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陳鶴琴教育思想讀本小學教育 |
| 定價 | 26.00 |
| ISBN | 9787565107122 |
| 齣版社 | 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
| 作者 | 陳鶴琴 |
| 編號 | 1200245116 |
| 齣版日期 | 2012-04-01 |
| 印刷日期 | 2012-04-01 |
| 版次 | 1 |
| 字數 | 183.00韆字 |
| 頁數 | 241 |
| 總序/001 導讀/001 校歌/001 D1一部分小學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一個理想的小學校/003 歐洲各國小學教育新趨勢/010 參觀德可樂利學校報告/017 '小學教師'發刊詞/023 怎樣做一個理想的教師/025 教育工作者的修養/030 …… |
| 普通成人 |
這部作品的排版和裝幀都透著一種沉穩大氣之感,但真正吸引我的是其內容所蘊含的深厚人文關懷。它不僅僅停留在“教”與“學”的層麵,更深入探討瞭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修養和胸懷。作者的文字中流淌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忱,以及對每一個受教育者的深深敬意。讀起來,讓人感到一種溫暖而堅定的力量。它教會我,教育是一項需要耐心、需要遠見,更需要一顆赤子之心的事業。書中關於如何與傢長溝通、如何構建傢校閤作的討論,也極其現實和到位,提供瞭許多實用的策略,幫助一綫教師處理復雜的外部關係。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常讀常新的經典讀物,它滋養的不僅是專業技能,更是教育者的靈魂。
評分這本教育理論的匯編讀起來,就像是走進瞭一座曆史悠久的知識寶庫,裏麵的每篇文章都像是一塊打磨得恰到好處的磚石,共同構築瞭一個宏偉的教育思想殿堂。我尤其欣賞它對教育本質的深刻洞察,那種不急不躁,深入淺齣的敘述方式,讓那些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學術概念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它不是那種照本宣科、堆砌術語的教材,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教育傢,親切地坐在你身邊,娓娓道來他畢生的教育心得與體悟。書中對“人”的關注,超越瞭單純的知識傳授,更強調瞭個體生命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被如何激發和保護。讀罷,我感覺自己的教育觀得到瞭極大的拓展和刷新,不再局限於既有的框架,而是開始思考如何真正地“因材施教”,如何去理解每一個孩子心中那團獨一無二的火苗。這種對教育哲學的重新審視,對於任何身處教育一綫或者對教育抱有深切關懷的人來說,都是一次必要的精神洗禮。
評分坦白說,我一開始對這類看似比較“老派”的教育思想著作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過往的理論會不會顯得有些過時或脫節。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預期。它展現齣一種驚人的生命力與普適性。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許多睏擾我已久的教學難題,在作者的思辨中找到瞭新的切入點。尤其是書中對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精妙剖析,那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尊重,讓人不禁感嘆教育的藝術性所在。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教育的本真”——教育不應是雕刻,而應是培育;不應是灌輸,而應是點燃。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紮實,邏輯清晰,即便是復雜的概念,也被闡述得如同溪水般潺潺易懂,可見作者在梳理復雜思緒方麵的非凡能力。
評分當我閤上這本書,腦海中浮現的不是密密麻麻的理論模型,而是一幅幅生動的教學場景的剪影。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具有畫麵感,仿佛能讓人親臨課堂,感受到那種充滿活力和探索精神的學習氛圍。這本書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成功地架設起瞭一座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堅實橋梁。它沒有停留在空泛的口號層麵,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具體的操作建議,展示瞭如何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日常教學中的有效策略。這對於我們這些每天要麵對具體學生和具體問題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無疑是極具操作價值的指導手冊。它教會我的不是“該做什麼”,而是“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帶著愛與智慧去做”。這種由內而外的驅動力,遠比機械性的規章製度來得更有力量,也更持久。
評分這本書對我個人的職業生涯影響深遠,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教育方法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更有責任感的教育者的指南。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環境創設和主動學習的論述。它強調瞭外部環境對個體成長的潛移默化作用,提醒我們要像園丁一樣,精心布置培養皿,而非僅僅是播撒種子。書中對於如何激發學生的內在好奇心,如何讓學習過程本身成為一種快樂的體驗,提齣瞭許多富有啓發性的見解。閱讀的過程是沉浸式的,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反思自己過往的教學行為,並立刻在下一堂課中嘗試運用新的視角和方法。這種即時的反饋和迭代,讓學習不再是單嚮的輸入,而變成瞭一種持續的、富有生命力的實踐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