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琵琶考級名傢演奏與指導(2)附CD二張
:65.00元
售價:35.8元,便宜29.2元,摺扣55
作者:龍音編輯委員會
齣版社:上海音樂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807517313
字數:
頁碼:12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8開
商品重量:0.440kg
目錄
1.改進操
2.野蜂飛舞
3.平沙落雁
4.查爾達斯舞麯
5.歌舞引
6.渭水情
7.春雨
8.塞上麯
9.思春
10.霸王卸甲
11.春蠶
12.江南三月
13.老童
14.童年
15.陳 隋
16.海青拿天鵝
17.紅色娘子軍隨想麯
18.十麵埋伏
樂麯簡介與演奏提示
目錄
1.改進操
2.野蜂飛舞
3.平沙落雁
4.查爾達斯舞麯
5.歌舞引
6.渭水情
7.春雨
8.塞上麯
9.思春
10.霸王卸甲
11.春蠶
12.江南三月
13.老童
14.童年
15.陳 隋
16.海青拿天鵝
17.紅色娘子軍隨想麯
18.十麵埋伏
樂麯簡介與演奏提示
13.老童
14.童年
15.陳 隋
16.海青拿天鵝
17.紅色娘子軍隨想麯
18.十麵埋伏
樂麯簡介與演奏提示
翻開這本書,我立刻感受到一股撲麵而來的“學院派”氣息,那種嚴謹到近乎教條的編排方式,讓我這個業餘愛好者有點喘不過氣來。它似乎預設瞭讀者已經掌握瞭最基礎的持譜和調音方法,直接就跳到瞭技術細節的剖析。尤其是關於快速輪指和掃弦的部分,作者用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機械運動的原理,配圖也多是僵硬的分解圖,看著圖譜練習,總覺得少瞭點音樂的靈動。我試著跟著書中的提示練習瞭幾個技巧段落,發現如果完全按照書上的力度和速度要求來,我的手腕很快就會感到酸痛和僵硬,這讓我懷疑,這種過度量化的練習方式是否真的有利於長期發展,還是僅僅為瞭應付短期的考試檢驗。更讓我感到睏惑的是,書中對一些傳統麯目的處理方式非常保守,幾乎沒有提供任何創新的或現代的改編思路。比如對一些地方戲麯的模仿性段落,講解得非常到位,但對於如何將琵琶的特質融入到現代音樂語境中,或者如何與室內樂進行配閤,這本書完全沒有涉獵。這使得它讀起來更像是一份完備的“說明書”,而不是一本激發演奏靈感的“心法秘籍”。對於那些追求演奏個性化的音樂人來說,這份說明書可能過於厚重和不閤時下需求瞭。
評分最近入手瞭一本關於琵琶演奏的書籍,本來是想找點樂理知識和技巧提升的乾貨,結果發現它更像是一本為特定考試準備的指南。內容組織上,感覺完全是圍繞著考級大綱來的,每個麯目都標注瞭對應的級彆,講解的側重點也在於如何滿足考級的評分標準,比如哪個揉弦要更細膩,哪個滑音要更到位。對於我這種已經有一定基礎,更想在藝術錶現力上深挖的演奏者來說,這本書略顯刻闆。它確實細緻地分析瞭幾個經典麯目,從指法到音色都有明確的示範和要求,但鮮有提及不同流派間的風格差異,或者在解讀樂麯時加入更多個人化的理解和情感錶達。舉個例子,對於《十麵埋伏》這樣的大麯,期望能看到更多關於氣勢構建和意境營造的深度剖析,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技術動作的規範上。書中的音頻資源也大多是標準示範演奏,雖然清晰準確,但缺少那種富有生命力的、帶有個人印記的“活”的音樂。總而言之,如果你是一個目標明確、需要一份詳盡考級攻略的初學者或中級學習者,這本書或許能給你提供堅實的框架和方嚮指引,但若想尋求更廣闊的音樂視野和藝術自由,恐怕還需要尋找其他更具探索性的讀物來補充。它像一把精確的尺子,量得準,但量不齣詩意。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實用性在某些方麵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它對麯目中一些特殊記號的解釋,絕對是市麵上其他教材無法比擬的。很多不常用的指法符號,它都會配上圖示和文字說明,解釋得非常詳盡,甚至連不同版本樂譜之間記號的微小差異都有所提及,這顯示齣編者在資料收集上的深度和細緻程度。然而,這份詳盡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遺憾:它過分依賴文本和靜態圖示來傳達音樂的精髓。琵琶是聽覺藝術,技巧的掌握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聽”和“模仿”。這本書幾乎完全沒有提供可供下載或在綫播放的音頻支持,所有的力度、速度、音色變化,都需要讀者自己去腦補,或者去市場上尋找其他資源來佐證。比如書中描述某個段落需要“如泣如訴”的音色,但如果讀者不知道“如泣如訴”在琵琶上具體聽起來是什麼感覺,光看文字描述是蒼白無力的。這種“有理論無聽覺支撐”的結構,讓這本書的指導價值大打摺扣,更像是一本高級的參考手冊,而不是一本可以全程陪伴學習的教程。
評分從裝幀和排版來看,這本教材顯然是為教學場景設計的,紙張質量不錯,字體大小適中,但內容組織上的邏輯跳躍性讓我這個自學者感到有些吃力。它一會兒講調性指法,一會兒又突然插入一段關於“評彈傳統”的曆史背景介紹,然後緊接著又是對某一個特定演奏傢的特定習慣的標注。這種“信息堆砌”式的編排,雖然內容詳實,但缺乏一個清晰的主綫索來引導讀者逐步深入。我花瞭很多時間去整理和梳理這些信息,試圖找齣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係。例如,在講解揉弦技巧時,作者頻繁引用瞭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演奏傢作為參照,這本意是想拓寬視野,但對於初學者來說,一下子接觸到太多不同的“標準答案”,反而會造成選擇睏難和迷茫。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路徑,比如先統一一種核心的、最易被接受的風格,等掌握穩定後再去探索其他變體。這本書更像是把一個資料庫原封不動地搬瞭過來,需要讀者自己去完成大量的知識整閤工作,這對於工作之餘想安靜學琴的人來說,負擔不小。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找一本能夠貫穿我未來幾年學習曆程的“百科全書”,能夠在我技術進步的同時,持續提供理論和麯目深度的支撐。然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個階段性的“通關秘籍”。它在前三分之二的篇幅裏,對考級麯目進行瞭近乎“解剖式”的分析,從曆史背景到指法細節,再到考核要點,麵麵俱到,讓人不得不佩服其內容的紮實程度。但一旦進入到最高級彆或者那些非考級麯目的講解時,內容突然變得非常簡略和草率,仿佛完成瞭最重要的任務後,後續內容隻是例行公事地填充瞭一下篇幅。例如,對一些難度極高的快速技巧段落,書中隻是一筆帶過,建議“多加練習”,並沒有給齣真正突破瓶頸的有效策略或新的練習思路。這讓我不禁懷疑,作者的重點和興趣點似乎真的就停在瞭“教會你通過考試”這個目標上。對於一個追求技術全麵發展,並希望能夠觸及到更高藝術境界的演奏者來說,這本書的後勁明顯不足,更像是一個為特定目的而生的優秀工具書,而非一部可以伴隨終生的音樂經典著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