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乳房保健与疾病防治335问
定价:40.00元
作者:王哲元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5082490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健美乳房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达到这些标准?成年女性定时按摩乳房是保持乳房丰满的重要手段吗?不同形态的乳房怎样才能变成健美的乳房?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乳房不受伤害?伏案工作的女性如何呵护自己的乳房?丈夫如何呵护妻子的乳房?为什么好心情是预防疾病的**保证?良好的社交活动可以预防疾病吗?女教师为什么是疾病的易发人群?她们应如何呵护自己的乳房?…… 本书分别对读者非常关注的乳房保健和疾病防治的335个问题,予以科学而翔实的解答。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乳房保健知识、乳房基础知识、乳房青春期保健、疾病自我防治、母乳喂养双赢、良性疾病防治、癌防治七个部分,其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适合大众读者和基层医师阅读。
目录
一、乳房保健知识
1.为什么说女性乳房是人类美丽的“天使”?
2.健美乳房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达到这些标准?
3.成年女性定时按摩乳房是保持乳房丰满的重要手段吗?
4.不同形态的乳房怎样才能变成健美的乳房?
5.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乳房不受伤害?
6.伏案工作的女性如何呵护自己的乳房?
7.丈夫如何呵护妻子的乳房?
8.为什么好心情是预防疾病的佳保证?
9.良好的社交活动可以预防疾病吗?
10.女教师为什么是疾病的易发人群?她们应如何呵护自己的乳房?
11.你知道用木梳“梳乳”是可以健美乳房的吗?
12.单身女性为什么易患疾病?
13.乳头为什么不能任意去挤?
14.“讳疾忌医”为什么是疾病防治的大敌?
15.成年女性如何选择胸罩?
16.胸罩佩戴不当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7.胸罩佩戴不当可引起哪些疾病?
18.为什么胸罩佩戴不当可以引起颈椎病?
19.哺乳期为什么要坚持佩戴胸罩?
20.中老年女性佩戴胸罩有什么好处?
21.为什么提倡女性一生都要佩戴胸罩?
22.如何从日本女性对佩戴胸罩观念的更新看待佩戴胸罩的重要性?
23.你知道什么是隐形胸罩吗?佩戴隐形胸罩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4.国外新发明的特殊胸罩有哪几种?
25.“胸罩颗粒”是什么?对乳房有什么危害?
26.如何做好成年女性的乳房保健?
27.中老年女性乳房保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8.如何做好妊娠期的乳房保健?
29.哺乳期如何进行乳房保健?
30.为什么不宜用香皂清洗乳房?
31.束身内衣会对女性乳房带来哪些危害?
32.药物对有哪些危害?
33.为什么要重视疾病的防治工作?
34.为什么说女性乳房疾病是现代病?
35.在疾病防治中会有哪些误区?
36.怎样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乳房基础知识
三、乳房青春期保健
四、疾病自我防治
五、母乳喂养双赢
六、良性疾病防治
七、癌的防治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是另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虽然我更关注内容,但好的载体能极大地提升阅读体验。纸张的选择似乎是偏哑光的,不像那种刺眼的铜版纸,长时间阅读眼睛不会太累。更重要的是,书中配图的质量非常高。很多解剖结构图和疾病示意图,线条清晰、色彩准确,对于理解复杂的内部机制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区分不同组织形态的描述,光靠文字很难想象,但配图能立刻让你豁然开朗。作者似乎对视觉呈现也有一定的要求,确保了专业信息在转化为图像时,既保留了科学的严谨性,又兼顾了大众的可读性。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毕竟我们看这类书,很多时候是为了快速查找和直观理解某个知识点。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这本书在众多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更像是一部精心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
评分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建立了一种可信赖的桥梁,连接了晦涩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它没有过度推销任何特定的产品或疗法,而是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提供了一种健康决策的框架。书中讨论到的“何时应该去看医生”以及“去看医生时应该问哪些关键问题”,这些实用技巧对我帮助非常大。我以前总觉得去医院咨询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担忧,但这本书提供了一些提问的模板和注意事项,让我感觉自己从一个被动的治疗接受者,转变成了一个积极参与自己健康管理的伙伴。这种教育性的价值,远超出了单纯的疾病知识普及。它培养的是一种对自身健康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长期收获,也是我愿意向身边朋友推荐它的核心原因。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简洁大方的排版,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一本专业性的读物。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翻阅了一下目录,内容划分得相当细致,从基础的生理结构知识到日常的自我检查方法,再到各种可能出现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案,覆盖面很广。作者在行文上似乎非常注重实用性,没有过多晦涩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力求用最直白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复杂的医学概念。比如,对于一些常见的误区和民间说法,书中都有针对性地进行澄清和科学解释,这点我很欣赏。感觉作者非常用心,把一个可能让很多女性感到敏感和困扰的话题,处理得既专业又贴心,读起来让人感到安心,而不是徒增焦虑。我特别留意了关于“早筛”的部分,里面的流程介绍得非常清晰,甚至连不同年龄段建议的检查项目都有详细说明,对于初次接触这方面知识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极好的入门指南。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结构逻辑性强,检索起来也很方便,是一本可以常备在手边的健康参考书。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抱着一种“希望它别太枯燥”的心态去看的。毕竟是医学科普读物,很容易变成冷冰冰的教科书。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在叙述过程中穿插了一些真实案例或者说“情景模拟”,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那种代入感很强,让人能更深刻地理解疾病的早期信号和治疗的必要性。我尤其喜欢它对“生活方式干预”这块的论述,没有简单地喊口号,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的饮食建议和运动方案,比如不同阶段的女性应该如何调整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以及哪些运动对胸部肌肉群的锻炼最为有效。这些细节的处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临床经验和对读者全方位健康的关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语重心长的专家在进行一对一的咨询,而不是在被动地接收信息。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该怎么办”以及“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注重实践操作和科学原理结合的方式,大大提升了这本书的阅读价值。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印象是,它在处理严肃医学问题时,保持了一种非常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很多关于疾病防治的书籍,在讲述完风险后,气氛会变得比较沉重,但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赋权”——即给予读者自我管理和主动预防的知识和信心。比如在介绍一些常见的良性病变时,作者用了很大篇幅去安抚读者的情绪,解释这些情况的普遍性和预后通常是良好的,这对于缓解初次发现异常的读者的恐慌情绪非常关键。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前沿的治疗理念和技术,比如微创手术或者靶向治疗的发展,也有比较中肯的介绍,让读者对现代医学的进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不是停留在传统观念里。这种平衡感做得很好,既不夸大风险,也不轻视潜在问题。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身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待健康问题也变得更加理性、有条不紊了,少了一些盲目的焦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