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贝妮编著的《**月嫂的月子一本通》共分四部分: 准备篇——人员分工,环境安排,购物清单…… 实战篇——四个阶段月子攻略,42天逐日检索;从宝宝出生呵护到宝宝满月,对宝宝的喂养、睡眠、身体护理等各种问题给出详尽解答;对妈妈的产 后恢复进行专业指导。 补丁篇——宝宝和妈妈在月子期间常见问题的大汇总。 月子餐——合理的饮食搭配方案及图文并茂的月子餐食谱。
卫贝妮编著的《**月嫂的月子一本通》是一本 有关坐月子常识的书籍,书中内容由一个明星月嫂口 述而成,真实详尽。主要内容包括:如何甄选优质月 嫂,月子期睡眠起居的*佳组合,正确的哺乳姿势, 让新生儿安睡的秘密法宝,不同阶段的月子餐等。正 文后面还附有月子餐食谱,图文并茂,方便实用。
卫贝妮,70后,生活专栏作家,东南卫视编导,做过大型活动和晚会策划、导演,担任过两档栏目《东南播爆点》《都来@我》的栏目制片人,在省广电集团迄今为止*大规模的季播选秀节目《欢乐合唱团》中任职执行导演兼撰稿,目前担任收视分析组组长。 唐凤萍,**月嫂,在多年实践中发展了一套实用而有效的“42天坐月子攻略”,是备受众多企业家、主播、都市白领推崇的实战型育儿专家。
前言
准备篇
一、人员分工
(一)必须亲力亲为吗?
(二)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帮手?
(三)如何选择月嫂?
(四)如何处理婆媳关系?
(五)家有大宝怎么办?
二、环境安排
(一)选择合适的房间
(二)提前做好房屋的清洁消毒工作
(三)确保房间内的健康安全
(四)在家里预先留足空间
三、物品清单
(一)家具类
(二)电器类
(三)妈妈用品
(四)宝宝用品
实战篇
**阶段:**~7天(身体恢复与初步学习)
Day1
一、建立亲密关系的六大要诀
二、小宝宝的五个“**”
三、新妈妈的四项注意
四、新晋爸爸的三个角色
Day2
一、下奶
二、给宝宝换尿布
三、会阴清洁和伤口护理
四、剖腹产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五、产褥操A
六、第二天的宝宝
Day3
一、哺乳的正确姿势
二、正确抱宝宝
三、产后抑郁——第三日抑郁
四、恶露
五、产褥操B
六、黄疸
七、卡介苗注射
Day4~7
一、开奶和疏通奶结
二、母乳喂养的关键问题
三、会阴侧切伤口拆线
四、出院
五、脐带护理
六、给宝宝穿衣
第二阶段:第8~14天(调整过渡与日常护理)
Day8~9
一、奶粉喂养
二、拍奶
三、妈妈的日常身体护理
四、产褥操C
Day10~12
一、宝宝的排泄模式
二、母乳不足
三、给宝宝洗澡
四、宝宝的身体护理
Day13~14
一、安抚宝宝
二、给宝宝抚触
三、挤母乳
四、储存母乳
第三阶段:**5~28天(伤口愈合与应对难题)
Day15~18
一、宝宝的睡眠
二、哄宝宝入睡
三、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四、产褥操D
Day19~23
一、猛长期
二、夜间喂奶
三、与宝宝的沟通
四、乳房疼痛
Day24~28
一、尿布疹
二、宝宝的便秘
三、生病时的母乳喂养
四、新爸爸的产后抑郁
第四阶段:第29~42天(状态回升与步入正轨)
Day29~34
一、满月宝宝
二、体重增长测评
三、混合喂养
四、溢奶和吐奶
五、产后月经
Day35~41
一、湿疹
二、宝宝的被动操
三、外出和旅行
四、宝宝的视力保护
Day42
一、产后体检
二、宝宝成长表
三、EPDS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四、产后瑜伽
补丁篇
关于宝宝
一、需要特殊护理的宝宝
二、养育双胞胎
三、宝宝常见疾病
四、意外伤害防范
五、脐带血
关于妈妈
一、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补充
二、常见乳房疾病
三、其他常见疾病
月子餐
一、月子餐的四字真经:分段实施、少食多餐、均衡多样、适时调整、稀软为主、勿忘忌口!
二、月子餐的饮食禁忌:忌食生冷、忌食厚味、忌食回奶食品、忌刺激性饮料和禁烟!
三、月子餐的每日组成
四、月子餐的四个阶段
**阶段(**~7天)排毒期:以排除恶露和开胃为主
第二阶段(第8~14天)修复期:以修复组织、促进乳汁分泌为主
第三阶段(**5~28天)滋补期:以补气养血、调理体质为主
第四阶段(第29~42天)调整期:以强化体能、大补气血为主
五、月子餐食谱
附录
月子餐食谱范例
0~5岁女孩体重增长曲线图
0~5岁女孩身高增长曲线图
0~5岁男孩体重增长曲线图
0~5岁男孩身高增长曲线图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有意思的,色彩搭配柔和,标题字体醒目,看得出来在视觉传达上花了不少心思。我通常买书会先看看装帧,这本拿在手里有一定的分量,纸张的质感也挺舒服,不是那种很廉价的纸张,翻阅起来感觉不错。不过,光看封面,我并不能判断它具体讲了些什么硬核内容,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面向新晋父母的“宝典”预告片,暗示着里面汇集了大量实用的育儿知识。我更期待的是,内容上能否真正做到“一本通”,覆盖从孕晚期到宝宝满月后这段时间妈妈们最关心的所有细节,比如产后恢复的食谱推荐,到底哪种运动适合尽快恢复体型,还有处理新生儿黄疸、湿疹这些常见问题的权威建议。如果能有资深专家或者经验丰富的月嫂的真实案例分享,那就更好了,毕竟书本知识有时候不如实战经验来得踏实。我对这种集大成者的书籍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口水话集合,而是真正能提供立竿见影帮助的指南。我买它的时候,主要就是冲着这个“通”字去的,希望能一册在手,解决所有月子期间的疑虑,省去我到处搜集零散信息的麻烦。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在构建一个全面且友好的月子知识体系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成功地平衡了理论的严谨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它不像某些育儿指南那样咄咄逼人,强迫读者接受某种单一的育儿哲学,而是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和背后的逻辑。这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纳其中的建议。比如,对于辅食添加的时间点,它可能不止提供一个方案,而是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劣。这种开放性的引导,让我觉得读起来更舒服,更有自主权。它更像是一个可以随时翻阅的工具箱,而不是一本必须从头读到尾的连环小说。我期望它能长期保持内容的更新和迭代,因为育儿知识和科学观念总是在进步的,如果能随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修订,那么这本书的生命力就会更长久,真正成为一本可以伴随宝宝成长的“通”系列读物,而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品。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首先翻阅了目录结构,这部分布局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效率。这本书的章节划分得相当细致,从产前准备到产后护理,再到母乳喂养的技巧,好像真的涵盖了各个方面。我注意到其中有一章专门讲了“科学坐月子与传统习俗的取舍”,这一点我很欣赏,因为现代育儿理念和老一辈的经验总是在碰撞,这本书似乎想做一个中立的调解者,给出既尊重科学又考虑家庭接受度的建议。我特别留心看了关于情绪管理的那一节,很多宝妈在月子里都会经历产后抑郁的边缘状态,如果书里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提一句“要开心”,那绝对是加分项。另外,关于新生儿的睡眠训练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不同月龄段的参考方案,而不是一刀切的理论。说实话,市面上很多育儿书都有一个通病:理论很丰满,但实际操作起来,面对一个哭闹不止的婴儿,所有的理论都变得苍白无力。所以,这本书的实操性,尤其是那些“应急处理”的步骤,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与其说是学术著作,不如说更像是一位资深前辈在跟你耳边轻声细语地传授经验,非常贴近生活。没有太多拗口的医学术语,即便是涉及到复杂的生理变化,作者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这一点对于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来说非常友好,阅读压力小了很多。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个环节时,都会穿插一些“过来人”的忠告,比如关于洗澡水温的细微差别,或者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真的吃饱了,这些都是教科书里不常写,但却是日常中最让人纠结的细节。此外,书中对“细节之处”的关注度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如何正确地给宝宝拍嗝,仅仅一个角度的调整就能让宝宝舒服很多。这种对微小操作的精确指导,正是它价值所在。我不需要它成为一本医学专著,我需要它是一本能让我少走弯路的“生活说明书”,目前看来,它的语调和内容组织方式很符合这个定位,读起来轻松,学起来不费劲。
评分从内容深度来看,我感觉这本书在基础知识的普及上做得非常扎实,对于初次接触育儿知识的人来说,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非常有效。它没有跳过任何一个基础环节,从产后恶露的观察到乳房护理的日常保养,都做了详尽的描述,让人感觉作者对月子期的生理变化有着非常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但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特殊情况的应对策略。比如,如果宝宝早产或者有轻微并发症,书里的通用建议还能适用吗?这类“超纲”内容的探讨,往往能体现出一本书的知识储备上限。如果它只是停留在“正常”情况的描述上,那它的适用范围就会受到限制。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知识的边界”,明确告知读者在哪些情况下必须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而不是过度依赖书本知识进行自我诊断或处理。毕竟,月子期是一个高风险期,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在寻找它在处理“异常”情况时,给出的具体指引和建议的力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