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青少年心理健康系列丛书:让孩子走出亚健康
定价:23.80元
作者:《让孩子走出亚健康》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100144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集外*研究成果,或用妙趣横生的心理故事展现心理自助技巧,或从思维调适和行为疗法两方面介绍自我心理调节术,或从生活习惯与青少年健康的关系方面介绍解决亚健康问题的具体方法,帮助青少年朋友摆脱亚健康的困扰。
目录
饮食与健康篇
做营养均衡的好孩子
LESSON1 合理营养均衡饮食
LESSON2 青少年易发的营养缺乏症
LESSON3 中小学生需要的5类食品
LESSON4 青少年益智健脑有良方
LESSON5 青少年形体发育与营养
LESSON6 健美与营养
LESSON7 青春期节食害处多
LESSON8 青少年性发育与营养
LESSON9 饮食不当可致近视
LESSON10 大考前的营养
LESSON11 早餐与营养
LESSON12 营养午餐
LESSON13 钙与锌
LESSON14 碘与铁
运动与健康篇
做健壮健美的好孩子
LESSON1 青少年——不可错过的健身黄金时期
LESSON2 运动忠告:择时、择地、择项
LESSON3 运动“极点”与运动过度
LESSON4 极为适合学生的三项健身运动
LESSON5 中学生的健美运动
LESSON6 考试期间锻及两套有趣的健身操
LESSON7 运动中的女孩可爱——形体之美
LESSON8 健胸建议
LESSON9 运动让你长高
LESSON10 增重与
LESSON11 青春期驼背、斜肩、肢体不对称等的运动矫形术
LESSON12 健康的头发与靓丽的肌肤
心理与健康篇
做个性、气质超群的好孩子
LESSON1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志
LESSON2 自信——消除自卑的心理黑洞
LESSON3 面对压力的自我心理调节
LESSON4 怎样提高耐挫能力
LESSON5 巧妙制怒
LESSON6 喜欢顶牛——逆反心理
LESSON7 不要过分依赖父母
LESSON8 无事莫猜疑
LESSON9 战胜孤独
LESSON10 你嫉妒别人吗?
LESSON11 虚荣是致命伤
LESSON12 忘掉忧郁,快乐的13子就会到来
LESSON13 过分害羞也是不健康的表现
LESSON14 学习时为何神不守舍
LESSON15 考前焦虑怎么办
青春期与健康篇
以正确的心态和行为走
过一生中美妙的时光
LESSON1 青春期性冲动是生存本能
LESSON2 这是男孩子的事
LESSON3 这是女孩子的事
LESSON4 神秘的两性与青春期的性冲动
LESSON5 迷人又恼人的性幻想
LESSON6 的泥潭
LESSON7 你与你身边的异性
LESSON8 爱情早恋
LESSON9 “禁果”就像带刺的仙人球
LESSON10 如果真的发生了“那种”关系……
LESSON11 拒绝性骚扰
LESSON12 远离性疾病
附录:提高你的免疫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了那种沉静又不失活力的蓝色调,中央的插图处理得非常巧妙,既有象征成长的线条,又透露着一种温暖的关怀感,一下子就抓住了目标读者的眼球——那些正在为孩子身心健康操碎了心的家长们。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不错,内页的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扉页上那段关于“关注青少年隐形健康问题”的引言,措辞恳切,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娓娓道来,让人还没进入正文就已经对这本书产生了强烈的信赖感。这种从外在到内在的精心打磨,体现了编写组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这个严肃议题所抱持的尊重与认真态度,绝非市面上那些敷衍了事的快餐读物可比。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让人愿意把它放在床头,随时翻阅。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体现了一种对青少年成长过程的深刻洞察力,它不提供立竿见影的“魔法药方”,而是提供了一套构建健康心理“免疫系统”的长期策略。它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告诉我们“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观察”。它鼓励家长放下焦虑的指挥棒,转而成为孩子探索内心世界时的“安全基站”。对于那些已经尝试过各种方法却收效甚微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具建设性的视角转换。它是一份关于如何与孩子“共存”而非“控制”的指南,其内涵之丰富,远远超出了书名所暗示的“走出亚健康”这么一个简单的目标,它指向的是更深层次的、持久的亲子关系和谐与个人心灵成长。
评分我尝试着翻阅了其中几章的目录结构,发现其逻辑构建非常严谨,完全不像某些同类书籍那样东拉西扯、概念先行。它似乎是按照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发现—深入解析—有效干预—长期维护”的闭环来设计的。比如,它没有直接抛出“如何应对焦虑”这种宏大的主题,而是从更细微的日常观察入手,比如“孩子睡眠模式的微妙变化”、“食欲不振背后的情绪信号”等等,这些都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察觉却又最容易忽视的“亚健康”的早期风暴眼。这种从微观到宏观的叙事策略,极大地降低了普通家长的阅读门槛,让人感觉“原来这些看似小问题,其实都是系统性的信号”。特别是关于“情绪隔离”那部分的论述,作者用了一些非常接地气的案例来阐释,而不是堆砌晦涩的心理学术语,这使得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被有效地填平了,真正做到了知识的“可操作性”。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无疑是它的一大亮点,它成功地避开了心理学书籍常见的两大陷阱:一是过度学术化,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二是过度口语化,显得轻浮且缺乏专业性。这部作品的文字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的“专业温和”。阅读过程中,我仿佛不是在读一本指导手册,而是在参加一场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讲座,主讲人博学多才,但表达方式充满了同理心。尤其是书中引用的一些专家访谈片段,那些专家的回答不是标准答案式的,而是带着思考的深度和人性的光辉,让人读后豁然开朗,感触良多。这种叙事上的平衡感,让家长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一种情绪上的抚慰,不会因为读到棘手的问题而感到更大的压力或自责,这是非常高明的处理技巧。
评分我对这本书中关于“家庭氛围对孩子自愈力影响”的那几部分内容印象最为深刻。它非常细腻地探讨了父母自身的“情绪负荷”是如何通过非语言信息传递给孩子的,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只关注孩子行为矫正的书籍所忽略。作者似乎在暗示:要解决孩子的亚健康问题,首先要审视父母自身的生活状态和处理压力的方式。书中提出的“情绪共振区”概念,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亲子关系中的能量流动,并提供了一套自我评估的工具。我特别喜欢它没有将“亚健康”简单等同于“生病”,而是将其定义为一个“动态的平衡失调期”,强调了早期干预和环境支持的重要性。这种系统性的视角,让家长明白,孩子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深深植根于家庭生态系统之中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