹大方有什么特点?/58 112.敬亭绿雪有什么特点?/59 113.仙人掌茶有什么特点?/59 114.信阳毛尖有什么特点?/60 115.安吉白片有什么特点?/60 116.上饶白眉有什么特点?/61 117.开化龙顶有什么特点?/61 118.南糯白毫茶有什么特点?/62 119.江华毛尖茶有什么特点?/62 120.青城雪芽茶有什么特点?/63 121.井冈翠绿茶有什么特点?/63 122.安化松针有什么特点?/64 123.高桥银峰有什么特点?/64 124.午子仙毫有什么特点?/65 125.日铸雪芽茶有什么特点?/65 126.南安石亭绿有什么特点?/66 127.紫阳毛尖有什么特点?/66 128.遵义毛峰有什么特点?/67 129.南山白毛有什么特点?/67 130.桂林毛尖有什么特点?/68 131.九华毛峰有什么特点?/68 132.舒城兰花茶有什么特点?/69 133.岳麓毛尖茶有什么特点?/69 134.天目青顶有什么特点?/70 135.双井绿茶有什么特点?/70 136.雁荡毛峰有什么特点?/71 137.麻姑茶有什么特点?/71 138.华顶云雾有什么特点?/72 139.峨眉毛峰茶有什么特点?/72 140.窝坑茶有什么特点?/73 141.祁门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3 142.滇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4 143.宁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4 144.宜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5 145.闽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5 146.湖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6 147.越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6 148.小种红茶有什么特点?/76 149.武夷岩茶有什么特点?/77 150.大红袍茶有什么特点?/77 151.铁罗汉茶有什么特点?/78 152.白鸡冠茶有什么特点?/78 153.水金龟茶有什么特点?/79 154.武夷肉桂有什么特点?/79 155.闽北水仙有什么特点?/80 156.铁观音有什么特点?/80 157.黄金桂有什么特点?/81 158.凤凰水仙有什么特点?/81 159.乌龙茶有什么特点?/82 160.银针白毫茶有什么特点?/82 161.白牡丹茶有什么特点?/83 162.贡眉茶有什么特点?/83 163.君山银针茶有什么特点?/84 164.蒙顶黄芽茶有什么特点?/84 165.霍山黄芽茶有什么特点?/85 166.北港毛尖茶有什么特点?/85 167.温州黄汤茶有什么特点?/86 168.皖西黄大茶有什么特点?/86 169.广东大叶青茶有什么特点?/87 170.普洱茶有什么特点?/87 171.茉莉花茶有什么特点?/88 172.珠兰花茶有什么特点?/88 173.桂花茶有什么特点?/89 174.决明子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89 175.枸杞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0 176.柿叶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0 177.榴叶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1 178.竹叶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1 179.桑叶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1 180.金银花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2 181.玫瑰花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2 182.菊花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3 183.橄榄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3 184.莲子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4 185.龙眼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4 186.杜仲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5 187.丹参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5 188.灵芝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6 189.人参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6 190.胖大海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7 191.青豆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7 192.玉米须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8 193.车前子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8 194.姜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9 195.虫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9 196.糯米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100 197.虾米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100 198.海带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100 第四章 茶的艺术 199.什么是茶艺?/102 200.家庭饮茶的环境如何?/102 201.家庭饮茶的特点是什么?/103 202.家庭泡茶的基本技艺是什么?/103 203.家庭茶艺怎样关注茶叶的质量?/104 204.家庭茶艺怎样选择水?/104 205.家庭茶艺的泡茶器皿怎样配备?/105 206.家庭茶艺怎样控制茶叶浸泡时间?/105 207.家庭茶艺怎样选择投茶量?/106 208.家庭茶艺怎样控制泡茶水温?/106 209.家庭茶艺的投茶法是什么?/107 210.家庭茶艺的冲泡方法是什么?/107 211.家庭茶艺的冲泡时间和次数大概是多少?/108 212.家庭喝茶的冲泡顺序是什么?/108 213.绿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09 214.红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09 215.白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0 216.黄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0 217.乌龙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1 218.普洱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1 219.花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2 220.袋装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2 221.对茶艺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13 222.茶艺表演的形象要求是什么?/113 223.茶艺表演的气质要求是什么?/114 224.茶艺表演的环境要求是什么?/114 225.茶艺表演过程中要怎样运用插花?/115 226.茶艺表演过程中的服饰要求是什么?/115 227.茶艺表演过程中怎样选择音乐?/116 228.茶艺表演过程中怎样选择茶叶?/116 229.茶艺表演过程中怎样运用茶具搭配?/117 230.茶艺表演过程中的位置、顺序、动作是 怎样的?/117 231.龙井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18 232.黄山毛峰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19 233.碧螺春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0 234.都匀毛尖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1 235.祁门红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2 236.牛奶红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3 237.柠檬红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4 238.银针白毫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5 239.君山银针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6 240.铁观音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7 241.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8 242.功夫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9 全彩图解茶经目录改.indd 4 15-5-22 11:44 目 录 5 243.普洱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30 244.花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31 245.什么是茶艺表演欣赏?/132 246.什么是民俗茶艺?/132 247.什么是名茶茶艺?/132 248.什么是茶艺?/133 249.什么是佛道茶艺?/133 250.什么是文士茶艺?/134 251.为什么说茶席是一种新的茶文化艺术形式?/134 第五章 茶道 252.为什么说茶道起源于中国?/136 253.中国茶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136 254.为什么说中国的茶道起源于远古的茶图腾 信仰?/136 255.为什么说中国的茶道成熟于唐代?/137 256.为什么说宋至明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鼎盛 时期?/137 257.茶道与道教有什么关系?/138 258.茶道与佛教有什么关系?/139 259.茶道与儒家有什么关系?/139 260.中国茶道的“四谛”是什么?/140 261.中国茶道的四字守则是什么?/140 262.茶人精神是什么?/141 263.怎样对茶道进行分类?/141 264.什么是修行类茶道?/141 265.什么是修身类茶道?/142 266.什么是礼仪类茶道?/142 267.什么是表演类茶道?/142 第六章 饮茶的方法 268.怎样选购茶叶?/144 269.茶叶的鉴别标准是什么?/145 270.怎样辨别新茶与陈茶?/145 271.怎样识别春茶?/146 272.怎样识别夏茶?/146 273.怎样识别秋茶?/146 274.怎样识别花茶?/146 275.怎样识别高山茶与平地茶?/147 276.怎样识别劣变茶?/147 277.怎样甄别真假茶叶?/147 278.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有哪些?/148 279.茶叶有哪些特异性?/148 280.为什么保管茶叶忌含水较多?/149 281.为什么保管茶叶忌接触异味?/149 282.为什么保管茶叶忌置于高温环境中?/149 283.为什么保管茶叶忌接受阳光照射?/150 284.为什么保管茶叶忌长时间暴露?/150 285.茶叶的铁罐储存法是什么?/150 286.茶叶的热水瓶储存法是什么?/151 287.茶叶的陶瓷坛储存法是什么?/151 288.茶叶的玻璃瓶储存法是什么?/151 289.茶叶的食品袋储存法是什么?/152 290.茶叶的低温储存法是什么?/152 291.茶叶的木炭密封储存法是什么?/152 292.为什么中国人历来讲究泡茶用水?/153 293.古代人怎样论水?/153 294.古代人择水的标准是什么?/154 295.现代人的水质标准是什么?/154 296.什么是硬水?/155 297.什么是软水?/155 298.现代的饮用水怎样分类?/155 299.什么是纯净水?/156 300.什么是自来水?/156 301.什么是矿泉水?/156 302.什么是活性水?/157 303.什么是净化水?/157 304.什么是天然水?/157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共设十二章,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结合精彩多样、灵动悦目的图文详尽描述了茶的起源、历史、典籍、人物、史实、品类、茶艺、茶道、茶俗、茶文化以及与茶饮生活密切相关的选茶、论水、择器、评赏等诸多内容,涉及茶的科普知识、历史文化、社会人文、品鉴收藏、旅游风情、养生等方方面面,力求将茶的内涵与魅力全方位、直观、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为广大茶友和茶业工作者提供充实、细致、实用、清晰的茶学指导与参考,在了解、熟习、体验茶学及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更能获得舒畅、愉悦的视觉享受。在编写本书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实属难免,还请广大读者海涵、斧正。 |
| |
我对于这本《茶经》的“泡茶”部分尤为印象深刻。书中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复杂的仪式,而是更注重讲解泡茶的原理,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茶叶选择合适的冲泡方法。例如,关于水温的控制,书中就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用不同的水温来冲泡,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香气和滋味。 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茶具的介绍,以及它们与茶叶之间的搭配。从紫砂壶到盖碗,从茶杯到茶盘,每一样茶具都有其独特的讲究。书中通过精美的插图,直观地展示了各种茶具的形态和用途,让我对茶具的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能力拥有所有的茶具,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已经能够初步辨别一些茶具的优劣,并对茶席的布置有了初步的构想。
评分作为一本“国学典藏”级别的书籍,这本《茶经》在装帧上也做得相当出色。16开的尺寸,拿在手中沉甸甸的,非常有质感。精装的封面,搭配全彩的内页,无论是阅读还是收藏,都显得格外珍贵。我尤其欣赏书中精美的插图,每一幅都仿佛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它们不仅是对文字内容的生动补充,更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茶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领域。这本《茶经》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个愿望。它以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方式,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展现在我面前。从选茶、泡茶到品茶,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让我这个对茶一窍不通的“小白”,也能快速入门,并逐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评分《茶经 国学典藏全彩图解》带给我的,远不止是对茶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沉浸在那份宁静与淡雅之中。书中对于“茶道”的阐释,不仅仅是关于泡茶的技巧,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追求“和、静、怡、真”的生活哲学。它教会我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安宁,如何在一杯茶中体悟人生的百味。我常常会跟着书中的指导,尝试自己泡一杯茶,用心去感受茶叶在水中的舒展,去品味它带来的清香与甘甜。这种体验,让我觉得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有仪式感和深度。 书中的“品茶”章节,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如何观察茶汤的色泽,如何辨别茶叶的香气,如何品味茶的滋味,以及如何感受茶在口中留下的余韵。这些细致入微的描述,让我开始注意到自己过去常常忽略的感官体验,也让我开始更加懂得欣赏一杯好茶所带来的细腻变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享受茶,更学会了如何用更具觉察力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中国的茶文化都充满了好奇,但又觉得它有些遥不可及。直到我遇到了这本《茶经 国学典藏全彩图解》,才真正打开了我通往茶世界的大门。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一步地去了解茶。 书中对于“品茶”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去品尝一杯茶的味道,更是引导我去感受茶所带来的意境。从观其色、闻其香,到品其味、辨其韵,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学问。我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茶汤在舌尖上的变化,如何去体会茶香在鼻腔中的弥漫,也学会了如何在一杯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评分初次接触茶道,就被这本《茶经 国学典藏全彩图解》深深吸引。翻开它,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白衣胜雪、煮茶论道的时代。书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叙述,更是融入了大量精美的全彩插图,从茶叶的采摘、制作,到各种茶具的器形、功用,再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尤其是那些描绘古人煮茶、品茶场景的画作,古朴典雅,意境悠远,让人忍不住想要亲手去体验一番。 本书在内容的编排上也颇具匠心。它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了解中国茶的悠久历史,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再到历代茶文化的演变,都有清晰的脉络。对于茶的分类、茶叶的品质鉴别,书中也做了详细的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着生动的图例,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掌握。我特别喜欢关于“识茶”的部分,那些关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滋味的描述,让我对茶叶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绿茶”、“红茶”,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