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光钢琴作品集·谐谑曲 山东风俗组曲 [Cui Shi Guang Selected Works for the Piano:Scherzo Shandong Folk Suite]

崔世光钢琴作品集·谐谑曲 山东风俗组曲 [Cui Shi Guang Selected Works for the Piano:Scherzo Shandong Folk Suit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崔世光<作曲> 著
图书标签:
  • 钢琴曲
  • 钢琴教材
  • 中国钢琴曲
  • 崔世光
  • 山东民乐
  • 器乐谱
  • 独奏谱
  • 艺术类
  • 音乐
  • 古典音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5523105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2106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ui Shi Guang Selected Works for the Piano:Scherzo Shandong Folk Suite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
正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崔世光钢琴作品集·谐谑曲 山东风俗组曲》收入了崔世光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作的两部经典作品。《谐谑曲》创作于1979年至1980年间,跌宕起伏的音乐表现出万象更新的喜悦心情和对光明前景的憧憬。《山东风俗组曲》创作于1978至1979年间,包含“乡土小调”“对花”“南飞雁”“幽默曲”“细雨”“花鼓”六首分曲,展现了北方民间音乐的韵律与色彩。

作者简介

  崔世光,钢琴家、作曲家,曾于1978年至1984年任中央乐团独奏家兼创作组成员。其间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唱片公司和香港唱片公司录音及录制唱片,也数次由中国文化部选为中国音乐家小组成员赴欧洲及苏联巡回演出。1984年赴美国Syracuse大学音乐学院留学,获双硕士学位后受聘任教六年。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钢琴音乐,曾在英国奥德堡音乐节(1985)、奥地利缪瑙中国文化研讨会及因斯布鲁克第17届国际音乐教育大会(1986)、迈阿密全美音乐教师年会(1991)上作专题讲座,也在《美国音乐教师》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中国音乐教育状况(1990)。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序言


崔世光钢琴作品精选集:序曲与幻想曲 著者: 崔世光 教授 编订: 音乐研究与教育学会 出版社: 华夏音乐文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 导言:艺术的跨越与时代的和声 本书籍汇集了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崔世光教授在二十世纪中后期至新世纪初,专注于大型器乐作品创作与对西方古典主义精神进行深刻本土化诠释的钢琴独奏作品。不同于以往专注于特定地域风土人情的组曲式创作,本选集更侧重于探索钢琴这一媒介在表达宏大叙事、抽象情感以及纯粹技巧层面的无限潜能。 崔世光教授的音乐生涯,始终行走在东西方音乐语言的交汇点。他早年深造于欧洲顶尖音乐学府,对巴赫的复调结构、肖邦的浪漫主义气息、拉赫玛尼诺夫的广板抒情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实践。回国后,他并未止步于对既有风格的模仿,而是积极地将这些深厚的西方技艺基础,融入到对中国传统音乐语汇的提炼与重构之中。 《序曲与幻想曲》并非一部简单的作品集,它是一份珍贵的音乐手稿档案,记录了崔教授在特定历史时期,面对个人内心世界与时代思潮时,所迸发出的创作火花。本选集中的作品,无论在和声布局、曲式结构还是演奏技巧的复杂性上,都达到了崔教授创作生涯的一个高峰,展现了他对键盘乐器表现力的极限探索。 卷首篇章:宏大叙事的开端——《黎明序曲》(Fantasia for the Dawn) 本选集的首部作品《黎明序曲》,创作于1988年,是崔教授受邀为某重要国际艺术节开幕式而作的一部大型单乐章作品。此曲长达近十五分钟,结构上采取了典型的奏鸣曲式框架,但其主题发展逻辑却充满了自由的幻想色彩。 音乐特质分析: 1. 主题的对比与冲突: 乐曲伊始,低音区响起如大地苏醒般的沉重和弦,预示着宏大的背景。随后,一个由五声音阶构成的、极具穿透力的主题在右手高音区快速铺陈。这种低沉的“史诗感”与高亢的“希望之声”之间的张力,贯穿全曲。 2. 织体的复杂性: 崔教授在此曲中大量运用了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跑动和复杂的交错琶音,这些技巧不再仅仅是炫技的手段,而是服务于构建“光线穿透云层”的听觉效果。特别是中段再现部的变奏,加入了类似管风琴般的厚重和弦叠置,对演奏者的踏板控制和触键力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3. 情感的升华: 《黎明序曲》的末尾,放弃了传统英雄主义的凯旋式结束,转而采用了一种近乎宗教般的宁静与沉思。它表达的“黎明”,并非政治或军事的胜利,而是一种对人类精神自由的深沉祈盼。 此曲的问世,标志着崔教授彻底摆脱了早期作品中受到的地域性叙事束缚,转向了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普适性表达。 中篇核心:内省与梦境的交织——《四首即兴幻想曲》(Four Impromptu Fantasias) 紧随其后的是一套结构紧凑、情感私密的《四首即兴幻想曲》。这组作品创作于相对安静的九十年代初期,被认为是崔教授“内心独白”的集中体现。 I. 迷惘(Labyrinth): 本曲以不稳定的调性为特征,频繁使用半音阶进行和声游移,营造出一种找不到出口的心理困境。其节奏自由,变化莫测,要求演奏者对“自由速度”(Tempo Rubato)的理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II. 静湖(Still Water): 与第一首的躁动形成鲜明对比,此曲几乎是纯粹的冥想。它主要以分解和弦和极简的主题动机构成,速度极为缓慢(Adagio Sostenuto)。乐曲的难度不在于速度,而在于气息的连贯性与音色的纯净度,每一个音符都必须具有穿透人心的水晶质感。 III. 往事的回响(Echoes of the Past): 本曲是崔教授对肖邦夜曲风格进行借鉴与超越的典范。右手旋律线条优美而略带伤感,左手伴奏却采用了极为现代的和声进行,时而出现不协和音程的突然插入,仿佛美好的记忆被现实的冷酷瞬间打断。 IV. 躁动与释放(Agitation and Release): 这是四首中最具技巧挑战性的一首。快速的八度交替、大规模的跨越,以及极富冲击力的强弱对比,展现了作曲家对钢琴键盘的全面掌控。其情绪的爆发点设置精妙,层层递进,最终在一系列激昂的琶音中戛然而止,留给听者无尽的回味。 尾声:技巧的巅峰与哲思的沉淀——《练习曲五首》(Five Etudes) 本书选集的收官之作,是崔教授对传统“练习曲”概念的颠覆。这些作品虽然被冠以“练习曲”之名,但其艺术价值和音乐完整性丝毫不逊于任何独立的奏鸣曲乐章。它们是作曲家对特定钢琴技巧的极致提炼,也是对音乐哲学思考的物化体现。 练习曲(一):速度与逻辑 (Tempo and Logic) 专注于右手极其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音阶与琶音的均匀度,同时要求左手在极慢速中演奏极具复杂对位意味的固定低音。此曲挑战的不仅是手指的独立性,更是大脑对不同速度逻辑的并行处理能力。 练习曲(二):和声的厚度 (Harmonic Density) 此曲要求双手同时演奏密集的、宽音程的九和弦与十和弦,并要求在保持和弦的清晰度下,以歌唱性的方式处理最顶层的旋律声部。它探讨了如何用钢琴的“重量感”来表达情感的深度。 练习曲(三):瞬间的断裂 (Instantaneous Fracture) 这是一部高度戏剧性的作品,充满了快速的重音跳跃与极端的力度变化(从pppp到ffff)。它要求演奏者能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完成从极弱到极强的转换,模拟了思维中断裂、情绪骤变时的状态。 练习曲(四):复调的迷宫 (The Polyphonic Maze) 此曲深入探究了钢琴的复调潜力。三条或四条独立的旋律线在不同的音区同时进行,它们之间既有逻辑上的联系,又有听觉上的相互干扰。这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如指挥家般的全局观,精准把握每一条声部的生命力。 练习曲(五):寂静的重量 (The Weight of Silence) 与前四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第五首练习曲以大量的休止符和极简的音符排列构成。它探讨了“未被演奏的音乐”的力量。演奏的重点在于对呼吸感的把握、对残响的控制,以及对音符之间空间感的精确塑造。 结语:一扇通往纯粹音乐世界的窗户 《崔世光钢琴作品精选集:序曲与幻想曲》是献给所有严肃音乐学习者和热爱钢琴艺术的听众的一份宝贵礼物。它不提供耳熟能详的民谣改编,不描绘具体的山水风光,而是带领我们深入到作曲家本人最深层的创作核心——在宏大的结构中寻求个体的表达,在精湛的技巧中沉淀哲学的思辨。阅读、研习并演奏这些作品,无疑将是对一位伟大音乐家艺术遗产的一次深度致敬。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音乐的理解往往受限于我所听到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这套作品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在试图构建一种跨越地域限制的音乐语言,同时又巧妙地保留了某些地域性的叙事痕迹,虽然我无法完全定位到具体的风土人情,但那种潜藏在音乐结构深处的“地方感”确实能被隐约捕捉到。这使得聆听过程充满了一种探索的乐趣,你会忍不住去猜测,哪个旋律的走向可能源自某地的歌谣,哪种节奏的律动又可能模仿了某种日常劳作的节拍。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让我能够从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音乐灵感,拓宽了我对当代钢琴创作的视野。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真正触动人心的钢琴作品,这本选集真的没有让我失望。初听时,就被那种深沉而又充满力量的旋律深深吸引住了,它仿佛能将听者瞬间拉入一个充满故事感的情境之中。那些乐句的起承转合处理得极其细腻,每一个音符的强弱变化都像是作曲家在与听众进行一次心与心的对话。特别是一些慢板部分,那种悠扬和克制的美感,让人听了之后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能感受到创作者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波动。我常常在深夜里关上灯,只伴随着钢琴声独享这份宁静,感觉灵魂得到了极大的洗涤和升华。这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哲学表达。

评分

作为一名正在努力提升演奏技巧的钢琴学生,我对曲目在技术层面的要求是很高的。这本集子里的作品,在我看来,恰到好处地平衡了艺术性和技术挑战性。它既有需要精准控制和爆发力的部分,锻炼了手指的独立性和速度,也有大量考验乐句线条连贯性和踏板控制的篇章。我尝试弹奏了几首难度较高的乐章,发现它们对于提升我对和声色彩的敏感度非常有帮助,强迫我去思考如何用不同的力度和触键方式来表现同一个音符在不同背景下的情绪差异。每一次练习都像是一次与作品的搏斗与和解,虽然过程艰辛,但每攻克一个小难关,都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对提升整体演奏水平裨益良多。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对古典音乐的接触时间相对较短,很多知名作曲家的作品我已经听得有些“审美疲劳”了。所以,当我发现这本集子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接触,结果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里的音乐没有过度雕琢的学院派痕迹,反而充满了自由和真诚,听起来非常“舒服”且富有画面感,一点都不沉闷。它似乎更注重旋律本身的美感和听众的情感共鸣,而不是故作高深的理论堆砌。对于那些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找到一种既能放松身心、又能让大脑保持活跃的音乐体验的人来说,这套作品简直是完美的背景音乐,它能够静静地存在于你的空间里,不喧宾夺主,却又时时提醒你生活中的美好与力量。

评分

这套乐谱的印刷质量简直让人眼前一亮,纸张厚实有质感,装帧设计也相当考究,看得出制作者在细节上下的功夫。打开书页时,那种油墨散发的淡淡清香,让人感觉非常愉悦。我对曲谱的排版布局非常满意,五线谱清晰易读,音符间距恰到好处,即便是演奏一些快速的段落时,也不容易看花眼。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乐段,编辑者还特意标注了指法建议,这对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省去了自己摸索大量时间。虽然我还没有完全钻研完里面的全部曲目,但仅凭这精美的装帧和清晰的排版,就已经值回票价了。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常棒的实体书体验,无论是收藏还是日常练习使用,都让人倍感舒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