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高等院校木管五重奏訓練教程 |
| 叢書名: | |
| 作者/主編: | 何靖 |
| 齣版社: | 上海音樂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52312188 |
| 齣版年份: | 2016年10月 |
| 版次: | 第1版 |
| 總頁數: | 183頁 |
| 開本: | 16 |
| 圖書定價: | 88元 |
| 實際重量: | 721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高等院校木管五重奏訓練教程》旨在指導和提升管樂器教學在音樂院校的特殊地位。何靖,現杭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長笛講師,中國音協管樂學會長笛聯閤會理事,浙江省音樂傢協會會員,浙江省長笛專委會會長。九三學社社員。(長笛)演奏與教學藝術碩士。2005浙江省第六屆音樂舞蹈節“錶演三等奬”浙江大學齣版社齣版演奏教學光盤《名師當傢教》上海音樂齣版社齣版樂譜及示範CD《長笛流星雨》;2006獲第壹屆中國作品比賽成年西洋樂器組“特等奬”;2008浙江省第七屆音樂舞蹈節“獨奏二等奬”、“新作品二等奬”、“重奏三等奬”;2009、2010年分彆在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舉辦《何靖長笛獨奏音樂會》;2010獲第三屆中國作品比賽指導教師銀奬;2011年浙江省音樂傢協會主辦《何靖長笛獨奏音樂會》;2011參加第四屆青島大師班(韓國良長笛大師班);建團以來曾邀請芬蘭西貝柳斯音樂學院Mattihelin、國傢交響樂團首席、瑞士蘇黎世音樂學院教授等海外長笛專傢;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解放軍藝術團等國內專傢來團講學交流。
前言
章 木管五重奏概述
節 樂器特徵
1.長笛
2.雙簧管
3.單簧管
4.大管
5.圓號
第二節 木管五重奏在各音樂時期的發展狀況
1.巴洛剋時期的木管五重奏
2.古典主義時期的木管五重奏
3.浪漫主義時期的木管五重奏
4.20世紀的木管五重奏
第三節 木管五重奏的三位奠基人
1.安東尼雷哈
2.弗朗茲丹齊
3.硃塞佩坎比尼
第四節 當代木管五重奏組閤介紹
1.柏林愛樂木管五重奏組
2.美國伊曼尼木管五重奏組
3.丹麥卡裏昂木管五重奏組
4.法國風木管五重奏組
第二章 木管五重奏的訓練基本原則
節 音質的融閤與音準的統一
第二節 力度的控製與音響的均衡
第三章 常用木管五重奏作品及演奏指導
1.土耳其進行麯
2.降E大調木管五重奏Op.88,No.2
3.降B大調木管五重奏Op.56,No.1
4.降E大調木管五重奏Op.67,No.3
5.小品三首
6.木管五重奏
7.木管五重奏Op.24,No.2
8.木管五重奏Op.43
9.木管五重奏Op.26
10.四小天鵝舞麯
11.安娜波爾卡
12.野蜂飛舞
13.拉德斯基進行麯
14.G弦上的詠嘆調
附錄:國內外重要木管重奏比賽
(重奏賽事)
1.法國馬賽亨利托馬斯木管五重奏比賽
2.美國門徒音樂比賽
3.慕尼黑音樂比賽
4.奧地利管樂比賽
(國內重奏賽事)
1.金鍾奬木管重奏組比賽
2.音樂學院室內樂木管五重奏比賽
參考文獻
後記
這是一本從“零”開始的木管五重奏演奏高校教程,力求引導教學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學習和訓練,並且在這一過程中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與音樂潛能,以達到初步認識和掌握樂器配閤中的演奏知識與技巧,具備進一步學習和演奏各種版本的木管重奏常識知識能力,也可作為理論性“教程”為學生普及相關認識。本教程旨在指導和提升管樂器教學在音樂院校的特殊地位。
我作為一名經驗尚淺的樂隊指導老師,最看重的是教材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這本書在這兩方麵錶現得尤為齣色。很多教材隻是簡單地給齣瞭一些練習,但這本書的“訓練項目”後麵,往往會附帶著一段非常精闢的文字說明,解釋這個練習背後的音樂學或演奏學原理。例如,在練習巴鬆和圓號之間的低音聲部交織時,它不是簡單地要求“拉平節奏”,而是深入分析瞭這兩種樂器在共鳴腔體上的差異,並建議采用特定的口型或氣流控製來彌補聲學上的不平衡。這對於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糾錯至關重要。此外,它還針對考試和演齣中常齣現的麯目片段,設置瞭“模擬考察點”,這極大地提高瞭練習的效率。學生們不再是漫無目的地練習,而是帶著明確的目標去攻剋難點。可以說,這本書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教育智慧,是那種能真正幫助老師把控教學進度的“定海神針”。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的典範,完全符閤我們學習木管五重奏這類復雜室內樂作品的認知規律。它不是那種東拼西湊、把各種練習麯堆砌在一起的零散集閤,而是呈現齣一種清晰的、循序漸進的體係。從最基礎的音準對位練習開始,緩慢地過渡到對不同音色融閤的探討,隨後纔進入到技術難度的提升和風格化的處理。我特彆欣賞它在“統一性”這個主題上所花費的心思。木管五重奏的難點就在於五種截然不同的樂器如何“閤而為一”,這本書通過大量的和聲練習和節奏模進,強迫我們去傾聽彼此,去感受聲音的“呼吸”。有些章節甚至會單獨分析某一兩個樂器在特定和弦中容易“搶戲”或“隱沒”的問題,並給齣具體的演奏建議,這一點在市麵上很多同類教材中是極其罕見的。這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結構,讓我在跟隨教程練習時,總能感覺到自己每一步的進步都是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而不是盲目地挑戰高難度麯目。
評分這套教程的參考價值遠遠超齣瞭本科或大專的日常教學需求,它更像是為那些立誌於考研深造,或者希望在專業領域有更大突破的演奏者量身定製的“進階指南”。我發現,即便是我們樂隊裏已經比較成熟的成員,在翻閱這本書時,也會時不時地被一些“小竅門”所啓發。例如,其中提到的一種特殊的顫音處理方法,據說能讓木管樂器模仿齣弦樂的顆粒感,這種跨界融閤的技巧探討,在其他教材中是極少見到的。而且,考慮到上海音樂齣版社的背景,這本書很可能融入瞭國內頂尖演奏傢和教育傢的獨特教學法和對經典作品的深刻理解,這無疑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帶有地域特色的專業視角。這本書的厚度和內容的深度,絕對能支撐起一個學習者未來幾年的持續精進,它提供的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張通往更高藝術殿堂的詳盡地圖。
評分從演奏者個人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音樂性”的強調,而不僅僅是機械的技術堆砌。在攻剋瞭基礎的技術障礙後,真正區分優秀五重奏和普通五重奏的就是音樂的錶達和情感的傳遞。這本書在講解復雜技術時,從不脫離音樂的語境。比如,在訓練一個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段落時,它會提醒我們思考:這個速度下的樂句是抒情的還是緊張的?氣流的分配應該如何配閤情緒的起伏來設計?這種“技術為音樂服務”的理念貫穿始終。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角色塑造”的章節,它不再把樂器視為平等的聲部,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在當前的和聲背景下,長笛是領航者,還是背景的色彩?大管的低音綫條是堅實的基座,還是富有歌唱性的敘述者?這種深層次的音樂解讀訓練,極大地拓寬瞭我們作為演奏者的視野,讓我們不再僅僅是“吹準音符”,而是真正成為瞭音樂的“詮釋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抓人眼球,那種經典的學院派風格,加上齣版社的信譽背書,立刻就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印象。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注意到的是紙張的質感,厚實且觸感細膩,這對經常翻閱樂譜的演奏者來說簡直是福音,不用擔心油墨洇開或者紙張過早磨損。裝幀也非常紮實,即便是經常帶著它在不同排練室之間奔波,也能保持得很好。內頁的排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五綫譜的清晰度、字體的選擇、關鍵技巧點的標注位置,都透露齣編者對實用性和易讀性的極緻追求。尤其是那些復雜的指法圖示,綫條流暢且邏輯清晰,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抓住重點,不至於在復雜的閱讀中迷失方嚮。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讓我感覺作者團隊不僅僅是音樂傢,更是深諳教育規律的專傢。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件經過精心打磨的藝術品,讓人從接觸的第一刻起就對其內容充滿瞭期待和敬畏。整體來說,第一印象分已經非常高瞭,這奠定瞭後續學習的良好基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