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规矩与爱:会自控的孩子走得稳
定价:32.80元
作者:邢苗苗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1132227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规矩与爱:会自控的孩子走得稳
1.结合时下亲子教育热点,由专业的亲子教育专家执笔,针对性和操作性极强。
2.经典实用,用*贴近生活的视角、来源于现实的案例分析,解答家长疑问,实用性强。
3.丰富的案例,生动易懂,趣味性、可读性更强,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内容提要
本书从理性和科学的角度出发,阐明规矩对于孩子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详实新颖的案例来告诉父母应该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并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本书堪称是家长和老师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师益友。
目录
章父母是孩子成长的起点
父母的教育无可替代
生孩子只是父母的开始
每个父母都可能犯错
做好小儿难养的准备
父母需要积极地自我培训
用心才能少操心
家庭教育,爸爸也要上阵
第二章规矩与爱是条平行线
没有规矩,孩子伤不起
规矩的爱,爱的规矩
溺爱是一种愚爱
放任孩子的后果谁也担不起
粗暴是无能的表现
严母教子有奇效
慈父让孩子享受温情父爱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第三章立规矩孩子总是会抵触
爱冲动是孩子的本性
孩子的世界,我们不懂
了解孩子的情绪
孩子也需要父母的尊重
教育离不开合理引导
设定合理的规矩预期
全家要“统一战线”
正确面对孩子的“要挟”
第四章立规矩的教育原则
爱他就不要“占有”他
情商高于智商
规矩不能朝令夕改
大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爱
惩罚和奖赏都可以立规矩
第五章和孩子定规矩的技巧
技巧1:不同年龄,不同规矩
技巧2:多和孩子面对面
技巧3:“后果”要匹配规矩
技巧4:先提醒,后执行
技巧5:善于用任务单“诱导”
技巧6:给孩子一点儿空间
第六章培养孩子的情商
情商是幸福的暖手宝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教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用兴趣助力孩子奔跑
孩子也要有“担当”
让孩子内心充满爱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第七章让孩子成为生活小天使
头疼的“小喇叭”和“小鹦鹉”
不要让孩子成为“花脸猫”
孩子吃饭“老大难”
改掉“遗传”坏习惯
拉不走的“电视迷”
帮孩子脱离网游苦海
出门在外的“冒失鬼”
第八章规矩让孩子爱上学习
没有耐心教不好孩子
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
改掉孩子爱抄作业的坏毛病
让孩子与“马大哈”告别
当孩子被老师批评
第九章自控的孩子走得稳
懂规矩的孩子才能管住自己
没规矩的孩子不招人喜欢
不守规矩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不懂规矩的孩子永远离不开父母
孩子的成功离不开规矩的
作者介绍
邢苗苗,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心学区“学科带头人”,并代表中心教研组进行展示课教学。从事幼儿教育十多年,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和海淀区的辅导教师,撰写的论文曾在北京市及校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曾出版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培养孩子的36堂课》《13岁前,好妈妈培养女孩的101个细节》等亲子教育类图书。
文摘
序言
我过去总觉得,所谓的“规则”,无非就是父母设立的那些条条框框,孩子只要遵守就好,顶多就是换来一句“听话”。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规矩”的建立,更像是一场深层次的沟通和相互的承诺,而不仅仅是单向的服从。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细腻,它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口吻来指点江山,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拉着你的手,一步步剖析那些隐藏在日常冲突背后的深层心理动因。比如它解析了“延迟满足”这个概念,不是简单地说“你要忍耐”,而是通过生动的例子展示了自我控制能力对孩子未来长期发展的影响,这让我这个“结果导向型”的家长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价值所在。我开始尝试在家里推行一些小的“约定”,比如完成作业才能看动画片的时间限制,一开始孩子当然有抵触,但当父母的态度保持一致、并且言出必行时,那种“被尊重”的感觉竟然也随之而来。这本书提供的不是一套死的模板,而是一套活的思维体系,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孩子共同构建一个清晰、可预期的生活环境,而不是靠吼叫来维持表面的平静。
评分我是一个相对比较焦虑的父亲,总担心自己做错什么决定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市面上的书籍往往把教养问题描述得过于沉重和复杂,让人看了心惊胆战。然而,这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感觉却是前所未有的“放松”。它没有制造焦虑,而是提供了工具箱。它强调的“自控力”,并不是要培养一个机器人,而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起一套内在的调节机制,让他们在面对外界诱惑和压力时,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我尤其欣赏它对“榜样示范”的强调。作者用了很大篇幅去分析父母自身的“情绪自动化反应”,这对我触动很大。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其实是我自己先失去了耐心。这本书的每一章都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不得不审视自己的言行,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改变。它教会我,做个“有界限的父母”,比做个“完美的父母”重要得多。这种从自身做起,由内而外地改变的理念,让人感到力量的回归。
评分说实话,最近对市面上那些动辄宣扬“爱要无条件”的育儿理念感到有点审美疲劳了。我承认爱是基础,但如果爱变成了无边界的放纵,那对孩子来说,可能比没有爱更具破坏性。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把“规矩”和“爱”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完美地融合成了一个统一的哲学。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爱,是包含着对孩子未来负责任的远见。建立规则,其实是对孩子未来社会化能力的一种投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的区分那一部分。以前我总喜欢用“不听话就不给你买玩具”这种惩罚式的逻辑,读完之后才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强权,而不是教育。现在我更倾向于让孩子体会到他行为带来的直接影响,比如“如果你把积木堆在这里,可能会被踩坏”,这比单纯的威胁有效得多,也更能培养他的责任心。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克制,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踏实和可靠。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关于“一致性”的力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容易失败的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严厉得像个教官,明天又因为心软而全盘皆输。这本书对此提供了非常系统的解决方案,它不是空泛地呼吁“要一致”,而是细致地拆解了如何在夫妻之间、在不同时间点上,保持一个统一战线。它甚至提到了如何进行定期的家庭“规则会议”,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正式,但在实践中,它极大地减少了家庭内部因为规则模糊而产生的冲突。我过去总是觉得,孩子小,很多事情没必要讲道理,但这本书里有一个观点让我深思:即使是三岁的孩子,也需要知道“为什么”,这种“知道为什么”的过程,就是构建他认知世界秩序的过程。它让我从一个“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设计者”,去设计一个更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这本书的布局非常严谨,逻辑链条清晰有力,读完之后感觉就像是给我的育儿理念做了一次彻底的“结构优化”,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育儿领域的“及时雨”啊!我最近在带我家那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真是感觉分身乏术,尤其是在他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场无声的战争。市面上那些育儿书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鸡汤”灌得太多,看得我云里雾里,真正落地执行起来却寸步难行。这本新看的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实操性。它没有一味强调“严格”或者“溺爱”,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清晰的框架,告诉我如何在坚守底线的同时,又能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关爱。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情绪隔离”的那一章,以前我总是一看到孩子哭闹就心软,结果事情只会越来越糟。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分辨是孩子的“需求”还是“情绪”,然后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特别是对于那些日常的小摩擦,比如吃饭、睡觉、玩具分配,书里给出的建议都是那么的温和而坚定,让我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导航仪”。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孩子的耐心值都上升了好几个百分点,不再是每天都处于“崩溃边缘”的状态了。这绝对是每个正在经历“磨合期”父母的必读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