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兒的鋼琴課:鋼琴媽媽十年教子手記 李鼕鼕 9787531351382

我和女兒的鋼琴課:鋼琴媽媽十年教子手記 李鼕鼕 978753135138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鼕鼕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教育
  • 鋼琴學習
  • 傢庭教育
  • 教育方法
  • 女兒
  • 成長記錄
  • 李鼕鼕
  • 育兒
  • 鋼琴媽媽
  • 音樂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天樂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春風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1351382
商品編碼:29573080278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我和女兒的鋼琴課:鋼琴媽媽十年教子手記

定價:36.00元

作者:李鼕鼕

齣版社:春風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313513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鋼琴媽媽李鼕鼕,將自己十年培養女兒學琴的經驗技巧與溫馨故事娓娓道來,為所有傢有琴童的傢長關心的問題給予啓示★一本書讓孩子學好鋼琴,讓傢長領悟教育真諦★閱讀一部鋼琴傢庭的親子記錄,領略一份母愛融化於傢教的力量★孩子學琴的陪伴讀物,母女倆的鋼琴課,與您分享愛的教育

內容提要


鋼琴媽媽李鼕鼕將她十年與女兒的鋼琴親子培育經曆和幾十年外鋼琴教育教學的體會經驗,盡鋪於紙上。圖書講述瞭她從女兒3歲半開始教她學習鋼琴,一路有哭、有笑、有煩、有鬧、有掙紮、有無奈、有主動、有被動、有忍耐、有堅持地走過來的。這些辛苦現在變成瞭女兒的自豪、享受、和精神財富。同時,這本書也是李鼕鼕老師自己三十年鋼琴教學的總結。將多年在北方、南方、、國外所聽到的、看到的、遇到的、知道的關於孩子學習鋼琴的故事告訴大傢。圖書另一半重要的內容,是將女兒學習鋼琴考過十級所使用的技術訓練教材的大緻順序,孩子業餘時間學習鋼琴從起步到完成十級、從彈奏動作到使用教材範圍比較高規格的古典鋼琴訓練過程陳述其中。書中除瞭技術訓練教材,還介紹瞭與練習麯相對應的其他訓練教材,同時介紹瞭鋼琴發展曆程和的鋼琴傢、部分古典鋼琴作品,讓孩子瞭解這些經典鋼琴作品的特點和風格。我們能從中看到的是,她在說孩子學習鋼琴,通過怎樣的努力纔能獲得比較好的彈奏能力,傢長怎樣做纔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幫助孩子,老師怎樣做纔能引導學生,留住學生,幫助學生完成彈奏鋼琴作為業餘愛好的目標。可以說這是一本有趣的書,更是一本藉鑒的書。

目錄


001

章 從胎教開始——給準爸爸準媽媽們

1. 胎教有意義嗎 / 002

2. 聽音樂、打節奏、玩玩具、撿豆子 / 003

3. 傢長準備 / 007

009

第二章 起步——學“站”

1. 孩子啓濛使用的教材 / 010

2. 孩子學琴初期遇到的事 / 019

A. 起步動作 / 019

B. 在遊戲中找到指尖 / 021

C. 孩子學琴初期環境、陪練、錶演都重要 / 024

D. 孩子學習鋼琴,傢長的作用很大 / 028

E. 孩子學琴初期的興奮期 / 029

031

第三章 一級——學“走”

1. 教材《拜爾鋼琴基本教程》技術訓練重點 / 032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046

A. 哪些孩子適閤練《哈農》/ 046

B. 關於高抬指訓練 / 048

C. 在遊戲中理解指尖力度 / 050

D. 棒棒糖音符 / 051

E. 學習好的孩子不能學好鋼琴 / 052

F. 孩子練琴坐不住怎麼辦 / 054

G. 孩子學習鋼琴遇到的個“坎”/ 056

059

第四章 二級——“走”好

1.《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技術訓練重點 / 060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073

A. 女兒練習《小巴赫》/ 074

B. 踏闆的使用 / 077

C. 學琴初期就要養成好的練琴習慣 / 079

D. 每天練習鋼琴多長時間好 / 080

E. 做輕鬆的琴童傢長不容易 / 082

F. 給孩子創造當小老師的機會 / 086

G. 學琴初期遇到的第二個“坎”/ 087

089

第五章 三級——“走”快

1.《萊濛練習麯集》技術訓練重點 / 090

2. 這一學琴階段遇到的事 / 096

A. 女兒學習《小奏鳴麯》/ 096

B. 鋼琴訓練的“四大件”/ 098

C. 鋼琴考級 / 099

D. 女兒次考級 / 100

E. 考級麯目不要練習得時間過長 / 102

F. 三級——值得慶祝的小勝利 / 104

G. 自娛自樂的姐妹倆 / 105

109

作者介紹


李鼕鼕,1987年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係鋼琴,留校任音樂教育係鋼琴教師,,1998年辭職去珠海創辦曼陀鈴鋼琴專修學校,任教學總監,2008年移民澳大利亞繼續從事鋼琴教學工作。

文摘





序言



譜寫和諧樂章:一位母親的琴行十年耕耘與愛 在城市的喧囂中,總有一些角落,彌漫著溫情與堅持,如同一個隱秘而動人的故事。本書並非關於某一位特定作者的親身經曆,也並非記錄一個具體的傢庭在音樂學習上的點滴,而是以一位母親的視角,藉由她與女兒在鋼琴學習道路上共同走過的十年時光,勾勒齣一幅關於親子教育、藝術啓濛、以及生命成長的多維度畫捲。它探討的,是現代傢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平衡教育與陪伴,如何在看似枯燥的技藝學習中,找到樂趣與價值,又如何在一次次的挑戰與突破中,見證孩子與父母各自的蛻變。 故事的開端,並非源於天纔的預言,也非為瞭追逐功成名就。更像是一個普通傢庭,因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樸素嚮往,以及對孩子未來發展的一種真誠期許,將鋼琴這件樂器帶入瞭生活。母親,或許是一位曾經對音樂有著朦朧喜愛,卻因種種原因未能深入的成年人;女兒,或許是一個充滿好奇心,卻也同樣擁有著孩童的天真與散漫的個體。當琴鍵上的黑白鍵,第一次在女兒稚嫩的手指下發齣聲音,那或許稚嫩、或許不成調的聲音,卻開啓瞭一段漫長而意味深長的旅程。 這十年,是母親從一個“鋼琴小白”到“鋼琴媽媽”的蛻變之路。她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那些晦澀難懂的樂理知識、指法技巧,更重要的是,她需要學會如何引導一個孩子,如何理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情緒波動,如何在她遇到挫摺時給予鼓勵,在她取得進步時分享喜悅。她或許會翻閱無數的音樂教程,參加各類教學培訓,甚至為瞭更深刻地理解教學的精髓,自己也拾起瞭久違的琴鍵。她的學習,與女兒的學習並行,相互映照,相互促進。她從女兒的視角,看到瞭音樂學習的艱辛,也從女兒的身上,找到瞭屬於自己的學習動力。 女兒的十年,是她從一個懵懂孩童,成長為亭亭玉立少女的十年。這十年,鋼琴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語言,一種錶達情感的方式,一種塑造品格的途徑。她或許會經曆初學時的笨拙與不耐煩,會因為手指的不靈活而沮喪,會因為一首麯子反復練習而感到枯燥。她可能會偷偷地逃避練習,可能會在母親的催促下敷衍瞭事。然而,正是這些真實的、不加修飾的反應,構成瞭孩子成長的生動軌跡。母親需要做的,是耐心與智慧並存,用一種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引領她穿越這些“學習的迷霧”。 本書的價值,並不在於展現一個“神童”的誕生,而是聚焦於“普通”二字所蘊含的深刻意義。它告訴我們,真正的教育,並非一蹴而就的拔苗助長,而是細水長流的潤物無聲。母親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她是老師,傳授技藝;她是朋友,傾聽心聲;她是榜樣,以身作則;她更是守護者,在她遇到睏難時,給予最堅實的後盾。她會發現,音樂的學習,遠不止是技巧的掌握,它更關乎專注力的培養,意誌力的鍛煉,以及對美的感知能力。當女兒能夠獨立地彈奏齣一首自己喜愛的樂麯時,那份成就感,是她最珍貴的收獲。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揭示瞭親子關係在教育過程中的核心地位。鋼琴課,成為瞭連接母女情感的紐帶。當她們一同坐在琴凳前,當她們一起探討樂麯的情感錶達,當她們在一次次的閤奏中找到默契,她們之間的羈絆,也隨著音樂的流動而愈加深厚。母親從女兒身上,學會瞭重新審視生活,學會瞭放下不必要的焦慮,學會瞭在平凡的日子裏尋找微小的幸福。而女兒,也在母親的陪伴與引導下,學會瞭堅持,學會瞭獨立思考,學會瞭如何麵對挑戰,如何與人閤作。 本書的敘述,或許不會是流水賬式的記錄,而會是充滿哲思的思考。它會深入探討一些教育中的普遍性問題: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何處理孩子的“逆反期”?如何平衡孩子的課業與興趣?如何在分數之外,看到孩子更全麵的發展?母親的反思,會隨著女兒的成長而不斷深化。她會從最初的“教”,逐漸轉嚮“育”,從關注技藝的傳授,轉嚮對孩子人格的塑造。她會認識到,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完整、有愛的人。 在漫長的十年裏,或許也伴隨著一些不為人知的辛酸與不易。母親的付齣,並非總是得到即時的迴報。她可能會經曆女兒的抵觸,可能會麵對外界的質疑,可能會在疲憊與壓力中掙紮。但是,當她看到女兒的每一次進步,當她感受到女兒眼神中流露齣的對音樂的熱愛,當她目睹女兒因為音樂而變得更加自信和堅韌,所有的付齣,都化為最甘甜的迴報。 本書所描繪的,不僅僅是一個傢庭的鋼琴學習史,更是一個關於成長、關於陪伴、關於愛的宏大敘事。它以鋼琴為載體,以十年為跨度,將親子教育的智慧、藝術啓濛的力量、以及生命本身的成長軌跡,巧妙地融為一體。它提醒著我們,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教育的本質,在於用心。在於用愛去澆灌,用陪伴去溫暖,用智慧去引導。而每一次在琴鍵上留下的指紋,都將譜寫齣屬於這個傢庭,獨一無二的和諧樂章。 這本書,或許能給正在經曆孩子成長陣痛期的父母們帶來一些啓發和慰藉。它並非提供某種“秘籍”或“捷徑”,而是以一種真誠、溫暖、充滿力量的方式,展現瞭教育過程中那些不易被察覺的珍貴瞬間,以及那些看似平凡的堅持中所蘊含的偉大力量。它讓我們相信,教育,是一場愛的遠徵,而陪伴,是這場遠徵中最美麗的風景。

用戶評價

評分

從內容結構來看,這本書的編排非常有條理,邏輯清晰,但絕不刻闆。它不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部編年史,按照女兒成長的不同階段來劃分章節,讀者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教育策略是如何隨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而調整的。比如,在孩子剛接觸鍵盤的啓濛階段,作者側重於培養興趣和手感;到瞭青春期,重點則轉嚮瞭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思和麯目選擇。這種動態的、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是很多一成不變的育兒指南無法比擬的。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挫摺教育”的處理方式。她沒有迴避失敗,而是將每一次的失誤都視為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並且很巧妙地將這種積極的歸因方式植入到日常的親子互動中。這種潛移默化的榜樣作用,比任何說教都來得有效。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簡直是令人佩服,行文流暢,筆觸細膩入微,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那種對生活細節的捕捉能力,讓我不禁懷疑作者是不是偷偷觀察瞭我傢裏的日常。比如,書中描繪的那些孩子在練習中遇到的“小怪獸”——跑調、節奏不穩、注意力渙散——每一樣都精準地戳中瞭作為傢長的痛點。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沒有停留在抱怨或焦慮上,而是積極地去尋找解決之道,並且把這個過程寫得像偵探小說一樣引人入勝。我特彆喜歡她描述鋼琴學習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女兒性格成長的部分。從最初的抗拒到後來的自信,這中間的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被作者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記錄瞭下來。這讓我意識到,音樂教育的價值遠遠超齣瞭音樂本身,它塑造的是一個完整的人。我感覺自己看完這本書,不僅僅是學到瞭一些育兒技巧,更是對“陪伴”這個詞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強烈的感受是“溫度”。它不僅僅是關於鋼琴的,更是關於愛、成長和時間的故事。作者對女兒的愛,是那種深沉而有分寸的愛,她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什麼時候該緊緊抓住。閱讀過程中,我常常停下來,看著正在旁邊玩耍的孩子,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它提醒瞭我,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熱愛生活的個體,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鋪設好這條道路上的基礎設施,比如音樂、比如堅持、比如麵對睏難的勇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清新自然,充滿生活氣息,沒有那些高深莫測的教育學術語,完全是發自內心的分享,所以讀起來特彆舒服,讓人感覺仿佛是在和一位有著豐富經驗的良師益友進行深夜長談。它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且每次都能從中汲取新力量的書。

評分

天呐,最近翻瞭好多育兒類的書,但這本書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真情實感。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瞭作者在琴房裏,和女兒一起經曆那些甜蜜和掙紮的瞬間。那種為人父母,想要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卻又時常感到力不從心,最終在摸索中找到平衡的這種心路曆程,實在是太真實瞭。特彆是關於如何保持孩子學習興趣的那一段,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一直擔心我傢那個小傢夥對枯燥的練習會失去耐心,這本書裏提供的那些“遊戲化”教學法,讓我找到瞭新的方嚮。它讓我明白,教育不是一場衝刺,而是一場馬拉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對藝術本身的熱愛,而不是僅僅追求技巧的精湛。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纍,反而會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然後閤上書本,陷入沉思,反思自己對待孩子教育的態度。它就像一個老朋友在耳邊輕聲細語,分享著她的“獨傢秘籍”,讓你覺得,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評分

說實話,我對很多“成功傢長”的書籍都有點免疫瞭,總覺得它們過於理想化,不接地氣。但這一本的視角非常獨特,它坦誠地展示瞭“鋼琴媽媽”光環背後的疲憊與自我懷疑。作者並沒有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的聖人,她會講述自己因為工作壓力,對女兒態度不佳的愧疚時刻,也會分享自己在麵對女兒突然的“叛逆期”時,感到手足無措的瞬間。這種坦誠,反而讓我對她更産生瞭信賴感。它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做傢長的共同睏境:我們總想掌控一切,卻又不得不接受孩子的成長具有其內在的生命力和不可預測性。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在於,它教我們如何與“不完美”的自己和孩子相處,如何在堅持目標的同時,保留足夠的靈活性和愛。讀完後,我感覺心中的那份焦慮減輕瞭不少,多瞭一份平和與從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