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食物也治病(粮油篇)》中涉及的食材主要包括五谷杂粮、食用油和调料。五谷杂粮是人类主要的粮食,提供了人类所需的绝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也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杂粮所富含的纤维素更是引起营养学家的广泛重视。食用油在人类膳食中被广泛应用,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世界各地的人们对食用油的选择趋于多样化,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用油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而调料则是人类追求美食过程中不断尝试得来的“瑰宝”,由于它的存在,人类的饮食活动才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
内页插图
目录
一、五谷杂粮
1.大米
2.小米
3.糯米
4.紫红糯米
5.黑米
6.大麦
7.小麦
8.玉米
9.燕麦
10.荞麦
11.薏米
12.黄豆
13.赤小豆
14.黑豆
15.绿豆
16.豌豆
17.蚕豆
18.芡实
19.芝麻
20.高梁
二、食用油
1.豆油
2.花生油
3.菜籽油
4.葵花籽油
5.玉米油
6.茶籽油
7.橄榄油
8.麻油
9.棉籽油
10.米糠油
11.月见草油
12.红花籽油
13.火麻油
14.核桃油
15.棕榈油
……
三、调味品
精彩书摘
芡实性平味甘涩,人脾、肾二经。有补中益气、滋养强身、固肾涩精、补脾止泻之功效。可用于脾虚泄泻、遗精滑泄、带下、小便频多、失禁等症。《本草从新》说:“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小便不禁。”《本草纲目》亦称:“芡实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它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是秋天进补的首选食品,适宜儿童、老年人、肾虚体弱、消化不良者食用。芡实与莲子肉、淮山药、白扁豆之类一同食用,效果更佳。若用瘦肉与芡实同烧,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好处。
(1)芡实250克,莲子250克,山药250克,分别炒黄研末,加藕粉250克拌匀,每次30克,加糖调匀,煮羹服食,每日3次,连服10天,可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久泻。
(2)芡实30克煎服,可治遗精、滑精、早泄、白带、小便频数。
(3)芡实30克炒黄,红枣15克水煎,兑入黄酒15克,睡前服,可固肾缩尿,适用于老年人夜间多尿或小便失禁。分辨芡实的质地好坏,首先要看外观色泽:色泽白亮、形状圆整、粒大均匀的,一般质地比较糯;外观虽白,光泽不足、色萎的,质地梗性;色带黄的,则可能是陈货,其质地也是梗性。另外要看芡实是否干燥,无蛀虫、粉屑和杂质,否则容易霉变。鉴别是否干燥可用齿咬来鉴定,齿咬松脆、易碎的干燥,略带韧性的较潮。此外,还要闻其有无异味,如有硫黄味,可能是虫蛀后加工的。
贮存:将芡实在90~95℃的水中烫漂1-2秒钟,可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较好地保存鲜芡实的感官品质,凉后注水装入包装袋内,放入冰箱速冻室内保存。①凡感冒初起或便秘腹胀者不宜食;②芡实要用文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才能起到充分养身的作用;③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否则难以消化,一般每次50克左右;④鲜芡实大火煮开后,只需煮1分钟即可,否则越煮越硬;⑤芡实有较强的收涩滞气作用,尿赤、便秘、食不运化者及妇女产后不宜食;⑥婴儿不宜食芡实。
……
前言/序言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需物质。自人类文明起源之初,人们即开始对食物进行认识和研究并不懈至今。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食物除了能给机体提供能量外,还可在机体出现病症时起到治疗、调理、补益的作用。如隋·杨上善所著《黄帝内经太素》中记载:“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以最朴素浅显的语言阐述了“药食同源”的思想。《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尚难区分,无毒者可以食用,有毒者则避之。而后数千年,随着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药、食才逐渐开始分化,但其之间仍有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古埃及人在象形文字中有关于用蜂蜜治疗口腔溃疡的详细记录,而我国古代医书中更是将那些能用食物治病的医生称为“上工”。《太平圣惠方》云:“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疾者,可谓上工矣。”这也是祖国医学防病治病的独特之处。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正确认识经常食用的食物原料所具有的药用属性和价值,笔者对食物的属性、产地、药用价值、临床应用及食物的贮存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较细致的归纳、整理和总结,并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和著作,编写了本书,以方便读者查阅。
书中涉及的食材主要包括五谷杂粮、食用油和调料。五谷杂粮是人类主要的粮食,提供了人类所需的绝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也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杂粮所富含的纤维素更是引起营养学家的广泛重视。食用油在人类膳食中被广泛应用,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世界各地的人们对食用油的选择趋于多样化,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用油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而调料则是人类追求美食过程中不断尝试得来的“瑰宝”,由于它的存在,人类的饮食活动才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
编写此类图书是一项探索性的整理工作,笔者在编写过程中已意识到有相当的难度,由于水平有限,缺乏经验,不免出现错误及遗漏,权作抛砖引玉之举。欢迎读者指正,并恳请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膳食养生:粮油智慧与健康之道》 引言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食物不仅仅是维系生命的基本需求,更是承载着健康、文化与智慧的载体。古老的东方智慧早已洞察到,精妙的膳食搭配与合理的食物选择,是抵御疾病、颐养身心的重要途径。本书《膳食养生:粮油智慧与健康之道》正是基于这一深邃的认知,聚焦于我们日常餐桌上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粮油,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健康密码,为您揭示如何通过科学、智慧地选择与运用粮油,构建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开启健康养生新篇章。 第一章:粮油的健康基石——认识谷物之王 我们每天的能量摄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谷物。它们不仅提供身体运转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更是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宝库。然而,不同种类的谷物,其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影响却千差万别。 全谷物的力量: 本章将首先带您认识被誉为“谷物之王”的全谷物,包括糙米、燕麦、藜麦、玉米、荞麦、小米等。我们将深入探讨它们的营养构成,例如丰富的膳食纤维如何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B族维生素如何参与能量代谢,维护神经系统健康;以及镁、锌、铁等微量元素对维持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的重要性。我们会对比精制谷物(如白米、白面)在加工过程中营养素的大量流失,阐述为何选择全谷物是构建健康饮食的基石。 不同谷物的功效细说: 糙米: 揭示糙米独特的“胚芽”和“麸皮”所蕴藏的丰富维生素E、B族、多种矿物质以及γ-谷维素,它不仅能提供持久能量,还有助于降脂、降压,改善睡眠。 燕麦: 重点介绍燕麦中神奇的β-葡聚糖,深入剖析其在降低血脂、血糖、增强饱腹感方面的卓越表现,并分享适合不同人群的燕麦食用方法。 藜麦: 探索藜麦作为“超级食物”的地位,讲解其作为完全蛋白质的优势,丰富的矿物质和抗氧化剂,以及对控制体重、改善贫血的潜在益处。 玉米: 聚焦玉米中的膳食纤维、玉米黄质和叶黄素,阐述其对视力健康、抗氧化、预防癌症的积极作用。 荞麦: 深入了解荞麦独特的芦丁成分,以及它在软化血管、保护心血管系统、改善微循环方面的独特价值。 小米: 讲述小米的易消化特性,以及其富含的色氨酸对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的功效。 杂粮的协同作用: 我们还将探讨将不同种类的杂粮混合食用的好处,它们能够提供更全面、更均衡的营养,发挥出协同增效的作用,例如“八宝饭”的健康智慧。 第二章:健康食用油的选择与智慧 油,作为烹饪离不开的必需品,其品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用油,究竟哪一种才是健康的优选?又该如何科学地选择和使用它们? 脂肪的真相: 本章将带您拨开迷雾,深入了解脂肪的分类,特别是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影响。我们将重点阐述亚油酸(Omega-6)和α-亚麻酸(Omega-3)这两种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各自扮演的关键角色,例如对心血管健康、大脑功能、抗炎反应等方面的重要性。 不同食用油的营养特色: 橄榄油: 详细介绍特级初榨橄榄油中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多酚类抗氧化物质,以及它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抗炎、抗衰老方面的卓越功效。 菜籽油: 探讨菜籽油(尤其是低芥酸菜籽油)中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均衡比例,以及它作为日常烹饪用油的健康选择。 亚麻籽油: 重点介绍亚麻籽油是α-亚麻酸(Omega-3)的极佳来源,深入解析α-亚麻酸在缓解炎症、改善情绪、促进大脑发育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并强调其不宜高温烹饪的特性。 核桃油: 讲述核桃油在提供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还富含维生素E、磷脂等,对改善大脑记忆力、保护视力具有积极作用。 芝麻油: 介绍芝麻油(尤其是香油)的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如芝麻素和维生素E,以及它在促进食欲、抗氧化方面的功效。 大豆油/葵花籽油等: 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植物油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健康评估,并提供如何根据烹饪需求进行选择的建议。 烹饪方式与用油的配搭: 本章将详细分析不同食用油的烟点和稳定性,指导读者如何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如凉拌、炒、炸、炖)选择最合适的食用油,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并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例如,为什么特级初榨橄榄油更适合凉拌,而一些耐高温的植物油则更适合煎炸。 “好油”与“坏油”的界定: 区分精炼油、初榨油、氢化油等,揭示过度精炼和氢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强调选择天然、初榨的食用油对健康的重要性。 第三章:粮油与常见健康问题的智慧应对 掌握了粮油的基本知识后,我们该如何将这些智慧融入日常,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健康挑战?本章将聚焦于几种常见的健康问题,探讨粮油在其中的作用。 心血管健康的守护者: 详细阐述全谷物中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如何帮助降低胆固醇,稳定血压;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Omega-3,如何维持血管弹性,预防血栓形成。提供具体的粮油选择和饮食搭配建议,例如用糙米替代白米,用富含Omega-3的植物油烹饪。 肠道健康的“清洁工”: 深入剖析膳食纤维在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中的关键作用,如何通过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来预防便秘,改善肠道微生态,从而增强免疫力,甚至影响情绪。 血糖管理的“稳定器”: 讲解全谷物低升糖指数(GI)的特点,如何帮助减缓餐后血糖升高速度,对于糖尿病患者和高血糖人群的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对比精制谷物对血糖的快速冲击,强调杂粮粥、全麦面包等作为主食的益处。 体重控制的“秘密武器”: 阐述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能提供更强的饱腹感,减少过量进食;而健康的脂肪,如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能量,促进新陈代谢。 提升免疫力,抵御炎症: 介绍谷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以及优质食用油中的抗氧化剂和Omega-3脂肪酸,它们如何协同作用,增强身体的免疫防御能力,抑制体内炎症反应。 第四章:粮油的烹饪与储存智慧 即使拥有最优质的粮油,不当的烹饪和储存方式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健康隐患。本章将提供实用的指导。 烹饪技巧: “低温慢煮”的妙用: 强调低温烹饪方式(如蒸、煮、炖)更能保留粮油的营养成分,并建议避免过度油炸,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黄金搭档”的组合: 分享一些经典的粮油搭配,例如用糙米与豆类同煮,或在炒菜时加入少量芝麻油增香提味。 调味的智慧: 引导读者减少盐、糖、酱油等调味品的用量,更多地依靠粮油本身的香气和风味来提升菜肴的口感。 储存的学问: 粮油保鲜指南: 详细讲解如何正确储存各类谷物和食用油,例如避光、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以及不同食用油的保质期和开封后的注意事项,避免氧化变质产生哈喇味。 “新鲜”是关键: 强调购买当季、新鲜的粮油,并建议少量多次购买,以确保食材的最佳品质。 第五章:个性化粮油膳食方案与生活方式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都是独特的,因此,粮油的摄入也应有所侧重。本章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不同人群的粮油选择: 儿童与青少年: 关注生长发育所需,推荐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杂粮,以及适量核桃油、亚麻籽油等。 孕妇与哺乳期妇女: 强调对叶酸、铁等矿物质的需求,推荐富含这些营养素的谷物,以及对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的Omega-3脂肪酸。 老年人: 关注消化功能和骨骼健康,推荐易消化、富含钙质的谷物,以及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食用油。 慢性病患者: 结合前一章的知识,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提供更具体的粮油选择和限制建议。 膳食平衡的原则: 强调不偏不倚,多样化的摄入,以及合理控制总热量。 将健康融入生活: 鼓励读者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日常的饮食习惯,从每次的烹饪和选择中,体会粮油带来的健康益处。 结语 《膳食养生:粮油智慧与健康之道》并非一本简单的食谱,而是一部关于食物智慧的启蒙之书。它引导我们重新认识我们最熟悉的粮油,挖掘它们蕴藏的健康密码,学会如何以更科学、更智慧的方式来选择和运用它们。从粗粝的五谷到温润的油露,每一粒种子,每一滴油,都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和生命的活力。愿您通过本书的引导,在餐桌上开启一段探索健康、拥抱活力的美妙旅程。让粮油成为您健康生活的坚实基石,助您拥抱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