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全3册)
定价:128.00元
作者:(德)马克思 著,郭大力 译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542629463
字数:1125000
页码:全3册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卷
编者序
篇 重农主义派:其先驱和同时人
Ⅰ.威廉·配第爵士
Ⅱ.达芬南
Ⅲ.诺芝和洛克
Ⅳ.休谟和马希
Ⅴ.杰姆士·斯杜亚爵士
Ⅵ.重农主义体系的一般性质
Ⅶ.杜尔阁
Ⅷ.白奥勒第和维利
Ⅸ.亚当斯密的重农主义见解:他的翻译者加尼尔
Ⅹ.希马尔兹和布亚伯爵
Ⅺ.英国一位重农主义者
ⅩⅡ.讷克尔
ⅩⅢ.林格
ⅩⅣ.魁奈“经济表”中论到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
附录“经济表”
A.表内的前两个流通行为
B.土地所有者与租地农业家间的流通
C.后的诸流通行为
D.资本家与劳动者间的流通
E.流通所必要的货币量
F.由工资垫支在前商品售卖在后这一件事来说明资本利润
第二篇 亚当斯密和生产劳动的概念
Ⅰ.价值由劳动决定
Ⅱ.剩余价值的起源
A.利润
B.地租
C.资本利息
D.课税
E.斯密胜过重农主义派的地方
F.多量劳动与少量劳动的交换
G.剩余价值和利润的混同
Ⅲ.资本和土地所有权被认为是价值的源泉
Ⅳ.价格被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
A.亚当斯密的意见
B.别一些著作家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
附录
A.全部资本分解为工资和利润这个问题的研究:设问
B.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的研究:第二设问
C.资本与资本间的交换及价值变动在这上面的影响
D.所得和资本的交换
Ⅴ.生产的与不生产的劳动
A生产劳动被定义为生产资本的劳动
B.生产劳动被定义为生产商品的劳动
C.斯密的定义所引起的论战
D.亚当斯密之前及其后关于生产劳动的几种见解
1.牧师
2.商人和业者
3.律师医生官吏等等
4.待救济贫民和无业者(supernumeraries)
E.加尼尔
F.甘尼尔
G.甘尼尔和里嘉图论总所得和纯所得
H.弗里尔:亚当斯密的资本蓄积观:生产劳动的新定义
I.洛窦德尔和萨伊
J.特斯杜·德·托拉西:利润的发生
K.斯托齐:精神的生产
L.西尼耳
M.洛西
N.查尔麦斯和斯密的几种见解
附录 生产劳动的概念
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第二卷
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第三卷
内容提要
本书依据原著者马克思原来的计划是《资本论》第三卷。恩格斯后来曾计划把它编成《资本论》第四卷。后考茨基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编成出版时,是和《资本论》一样含三巨卷。卷论述剩余价值学说的起源至亚当斯密;第二卷论述里嘉图;第三卷论述由里嘉图至庸俗经济学。但它不只是一部学说史。适当的评价:应视为《资本论》的不可缺少的续篇。《资本论》考察的根本问题,是剩余价值的性质,它的起源,和它的诸特殊形态。《剩余价值学说史》考察的根本问题,也是这些。必须有后者,《资本论》才算完整。对于已经熟悉了《资本论》的人,用本书来补充,才能把它的思想内容深刻地采取出来。因之,本书译者,在译完前书后,又据考茨基原版,将本书译成中文。
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收集不同版本、不同装帧的经典著作,以此来感受时代变迁和不同出版社的解读侧重。这套书在设计上展现出了一种非常沉稳、严肃的风格,用色低调内敛,非常符合它所代表的思想深度。它没有采用花哨的封面设计来吸引眼球,而是通过材质和结构的质感来传达其价值。这种朴实无华却又极具分量的外观,让我联想到那些经过时间沉淀、愈发醇厚的学识。它不像快餐文化下的产物,而是真正值得被收藏、被反复品味的知识载体。每次拿起它,都能感受到一种对学术精神的敬意。
评分这套书的尺寸和便携性其实比我预期的要好一些。虽然是精装大开本,但重量分配得比较均匀,拿在手上不会感觉头重脚轻。我试着把它放在包里带到咖啡馆阅读,发现它虽然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但其整体结构带来的稳定感,比那些软皮平装本要强得多,不易在通勤途中被挤压变形。当然,对于追求极致轻便的读者来说,这可能不算最理想的选择,但如果你追求的是一种沉浸式的、不受打扰的深度阅读体验,它绝对是首选。它更像是一个书房里的“镇宅之宝”,但偶尔带出门,也能彰显阅读者的品味和专注。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经典著作的阅读一直抱持着一种敬畏的态度,总觉得内容太过深奥,难以啃读。然而,拿到这套书后,我立刻感受到了它在呈现方式上的友好性。虽然我还没完全读完,但初步翻阅下来,发现它在细节处理上做了很多优化,比如一些关键术语的标注,或者章节间的逻辑过渡,都比我之前看过的其他版本更加清晰流畅。这让我感到,即便是面对复杂的理论体系,这本书也能提供一个相对顺畅的入口。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份精心绘制的导览图,帮助读者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那些宏大的思想框架。这种用心程度,让阅读过程变得不再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我的个人书库,发现很多旧书的装订已经开始松动,这次入手这套新书,真的是解决了大问题。我特别关注学术类书籍的耐用性,毕竟要反复查阅和研读的。这套书的内页装订技术看起来非常扎实,感觉即便是经常翻阅核心章节,也不会轻易出现掉页的现象。书本的重量和尺寸设计得也比较合理,虽然是精装本,但放在桌面上阅读时,它的稳定性很好,不会轻易滑动。对于需要做大量笔记和标注的读者来说,书本的韧性很重要,我试着在边角做了几次标记,纸张的抗撕裂能力也令人满意。整体来说,它体现了一种对知识载体的尊重,让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深入钻研。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精美了!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的质感吸引住了,硬壳的封面摸起来非常舒服,而且纸张的质量也无可挑剔,印刷的字迹清晰锐利,阅读体验极佳。我一直很喜欢这种有分量的实体书,翻阅起来有一种踏实的满足感。而且,这套书的排版布局考虑得非常周到,页边距和行距的设置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装帧的细节处理得也非常到位,比如书脊的粘合牢固可靠,不用担心翻开太多次就会松散。对于热爱阅读经典著作的读者来说,拥有一套如此精美的版本,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每次把它摆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书房的格调都提升了不少。这本书的视觉效果和触觉反馈,都配得上它所承载的深刻思想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