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基于16位机)/21世纪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
定价:14.00元
作者:周佩玲,彭虎,傅忠谦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4-01
ISBN:9787121010866
字数:225000
页码:13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于16位机)》一书的配套辅导教材,主要包括教学指导和习题参考答案两部分内容。教学指导包括教学要求、教学关键点和教学难点三个方面,习题参考答案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于16位机)》一书的章节安排给出。
本书增加了许多例题,介绍了多种汇编程序上机调试过程和调试环境供读者选用。
本书可供从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或自学者的参考书。
目录
章 计算机基本知识
1.1 教学指导
【教学要求】
【教学关键点】
【教学难点】
1.2 习题参考答案
第2章 8086系统结构与80x86 CPU
2.1 教学指导
【教学要求】
【教学关键点】
【教学难点】
2.2 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 8086的指令系统
3.1 教学指导
【教学要求】
【教学关键点】
【教学难点】
3.2 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教学指导
【教学要求】
【教学关键点】
【教学难点】
4.2 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 存储器原理与接口
5.1 教学指导
【教学要求】
【教学关键点】
【教学难点】
5.2 习题参考答案
第6章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
6.1 教学指导
【教学要求】
【教学关键点】
【教学难点】
6.2 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 可编程接口芯片
7.1 教学指导
【教学要求】
【教学关键点】
【教学难点】
7.2 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
8.1 教学指导
【教学要求】
【教学关键点】
【教学难点】
8.2 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 中断与中断管理
9.1 教学指导
【教学要求】
【教学关键点】
【教学难点】
9.2 习题参考答案
0章 D/A转换与A/D转换接口及其应用
10.1 教学指导
【教学要求】
【教学关键点】
【教学难点】
10.2 习题参考答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后,针对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和目标读者群,我也持保留态度。它似乎试图覆盖从基础入门到一定程度的接口应用,但结果却是“样样通,样样松”。对于一个完全的初学者,其中涉及的底层概念可能过于密集,缺乏循序渐进的引导,容易产生挫败感;而对于有一定基础,希望深入研究特定接口协议或总线控制机制的进阶学习者来说,它提供的知识又显得过于肤浅和过时。它既不能很好地充当一本严谨的入门教材,也不能成为一本可靠的进阶参考手册。与其称之为“学习指导”,不如说它更像是一本特定历史时期教学大纲的文字记录,缺乏针对现代教育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动态更新与深度挖掘。我个人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专门针对某一特定领域(如特定指令集的深度解析或特定总线接口的实际应用案例)进行精深探讨的专著,而非这种试图包罗万象却又失焦的综合性指导。
评分从作者的署名来看,两位老师和一位讲师的组合,本应能带来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但实际效果却更像是将两份相对独立且不够完善的讲义拼凑在了一起。例如,在讲解数据表示法和算术运算时,内容显得冗长且偏向理论推导,与后续急需掌握的实际指令集操作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读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消化那些晦涩的数学描述,却发现这些知识点在实际汇编程序编写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或转化。这种知识体系的不连贯性,使得读者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洽的学习闭环。一本好的学习指导书,应该能平滑地引导读者从抽象概念过渡到具体实践,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衔接工作做得非常粗糙,导致阅读过程充满了跳跃感和不确定性,让人不禁怀疑它是否经过了严格的教学实践检验。
评分关于“接口技术”这部分的内容,我的失望程度更甚。在如今万物互联的时代,接口技术早已不再局限于并行打印口、串口这些老旧的标准。这本书似乎完全沉浸在RS-232和简单的并行I/O端口的讨论中,对于中断控制器(如8259A)的讲解也停留在教科书式的定义层面,远不如网络上那些高质量的开源项目分析来得实在。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存储器映射和I/O映射的对比章节,期望看到针对特定外设(比如早期的A/D转换器或D/A转换器)的实际编程模型和驱动编写思路。然而,内容极其简略,缺乏实际的汇编代码示例来展示如何通过端口操作来控制硬件,更不用说涉及DMA(直接内存存取)这种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了。感觉作者提供的仅仅是一个概念框架的骨架,血肉和灵魂都缺失了,对于需要进行系统级集成的工程师或学生来说,这本书的参考价值微乎其微,更像是一本“概念速查手册”而非“技术指导”。
评分本书在排版和图例的使用上也暴露出明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阅读体验。对于涉及硬件逻辑和时序图的部分,插图的清晰度和专业性实在不敢恭维,很多关键的信号线和时钟沿的标记模糊不清,甚至有些逻辑块的连接关系需要读者反复揣摩才能大致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特别是涉及到汇编语言的程序示例时,代码块的格式处理非常混乱,注释与代码之间的对齐经常错位,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大的障碍,因为学习微机原理时,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本身就是教学的一部分。如果说内容是骨架,那么呈现方式就是皮肤;这本“指导”的皮肤看起来像是未经打磨的毛坯。优秀的教材应当是严谨而美观的,能够引导读者清晰地构建知识图谱,而不是让读者在费力解读模糊的图表和错乱的代码中消磨宝贵的学习时间。
评分这本号称“学习指导”的书,我翻了半天,实在没找到多少能让我眼前一亮的“指导”之处。首先,它对于8086/8088这种经典的16位机架构的介绍,实在是过于陈旧和表面化了。我本来期待能看到一些深入的、与现代编程思想相结合的视角,哪怕是回顾历史也得有点深度。结果呢?讲到寄存器、段寄存器这些基础概念时,就像是在念说明书,干巴巴的,缺乏对这些结构在实际程序运行中扮演角色的生动解释。更别提什么总线周期、时序控制这些硬件底层的细节,描述起来总是模棱两可,没有给出清晰的、可操作的图示或流程图来辅助理解。对于想真正动手实践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理论支撑显得非常单薄,让人感觉像是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课堂笔记上,对于如今动辄嵌入式、FPGA的背景下,这种知识的“保质期”实在令人担忧。我更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将原理与现代微处理器发展脉络联系起来的教材,而不是这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没有深入“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