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潜水机密:潜水员的秘密指南
作者: 西蒙·普利德 摩尔
市场价: 99.00
ISBN号: 9787111593805
版次: 1-1
出版日期:
页数: 258
字数: 264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前言
引语
章 安全
水肺潜水的心理准备 / 002
关注并处理紧张 / 007
努力与困境 / 014
求生的五个基本策略 / 023
为什么潜水员会死 / 033
独自潜水 / 043
●气体用尽练习 / 055
第二章 技巧
获得中性浮力 / 058
提高导航能力 / 062
揭开减压面纱 / 069
●当安全停留并不安全 / 077
技术潜水教给我们的十件事 / 078
第三章 培训
潜水培训的金矿 / 090
暗夜下的入水——夜潜 / 098
不再开放的水域——沉船潜水 / 104
● 安全进行沉船潜水的规则 / 112
冰海之下——冰潜 / 113
挑战极限——技术潜水 / 119
海流来袭——放流潜水 / 128
对线的研习——洞潜 / 137
● 洞穴潜水词汇表 / 146
第四章 装备
对调节器的掌控 / 150
● 只需几秒钟的时间 / 161
掌控你的BCD / 163
潜水电脑表——信任还是科学 / 170
● 棒的潜水电脑表 / 176
装备配置的概念 / 177
配件的购买智慧 / 182
● 潜水备用箱 / 188
第五章 气体
高氧 / 190
黑色气体 / 195
气体迷醉——迷醉下的潜水 / 202
空气大深度的闹剧和混合气体的好处 / 207
循环呼吸器——是未来吗 / 215
● 选择你的循环呼吸器 / 226
第六章 潜水旅行
精彩的潜水目的地去哪找 / 228
船宿生活 / 236
●一个船宿医药箱 / 244
低调的宝藏——“翻垃圾”潜水 / 245
水下生物的多样性和习性 / 252
感谢 / 258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潜水员内幕揭秘书,让大家看看世界上的潜水从业者或人士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那些技术潜水领域数年的刻苦实践和训练总结得来的有哪些真知,这些真知能够帮助读者改进自己的技能,变成更安全、更自信、更独立思考的潜水员,不仅遵循潜水基本的准则,也敢于挑战某些通说。我试图在保证可读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将上述内容展现出来,而不会使用一种说教刻板的风格;书中只是给出了很多潜水常识,和直截了当的陈述。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没有将潜水员描绘成无所不能的超人,反而十分坦诚地探讨了这项运动固有的风险与伦理困境。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潜伴责任”的界限问题。他不是简单地强调“互助”,而是深入剖析了在何种程度的紧急情况下,对潜伴进行救援可能会危及自身安全,以及如何在这种两难境地中,依据事先达成的共识做出最合乎情理的选择。这种对现实的清醒认知,远比那些过度美化潜水活动的宣传册要负责任得多。此外,书中对海洋保护和“无痕潜水”(Leave No Trace Diving)的阐述也极具启发性。作者的措辞非常坚定,他将潜水行为视为一种特权,而非权利,并详细列举了如何通过细微的动作调整,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物理干扰。读完这部分,我感触良多,深刻体会到,每一次下潜,我们都应该以最谦卑的姿态去观察和学习,而不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去打扰。这本书成功地将技术训练与深刻的生态伦理感融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种更加成熟、负责任的潜水员形象。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我阅读前对一本“指南”的预期。原本以为它会聚焦于基础的呼吸控制和浮力调节,但令人惊喜的是,它触及了许多我在其他资源中鲜少能找到的进阶议题。例如,它用了一个专门的章节,详尽地分析了不同水域(如高海拔湖泊、热带珊瑚礁、温带海域)中,水温梯度和盐度差异对BCD浮力控制系统的微小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实时调整策略。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对设备维护的讨论,已经上升到了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层面。他不仅仅告诉你“要检查O型圈”,而是深入解释了不同材质的橡胶在氯气和紫外线作用下的老化速度差异,以及不同品牌调节器在深水低能见度环境下的呼吸功耗对比。这简直像是一份潜水器材工程师的内部报告,而不是普通爱好者的读物。对于那些已经有几年经验,渴望突破瓶颈、将潜水变成一种近乎本能反应的资深玩家来说,这本书提供的那种系统性的、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是无可替代的。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那些“差不多就行了”的操作习惯,意识到在水下,任何一点松懈都可能被环境放大。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一种极为清晰的逻辑递进关系,让人感觉作者对知识的梳理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它不是按照“理论、实践”这种老套路来组织内容,而是建立了一个“情景驱动”的学习模型。开篇不是讲解潜水理论,而是设置了一个极其真实的、充满未知因素的“首次深潜挑战场景”,然后围绕这个场景,逐步抛出读者必须掌握的所有知识点——从气体密度计算到中性浮力微调,从长距离导航到夜潜的心理准备。这种“先有问题,后给答案”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主动探索欲望。每当书中引入一个新的技术点时,作者都会先追溯这个技术的历史演变,对比不同时代的技术路线的优劣,这使得我们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做”。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知识的获取过程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更像是一场与潜水运动发展史的对话。这种叙事手法,让即便是枯燥的公式和操作步骤,也充满了故事性和内在的逻辑美感,读起来酣畅淋漓,毫不拖沓。
评分我向来对那种故作高深的“专家”口吻嗤之以鼻,但这本书的作者,却成功地避开了所有老生常谈的窠臼,用一种极其平易近人,甚至带有一丝幽默感的笔触,将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潜水原理娓娓道来。阅读过程中,我常常感觉不是在啃一本教材,而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壁炉边,伴着一杯热茶,向我讲述他多年摸爬滚打积累下的那些“行话”和“潜规则”。他没有堆砌那些复杂的物理公式,而是通过一系列极富画面感的比喻,比如将压力变化比作挤压海绵,或者将氮麻醉的感受描述成一种“微醺的惬意感”,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而易于理解。特别是关于紧急情况处理的那几章,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他没有简单地罗列SOP(标准操作程序),而是着重探讨了在压力下的心理调适——如何在肾上腺素飙升时,强迫自己回归到冷静的“默认模式”。这种对“人”在极限环境下的心理侧写,远比冰冷的指南更有价值,它教会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面对不确定性的态度和智慧。读完后,我对潜水这项运动的敬畏感又加深了一层,因为它要求的不只是身体的协调,更是心智的成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封面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泛着微光的字体,让人一拿到手里就感觉仿佛已经置身于那片神秘的海底世界。内页的纸张质感也非常考究,触感温润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排版上展现出的那种匠心独运,段落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信息的高效传达,又营造出一种阅读的呼吸感。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穿插的那些高清的、色彩饱和度极高的水下摄影作品,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视觉盛宴。每一张图片都不是简单的插图,它们更像是一扇扇通往未知领域的窗口,捕捉到了珊瑚礁的微妙纹理,鱼群迁徙时的震撼瞬间,以及光线穿透水面时形成的那种丁达尔效应的梦幻效果。即便是像我这样并非专业摄影师的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摄影师对光影、构图的深刻理解。这本书在视觉呈现上所下的功夫,远远超出了普通技术手册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本精心策划的,关于海洋美学的画册,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收拾行囊,去亲身体验书中所描绘的每一个场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这本书在众多同类题材中显得格外脱颖而出,绝对是值得收藏的珍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