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组 1.吹气球 2.抚摸小狗 3.游泳 4.慢步 5.小兔子蹦蹦跳 6.上两步,下两步 7.慢步上山,快步下山 8.打乒乓 9.练练手指 10.跳步与踏步 11.打靶 12.身体健壮,准备演奏 第二组 1.吹气球 2.抚摸小狗 3.游泳 4.慢步 5.小兔子蹦蹦跳 6.上两步,下两步 7.慢步上山,快步下山 8.打乒乓 9.练练手指 10.跳步与踏步 11.打靶 12.身体健壮,准备演奏 第三组 1.吹气球 2.划船 3.跑在点上 4.溜冰 5.蛙跳 6.练练手指 7.跳绳 8.练练手指 9.打靶 10.跳入水池 11.俯卧撑 12.身体健壮,准备演奏 第四组 1.吹气球 2.在太空球上弹跳 3.转圈 4.高高向上伸展 5.低身弯腰 6.练练手指 7.踩石头 8.摇啊摇 9.练练手指 10.打靶 11.俯卧撑 12.身体健壮,准备演奏 第五组 1.吹气球 2.锤与锯 3.在平整和坑洼路上骑车 4.回声 5.走近些,再离开 6.用脚尖跑 7.乘过山车 8.高高向上伸展 9.练练手指 10.打靶 11.跷跷板 12.身体健壮,准备演奏
《小号天天练练(原版引进)》内容简介:要成为一名的演奏家,牢固掌握演奏技巧至关重要,且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和每天的热身练习才能做到。《小号天天练练(原版引进)》采用了新的练习材料以及寓教于乐的练习方法,确保学生能坚持每天做热身练习。 这些练习材料是为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呼吸、吐舌和指法习惯,以及学会识别音程(如“踏步”“蹦跳”)而设计的。我们尤其主张学生在尝试用萨克斯管演奏这些练习曲之前,先用笛头吹出谱中的音符,在头脑中对这些音听上去应该是怎样的形成大致印象,以便提高学生把握音准和乐句的能力。 在学习《小号天天练练(原版引进)》的第-个星期,学生不必全都学会前十二首练习曲,只需学好两三首即可,并且做到每天练习之前把它们温习一遍,然后再逐首增加,直到能无误地演奏十二首练习曲。 记住,每日常规的技巧练习是让你的演奏变得动听悦耳的法宝。 编辑推荐 《小号天天练练(原版引进)》有助于练成并保持良好的指法和呼吸,这是所有演奏的基础。有了这套乐谱,你会感到练琴更有成效并且充满乐趣!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E—M·伯纳姆 译者:朱晗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特别是其对不同演奏风格的涉猎广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绝对不是一本只局限于古典乐派的传统教材。从早期的巴赫风格的对位练习,到维也纳式的圆润连奏示范,再到一些明显带有爵士乐和拉丁节奏印记的练习片段,它展现了一种全面的、面向现代音乐市场的培养目标。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色彩变化”的章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不同的唇部张力和气流速度来模拟不同的音色质感——比如如何吹出更“明亮”的音色应对进行曲,或者如何营造更“温暖”的音色来处理抒情慢板。这些细微的、以往只有在大师课上才能听到的讲解,被清晰地文字化并配上了相应的乐谱示例,这使得即便是自学者,也能接触到高标准的演奏理念。它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为学习者搭建了一个广阔的音乐视野。
评分我尝试用这本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日常练习后,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循序渐进逻辑设计得非常巧妙,完全符合一个严肃学习者对“进步感”的需求。它不是那种上来就给你一堆高难度挑战的“劝退”教材,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耐心地引导你一步步探索小号演奏的奥秘。初级的音阶和琶音练习,虽然基础,但它在节奏型上做了很多微小的变化,比如从均匀的四分音符过渡到附点节奏,再到切分音,每一步的跨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确保技术难点是“逐步累积”而非“突然爆发”。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于某些高难度技巧,例如高音区的稳定性和装饰音的清晰处理,不是直接给出“魔鬼练习”,而是通过一系列特殊的音程组合和气流控制练习来“迂回渗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挫败感。学完一章,你会清楚地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新的技术维度,这种可量化的进步感是驱动我持续学习的最大动力。
评分关于教材附带的那个音频资源,我必须单独提出来夸赞一下,它的制作水准完全达到了专业录音棚的级别,这一点对于听觉学习者来说太重要了。很多教材的伴奏听起来干巴巴的,像是随便用软件生成的,但这个CD(或者说配套的数字音频)里的钢琴伴奏部分,音色饱满,动态范围处理得极其专业,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真人在你面前演奏一样。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不同速度和不同处理方式的版本。比如,在练习快速音阶时,它不仅提供了标准速度的伴奏,还有一个略慢但节奏极其精准的“慢速校准版”,这能帮助我校准手指和耳朵的同步性。更妙的是,某些复杂乐段,它甚至会提供一个“只带钢琴”的纯伴奏版,鼓励学习者在没有小号示范的情况下,完全依赖自己的听觉和理解去驾驭乐曲的结构,这对提升音乐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有益。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扎实的纸张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露出一种专业和认真的态度。内页的印刷清晰度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十六分音符和连奏标记,也看得一清二楚,这对长时间盯着乐谱看的小号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我尤其欣赏它在曲目编排上的用心,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教材那样只是简单地堆砌练习曲,而是巧妙地将技巧训练融入到富有音乐性的片段之中。比如,某一组关于气流控制的练习,它被巧妙地包装成了一段巴洛克时期的赋格片段的节选,这样一来,枯燥的练习立刻变得生动起来,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对特定技巧的打磨。而且,配图的示范清晰度也值得称赞,无论是运指还是口型(虽然是静止的图),都给出了非常细致的指导说明,让初学者能够快速建立正确的肌肉记忆,避免了后期难以纠正的坏习惯。整体来说,这本书从物理形态到内在布局,都体现了一种对音乐教育的敬畏之心,绝对是值得投资的工具书。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练习册”的范畴,更像是一本系统的、经过时间检验的“小号演奏哲学指南”。我注意到它在讲解一些技巧时,会穿插一些关于乐器维护和演奏生理学的知识点。比如,它会用非常易懂的方式解释气息支持的物理原理,以及如何避免过度紧绷导致声带疲劳。这些非纯粹的音乐技巧内容,对于长期面对演奏压力的学习者来说,是保障身心健康的关键。此外,书中对“音乐性表达”的探讨,也远非“吹准音符”那么简单,它引导你去思考每一个乐句背后的情绪逻辑,比如在演奏奏鸣曲时,如何通过重音和连音的变化来体现“对话感”。这种对音乐深层含义的挖掘和引导,使得每一次拿起这本书练习,都不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一次充满发现和感悟的艺术探索,让人感觉物超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