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力量:中外舞蹈素质教育历程》共五个章节,各个章节讲述的内容分别是:第I章舞蹈和远古教育;第2章人本觉醒与舞蹈教育;第3章人文精神与舞蹈教育;第4章人格定位与舞蹈教育;第5章人性回归与舞蹈教育。
《舞蹈的力量:中外舞蹈素质教育历程》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绪言
第-章舞蹈和远古教育
一、舞蹈的姿态和动作充当了远古教育的手段
1.舞蹈与传授生产、生殖和天象等知识
2.舞蹈与传授军事知识和治病健身
3.舞蹈与远古原始氏族的历史传承
二、原始宗教祭祀仪式蕴含了舞蹈教育的因素
1.强烈的情感因素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力
2.充足的生命情调和显著的舞蹈教育功能
第二章人本觉醒与舞蹈教育
第-节中国先秦的乐舞教育
一、传说中五帝时代和夏、商两代的舞蹈教育
1.传说中五帝时代的乐舞教育
2.夏、商两代的乐舞教育
二、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乐舞教育
1.西周的礼乐制度
2.西周的乐舞教育
3.春秋战国时期的乐舞教育
二、儒家的乐舞教育思想
1.儒家的乐舞教育观
2.儒家的乐舞教育目的
第二节古希腊的舞蹈教育
一、古希腊宗教祭祀中的舞蹈教育
1.祭祀中的“战斗舞”教育
2.祭祀中的“和平舞”教育
一、斯巴达的舞蹈教育
1.斯巴达军事训练中的舞蹈教育
2.斯巴达其他学校中的舞蹈教育
二、雅典的舞蹈教育
1.雅典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中的舞蹈教育
2.雅典体操学校中的舞蹈教育
四、古希腊的舞蹈教育思想
1.古希腊哲学家的舞蹈教育观
2.古希腊哲学家的舞蹈教育目的
第三节中国先秦和古希腊乐舞教育评述
一、诗、歌、舞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
二、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乐舞教育
1.为宗教事务服务
2.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和国家政治服务
三、培养理想人格的舞蹈教育
1.推崇“中和”,讲究“节制”
2.造就道德高尚、追求身心和谐
四、体现人本觉醒的舞蹈教育思想
1.人的自我意识与乐舞教育
2.人的理性认识与乐舞教育思想
第三章人文精神与舞蹈教育
第-节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宫廷的舞蹈教育
一、古希腊舞蹈教育的流传与中世纪宗教歌舞中的舞蹈教育
1.古罗马的舞蹈教育
2.中世纪宗教歌舞中的舞蹈教育
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宫廷的舞蹈教育
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宫廷的舞蹈运动
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宫廷的舞蹈教育
3.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宫廷的舞蹈教师
第二节古典时期欧洲宫廷的舞蹈教育
一、古典时期法国宫廷的舞蹈教育
1.“小步舞”和它的教育功能
2.路易十四和芭蕾训练
二、西化进程中俄国的宫廷舞蹈教育
1.俄国宫廷舞蹈教育开展的背景
2.俄国宫廷舞蹈教育开展的状况
第三节文艺复兴至古典时期的舞蹈教育思想
一、对舞蹈教育功能的认识
1.舞蹈能使人获得善的德行
2.舞蹈能修饰人的行为举止、仪表仪态
3.舞蹈能使人礼貌相处,使社会文明有序
二、对舞蹈教育目的的追求
1.培养端庄优雅的行为风范
2.培养谦和恭敬的宫廷礼仪
第四节欧洲宫廷舞蹈教育评述
一、贵族性质的舞蹈教育
1.贵族舞蹈的特征
2.与贵族的性质和内涵相呼应的舞蹈教育
二、由骑士精神构筑的宫廷舞蹈模式
1.骑士之爱与宫廷舞蹈礼仪模式
2.宫廷舞蹈礼仪模式的教育价值
三、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舞蹈教育
1.尊重身体、爱戴他人的舞蹈教育
2.追求人类文明的舞蹈教育
四、带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审美情趣的舞蹈教育
1.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影响
2.受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影响的舞蹈教育
五、受国王意志和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影响的舞蹈教育
1.法国国王的意志对舞蹈和舞蹈教育的影响
2.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对舞蹈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人格定位与舞蹈教育
第-节18、19世纪的舞蹈教育
一、法国宫廷外的舞蹈教育
1.外省和沙龙的舞蹈教育
2.法国大革命后新贵的舞蹈教育
二、大众的舞蹈教育
1.私人舞蹈教育与学校舞蹈教育
2.军队中的舞蹈教育
三、欧洲殖民地的舞蹈教育
1.美洲殖民地的舞蹈教育
2.中国殖民地的舞蹈教育
第二节19世纪舞蹈教师的功绩
一、18、19世纪欧洲生活舞蹈的演变
1.小步舞渐渐失去了魅力
2.乡村舞冲击了法国式的高雅
3.华尔兹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19世纪法国舞蹈教师的功绩
1.塞拉利尤斯的功绩
2.吉罗代的功绩
第三节18、19世纪舞蹈教育评述
一、作用于人格定位的舞蹈教育
1.对舞蹈培养高雅气质的认同
2.从张扬贵族精神到体现绅士风度
3.由启蒙愚昧到宏扬优良的天然禀赋
二、符合时代审美需要的舞蹈教育
1.封建审美观的失落和资产阶级审美观的生命力
2.使人愉悦的舞蹈和新的礼仪规范
三、体现城市文明特色的舞蹈教育
1.欧洲现代城市的发展与舞蹈活动的特点
2.关闭式对舞的社交舞定位及其教育价值
……
第五章人性回归与舞蹈教育
第六章舞蹈与当代教育
结语
关于建立国民舞蹈教育体制的设想
参考书目
插图目录及出处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中外舞蹈教育史成果的积累和升华。共分六大章节,从探索舞蹈教育的起源开始,依次阐述了中国先秦和古希腊的舞蹈教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舞蹈教育,17~18世纪欧洲的舞蹈教育,19世纪欧洲、美国和中国的舞蹈教育以及20世纪后欧美现代的舞蹈教育。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引证,论证丰富,以较强的说服力证明了舞蹈教育作为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有相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和设计。是舞蹈研究人员、学校老师,以及素质教育的专业人员的宝贵参考资料,更是有关政府教育部门决策的有力依据。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专业深度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正是这份挑战性,才让它显得如此珍贵。它没有采用那种迎合大众的简化方式,而是直接切入了舞蹈教育和训练的核心难题。我特别喜欢它在讨论教学法时所使用的案例分析,那些具体的场景还原和解决方案,让人感觉作者是真正站在一线,面对真实的学生和教学困境。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与领域内顶尖专家的对话,让我对自己过去那些模糊的“感觉”和“直觉”有了更清晰的学术命名和理论支撑。我甚至开始重新规划我的练习日程,试图将书中提到的整合性训练模式融入其中。这本书更像是一部操作手册,指导你如何从根本上重塑对舞蹈的认知框架,而不是简单地教你几套动作。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虽然内容很硬核,但整体视觉体验却非常流畅舒适。那些恰到好处的图示和流程图,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那些抽象的、难以用文字描述的身体力学原理。我过去常常在阅读技术性书籍时感到头疼,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懂得在关键时刻用视觉语言来辅助说明,体现了作者对信息传递效率的重视。翻阅过程中,我注意到许多关于安全性和科学性的提示,这对于长期习舞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展现了作者在推广艺术的同时,对学习者身体健康的深切关怀。这让我感到,作者不仅是一位理论家,更是一位富有责任感的导师。
评分初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内容组织的跳跃性和广度,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博学。它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舞蹈动作的层面,而是试图去挖掘舞蹈背后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脉络。我特别注意到其中对于不同地域舞蹈风格的比较分析,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比,远超出了我以往在其他资料中读到的肤浅介绍。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读者穿梭于古老的仪式和现代的舞台之间,展现了舞蹈作为人类精神载体的强大生命力。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思考那些关于艺术与社会变迁关系的论述,深感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跳舞”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审美和情感表达史的浓缩。对于想要成为一名更全面、更有深度的舞者或艺术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其坚实的理论后盾。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很吸引人,那种带着复古感的字体和充满动感的舞蹈剪影,立刻就让我对它产生了好奇心。我一直对舞蹈这个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缺乏一个系统性的入口来深入了解。拿到这本厚厚的书后,我首先被它详实的目录所震撼,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指导的方方面面,简直就像一个舞蹈知识的宝库。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理论概念时所展现出的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读起来虽然专业,但绝不枯燥,反而让人有一种被引领进入一个全新世界的感觉。比如,它对身体感知和空间意识的探讨,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生活中与身体的互动方式,这对于任何想要提升自我表达能力的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实践书中所讲的那些基础训练方法,相信通过系统的学习,我的舞蹈理解和表现力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宏大而又细腻,它成功地将宏观的教育史回顾和微观的个体技能培养编织在了一起。我喜欢它在探讨“素质教育”时所展现出的前瞻性,它超越了单纯的技艺传授,强调的是人格塑造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这种将舞蹈视为一种全人教育工具的视角,对我产生了极大的触动。我发现,自己过去可能只关注到了“跳得好不好看”,而这本书引导我去思考“通过舞蹈,我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它不仅仅是舞蹈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部激发个人潜能的行动指南,激励我去探索身体和心灵之间那片未被完全开发的疆域。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什么是好的舞蹈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批判性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