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正版【热销包邮】 《國家地理:世界威士忌地圖》 大石出版 港台原版 繁体

现货正版【热销包邮】 《國家地理:世界威士忌地圖》 大石出版 港台原版 繁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威士忌
  • 国家地理
  • 地图
  • 酒类
  • 饮品
  • 港台原版
  • 繁体
  • 大石出版
  • 书籍
  • 礼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拓特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大石國際文化
ISBN:9789865918934
商品编码:28479643956
包装:精裝
开本: 23 x 29 cm
出版时间:2015-09-30
页数:336頁
正文语种:繁体中文

具体描述

 

國家地理:世界威士忌地圖

  • 作者:  
  • 原文作者:
  • 譯者:
  • 出版社:
  • ISBN:9789865918934
  • 規格:精裝 / 336頁 / 23 x 2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不論你是威士忌行家,還是剛接觸威士忌的新手,想一次了解全世界所有的威士忌,《國家地理世界威士忌地圖》就是你的指南。這本書以精美的圖表、能代表每個產地的照片,全面性的文字解說,以及28幅詳細的地圖,帶領你實地走訪全世界每一個威士忌生產國,探索每個地方的生產歷史、流程特色、蒸餾廠和風格表現。
 
本書是全新修訂版,新增了近年來加入世界威士忌版圖的許多令人高度期待的新品牌,尤其是快速增加的精品蒸餾廠,和非傳統生產國的威士忌開路先鋒,從玻利維亞、瑞典到南非,無一遺漏。
 
書中除了深入探訪蘇格蘭的每一家蒸餾廠之外,對愛爾蘭、日本、美國、加拿大,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威士忌也給予了同等廣泛而大量的介紹,包括臺灣。而作為一本全面性的導覽地圖集,《國家地理世界威士忌地圖》更標示出全世界所有威士忌生產國家與地區的酒廠,品評了從A字頭的艾柏迪到Y字頭的山崎、幾乎所有叫得出名號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約翰走路、響等優秀的調和威士忌;水牛足跡、野火雞等波本和裸麥威士忌;以及愈來愈多的精品蒸餾廠所推出的各式創新威士忌。合計共收錄了超過750款精選威士忌的品飲記錄。
 
本書作者戴夫?6?4布魯姆是全球知名威士忌專家與得獎作家,他將威士忌分成五大「風味陣營」(flavour camp),作為完美的選購指南,包括香氣細緻濃郁的「芬芳花香型」,散發如餅乾般香味的「麥芽不甜型」,充滿香草、奶油、松樹、椰子和甘味料香味的「水果香料型」,

有明顯的蛋糕、苜蓿、核桃和無花果味的「豐富圓潤型」,以及以煙燻味為主體的「煙燻泥煤型」。只要一個步驟,消費者就能找到符合自己口味偏好的威士忌。至於加拿大威士忌和美國肯塔基州與田納西州的波本威士忌,由於所用的原料不同,另以一組風味陣營來描述,分別是柔和玉米型、香甜小麥型、豐富橡木型和辛香裸麥型。威士忌自成一個世界,擁有豐富的多樣個性、細微差別與欣賞樂趣。現在就倒一杯你愛的威士忌,在撲鼻的芳香中翻開這本書,按圖索驥,沉浸在迷人的威士忌世界裡吧!
 
本書特色

★深度介紹全球超過200家蒸餾廠與750款威士忌
★28幅標註全球各大蒸餾廠所在位置的全彩地圖
★品酒人士必備的威士忌
★暑假日劇收視率高的《阿政與愛莉》,劇中原型「余市」威士忌完整介紹

名人推薦

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查研究社創社理事長、《世界威士忌地圖》審定人/姚和成

一直都很喜歡Dave的優美文字,也一直認為他是大師Michael Jackson逝去後值得期許的新一代威士忌作家。他的這本威士忌地圖帶領讀者認識威士忌的風土,新版本中尤其增錄許多新興酒廠的一手資訊,是威士忌酒迷們不可錯過的一本好書!

專家推薦

「一本指標性的出版品。」——強尼?6?4麥考密克(Jonny McCormick),《威士忌代言人》(Whisky Advocate)雜誌

「有史以來棒的威士忌書――酒迷必讀!」——《富比世》雜誌

「完美的威士忌參考工具書,威士忌愛好者一定要收藏。」——《威士忌雜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戴夫?6?4 布魯姆 (Dave Broom)


得獎作家,從事威士忌寫作與報導超過25年,全球具影響力的威士忌專家之一。已出版八本書,其中兩本《喝吧!》(Drink!)和《蘭姆酒》(Rum)獲頒格蘭菲迪年度佳酒類圖書獎,並曾兩度贏得格蘭菲迪年度佳酒類作家獎。2013年獲聲譽卓著的國際葡萄酒暨烈酒競賽(IWSC)頒發年度佳品評人獎。

戴夫現為《威士忌雜誌》(Whisky Magazine)日本版總編輯,《威士忌雜誌》英國版、美國版、法國版和西班牙版的顧問編輯,美國《威士忌代言人》雜誌首席專欄作家,也是《蘇格蘭威士忌評論》雜誌的編輯,並經常為許多全國性或國際性刊物撰稿,包括《觀察家》(TheSpectator)、《調酒學》(Mixology)和《飲酒》(Imbibe)等雜誌,並受邀參加電視與廣播電臺節目。鑽研酒類的20多年來,戴夫經常前往法國、荷蘭、德國、美國和日本提供教育訓練,在國際間擁有眾多追隨者。他的專業涵蓋了消費特色和產業報告。他積極參與威士忌教育工作,除了教導專業人士與一般民眾之外,也擔任多家大型蒸餾廠的品酒顧問。戴夫參與開發了帝亞吉歐公司的泛用型威士忌品飲輔助工具「風味地圖」(Flavour Map)。

目錄

序 6
前言 8
如何使用本書 10
威士忌是什麼? 11
威士忌世界 12
麥芽威士忌生產流程 14
穀物威士忌生產流程 16
愛爾蘭純罐式蒸餾威士忌生產流程 17
肯塔基與田納西威士忌生產流程 18
風土條件 20
風味 22
如何品嘗 24
風味陣營 26
單一麥芽威士忌風味地圖 28
蘇格蘭 30
斯佩塞區 34
南斯佩塞 36
本利林蒸餾廠群 44
達夫鎮蒸餾廠群 62
基斯鎮至東部邊界 70
羅斯鎮蒸餾廠群 76
艾爾金至西部邊界 84
高地區 98
南部高地 100
中部高地 106
東部高地 114
北部高地 124
西部高地 136
低地區 140
艾雷島區 150
南岸 152
東岸 160
中部與西部 164
島嶼區 170
奧克尼群島 180
坎貝爾鎮 184
蘇格蘭調和威士忌 190
愛爾蘭 194
日本 210
美國 228
肯塔基州 232
田納西州 248
精釀蒸餾廠 256
加拿大 268
世界其他地區 282
歐洲 286
中歐 296
北歐 303
南非 312
南美洲 313
印度和遠東 314
澳洲 318
風味陣營名單 324
詞彙表 327
參考資料/延伸資訊/相關節慶 329
索引 330
圖片來源 335
謝誌 336

前言

歡迎閱讀戴夫?6?4 布魯姆的新版《世界威士忌地圖》。四年前初版之後,讀者對這本書的需求有增無減。我們目前正在經歷一場真正的威士忌復興運動。以下我所寫的這篇初版序,放在今天來看依然屬實,而這本書將引導讀者從威士忌品賞體驗中取得大的收穫。
 
如果有哪個時間適合出版一本全面介紹威士忌的書籍的話,一定就是現在了。在近代史上,威士忌界從來不曾像現在這麼生氣蓬勃。這話怎麼說?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正處在一股方興未艾的威士忌熱潮之中。世界各地有愈來愈多人開始了解威士忌的品質、個體性與價值。即使近來威士忌價格攀升,威士忌的價值─特別是波本威士忌─還是其他蒸餾酒類無法匹敵的。威士忌產業界為了因應需求的增加,紛紛增加產量、擴大產能,甚至建造新的蒸餾廠。
 
另一個原因則是新的精品威士忌蒸餾廠迅速增加。過去全世界的威士忌幾乎都產自蘇格蘭、愛爾蘭、美國(主要是肯塔基州與田納西州)和加拿大,而今這個局面已不復見。日本所生產的威士忌媲美蘇格蘭,證明日本蒸餾廠值得受到同樣的關注與重視。這一點有很大的意義!蘇格蘭威士忌的選擇從來不曾像現在這麼多─包括擁有蒸餾廠的酒業公司本身推的,以及數目不斷增加的獨立裝瓶廠。確切來說,有成百上千種。而且,基於過去一、二十年來威士忌蒸餾與熟成技術的改良,威士忌的品質也從來不曾像現在這麼好過。此外,歐洲各地、全美國、乃至於其他國家,都出現了許多小型的精品威士忌廠。單單美國就有超過400 間精品蒸餾廠,製作的威士忌在15 年前根本不存在。這個數字是現有波本威士忌蒸餾廠的四倍,而且新廠的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中。這些數字對愛好威士忌的你來說代表什麼?這代表你有很多新的威士忌可以期待─不但既有的蒸餾廠會推出新產品,還有遍布世界各地的精品蒸餾廠,而且未來還會持續增加。這一切促成《世界威士忌地圖》的出版。我喜歡這本書的地方是無所不包的廣泛內容。書中定義了什麼是威士忌,詳述威士忌的製造過程(從原料到裝瓶)、產地,以及威士忌風味各有千秋的原因。書中說明了欣賞威士忌的佳方式,介紹新產品的概要資訊,並提供品飲記錄作為選購參考。而且與文章搭配的照片非常優美,有的甚至令美得人屏息。一般讀者不可能親自前往這些國家參觀這許許多多的蒸餾廠,這些照片正可以幫助威士忌迷「忘圖止渴」。
 
書中實用與創新的部分,就是利用「風味陣營」來描述威士忌在風味上的個性。我雖然很喜歡作者替書中介紹的每一款威士忌所做的完整品飲記錄,但「風味陣營」這個概念則是更棒的資源,能讓讀者用快的方式掌握任一款威士忌的風味概況。這對所有威士忌愛好者來說都是一個實用的指南,而且我認為這些資訊對那些剛入門、面對令人望而卻步的大批威士忌名單不知該如何選擇的初學者來說尤其有用。

重要的是,《世界威士忌地圖》抓住了威士忌發展現況的本質。戴夫.布魯姆是極少數有能力對威士忌進行這種綜合性通盤介紹的威士忌作家之一。放眼全球,他是目前受尊崇、具獨立性的威士忌專家之一。而且我必須說,他之無愧。他細緻綿密的寫作風格與生動豐富的品飲記錄對我來說特別迷人,無怪乎他的文字受到這麼多的追捧。在威士忌的旅途中,不管你是剛剛出發,還是已經是識途老馬,這都是一本兼具資訊性與閱讀樂趣的書,

這要歸功於戴夫。他的知識、熱情和品格,全都展現在他的文字之中。

乾杯!

 

 


书名: 《环球美食探索:从街头小吃到米其林星级盛宴》 内容简介: 本书带领读者踏上一场跨越五大洲的味觉之旅,深入探索全球各地的饮食文化精髓。我们聚焦于食物如何塑造社区、传承历史,并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这不是一本简单的食谱合集,而是一部关于“吃”的深度人类学考察,揭示了食物背后的社会、经济和地理因素。 第一部:古老风味的现代回响——亚洲美食的深度挖掘 亚洲,这片拥有最古老文明的土地,其美食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本部分将从印度次大陆的香料哲学讲起。我们不会泛泛而谈咖喱,而是深入剖析不同邦(State)之间对姜黄、小茴香和马萨拉配方的微小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如何与当地的农业生态紧密相关。例如,喀拉拉邦的椰子基底与旁遮普邦的浓郁番茄和奶油运用,其根源在于地理气候对作物产出的影响。 继而,我们将目光转向东亚的精细艺术。在日本,我们探讨“旨味”(Umami)的概念如何从哲学层面渗透到日常烹饪中,从昆布高汤的熬制艺术,到怀石料理中对季节食材的极致尊重。书中特别收录了对传统酿造工艺的田野调查,包括酱油和味噌的古法制作流程,以及这些发酵过程如何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层次。 在中国,我们避开常见的菜系划分,转而关注地域性食材的极限应用。在西南的潮湿山区,食物如何利用烟熏和腌渍来对抗湿气;在西北的广袤高原,面食与肉类的组合如何形成一种稳定的能量来源。我们考察了“火候”这一难以量化的技术,并辅以现代食品科学的视角来解读其对食材分子结构转变的实际影响。 第二部:大洋彼岸的土地与海洋的馈赠——美洲的饮食变迁 美洲大陆的美食史,是一部移民、融合与本土智慧交织的史诗。我们从墨西哥的玉米文化开始,追溯玉米从玛雅文明的“生命之源”如何演变为塔科(Taco)的灵活载体。书中详细解析了尼克斯塔玛尔化(Nixtamalization)这一古老而关键的去壳工艺,它不仅改变了玉米的口感,更释放了重要的营养素,是理解中美洲饮食结构的基础。 转向北美,我们重点考察了美国当代美食的矛盾性:一方面是高度工业化的快餐系统,另一方面是蓬勃发展的“从农场到餐桌”(Farm-to-Table)运动。本书采访了多位推动可持续农业和本地采购的厨师,探讨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重新发现和重视本土品种的价值,如传家宝番茄(Heirloom Tomatoes)的复兴。 南美洲部分,重点剖析了安第斯山脉的适应性饮食。秘鲁的酸橘汁腌鱼(Ceviche)不再仅仅是柠檬和鱼肉的组合,而是考察了太平洋冷洋流带来的丰富渔业资源,以及当地特有的辣椒(Ají)品种如何赋予其独特的酸辣平衡感。阿根廷的烤肉文化则被视为一种社交仪式,书中分析了“帕里亚”(Parrilla)的结构和不同部位肉类的切割哲学。 第三部:欧洲的地域边界与风味地图 欧洲的美食传统以其严谨的地域保护(如原产地命名控制,AOC/PDO)而闻名。意大利的奶酪制作技术,如帕尔玛干酪(Parmigiano-Reggiano)的陈化过程,不仅是烹饪技术,更是一种法律和历史的共同产物。我们详细描绘了意大利北部黄油主导的烹饪风格与南部橄榄油为核心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植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农业经济结构。 法国的烹饪科学,特别是古典酱汁理论,在本章被细致拆解。然而,本书超越了布法特(Bourdain)式的浪漫叙事,转而关注现代法国厨师如何应对社会对健康和轻盈口感的需求,探讨他们如何解构和重组经典的“五大母酱”。 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的“小吃”(Tapas)文化被视为一种社会行为而非简单的食物形式。书中分析了从酒吧文化到现代分子料理的演变,并着重介绍了伊比利亚火腿(Jamón Ibérico)从猪的饲养环境(橡子喂养)到风干时间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决定其最终的复杂风味。 第四部:非洲大陆的香料之路与海洋文明 非洲大陆的饮食多样性往往被全球媒体忽视。本章力图填补这一空白。从北非的塔吉锅(Tagine)慢炖艺术,到东非斯瓦希里海岸线上的香料融合,我们看到了阿拉伯、葡萄牙和本土文化的三重印记。摩洛哥的梅克内斯(Meknes)传统市场被作为研究中心,展示了干果、橄榄和羊肉如何共同构建出一种既甜美又咸鲜的复杂味觉体验。 撒哈拉以南非洲则侧重于谷物和根茎类食物的主导地位。我们考察了乌伽拉(Ugali)或富富(Fufu)等淀粉类主食,并分析了它们如何与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的深色绿叶蔬菜或豆类形成互补。书中特别关注了西非对辣椒和发酵鱼类的偏好,以及这些强烈的味道如何适应炎热的气候。 结语:未来的餐桌——可持续性与全球融合 最后一章探讨了在气候变化和全球供应链挑战下,美食的未来方向。我们审视了“昆虫蛋白”等非常规食物来源在某些文化中已有的基础,以及新兴厨师群体如何利用“零浪费”原则来重新定义奢华。本书总结道,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食物的本质始终在于连接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的深刻情感纽带。 本书适合对文化人类学、地理学有兴趣的读者,以及任何渴望超越旅游指南,真正理解世界各地人民生活方式的美食爱好者。全书配有详尽的文化地图、食物发展时间轴和关键原料产地索引。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也就是《国家地理:世界威士忌地图》,真的让我重新认识了威士忌。它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我带入了威士忌的全球版图。我一直以为威士忌的世界就像我所熟知的那么有限,但通过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它如此广阔而多元。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划分,更是对不同产区独特风土、历史传承以及酿酒哲学的一次深度解读。我被书中那些关于苏格兰不同岛屿的海洋性气候如何赋予威士忌独特的烟熏味,或者美国波本威士忌的玉米成分与橡木桶的独特结合如何创造出甜美浓郁风味的描述所深深吸引。书中那些精美的插画和照片,如同一个个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些遥远产区的风光,感受那里的酿酒文化。它让我明白,每一瓶威士忌都是一块土地、一段历史、一群人的故事。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旅行者,用最生动的方式,带领我进行了一场环球威士忌的味蕾探险,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评分

这本《国家地理:世界威士忌地图》简直就是一本精美的艺术品,封面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感和质感,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我作为一个对威士忌略有了解但又渴望深入探索的爱好者,这本书完全满足了我对“世界威士忌地图”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张地图,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书中那些精美的插画和照片,将世界各地知名的威士忌产区,如苏格兰的斯佩塞、艾雷岛,美国的肯塔基,日本的山崎,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个产区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以及独特酿造工艺的细致描述。读着读着,仿佛自己就置身于那些古老的酒厂,闻着橡木桶陈酿的醇厚香气,感受着威士忌文化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我非常期待能根据书中的指引,去亲自品鉴来自不同角落的威士忌,去验证书中的每一个细节。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威士忌百科全书,对于任何想要系统了解威士忌世界的读者来说,它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也是送给爱酒人士的完美礼物。

评分

《国家地理:世界威士忌地图》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醇香与故事的世界。它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不像很多专业的书籍那样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探险的味道。它不仅仅是关于威士忌,更是关于那些酿造它的土地,以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我被书中那些关于苏格兰高地崎岖地形如何塑造出浑厚酒体,或者日本对精湛工艺的极致追求如何成就了细腻风味的描述所打动。它用一种非常诗意化的语言,描绘了威士忌的诞生过程,从选取的谷物、水源,到发酵、蒸馏、陈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匠心独运。书中那些关于历史遗迹、当地风俗的介绍,也为每一杯威士忌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关于酒的书,更像是在阅读一部关于人类智慧、自然馈赠与文化传承的史诗。这是一种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让我对威士忌这个古老饮品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

收到《国家地理:世界威士忌地图》这本书,真是给我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我原本以为它只是一本介绍威士忌产区的图册,但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了。它不仅仅列举了产区,更深入地挖掘了每个产区独特的风土、历史背景以及对威士忌风味产生的深远影响。书中关于不同产区的水源、土壤、气候乃至当地居民的酿酒传统,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对威士忌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特别欣赏它将复杂的地理信息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它通过地图标记和图示,清晰地展示了不同产区的地理位置、主要酒厂分布以及气候特点,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地理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书中对历史变迁和文化融合的叙述,也让威士忌的背后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在味觉和地理的双重维度上进行探索,让我对不同地区的威士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

我不得不说,《国家地理:世界威士忌地图》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本来是抱着学习一些基本威士忌知识的心态来阅读的,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罗列产区和酒厂,更深入地探讨了不同地区的地质、气候、水源,以及这些自然因素如何直接影响了威士忌的酿造和风味。书中对于风土(terroir)概念的阐释,让我豁然开朗,理解了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威士忌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小众但极具特色的产区的介绍,这些地方可能在其他书籍中很少被提及,但书中却用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展现了它们独特的魅力。这种“寻宝”式的探索,让我感觉非常过瘾。书中的一些历史趣闻和文化习俗的穿插,也让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堆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滴威士忌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馈赠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