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 ——大提琴》由上、下两册组成,按照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的原则,共分为十个级别。内容方面,在尊重 原作品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作品的指法、弓法进行 了适当的调整。由于钢琴伴奏谱所占篇幅较大,在这 本教材中省略。
本书为上册《大提琴(1-7级)》,由中国音乐学 院考级委员会主编。希望这本教材的出版能促进大提 琴演奏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对大提琴在我国的普及与 演奏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一级
一、音阶练习
1.G大调
音阶(一个八度,一弓两音)
琶音(一个八度,一弓一音)
2.D大调
音阶(一个八度,一弓两音)
琶音(一个八度,一弓一音)
二、练习曲
1.练习曲
2.练习曲
3.练习曲
4.练习曲
三、乐曲
1.沂蒙山小调
2.念故乡(选自《新世界交响曲》Ⅱ)
3.船歌
4.小快板
二级
一、音阶练习
1.C大调
音阶(两个八度,一弓两音,一弓四音)
琶音(两个八度,一弓三音)
2.D大调
音阶(两个八度,一弓两音,一弓四音)
琶音(两个八度,一弓三音)
二、练习曲
1.练习曲
2.练习曲
3.练习曲
4.练习曲
三、乐曲
1.优美的小快板
2.甜蜜的家庭
3.故乡的亲人
4.行板
5.木兰辞
三级
一、音阶练习
1.F大调
音阶(两个八度,一弓两音,一弓四音)
琶音(两个八度,一弓三音)
2.G大调
音阶(两个八度,一弓两音,一弓四音)
琶音(两个八度,一弓三音)
二、练习曲
1.练习曲
2.练习曲
3.加沃特舞曲
4.练习曲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套教材在细节处理上所流露出的匠人精神。比如,在涉及一些复杂指法或弓法段落时,教材会专门配上一个小的“技术聚焦”方框,用简练的图示或文字来解释难点的解决思路,这比在正文里穿插解释要高效得多,既不打断音乐的连贯性,又能精准定位问题所在。此外,它对于节奏的严谨性要求也值得称赞,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带有切分音或附点音符的练习时,配的节奏型变化练习非常到位,确保学习者在掌握音高和指法的同时,不会养成糟糕的节奏习惯。我个人的体会是,当我在练习到六级左右的曲目时,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音乐词汇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旋律线条,而是开始理解和声的走向和乐句的呼吸感。可以说,这套教材不仅仅是一套考试指南,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提琴大师,在你身边循循善诱,引导你从一个只会拉出声音的“操作者”,蜕变成一个真正懂得如何与大提琴对话的“音乐人”。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市面上的大提琴教材,但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偏重技术堆砌,忽视了音乐的内涵,要么就是曲目选择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感。这套教材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在技术训练和音乐审美培养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比如说,在音阶和琶音的练习部分,它不仅仅是机械地要求速度和准确性,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不同把位、不同弓法模式的组合,每一次练习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小型的音乐探索。更难得的是,它在每一级别的收尾部分,都会精选一些具有不同风格的改编作品,比如巴洛克时期的赋格片段,或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抒情小调,这让学习者在掌握了基础技巧后,能够立刻将这些“工具”应用到真正的音乐表达中去。我感觉这套书的编写者非常了解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当前的音乐教育趋势,它没有盲目照搬西方的体系,而是融入了我们自己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需求,让学习过程更加接地气,更贴合考级的实际要求,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评分作为一位已经学习了几年大提琴的业余爱好者,我通常对“考级教材”这类带有明确目的性的书籍抱持一种谨慎的态度,因为它们常常牺牲艺术性来迎合考试标准。然而,这套教材在保持其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同时,展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音乐深度。尤其是在中高级的曲目编排上,我发现了一些非常精彩的选材,它们并非那些被过度演奏的“名曲”,而是那些对发展特定技巧和音色至关重要的作品。比如,书中对于换把和揉弦技巧的递进式训练,设计得非常精妙,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练习曲,将一个复杂的技术点拆解开来,逐个击破。而且,教材中对演奏提示的标注,如“圆润的弓头”、“有支撑的制音”,这些描述非常具有画面感,而非空泛的术语。这对于自学者或者需要和老师进行高效沟通的学习者来说,是极大的帮助。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对乐器本身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用心了,封面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手绘的立体大提琴素描,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专业和古典的气息。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油墨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最细微的五线谱记号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长时间对着乐谱练习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对教材排版的考量,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视觉上的舒适度,又没有浪费宝贵的篇幅。从一级到七级的过渡,编排得非常平稳,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到了高阶部分突然难度断层,让人措手不及。初级的练习曲目选择了那些旋律性强、易于建立基本乐感的曲子,比如那些改编自民谣的小品,练起来完全没有枯燥感,反而充满了乐趣。这本书的字体选择也体现了严谨的态度,音符和指法标注都非常清晰,即便是光线不好的练习环境下,也不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可以说,光是拿到这套书,就已经为接下来的学习旅程定下了一个高品质的基调,让人心生敬畏和期待。
评分这套教材的配套资源,或者说它在设计上所体现出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思路,是其高价值的另一体现。虽然我手头的只是纸质书本,但在翻阅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它背后配套的音频或视频资源所应具有的专业水准。教材本身的难度梯度划分极其科学,我曾试图跳过某些练习直接进入下一级的曲目,结果发现基础不牢的弊端很快就会显现出来,这恰恰证明了编写者对学习路径的把控是极其严格和准确的。对于家长来说,选择这套书可能意味着为孩子奠定了一个扎实的起点,因为教材的结构清晰到几乎不需要太多额外的指导就能理解其学习目标。对于教师而言,它无疑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全国通用的教学框架,极大地简化了备课的难度。我发现,即便是最基础的音准练习,书中也融入了对音色美感的初步要求,这种将“技术”与“艺术”相融的理念,贯穿了从第一级到第七级的始终,而非等到后期才进行“美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