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漆浩教授教你玩转茶疗
定价:32.8元
作者:漆浩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55213055
字数:200千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喝错茶不如不喝茶!不打针,少吃药,五行茶疗保安康!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纲,100款茶方对号就座,为五行人量身打造。史上**本微信互动养生书
内容提要
喝错茶不如不喝茶,木行人应喝什么茶?土行人喝什么茶?茶疗达人漆浩教授特色茶疗理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纲,教您分辨自己属于五行人中的哪一类;同时独创五行茶疗方,使100款茶方对号就座,为五行人量身打造,让您轻松玩转茶疗,喝正真适合自己的养生茶。书后附赠五行人身体全面调养方案。
目录
作者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学者,首届中华全国中医科普学会常务理事。长期研究及建立中医五行体质学,中医茶疗学,中医食疗学及大众养生学,是较早研究中医茶疗学及茶道养生的专家之一。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北京湖南广东深圳等卫视主讲体质养生及茶道养生专题,其中在湖南卫视“百科全说”栏目主讲的《如何健康喝茶的学问》及在微讲堂主讲系列专题《茶如人生》,反响强烈,数月内点击600余万次。近年来,担任多家医院业务顾问,指导全国各地中医五行体质调理中心,为大众提供专业体质调养及疾病防治服务。
文摘
五谷调料养生茶—适合各种五行人
在我们了解了茶的养生作用之后,我们就会对“茶”在日常生活及饮食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留意。确实,我们的祖先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会运用五谷调料茶,作为主配料来防治疾病。五谷养生茶是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的保健妙茶。
治胃脘胀闷、消化不良的五谷茶
五谷茶是将茶叶与米、谷、豆、大麦、小麦等五谷杂粮一起配合,用来冲制的养生茶。例如在德国,人们就将玉米和茶叶碾碎为末,一起冲制为茶。据说这种茶既能充饥,又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回味无穷,人们甚至将它与咖啡媲美。另外,将茶叶与豆粉类一起冲制的茶也有健胃行气、清热的保健作用,例如赤小豆粉与茶叶冲服能消肿利水,补益脾胃;而绿豆粉与茶叶冲服则具有清暑益气、清热的作用。而且五谷茶类适合于早上饮用,既能提神,又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又例如,由大麦和红茶配合而成的大麦红茶,具有养心安神的保健功效,其味甜而不腻,令人回味,受到许多人的欢迎。我国朝鲜族将小麦通过特殊的泡制而成的小麦茶在焦而不涩、清而不苦中满有一种韵味,令人百喝不厌。
消食米茶
大米100克,茶叶6克。将茶叶用沸水冲泡6分钟,滤去茶叶,加淘洗净的大米,煮成稀饭,每日吃1次。可健胃消食,治胃脘胀闷、消化不良等症。
治风寒感冒的葱姜茶
葱、姜是生活中常用的作料,它们和茶叶配合使用,常用来防治感冒,尤其是风寒感冒,效果不错。不过,以葱、姜相配的茶以红茶或花茶为好,绿茶和乌龙茶不太适合。
解表姜茶
茶叶7克,生姜10片,将去皮的姜片与茶叶一并煮成汁,饭后饮用。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流感、伤寒、咳嗽颇有疗效。
止渴养血的蜜糖茶
糖茶是将茶叶与红糖、冰糖或蜜糖配合泡制而成,其中冰糖茶适合暑热天饮用,而红糖茶适合冬天饮用,蜜糖茶适合秋天饮用。
和胃糖茶
茶叶2克,红糖6克,同放杯中,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饭后服一杯,有和胃止痢、补中益气之功效,并可治大便不通等症。
润肺蜜茶
茶叶3克,蜂蜜2毫升,同放杯中,用温开水冲泡。饭后饮一杯,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能,可治便秘、脾胃不和等症。
明目消炎、化痰降火的盐茶
盐茶是将少量盐与茶叶配合而成,适合暑季出汗较多,或胃肠腹泻的病人,它可以补充人体的电解质,恢复体液平衡。
降火盐茶
茶叶3克,食盐1克,同放杯中,用开水冲泡7分钟饮服。可明目消炎,化痰降火,治疗感冒咳嗽、火眼、牙痛等症。
活血化瘀、益肝肾的醋茶
醋茶是将少量的醋与茶泡制而成的保健茶,具有软化血管、活血化瘀、益肝肾的作用,适合于心脑血管病人。
活血醋茶
茶叶3克,陈醋1毫升,先将茶叶用开水冲泡5分钟,滤去茶叶,加入陈醋,每天饮2~3次。有和胃止痢、散瘀之功效,可治牙痛、痢疾、小儿蛔虫腹痛等症。
序言
前言
时下养生大热,各种养生疗法颇有泛滥之势,然而面对这许多的养生方法,究竟哪一种才是适合你自己的呢?有的人对养生相当地盲从:听说吃乌鸡好,他就煲乌鸡汤;听说吃粗粮好,他就熬杂粮粥;哪天又听电视里说吃水果养颜,于是又买一大堆水果当饭吃……结果往往时间、金钱、心情都浪费了,终却没有收到任何效果,甚至还吃出一些毛病,这都是盲目养生的恶果。
中国古代经典《黄帝内经》开篇就告诉我们,人可以活到天年,“度百岁乃去”。天年的意思是说如果人健健康康的,不生病,正常的寿命应该是100岁至120岁。这可不只是古人的美好愿望,现代医学也支持这种观点。
奇怪的是,即使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数人都是死于疾病。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活到天年,而其他人到了三四十岁,疾病就早早地找上门来,患上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偏瘫。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却成了药罐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人为什么会得病?同样的食物,为什么别人吃了效果良好,我吃了却没有作用甚至有副作用?
这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在于体质。不了解体质,养生就无从下手。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养生就要找准体质进行合理化调养。所以我要告诉大家: 体质决定健康 。
1.体质决定健康,辨体质是根本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按下葫芦起了瓢。”这里的“葫芦”和“瓢”,指的就是人体的阴阳和五行。正常情况下,人的体质就有的偏向,阴气多一点或是阳气多一点,木性多一点或是火性多一点,火性多一点或是土性多一点。如果留意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有的人爱喝水,走到哪儿茶杯端到哪儿,有的人不渴到受不了就不喝水;有的人就爱吃油腻,有的人爱吃素;有的人特别怕冷,有的人又特别怕热;有的人遇事老想不开,有的人遇事哈哈一笑……这些就构成了人体独特的阴阳和五行体质。
中医的体质养生学说就此提出了木、 火、土、金、水五行人理论。木行人具有草木一样生发、条达的特性,火行人具有火一样炎热、向上的特性,土行人具有土一样厚养、化育的特性,金行人具有金一样坚实、收敛的特性,水行人具有水一样寒冷、向下的特性。然而一旦有了致病的条件,五行人就容易产生相应的疾病。
当然说到体质,不少人也知道这个重要,也看了不少资料,但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因为看哪条都觉得自己挺符合的,说来说去还是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体质。还有人说这东西太专业了,我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怎么看脉象?怎么看舌象?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家可以通过本书中有关《五行体质自测表》以及《五行体质辨手歌》,检测自己属于哪型体质,并根据自己的体质,针对性来做相应的体质调理。这就是为什么相同的症状出现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医生会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同病不同治,体质是根本。
2.“五行养生茶”调理健康,增强体质
你了解自己的体质吗?你又适合怎样的调养呢?民间有句老话是“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茶是健康饮料,饮茶“有百益无一害”,饮茶可使人健康长寿。但不是喝茶就能起到养生的功效,只有喝对茶才会达到祛病保健、养生延寿的目的。因为人的体质不同,适宜选用的养生茶种类也不同,只有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茶材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给健康加分,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本书所传授的是辨体质选茶、辨季节选茶、辨茶质选茶、辨人群选茶、辨环境选茶、辨天时选茶的基本方法,并推荐百款体质养生茶以供大家选择。例如从体质来看,有小儿保健茶、通经解郁茶、女人补血茶、男人补肾茶、老年益寿茶等;从病变性质来看,则有适合于火行热毒性体质的不上火的凉茶,适合于水行虚寒性体质的不怕冷的暖茶,适合于土行肥胖性体质的化痰茶,适合于不同体质人因时选用的四季养生茶,适合于不同体质人口味的五谷养生茶,适合于五行人雾霾天选用的天天抗霾茶等。
当然,面对五行人的不同体质,我们隆重推荐的还是五行人的养生茶,其中既有茶中少年—火行人的绿茶保健法,茶中美人—木行人的花茶保健法,茶中长者—水行人的红茶保健法,茶中贵妇—金行人的白茶保健法,茶中君子—土行人的乌龙保健法;也有特别的金行人养生茶—肺茶双宝桔果茶,土行人养生茶—脾茶桂佛手砂苓茶,木行人养生茶—肝茶双花桑枣茶,水行人养生茶—肾茶桂杞六味茶,火行人养生茶—心茶薤龙八味茶等,其中所有药材既是食物,又有药物的功效。比如河南淮山药、安徽宣州宣木瓜、宁夏中宁枸杞、山东东阿县阿胶等。在配方上我所推荐的五行体质养生茶,其君、臣、佐、使配伍全面,在补气养血的同时,针对五行人体质偏颇,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质调理。
3.五行养生茶,“三分调理七分养”
中医总讲“三分调理七分养”。其实,在中医的系统理论里,有辨证学的因素,“调理”就是“养”,“养”就是“调理”。“调理”针对的是急症、表症,是解决一时问题,而“养”解决的是去根的问题,是解决一世的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调理”与“养”实质上是治病不同阶段的表述,二者是统一的。书中的五行养生茶,其实也是以“调理”表症,消除临床症状为先锋,以“养”为后盾,通过调养偏颇的体质,从而获得健康,并预防控制慢性疾病以及恶性病的发生发展。五行养生茶的组方,它们以中国人五行体质为根本,作用于长久的体质调理,根据病从肾起的传统理论,主张体质调养从肾入手;从根本上调理五脏,调养体质,把“调养根治”和“慢病快治”融合,让患者轻轻松松获得健康,每天喝点“五行养生茶”,调养体质,远离各类慢性疾病以及恶性病。
大量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如果能够正确分辨自我体质,长期正确选用“五行养生茶”调理五脏和增强体质,我们的身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本书给五行体质画像,总结中国人的五行疾病模式,通过自测了解自己的体质,系统地告诉你五行体质该如何养生延年。以五行体质为基石研发出的近百款五行养生茶方,能帮助大家养好身体少生病。值得说明的是,体质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辨清体质,长期坚持调理,就能收到效果。坚持科学服用五行养生茶,让我们尽可能活到天年,无疾而终。
评价五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喝什么茶”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指南。我猜测,漆浩教授的理念可能超越了单纯的疾病治疗,更侧重于提升生命的质量和活力。我希望书中能探讨茶疗与情志、与环境、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压力大、情绪低落的时候,哪种茶饮能起到安神定心的作用?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又该如何通过茶疗来滋润身体?我非常欣赏这种将养生融入日常起居的整体观。如果书中还能穿插一些茶道美学或者饮茶礼仪的小知识,那将极大地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让我们在调理身体的同时,也能享受品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这才是真正的“玩转”,即身心皆悦的境界。
评分评价一 拿到这本《漆浩教授教你玩转茶疗》时,我满心期待,希望能从中汲取一些关于茶疗的实用知识。毕竟现在生活节奏快,亚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大家都希望能通过自然温和的方式来调理身体。我本身对茶和草药都有点兴趣,但总觉得知识零散,不够系统。这本书的标题听起来非常吸引人,感觉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在手把手地教导我们如何科学、安全地运用茶疗。我特别想了解的是,如何根据不同体质来选择合适的茶饮,以及日常生活中哪些常见的茶可以用来缓解一些小毛病,比如失眠、消化不良或者季节性过敏。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详细的配方和操作步骤,那就太棒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性的介绍,更是一本能指导实践的工具书,让我能真正把茶疗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到它带来的积极变化。这本书如果能把复杂的中医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评价二 我对这本书的印象是,它似乎试图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的茶疗知识体系。我猜想,作者漆浩教授一定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才能写出如此有深度的内容。作为一名对养生有初步了解的读者,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茶疗历史渊源和现代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探讨。比如,某种特定的茶饮,它的有效成分是什么?作用机理是什么?如果能结合现代医学的视角来分析,那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就会大大提升。此外,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玩转”这个词的诠释。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泡茶喝,而是要学会如何根据身体状况灵活调整,甚至是在特定的节气进行预防性的调理。我期待看到书中能有丰富的案例分析,说明不同人在不同阶段如何通过茶疗达到改善健康的目的。这种个性化的指导,对于提高读者自我保健的能力至关重要。
评分评价四 从书名来看,《漆浩教授教你玩转茶疗》强调的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过程。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引导读者进行这种“玩转”的体验的。我期待看到的是一个结构清晰的学习路径,比如从基础的茶叶分类、功效认知,到进阶的复方配伍,再到日常的定制化方案。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DIY茶疗包”的制作指南,那就更棒了,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前准备好各种配料,方便随时取用。我关注的重点在于“操作性”,我不想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希望能够立即上手操作。比如,书中是否会涉及不同水质、冲泡温度对茶疗效果的影响?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恰恰是决定茶疗成败的关键。这本书如果能把这些细节都考虑到,无疑会成为我书架上的常备参考书。
评分评价三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质感让我感到非常专业和舒适,这在众多养生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我比较看重的是,作者如何平衡“教授”的权威性和“玩转”的趣味性。如果内容过于学术化,普通读者可能会望而却步;如果过于口语化,又可能显得不够严谨。我期望这本书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复杂的茶疗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比如,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药用茶材,或者讲述一些关于茶饮的“小窍门”和“误区”,这些细节往往是教科书里学不到的。读完之后,我希望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再对茶疗感到神秘和畏惧,而是真正能够自信地去尝试和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