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I 级
1.上行与下行
2.骑木马
3.跳舞
4.我和你
5.回村寨
6.小夜曲
7.吹起芦笙跳起舞
8.草原圆舞曲
9.映山红
10.月芽五更
11.婚誓
12.苗家姑娘过山来
13.快乐的小巴郎
14.金孔雀轻轻跳
15.打水姑娘
16.沧海一声笑
17.月亮升起来
18.采花.
19.岸畔上开花
20.葫芦丝真可爱
二级
1.锯大缸
2.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3.四季调
4.欢乐颂
5.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6.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7.农夫怨
8.桔梗谣
……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九级
十级
附录一
附录二
编辑推荐
葫芦丝、巴乌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吹奏乐器,其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代,主要流传于傣族、彝族、阿昌族、德昂族、瓦族、哈尼族及白族等少数民族中。葫芦丝、巴乌音色优美,其主要的特点是音色轻、飘、柔,曲调柔弱纤细、悠扬动听,可用于独奏与合奏,同时,它们又是精美的工艺品。近年来通过我国各地音乐人的不断努力和推广,越来越受到**外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欢迎,使得这株民族民间的音乐奇葩根深叶茂、艳丽夺目。为了进一步普及与提高葫芦丝、巴乌的演奏技巧,唐俊乔编写了这本《中国葫芦丝、巴乌考级曲集》,以期通过本教材的教授与练习,使学习者达到符合各等级所要求的演奏水平。本书所列的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都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定的,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教授下,按照要求认真练习,努力学会、达到各等级所要求的演奏技巧。
这本书的体系构建得非常宏大且具有系统性,它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教你如何“吹响”乐器,而是致力于将学习者塑造成一个“合格的演奏者”乃至“准专业人士”。我注意到,在考级辅导的部分,它对不同级别的曲目选择有着非常精准的把握,既包含了那些耳熟能详、展示技巧的经典曲目,也穿插了一些相对冷门但对音乐表现力要求极高的曲目。更厉害的是,它在每一首重点曲目前面,都附带了对该曲的创作背景、民族风格以及难点预判的详细分析,这简直是为考级而生的“战术指导手册”。我以前练习曲子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吹,而有了这些背景分析,我才能更好地去理解作曲家的意图,从而进行更富感情和逻辑性的演绎。对于那些有明确考级目标的人来说,这套书简直是无价之宝,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如何做”,更是“为何如此做”的深度解读,极大地提升了备考的针对性和效率。
评分拿到这套教材后,最让我惊喜的是它配套的那两张CD。现在很多教程的配套音视频资料都做得非常敷衍,要么音质粗糙,要么就是只有简单的伴奏,缺乏真人示范。但这张专辑的录制水准简直可以媲美专业发烧碟!人声示范的部分,演奏者的气息运用、音色的变化处理得极其细腻入微,听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对于耳朵尚未完全成熟的初学者来说,这是最好的“听觉范本”。我特地对比了CD里的示范曲和书上标注的指法,发现它们是完全同步且高度契合的,这种软硬件的完美结合,让学习效率倍增。我试着跟着CD里的慢速示范练习了一段入门曲目,那种指法与音乐的咬合感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不像以前自己摸索时那样散乱无章。而且,伴奏的编排也很有心思,不同的曲目搭配了风格迥异的伴奏风格,从简约的笛子衬托到完整的民乐队合奏感,极大地丰富了演奏的层次感。这两张CD的价值,完全不亚于再买一本进阶教材,是真正实打实的增值服务,体现了出版方对音乐教育的深度理解和投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吸引人,那种传统的中国风元素运用得恰到好处,色彩搭配既有年代感又不失典雅,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专注于民族乐器的专业书籍。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厚实的纸张和清晰的印刷质量所震撼,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精品。说实话,我之前买过一些其他品牌的乐器教程,排版上总觉得有些凌乱,或者字体太小,阅读起来非常吃力,但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每一页的布局都经过精心考量,留白恰当,让人在学习复杂的指法和乐理知识时,眼睛不会感到疲劳。特别是那些示范图例,线条流畅,细节刻画得非常到位,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一眼就能明白正确的按孔姿势和气息控制要点。我特别欣赏它在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从最基础的发声练习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入到复杂的技巧和乐曲赏析,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光是翻阅这本书,就能感受到作者对葫芦丝和巴乌艺术的热忱与敬畏,这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位资深名师的悉心教导,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拿起乐器开始练习。
评分抛开所有的技术和考级因素,仅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套教材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装帧设计上的用心之处还体现在细节的打磨上,比如书签绳的设计,虽然是小小的细节,但对于需要频繁翻阅查找特定章节的学习者来说,确实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教材的自检和自我评估部分做得非常人性化。它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对错判断,而是设置了一些情景化的练习反馈,比如“如果你觉得这段旋律听起来像在‘喊叫’而不是‘歌唱’,请返回检查气息的稳定度”这类引导性语言,非常善于激发学习者的自我修正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乐器保养和日常维护的章节,内容详实且实用,涵盖了从选材到日常清洁保养的方方面面,让我这个新手对心爱的乐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呵护意识。总而言之,这本书的设计理念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教你弹奏,更教你如何爱护乐器,如何享受音乐,真正做到了对学习者负责到底。
评分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这套教程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对“中国特色”的挖掘和传承上,绝非市场上那些千篇一律的“西化”指法教学所能比拟。它非常注重民族乐器特有的韵味和“气”的培养,书里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详细讲解了“丹田运气”和“气息的色彩变化”对音色产生的影响。这些内容在很多速成教材中往往是被一带而过甚至完全忽略的,但对于想要真正弹奏出具有“中国魂”的乐曲的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内功心法。我发现作者在处理一些高难度的滑音、揉弦等技巧时,不仅仅是给出了机械的指法图,还结合了传统戏曲或地方民歌的演唱方式来类比讲解,这种跨界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艺术视野,让我们知道,葫芦丝和巴乌不仅仅是会发声的乐器,更是承载着文化情感的载体。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底蕴,是任何技术指导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