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莱施霍恩中级进阶钢琴练习曲33首:作品66
定价:49.00元
作者:莱施霍恩 著 段召旭 编 陈学元 校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444716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8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这部《莱施霍恩中级进阶钢琴练习曲33首:作品66》相当于4-7级的难度,旋律优美,同时每一首都针对不同的技术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是中等程度的钢琴学习者学习的良书。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这本练习曲其程度大致相当于车尔尼作品849到作品299。从音型、调性、和声以及旋律来说,这些练习曲比车尔尼作品849和作品299更为丰富和多变,音响也更浪漫化。而且与车尔尼作品849、作品299等明显侧重于右手的技术训练不同,莱施霍恩的这本练习曲对于两只手的训练几乎是均等的,每一首练习曲中两只手都会得到同样充分的练习,这一点难能可贵。这本练习曲从五指位置开始,每一条针对一种技术课题,括了音阶、琶音、双音、装饰音以及八度和多声部演奏等全面的训练内容。常有特点的是,这本练习曲集除了*后一首外,每一首的前面都有一个内容提要式的准备练习,要求每次重复弹奏20遍。这些准备练习使每首练习曲的训练目的更为一目了然,有利于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使用。这本练习曲的编订出版,并以取代传统的车尔尼练习曲为目的(车尔尼练习曲是常的钢琴教材),而只是希望能为我们钢琴教学的练习曲部分提供更多的选择,为钢琴教师解决学生的技术难题提供更多启发和训练方法,成为传统钢琴教材的有益补充。在此,我期待更多的国外钢琴教材能够引入到中国,让钢琴教材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使钢琴教学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莱施霍恩(Carl Albert Loeschhorn,1819-1905),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钢琴教师。遵照父的愿望,他自幼就在家中学习钢琴,但他本人初志在文献学。1837年师从贝尔格(Ludwig Berger)之后才决定了后的职业。他写有大量钢琴练习曲,其中有《30首旋律化练习曲(Op.38)》、《20首旋律化练习曲(Op.52)》(为作品38作预备)、三卷《进阶钢琴练习曲(Opp.65-67)》、《33首中级进阶钢琴练习曲(Opp.169-171)》、《40首儿童练习曲》(作品181)、《21首钢琴练习曲》(作品193)、《钢琴技巧天天练》(Piano Technics-DailyExercises for Piano)等。此外他还校订过舒曼以及约翰·菲尔德等人的乐谱,并曾执笔编写钢琴入门书籍。
作为一名多年在琴行兼职指导学生的老师,我需要不断更新和检验手头上的教学资源。莱施霍恩的这本《作品66》,经过我向几位不同程度的学生试用后,我得出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结论:它填补了我们教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空白。我们通常有哈农和车尔尼作为基础技术训练,然后直接跳跃到高难度的技巧作品,中间的过渡期往往是学生最容易放弃的阶段。这套练习曲恰好卡在了这个“高原期”。它的挑战性设置得非常巧妙,既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正在进步,又不会因为难度陡增而产生挫败感。特别是校注者对演奏风格的阐释,非常符合现代钢琴教学的理念,既保留了古典练习曲的严谨,又融入了对音色美学的现代追求。我尤其欣赏它在对位清晰度上的训练,让中级学生开始懂得如何平衡主旋律和伴奏声部。总而言之,这套书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打磨”技艺的,是真正能沉下心来做功夫的琴人必备的工具书,物超所值。
评分这套练习曲,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钢琴教材汗牛充栋,要找到真正能对胃口的太不容易了。莱施霍恩这个名字,我之前在一些更高级的教材里瞥见过,但没想到他在这本中级进阶的练习曲集里竟然藏着这么多宝藏。特别是段召旭老师和陈学校老师的校订版本,这一点非常打动我。要知道,中级水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瓶颈期,技法上要求开始精细化,但又不至于像高阶曲目那样让人望而生畏。我个人感觉,这套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不是简单地堆砌难点,而是循序渐进地把一些关键的钢琴技术点——比如和弦的均匀度、琶音的流畅性、手指的独立性和力度控制——巧妙地融入到每一首曲子中。举个例子,其中有一首侧重于八度连续演奏的练习,它不像传统的八度练习那样枯燥乏味,而是赋予了旋律性,让你在训练体力的同时,还能保持对音乐的感知。每次练习完,我都能明显感觉到前臂的放松度有所提高,这比单纯地“练累”要有效得多。至于出版社的选择,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出品质量一向值得信赖,纸张的触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很棒,即便是长时间对着谱子练习,眼睛也不容易疲劳,这对于一个业余学习者来说,真的是一个加分项。
评分说句实在话,选择教材这件事,有时候就是赌一把。我是在一个琴行老师的强烈推荐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拿下了《莱施霍恩中级进阶钢琴练习曲作品66》。我当时的主要困扰在于,我的基础和弦转换和琶音速度上不去,导致很多古典小奏鸣曲弹起来总是卡壳。这套书的“进阶”二字名不虚传,它并非那种浅尝辄止的入门书。它的难度跨度很巧妙,从一个扎实的中级起点开始,逐步向上攀爬。我个人最欣赏的地方在于,它对“均匀度”的训练非常到位。例如,里面有些练习要求在不均匀的节奏型中保持最高音的清晰度,这直接关系到你在演奏肖邦或李斯特作品时,旋律线能否“跳”出来。而且,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很有匠心。它不是按部就班地先练手指A,再练手指B,而是将不同技术难点穿插在音乐主题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技术积累。这使得每次练习都像是在“演奏”一首小曲,而不是在做枯燥的身体训练。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是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评分对于我这种对艺术品质有一定追求的乐迷兼学习者而言,一套好的教材,其“可读性”和“审美价值”同样重要。我买《莱施霍恩中级进阶钢琴练习曲》,很大程度上也是冲着这套书的整体包装和学术背景去的。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版本在视觉上做得非常舒服,五线谱排版疏密得当,对比度适中,阅读起来毫不费力。更深层次来说,莱施霍恩的作品本身就带有某种德奥学派的严谨性,这在当下的教学材料中,是比较稀缺的品质。它不追求炫技,而注重内在的逻辑和结构。我发现,很多我之前觉得“弹不好听”的段落,在细致地对照校订版上的力度记号和指法提示后,立刻变得清晰、悦耳起来。这套书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弹快”或者“如何弹强”,更重要的是“如何思考”指尖下的每一个音符背后的音乐意图。它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远超出了单纯的技巧操练范畴,对于提升我对音乐的理解层次,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评分我是一名工作了十多年的上班族,钢琴学习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放松,所以挑选教材时,我会非常看重“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平衡。坦白说,很多中级教材为了追求技术深度,常常牺牲了音乐性,听起来就像是机械噪音的堆砌,让人提不起劲。但莱施霍恩的这套《33首中级进阶练习曲》,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里面的曲子虽然确实是“练习曲”,但每一首都带着一种独特的小品味道。我特别喜欢其中几首慢速的、富有歌唱性的练习,它们迫使你去关注触键的深度和音色的变化,而不是只顾着把音符按对。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出身的琴童家长或者成人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我记得我孩子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觉得很多练习曲很“难”,但经过老师的引导,发现这些“难点”其实都是通往更高级演奏技巧的必经之路。更值得称赞的是,段召旭和陈学校老师的校注部分,对于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指法细节和踏板处理,提供了非常精准且现代的建议,这比照着老旧的德文或法文版本去瞎猜要靠谱得多,极大地避免了走弯路,让练习效率倍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