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施霍恩高级进阶钢琴练习曲18首(附光盘Op.67适合7-10级或同等程度使用)/世

莱施霍恩高级进阶钢琴练习曲18首(附光盘Op.67适合7-10级或同等程度使用)/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学元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曲
  • 钢琴练习曲
  • 莱施霍恩
  • 高级
  • 进阶
  • Op
  • 67
  • 技巧提升
  • 考级曲目
  • 古典音乐
  • 乐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教育
ISBN:9787544477406
商品编码:29744700798
开本:8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莱施霍恩**进阶钢琴练习曲18首(附光盘Op.67适合7-10级或同等程度使用)/世
  • 作者:编者:陈学元
  • 定价:42
  • 出版社:上海教育
  • ISBN号:978754447740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3-01
  • 印刷时间:2018-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77
  • 字数:230千字

内容提要

《莱施霍恩**进阶钢琴练习曲18首》其程度大 致相当于车尔尼作品299到作品740。此次出版的《莱 施霍恩**进阶钢琴练习曲18首(附光盘Op.67适合 7-10级或同等程度使用)》编订时陈学元修改了该版 中的部分错误。本书的18首练习曲分别针对不同的技 术要点进行了专项训练,富有旋律感。
    

目录

前言
演奏指导


莱施霍恩高级进阶钢琴练习曲18首(附光盘 Op.67 适合7-10级或同等程度使用)图书简介 作者: 莱施霍恩(A. Löschhorn) 篇幅/曲目数量: 共18首练习曲,收录于作品编号 Op.67。 适用级别: 适合具有中高级(7级至10级)或同等演奏水平的钢琴学习者。 --- 一、 创作背景与历史定位 亚历山大·莱施霍恩(Albert Löschhorn,1840-1918)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重要的钢琴教育家和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严谨的结构、清晰的技法指向以及对浪漫主义后期演奏要求的深刻理解而著称。在那个钢琴演奏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练习曲旨在弥补传统巴赫、车尔尼等古典作品在特定现代技巧上的不足。 《高级进阶钢琴练习曲18首》(Op.67)正是莱施霍恩针对演奏技巧达到稳定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所创作的一套系统性教材。它并非仅仅是机械指法训练的集合,更是连接基础技术训练与专业音乐表现之间的重要桥梁。这套练习曲深刻体现了19世纪末德奥学派对钢琴技术全面发展的重视。 二、 技术训练的核心目标与内容(Op.67 聚焦) Op.67的18首练习曲环绕着一套精细划分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剖析和强化。它们的设计理念是确保学习者能够将技术动作转化为流畅、富有音乐性的演奏。 1. 跨越式与和弦连接的精炼 在7-10级的阶段,演奏者需要处理日益复杂的和声布局和更宽泛的音区跳跃。其中几首练习曲(例如,侧重于分解和弦快速跨越时,确保触键的均匀性和节奏的精准性,避免“断裂感”的出现。这要求手指具备极高的稳定性和瞬间的肌肉记忆。 2. 双手独立性与复调清晰度 随着曲目难度的增加,复调织体变得更为常见。Op.67中包含针对双手不同声部进行清晰区分的练习。例如,右手可能需要演奏快速的旋律线条,而左手则需要保持稳定的低音支撑或复杂的琶音。这不仅仅是速度问题,更是对不同力度和音色控制的精细考验,旨在训练听觉分辨能力与手指控制力的匹配。 3. 持续的均匀度和耐力训练 高级阶段的曲目往往需要长时间维持高强度的技术运动。部分练习曲专注于长时段的音阶、琶音或固定指型的高速重复。目标在于建立持久的耐力,同时确保声音的“均匀性”(Evenness)。在高速状态下,任何微小的指力不平衡都会导致声音模糊或颗粒感缺失,本套曲目要求学习者在挑战速度极限的同时,保持音色的统一美感。 4. 装饰音与快速音型处理 浪漫主义和后期浪漫主义的钢琴作品中,丰富的装饰音(如颤音、回音、快速的经过音群)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Op.67中有专门针对这些快速、复杂的指法组合进行准备的练习。这些练习强调手腕的放松与手指的独立爆发力相结合,确保装饰音在不干扰主要旋律的前提下,达到清晰、快速且富有弹性的效果。 5. 踏板的精确运用与声部层次感 虽然练习曲本身是技术导向的,但莱施霍恩始终将音乐性置于核心。在许多和声复杂的练习中,学习者需要学会如何“歌唱性地”使用延音踏板,即在不混浊的情况下,利用踏板连接长乐句并增加声音的丰满度。这部分训练是培养音乐敏感度的关键。 三、 教学价值与应用场景 《莱施霍恩高级进阶钢琴练习曲18首》的价值在于其平衡性与系统性,它并非单项技术突破的“偏科训练”,而是对中高级演奏者必须掌握的各项技能进行全面、深入的“扫盲”与巩固。 1. 承上启下的过渡教材: 它们完美地衔接了如哈农的纯技术训练与李斯特、肖邦等音乐大师的炫技练习曲之间的鸿沟。学习者在完成这18首练习后,将能更自信地投入到难度更大的复调作品或大型独奏曲中。 2. 精确定位弱点: 由于练习曲的技术指向性明确,教师可以借此精确诊断学生在双手协调、力度控制或特定节奏型上的薄弱环节,并进行针对性强化。 3. 音乐性融入技术: 莱施霍恩的作品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旋律性和表情潜力。即便是技术练习,它们也要求学生用对待乐曲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音符,避免机械化。 四、 附带光盘的辅助价值 本版本特别附带的演奏光盘,为学习者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听觉参考: 速度与稳定性的示范: 光盘展示了作者预期的演奏速度范围,尤其对于那些难以把握“高级进阶”速度感的学习者提供了标准参考。 音乐诠释的维度: 专业的演奏示范不仅仅是“弹出所有音符”,更体现了莱施霍恩对作品力度记号、呼吸感(乐句处理)的诠释,帮助学习者在技术训练中不迷失于音乐表达。 对比学习工具: 学习者可以先听示范,理解要求,再进行自己的尝试,随后对照录音检查自身在节奏、力度一致性上的偏差。 五、 总结 《莱施霍恩高级进阶钢琴练习曲18首 (Op.67)》是一套为志在提升演奏深度与广度的钢琴学习者量身定制的精品教材。它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有“手的技能”,更要有“耳朵的判断”和“音乐的理解力”,是迈向专业钢琴演奏之路上的坚实技术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在一位资深钢琴老师的推荐下开始使用这套书的,她特别强调了其中的“结构性”价值。她认为,很多练习曲集仅仅是“点的堆积”,而莱施霍恩的这十八首,更像是一个有机的“体系”。我发现,当你把这套书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时,你会发现作者在和声语言上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例如,可能在前五首中集中训练大调上的琶音技巧和音阶的均匀度,但到了中段,突然会引入一些偏向浪漫主义色彩的和弦进行,这就要求演奏者必须快速地在指法和听觉感知之间建立新的连接。我最头疼的是第十二首,那段要求左右手同时进行快速的对位跑动,涉及到不同节奏型的精准协调。起初我只能弹得像机器人在打字,毫无生气。后来我尝试将光盘中的慢速参考版本听熟,然后尝试用“对话”的方式去理解那两只手,而不是把它们看作是两个独立的机械臂。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但一旦突破,那种双手独立却又和谐共存的感觉,是其他任何练习曲都无法比拟的。这套书教会我的,是如何在保持速度和清晰度的同时,灌注音乐的“灵魂”。

评分

作为一名需要经常参加考级和比赛的业余进阶学习者,我非常看重练习材料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平衡。这套练习曲的价值恰恰在于它完美地架起了这座桥梁。它既满足了考级对技术准确性的硬性要求——比如对音准的极端敏感度、快速换把位的平稳过渡——同时也提供了足够广阔的音乐表现空间。我能想象,即便是到了音乐学院的更高年级,某些核心的技巧训练点也依然可以从这十八首曲子中找到影子。我特别喜欢其中几首对力度层次(pianissimo到fortissimo的跨越)的细致要求,这不像很多炫技作品那样只追求响亮和快速,而是深入到了对键盘深度的控制。用更轻的力度弹奏出清晰的音符,往往比用全力弹奏更难。这套书在这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挑战和启发。光盘的辅助作用也再次被强调,它不仅仅是“听个响”,更是一种对“节奏稳定性”的无情检验。当你觉得自己的节奏已经很稳时,播放光盘后,你才能发现自己潜藏的微小摇摆。所以,这套书与其说是练习曲,不如说是一套精密的“钢琴演奏体检表”。

评分

说实话,我过去用过不少号称“高级”的练习曲集,很多都是故作高深,内容要么过于偏重某一个单一技术点,要么就是脱离了实际演奏的音乐性。但莱施霍恩的这套 Op.67 明显有所不同。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将枯燥的技术训练“伪装”成了富有音乐性的片段。比如其中一首需要快速分解和弦在不同声部间穿梭的练习,如果单纯看谱面,会觉得是纯粹的考验手指的独立性,但当我试着用作曲家可能设想的表情去弹奏时,那种流动感和层次感立刻出来了。这不仅仅是“快”和“准”的问题,更涉及到触键的轻重缓急,以及对重音的处理。我尤其赞赏它在不同练习曲之间切换时,对踏板使用技巧的隐含要求,虽然书上没有冗长地解释如何用踏板,但当你真正去弹奏那些跨度较大的和声进行时,自然就会领悟到正确的时机和力度。对于我这种已经练习了十多年的琴童(自嘲一下),旧有的练习方法开始感到瓶颈,这套书的出现,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流畅”二字的定义。它的难度曲线设计得非常贴合心理预期,不会让人在某一处卡死太久,总能在解决一个技术难关后,立刻带来一种成就感的释放。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尤其是内页的排版,透露出一种欧洲古典音乐教育的严谨性。字体选择清晰易读,谱面上的力度记号和指法提示(如果存在的话,我记得有些是隐含在结构中的)都没有过度拥挤的感觉,留白恰到好处,这对于长时间面对复杂谱面时,减轻视觉疲劳非常重要。此外,我必须提及一下附带光盘的质量。很多练习曲的伴奏音轨可以设置成只保留和弦背景或只保留对位声部,这种灵活度简直是为那些需要精确隔离练习点的学习者量身打造的。我通常会用它来做“跟弹练习”,先跟着示范弹,然后切换到只有伴奏的模式,强迫自己保持原有的速度和情绪推进。这套练习曲的结构,让人感受到莱施霍恩对钢琴演奏的理解是极其全面的,它不是单纯的指法堆砌,而是对“演奏家思维”的培养。它要求学习者在弹奏时,必须时刻思考自己在声音的哪个层面发力,如何让那些技术性的跑动听起来像是“说话”而不是“跑路”。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值得长期投入时间去钻研的珍贵资源。

评分

这本《莱施霍恩高级进阶钢琴练习曲18首(附光盘Op.67)》的封面设计得相当典雅,那种深沉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立刻就给人一种“这是严肃的、值得认真对待的音乐材料”的感觉。我刚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是装帧的质感,纸张厚实,翻阅起来很舒适,不像一些教材那种廉价的印刷感。内容上,我特别欣赏它对作品编号(Op.67)的标注,这对于喜欢追溯作曲家创作脉络的习琴者来说是个贴心的细节。翻开目录,十八首练习曲的标题虽然大多是技术性的指示,但排列的循序渐进感非常明显,从最初对指法灵活度的基础要求,到后面逐步引入更为复杂的和声织体和力度控制的挑战,编排者的匠心可见一斑。而且,随附的光盘内容似乎涵盖了示范演奏和伴奏轨道,这一点对自学者或需要校准自己演奏理解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立刻试听了其中几首曲子,演奏者的水准相当高,音色饱满,对乐句的处理细腻入微,为我提供了极佳的听觉参考标准。这套练习曲无疑是为那些已经打下坚实基础,渴望在技术维度上进行“精细打磨”的钢琴学习者量身定制的。它不仅仅是机械的指法训练,更像是通往更深层次音乐表达的阶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