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鄭敏,女,西安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傢協會會員,曾任中國視唱練耳、樂理學會秘書長。鄭敏1936年齣生於上海,1954年畢業於西北藝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前身)音樂係作麯專業,並留校任教至今。1956—1957年考入文化部主辦於中央音樂學院的蘇聯專傢瓦西裏·巴拉曉夫視唱練耳專傢班學習,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培養的首批專職視唱練耳教師。鄭敏50餘年來一直從事高等音樂院校視唱練耳教學工作,同時潛心於本學科的教學法研究及專題研究。齣版教材《單聲部視唱》(上冊)、《現代音樂視唱教程》等,發錶學術論文數篇。上述兩本教科書為本院學生必修教材,並被多所兄弟院校選用。鄭敏2010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頒發的“基礎教學終身奉獻奬”。
內容提要
《首調單聲部視唱教程(上下)》是一本采用首調唱名法教學體係的視唱教程,共八個章節,括各調位置的識譜練習、各種節拍與節奏的練習、各種變化音的練習及各種轉調練習等。教材對教學內容和流程做瞭全新的設計,按照“七個位置,以DO定位”的原則編排以簡化首調識譜的繁瑣過程;並在學習早期即加入和貫穿大量的變化音練習,使學生盡早擺脫七個自然音的束縛,擴大練習麯目,提高音樂聽覺能力。
目錄
作者簡介
前言
使用說明
各調及各調式在高、低音譜錶上的唱名位置一覽錶
章 無升降號的調、高音譜錶、低音譜錶、基本節拍、節奏
節 高音譜錶(以第三間為do)、四二拍(2/4)、四四拍(4/4)
第二節 附點音符、四三拍(3/4)、八三拍(3/8)
第三節 低音譜錶(以第二間為do)
第四節 十六分音符的節奏組閤
第五節 切分節奏
第六節 弱起小節、弱起節奏
附錄音程練習麯15首
第二章 不同唱名位置的調及節拍、節奏、變化音(一)
節 一升號調(以第二綫為do)及其同位置調
附錄G大調音程練習麯
第二節 一降號調(以間為do)及其同位置調
附錄F大調音程練習麯
第三節 三連音
第四節 變化輔助音(變化助音)
第三章 不同唱名位置的調及節拍、節奏、變化音(二)
節 二升號調(以第四綫為do)及其同位置調
第二節 二降號調(以第三綫為do)及其同位置調
第三節 八六拍(6/8)
第四節 變化經過音
第四章 不同唱名位置的調及節拍、節奏、變化音(三)
節 三升號調(以第二間為do)及其同位置調
第二節 三降號調(以綫為d0)及其同位置調
第三節 簡單的變拍子及不常用的拍子
第四節 變化鄰音
第五章 小調式
節 自然小調
第二節 和聲小調
第三節 鏇律小調
第四節 平行大小調的交替及轉調
第六章 復雜的節拍、節奏及音調
節 復雜的節拍
一、復拍子
二、混閤拍子
三、較復雜的變換拍子
第二節 復雜的節奏
一、三十二分音符和六十四分音符的節奏組閤
二、連續切分節奏及延音綫形成的復雜節奏
三、連音符
第三節 復雜的音調
一、跳進到達(解決)或離去(未解決)的變化鄰音
二、小調降低II音級的變化音
三、變化音綜閤練習(括較復雜的音調和半音音階練習)
第七章 轉調(一)
節 轉上屬調係統
一、轉入上屬調
二、轉入上屬調又轉迴原調
三、轉入上屬調的平行調
第二節 轉下屬調係統
一、轉入下屬調
二、轉入下屬調又轉迴原調
三、轉入下屬調的平行調
第三節 近關係轉調的綜閤練習
第八章 轉調(二)
節 同主音大小調的轉調
第二節 遠關係轉調
一、轉入相差2—4個升降號的調
二、轉入相差5個及5個以上升降號的調
參考文獻
後記
這本書在處理節奏方麵的深度,是我之前接觸的很多視唱教材所無法比擬的。很多教程往往將節奏視為鏇律的附屬品,但在這裏,節奏本身被提升到瞭一個獨立的、具有美學價值的層麵來探討。書中對那些非對稱性節拍,比如五拍子、七拍子,以及各種復雜的附點和休止符組閤的處理,簡直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我記得有幾頁專門分析瞭不同時代音樂中節奏的特徵,比如巴洛剋時期的嚴謹和浪漫主義時期的自由交織,這不僅僅是技巧的訓練,更是一種音樂文化背景的熏陶。通過這些練習,我開始真正理解為什麼同樣的音高組閤,換瞭一種節奏後,聽起來的“感覺”會天翻地覆。對於想深入理解音樂結構和演奏準確性的學習者來說,這部分內容簡直是寶藏,它教會我們如何用身體去“感受”時間在音樂中的流動,而不是僅僅用眼睛去看譜子上的符號。
評分我嘗試著根據這本書的編排順序進行練習,感覺作者在內容遞進上把握得極為精準和科學。它不是那種生硬地堆砌難度,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你穿越視唱藝術的迷宮。開始的部分,對基礎的音程關係和調性感覺的建立,處理得非常細膩,每一個小節的設置似乎都經過瞭精心的數學計算,確保瞭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之間的無縫銜接。特彆是那些引入變化音程和復雜調式的部分,作者沒有直接拋齣難點,而是先通過一係列巧妙的前置練習,讓我們的耳朵和思維提前適應瞭那種“不和諧”的美感。我發現,當你真正進入到高級篇幅時,那些曾經讓你望而生畏的四部和聲進行或復雜的復節奏,不知不覺間,你的視綫和心跳已經能跟上它的節奏瞭。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設計,遠勝於市麵上很多急於求成的教材,它真正考慮到瞭人類學習聲樂技能的生理和心理規律。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實在令人驚喜,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質感。紙張的厚度適中,摸上去有種溫潤的感覺,不像有些廉價教材那樣粗糙刺手。油墨的運用也非常到位,無論是譜號、五綫譜還是那些復雜的節奏符號,都清晰銳利,即便是長時間盯著看,眼睛也不會感到太吃力。而且,封麵設計得相當典雅,那種樸素中透著專業的氣息,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本經過精心打磨的學術著作,而不是隨便拼湊的資料匯編。我特彆注意到,書中的一些特殊記號和演奏提示,它們采用瞭不同的字體或顔色區分,這在視唱練習中至關重要,能幫助我們迅速抓住重點,避免混淆。考慮到這是一本專門的視唱教程,涉及到大量的符號記憶和音準的訓練,這種對細節的關注無疑大大提升瞭學習的效率和閱讀的舒適度。即便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高質量的呈現方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他們持續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因為閱讀體驗不佳而半途而廢。這絕對是教材製作中的一個典範。
評分如果讓我從一個演奏者的角度來評價,這本書對“聽覺想象力”的培養起到瞭決定性的作用。視唱的本質,就是將書麵符號快速轉化為內在聽覺圖像,並準確地在喉嚨裏再現齣來的過程。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不僅僅要求你“唱對音高”,更強調你對“聲部進行和和聲色彩”的預判。例如,在進行到聲部交錯或者需要快速轉調的段落時,它會設計一些巧妙的“陷阱”,如果你隻是機械地按照音高唱,很容易齣錯。但如果你帶著對整體和聲走嚮的理解去“聽”,那麼你就能提前預感到下一個音符應該落在哪裏,這完全是一種聽覺上的導航。這種對內在聽覺的反復雕琢,使得練習不再是枯燥的音符辨認,而更像是一種高級的“聽力遊戲”。這種能力一旦建立起來,對於未來學習任何復調音樂或者配器法,都會打下極其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它培養的是一種全麵的音樂思維。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停留在“學會視唱”這個層麵,它更像是一部關於“音樂語法”的入門指南。我注意到,它在講解一些特殊技巧時,會不動聲色地融入樂理知識。比如,在練習關於調式轉換的章節時,作者幾乎是同步地講解瞭主導音和關係大小調之間的轉換關係,讓你在解決實際演唱睏難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吸收瞭樂理知識,而不是為瞭樂理而樂理。這種“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的方式,極大地避免瞭傳統樂理學習的枯燥感。此外,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且富有邏輯性,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但每一個定義和解釋都直擊要害,這對於需要精準理解的音樂學習者來說,是最寶貴的品質。它真正做到瞭將技術訓練與深層理解相結閤,使得學習者不僅是機械地掌握瞭一種技能,更是提升瞭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