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音乐理论教材 法国艺术歌曲精(3)国外艺术音乐教程

正版音乐理论教材 法国艺术歌曲精(3)国外艺术音乐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贾涛任曦 编,陈伯祥 译
图书标签:
  • 音乐理论
  • 艺术歌曲
  • 法国音乐
  • 国外音乐
  • 音乐教材
  • 声乐
  • 高等教育
  • 音乐教学
  • 音乐史
  • 艺术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海源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641676
商品编码:29867557657
丛书名: 法国艺术歌曲精选3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具体描述


  • 版 次:1
  • 页 数:204
  • 字 数:230000
  • 印刷时间:2013年07月01日
  • 开 本:大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印 次:1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
  • 标准书号ISBN:9787539641676

 

法语语音基础知识

福雷(Gabriel Faur6,1845-1924)

1.寻梦

2.月光

 

萨蒂(Erik Safie,1866-1925)

3.达佛奈奥

4.帽商

5.沮丧

6.西尔维

 

丹蒂(Vincent d'Indy,1851-1931)

7.海上浪漫曲

8.牧歌

 

迪帕克(Henri Duparc,1848-1933)

9.邀游

 

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

10.花大衣

11.在草地上

 

鲁塞尔(Albert Roussel,1869-1937)

12.致一位年轻的绅士

13.一位贤妻的答复

 

阿恩(Reynaldo Hahn,1874-1947)

14.风流喜庆图

15.假如我的诗歌长上翅膀

 

夏米纳德(C6cile Chaminade,1857-1944)

16.假如我是园丁

17.你好像对我说

 

勒鲁(Xavier Henri Napol60n Leroux,1863-1919)

18.昆罗涌

 

巴歇莱(Alfred Bachelet,1864-1944)

19.可爱的夜晚

 

于埃(Georges Adolphe Hue,1858-1948)

20.我曾在梦中哭泣

 

维多尔(Charles Marie Widor,1844-1937)

21.叹息

 

奥涅格(Arthur Honegger,1892-1955)

22.秋天

 

普朗(Francis Poulenc,1899-1963)

23.温柔的小脸蛋

24.墓志铭

25.颂歌

26.失踪的人

 

米约(Darius Milhaud,1892——1974)

27.夜色中的游廊

28.晨曦

 

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

29.为什么?

30.微笑

31.迷路的未婚妻

 

达尼埃尔-勒叙尔(Yves Daniel-Lesur,1908-2002)

32.水中水

33.花语

34.雪

MP3光盘目录

“法国艺术歌曲”同德国艺术歌曲一样,同属艺术歌曲范畴,是世界音乐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音乐精品。其具影响力的代表作曲家从奠基人柏辽兹开始,到后来的福雷、德彪西、肖松、拉威尔等,直到近现代的普朗、梅西安以及达尼埃尔-勒叙尔等,共计三十多位。《高等院校艺术系列教材·法国艺术·歌曲精选:从福雷到勒叙尔(3)()》以作曲家生年为序,从福雷到达尼埃尔-勒叙尔,共收录了34首曲谱,曲后附有法语原文,自成一格,适合声乐爱好者和声乐比赛参赛者实用。


法国艺术歌曲精选(第三辑)国外艺术音乐教程 一、 教材背景与定位 本书是《国外艺术音乐教程》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深入剖析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法国艺术歌曲(Mélodie)的精髓。本教材旨在为音乐学院学生、专业声乐教师以及对法国浪漫主义晚期及印象主义时期声乐艺术有浓厚兴趣的音乐爱好者,提供一套系统、权威且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学习资源。 法国艺术歌曲,作为德语艺术歌曲(Lied)在法国的独特回应与发展,以其对歌词文学的精妙诠释、细腻的和声色彩以及对人声表现力的极致追求而著称于世。本册精选收录的作品,不仅是法国音乐史上的瑰宝,更是检验和提升演唱者艺术水准的试金石。 二、 内容结构与深度解析 本教材的编排严格遵循学术严谨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历史语境与风格演变(Context and Stylistic Evolution) 本部分首先构建了理解法国艺术歌曲的基础框架。它详细梳理了从浪漫主义中期向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过渡时期的历史背景。 文学基础的溯源: 重点分析了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等象征派诗人的创作理念及其对音乐化的影响。探讨了“诗歌即音乐”的核心思想如何在艺术歌曲中得到体现。 音乐语言的革新: 详细阐述了法布尔、德彪西、拉威尔等作曲家如何突破瓦格纳主义的影响,发展出独特的和声语言——如全音阶、五声音阶的使用、非功能性和声的探索,以及对传统调性结构的微妙处理。 “清晰度”与“色彩”的辩证统一: 分析了法国作曲家如何平衡德奥体系追求的“清晰表达”(Clarté)与追求的“音色与氛围”(Timbre et Ambiance)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核心作曲家作品精析(In-Depth Analysis of Core Composers) 本部分是教材的核心,选取了三位对法国艺术歌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曲家进行详尽的个案研究。每位作曲家的作品分析均包含乐曲背景、文本解读、音乐结构分析及演唱指导建议。 A. 加布里埃尔·福雷 (Gabriel Fauré) 的成熟期作品: 福雷被誉为“法国艺术歌曲之父”。本教材侧重于分析他后期作品中趋于内敛和精致的特点。 和声的微妙性: 重点剖析《威尼斯船歌》(Venise)和《梦后》(Après un rêve)等作品中,福雷如何运用延展的和弦和进行式的旋律线来营造一种梦幻或沉思的氛围。 人声线条的平衡: 讨论福雷对声乐旋律的布局,要求演唱者在保持歌词清晰度的同时,实现旋律线条的平滑流动,避免过度戏剧化。 B. 克洛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y) 的印象主义高峰: 德彪西的作品代表了法国艺术歌曲对听觉印象的极致追求。 音色与意象的关联: 以《亚麻色头发的少女》(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和《三首歌》(Trois Chansons de Bilitis)为例,解析德彪西如何通过钢琴织体的创新(如对位性织体、分解和弦的重新运用)来描绘特定的自然景象或心理状态。 节奏的模糊性: 分析德彪西如何通过自由的节奏处理,弱化德语Lied中严格的节拍感,使其更贴近自然语言的起伏。 C. 莫里斯·拉威尔 (Maurice Ravel) 的精确与讽刺: 拉威尔的作品展示了对古典形式的继承与对现代和声的驾驭能力。 异域情调与清晰的结构: 重点分析《希腊歌曲集》(Histoires naturelles)中,拉威尔如何将对自然的观察,用高度精确且结构严谨的音乐形式表达出来,特别关注其对配器(钢琴)的精细描绘。 对人声技巧的要求: 讨论拉威尔作品中对音准的极高要求,尤其是在处理快速的琶音和复杂的节奏交织时,对演唱者气息控制和敏捷性的挑战。 第三部分:演唱技巧的法国学派特色(Vocal Technique Specifics of the French School) 本部分从声乐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法国学派独有的演唱要求,这区别于意大利美声和德奥抒情唱法。 “圆润的声头”(Voix Mixte): 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技巧训练,在保持声音的圆润和穿透力的同时,避免过度使用喉部力量,以适应法国歌曲对音色“轻盈感”的要求。 咬字与清晰度(Diction and Clarity): 深入研究法语发音中的鼻音、半元音处理,以及如何在保持歌唱美感的同时,确保每一个法语辅音的准确性,这对于诠释法国诗歌至关重要。 钢琴与人声的对话: 强调法国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绝非简单的背景支持,而是与人声构成平等对话的艺术实体。演唱者必须学会如何倾听和回应钢琴的色彩变化。 第四部分:实践曲目选段与注释(Practical Repertoire Selections and Annotations) 教材提供了精选曲目片段的详细分析和直接的排练指导。这些片段选自德彪西、拉威尔、大仲马(Dumas)、普朗克(Poulenc)等作曲家的重要作品。 文本直译与意译对照: 提供权威的、考虑到诗歌韵律的文本翻译,帮助学习者理解原意的同时,掌握演唱时的情感侧重。 动态标记的解析: 对原作谱上的表情术语(如 léger, voilé, très soutenu)进行细致的解释,并给出符合法国美学传统的演奏法建议。 三、 教材特色与价值 1. 学术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本书不仅具备扎实的音乐学分析深度,更嵌入了大量针对演唱者的实用建议,确保理论指导可以直接转化为舞台实践。 2. 聚焦“美学”而非仅仅是“技巧”: 教材致力于引导学习者理解法国艺术歌曲背后的“美学精神”,即对精致、色彩和诗意的追求,而非停留在纯粹的技巧层面。 3. 严谨的史料考证: 所有乐谱版本和历史背景资料均经过严格的交叉比对,保证了教材内容的权威性。 本书是所有致力于掌握法国声乐艺术的音乐学习者不可或缺的专业参考书。通过系统学习,读者将能够深刻领悟法国艺术歌曲中那份独有的、精致入微的音乐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本面向国内学习者的教程,它的翻译质量是决定性的。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套教材的译文达到了近乎完美的水平。很多国外音乐术语,尤其是那些夹杂着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往往难以精准传达。然而,这本教材的译者显然是精通音乐史和德法文原著的专家,他们不仅准确地转换了文字,更重要的是,成功地保留了原著的学术“语境”和“语气”。例如,对于一些康定斯基式的模糊描述,译者没有简单直译成晦涩的中文,而是用最贴切的音乐学术语进行了精准的注释和转述。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没有遇到需要停下来反复琢磨句子结构或术语含义的障碍,这极大地保证了学习的流畅性,使得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论内容的理解之中。

评分

这套教材的装帧设计实在令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着烫金的书名,给人一种典雅而又不失学术气息的感觉。纸张的选择也相当考究,厚实且带有轻微的纹理,翻阅起来手感极佳,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累。更值得称赞的是,内页的排版布局极为清晰合理,五线谱的印刷清晰锐利,音符和记号的间距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辨识复杂的和声结构或对位线条。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体现了出版方对音乐学领域的尊重与用心。对于那些注重阅读体验和学习工具品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都提供了极高的满足感,极大地提升了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度。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历史背景介绍部分所配的精致插图或手稿复印件,这些细节丰富了理论的内涵,让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起来。

评分

我个人非常看重教材的“工具性”和“可操作性”,在这方面,这本书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仅是一本用来“读”的书,更是一本可以被“用”的参考手册。书中的索引系统设计得异常科学和详尽,无论我想查找关于“高加索和声”的特定应用,还是关于某个特定作曲家和声习惯的总结,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定位到相关章节。此外,附带的补充阅读材料列表也十分专业,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的读者指明了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列出的文献涵盖了从经典乐理到前沿音乐学的多重视角。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扎实而又可不断扩展的音乐理论知识框架,它在我桌上,更像是陪伴我进行长期学术探索的一位可靠的伙伴。

评分

这本书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上令人印象深刻。它没有采取传统的“先理论后练习”的刻板模式,而是将理论概念与实际的音乐片段紧密结合。在每一个新理论点讲解完毕后,紧接着就会出现一个或数个精选的外国艺术歌曲片段,这些片段不仅是理论的例证,其本身就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范例。作者通过对这些歌唱性旋律的细致拆解,展示了理论在真实音乐作品中的生命力。这种“理论即作品,作品即理论”的教学路径,极大地激发了我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分析现有曲目的热情。这种将“干燥的知识点”与“鲜活的音乐实例”无缝对接的处理方式,是教科书中最难能可贵的一点。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阐述深度,远超我预期的普通入门教程。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知识点的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西方音乐体系演变背<bos>. 比如在讲解调性发展时,作者巧妙地引入了哲学思辨的视角,将巴赫时代的严谨逻辑与后浪漫主义时期功能和声的瓦解过程进行了精妙的对比分析。尤其是在“功能和声的深化解析”这一章节,它对次属和弦的运用、离调的技巧做了详尽且富有洞察力的剖析,甚至涉及到了一些当代作曲技法的前瞻性讨论。这使得即便是已经学过基础乐理的进阶学习者,也能从中汲取到全新的养分。我感觉作者在撰写时,心中始终对一位受过良好古典音乐熏陶的演奏者或作曲家说话,用语精准,逻辑链条严密,没有丝毫的含糊其辞,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的深度教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