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精品课程教材,新版突出创业思维、创业行动、精益创业。
内容简介
本书继续保留前三版的整体框架和内容特色,根据创业教育的发展及授课教师的反馈,做了相应的修订。本书以创业过程为主,同时注意强化了关键要素,将创业的关键要素和创业活动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了“观念、知识、技能和行动”这一框架。除了理论更新和调整外,新版对引例、调查数据、创业者谈创业、文献研读、行动指引、课外练习、案例等内容也做了大量的更新。在修订时以创业过程为主。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创业与创业思维1
引例今夜酒店特价1
1.1创业活动及其本质3
1.2创业认识的演进11
1.3创业的类型17
1.4创业逻辑与创业思维23
本章要点29
重要概念29
复习思考题29
文献研读30
实践练习1.1拼图和做被子30
实践练习1.2访谈身边的创业者30
实践练习1.3数据分析30
第2章成为创业者32
引例90后传奇创业者:郭鑫32
2.1创业者:一个相对独特的社会群体34
2.2创业能力41
2.3创业者的社会责任与创业伦理50
2.4创业的负面影响55
本章要点57
重要概念58
复习思考题58
文献研读58
实践练习2.1检验创业者的心理素质59
第3章认知创业机会62
引例谷歌如何识别与开发创业机会62
3.1创业机会的内涵63
3.2创业机会的识别70
3.3创业机会的评价74
3.4创业机会的建构79
本章要点84
重要概念84
复习思考题84
文献研读85
实践练习3.1创意评价85
实践练习3.2创业者的风险承担85
第4章组建创业团队87
引例扎克伯格:团队的能量87
4.1创业团队的内涵88
4.2创业团队的组建92
4.3创业团队的冲突与治理97
4.4创业团队的领导102
本章要点107
重要概念108
复习思考题108
文献研读108
实践练习4.1古典名著中的创业团队109
第5章整合创业资源110
引例王老邪的“邪”门手艺与修补术110
5.1资源基础理论与创业资源112
5.2步步为营与资源拼凑116
5.3整合外部资源的机制125
5.4外部资源整合的过程129
本章要点132
重要概念132
复习思考题132
文献研读133
实践练习5.1资源整合谈判133
实践练习5.2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134
第6章设计商业模式135
引例Uber帝国的商业模式135
6.1商业模式的内涵137
6.2商业模式的设计框架143
6.3商业模式设计的一般过程147
6.4在模仿与竞争中设计商业模式151
本章要点156
重要概念156
复习思考题156
实践练习6.1商业模式创新156
第7章明确目标市场157
引例闷头一年做出完美产品,用户却不需要157
7.1目标市场定位158
7.2产品开发模式161
7.3设计创业营销方案169
7.4创业营销策略173
本章要点176
重要概念176
复习思考题176
文献研读177
实践练习7.1细分市场177
实践练习7.2客户访谈177
第8章撰写商业计划178
引例商业计划的生命力178
8.1商业计划的目的和用途180
8.2商业计划的基本要求与核心内容183
8.3商业计划的撰写原则与技巧194
8.4商业计划的反对之声198
本章要点203
重要概念203
复习思考题203
文献研读204
实践练习8.1撰写优秀的摘要204
实践练习8.2从低碳型创意到商业计划205
实践练习8.3借助软件工具撰写商业计划206
第9章开展创业融资207
引例郑海涛的三次创业融资故事207
9.1创业融资的困难与优势209
9.2面向创业的融资渠道212
9.3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225
本章要点229
重要概念229
复习思考题229
文献研读230
实践练习9.1中小企业融资230
实践练习9.2拟写融资计划230
第10章成立新企业231
引例一个“超牛”网站何以走向覆灭232
10.1新企业属性233
10.2成立新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235
10.3市场进入与进入程序243
10.4新企业的运营设计251
本章要点258
重要概念258
复习思考题258
文献研读259
实践练习10.1新企业成立的途径260
第11章发展新企业261
引例致创客的一封信261
11.1新企业的生存263
11.2企业成长270
11.3公司创业279
本章要点286
重要概念287
复习思考题287
文献研读287
实践练习11.1撰写创业失败总结报告288
实践练习11.2企业在创业初期快速成长的背后288
第12章完善创业决策289
引例埃隆·马斯克传奇创业生涯的九大决策289
12.1创业决策的内涵291
12.2创业直觉决策295
12.3基于过程的创业决策方式300
12.4提升创业决策的途径304
本章要点311
重要概念312
复习思考题312
文献研读312
实践练习12.1连环创业者的决策分析313
实践练习12.2创业决策常见的问题与对策313
第13章健全创业机制314
引例现象、事实、观点与思考314
13.1创业管理的创业机制316
13.2创业机制的拓展318
13.3创业机制的永续性324
本章要点328
重要概念328
复习思考题328
文献研读329
实践练习13.1创业的绿色化330
实践练习13.2将创意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机会330
参考书目及推荐阅读331
网站推荐332
微信号推荐333
前言/序言
在互联网浪潮、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的强力驱动下,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和重视创业者——那些将机会转变为现实并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人。作为教育者,我们在为有抱负的创业者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工具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引导他们激发自身潜力并取得成功。
《创业管理》自2008年1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以来,今年已经是第3次修订了。与2013年6月出版的第3版相比,本次修订除了资料内容更新外,比较大的变化如下。
1.突出创业行动作者综合近20年来的创业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提出了“观念、知识、技能和行动”框架,并构建了“改变观念”(Attitude)、“培养技能”(Skill)、“掌握知识”(Knowledge)、“付诸行动”(Do)的“ASK.DO”模式。前3版侧重于ASK,本次修订突出了Do(创业行动),鼓励创业实践。全书13章中有10章的内容聚焦于新企业创建之前的活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从0到1的创业过程,大幅度压缩了新企业创建及之后存活发展的部分。各章的标题也注意动词化,比如“创业机会”变为“认知创业机会”,“商业模式设计”改为“设计商业模式”,“创业者”改为“成为创业者”,等等。
2.强化创业认知创业认知是指人们用来做出有关创业行为的评估、判断或决策的知识结构,关注焦点是创业者的思维模式。创业认知不同于人格特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多年来,我们一直相信并强调“小企业不是规模小的大企业”,呼吁关注并挖掘创业活动的独特性。为此,前几版侧重于创业过程,结合关键要素,介绍能够反映创业活动内在规律的研究成果,但基于过程的内容设计也容易形成“管理的创业化”。创业认知的研究突出“情境-思维-行为”的基本框架,增加了创业思维和认知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强化有助于创业实践的理念和知识。“如果一般的认知从看见杯子是‘半满’的改变为看见杯子是‘半空’的,那么这里就可能存在着重大的创新机遇。”彼得·德鲁克所强调的就是认知的价值。
3.重视创业方法在修订过程中,不仅注重创业思维和行动,也注重增强操作性,比如针对创业思维,介绍了精益创业的方法论;在商业模式部分,增加了商业模式设计的一般过程;等等。针对一些重要概念,如创业者的可承受损失,介绍了具体的计算指标和方法。但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与观念、知识结合起来,而不独立介绍。“激情创业,理性行动”一直是我们所倡导的。
创业是一种在资源高度约束、不确定性强的前提下的假设验证性、试错性、创新性的快速行动机制。需要实践,但也需要理论。有人拿游泳比喻创业,学再多理论,如果不跳下水,永远不会游泳。不少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会游泳,完全是在水沟里自我摸索、扑腾出来的。”的确,没有教练的指导也会游泳,但多数只会一种简单的泳姿,而自由泳、仰泳、蝶泳等都会且游得既快又美,多数还得有职业教练的指导。
4.深化创业逻辑当今社会,不确定性增强,速度竞争更激烈,要求创业行动要快速、低成本地验证和试错,快速迭代、用户参与价值共创、精益思想被推崇都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创业实践中的创新。本次修订在内容框架上沿用了过程的逻辑,但这种逻辑只是一般性的创业过程,并不意味着绝对意义上的时间先后。所以,在反映一般过程的前11章之后,增加了“完善创业决策”这一章内容,进一步强调创业决策的独特性,旨在引导创业者不断总结和提升。创业过程是挑战自我的过程,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干中学是创业学习的主要特征。
5.适应创业实践这几年,我国创业实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创新型国家战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降低创业门槛、互联网+创业等各种力量促成了创业者群体大众化的格局,创业活跃但创新型创业比例偏低仍是事实。本次修订除了更多地反映新的创业实践外,也注重引导创新型创业,提升创业活动的质量。后一章“健全创业机制”既是提炼总结也是构念和展望。
6.丰富创业教学资源教学法实属教育之根本,创业教育也不例外。在教学法上,可以参考我们团队成员翻译的《如何教创业:基于实践的百森教学法》这本书。在案例上,原来每章末都有综合案例,考虑到篇幅,更从效果角度出发,这些案例将结合团队练习等单独编撰出版,作为本书的配套教学资源供大家选择。
本次修订的动力和依据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以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为核心的团队继续开展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实践。在创业研究方面,结合调查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我们将研究重点从创业过程向创业认知研究深化,更加关注创业活动的前端。在创业教育实践方面,2014年10月,在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面向天津市所有高校的学生开设了创业班,对长期形成的教育理念进行验证,收到良好的效果。一位参加创业班的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在总结时写了这样一句话:“创业能教吗?我认为答案一定是可以的,但是教学方法一定不是教室模式。”创业研究与创业教育实践中的收获和新的认识成为我们修订本书的动力。
其次,社会力量的推动提升了需求。2014年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教育部和各部委、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众创空间、创业学院纷纷创建和成立,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实际创业的比例也在提升,这些都对创业教育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我们编写的这本《创业管理》自2008年出版以来,已经被几百所高校采用,及时更新、打造精品是我们的责任。
后,也是重要的,同行专家的鼓励和建议,以及读者的反馈。2014年和2015年,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团队合作,召开了两次大型的教学研讨会,2015年暑假在东北大学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创业教育研讨会暨‘如何教创业’高峰论坛”有300多位教师参加。大家鼓励我们不断修订教材,也给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此,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表示真诚的感谢,他们(按姓氏笔划排序)是:
万炜湖南大学马丁太原理工大学马鸣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秀宏天津大学王坤天津商业大学王欣安徽财经大学王敏武汉大学王鉴雪北京工业大学王燕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牛芳南开大学毛基业中国人民大学尹建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邓汉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付锦峰河南工程学院冯新碳9学社吕力武汉工程大学朱必祥南京理工大学朱吉庆上海外国语大学朱欣民四川大学华锦阳上海财经大学刘峰涛东华大学刘海建南京大学刘瑛太原科技大学刘景江浙江大学关小燕江西师范大学汤汇道合肥工业大学许正中国家行政学院许朗南京农业大学孙纬业天津理工大学孙家胜浙江工商大学杜义飞电子科技大学杜运周安徽财经大学杜卓君上海海洋大学李文忠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李冬梅山东工商学院李华晶北京林业大学李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政吉林大学李俊浙江科技学院李剑力河南省委党校李晓伟中国海洋大学李家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李琳大连海事大学李新生湖南工业大学杨雪莲青岛大学杨媛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肖昆黑龙江科技大学吴小节广东工业大学吴琨南京审计学院吴满琳上海理工大学何云景太原科技大学何中兵哈尔滨工业大学狄成杰安徽财经大学汪元锋上海金融学院汪秀婷武汉理工大学汪宜丹上海金融学院沙彦飞淮阴工学院沈超红中南大学张仁江南开大学张文松北京交通大学张平华南理工大学张莉江南大学张慧玉浙江大学张铭三峡大学张维天津大学陈丹山东大学陈文华江西师范大学陈立新天津工业大学陈收湖南大学陈劲清华大学陈昀湖北经济学院陈忠卫安徽财经大学陈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苗青浙江大学林立杰烟台大学林嵩中央财经大学易世志重庆交通大学易锐湘潭大学周小虎南京理工大学周文辉中南大学周立新重庆工商大学周海明西安邮电大学赵文红西安交通大学赵观兵江苏大学赵红梅内蒙古财经大学赵荔上海金融学院胡桂兰江苏大学胡涌北京林业大学胡霞中国矿业大学侯胜田北京中医药大学姜锡明新疆财经大学贺妍苏州大学贺尊武汉科技大学聂元昆云南财经大学聂锐中国矿业大学贾建锋东北大学夏宁山东财经大学顾颖西北大学钱杭园浙江农林大学钱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黄卫伟中国人民大学黄娅雯云南财经大学黄福广南开大学梅小安江西财经大学曹巍中国矿业大学崔显林云南财经大学隆湘成湖南大学葛建新中央财经大学董志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青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靖中国矿业大学鲁涛南京理工大学曾春花贵州师范大学湛军上海海事大学温馨沈阳工业大学雷家骕清华大学路江涌北京大学谭旭红黑龙江科技大学谭志合九江学院熊道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樊智勇南阳理工学院黎赔肆南华大学颜志刚韶关学院戴逸飞韶关学院戴维奇浙江财经大学魏立群香港浸会大学本次修订工作主要由薛红志、陈寒松、李华晶和我共同完成,薛红志修订了第1、2、6、8章的内容,陈寒松修订了第5、7、9、10章的内容,李华晶修改了第3、4、11章的内容并撰写了第12、13章的内容。我负责对这三位的修订稿进行进一步修订和终校改。
参与本书第1版至第3版编写修订工作的还有:陈忠卫,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陈立新,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陈颉,天津财经大学副教授;陈文华,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杜国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杜运周,安徽财经大学教授;李政,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李乾文,南京审计大学办公室主任、管理学院教授;王晶晶,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胡望斌,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杨俊,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赵都敏博士、田新博士、朱晓红博士、张慧玉博士等。
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优秀团队合作,有压力但更有愉快之感。周中华总经理已经升任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还继续关心本书的修订工作。吴亚军编辑及其团队成员投入很大精力收集各方意见,想方设法改进交流学习平台,让我们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修订改进本书,在此要特别感谢。同时要感谢国内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感谢广大读者通过网络给出的建议和鼓励,感谢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反馈,感谢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的所有团队成员及其在本书编写修订过程中的贡献。
继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后,2014年,本教材又入选了“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使用这本书的兄弟院校数量也在逐渐增多。我们将会继续修订更新,期待你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张玉利2016年3月教学建议教学目的本书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创业热潮的背景下关注与了解创业思维和行动,理解创业行动的内在规律以及创业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认识创业管理过程中经常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初创企业的特点,挖掘创业精神的内涵,从创业实践中总结适应信息社会的竞争优势来源和管理创新经验,发现创业机制。本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和创新意识,塑造和强化创业精神,培养和锻炼机会识别、创新、资源整合、团队建设、知识整合等创业技能,引导学生用创业的思维和行为准则开展工作,培养和强化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将创业机制运用于既有企业、大企业以及社会管理实践中。
前期需要掌握的知识管理学、管理经济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知识。
课时分布建议教学内容教学要点课时安排MBA本科第1章创业与创业思维了解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挖掘创业活动的本质内涵了解创业的一般性过程认识并培养创业思维掌握创业行动的基本准则24第2章成为创业者掌握创业者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分析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理解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独特技能和素质归纳创业者的社会伦理和社会责任清楚创业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压力等负面影响23第3章认知创业机会掌握机会识别和判断的基本方法把握判断适合个体创业者的机会特性了解创业机会评价的目的和方法熟悉提升机会识别能力的途径透视机会识别的发现和建构过程理解信息加工对创业机会建构的意义44(续)教学内容教学要点课时安排MBA本科第4章组建创业团队了解创业团队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了解团队组建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了解创业团队演变的一般规律掌握优秀创业团队的主要特征理解团队的创业型领导的特点42第5章整合创业资源了解创业者资源整合的独特性熟悉创业者资源整合的机制和技能运用资源基础理论等解释创业活动理解创业资源整合难的原因掌握资源整合的一般原则与过程42第6章设计商业模式了解商业模式的内涵与逻辑熟悉商业模式的核心构成要素掌握商业模式的设计方法体验商业模式的设计过程分析商业模式设计中的关键假设44第7章明确目标市场学会定位市场的基本方法区分传统的产品开发与顾客发展区分瀑布型开发与敏捷迭代开发掌握创业营销的基本工具和方法45第8章撰写商业计划了解商业计划的基本格式、规范掌握商业计划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掌握撰写商业计划书的基本技巧规避商业计划书的错误做法熟悉探索导向计划方法的基本构成认识环境不确定性对商业计划的影响43第9章开展创业融资了解融资难的原因掌握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了解不同融资方式的差异了解融资的一般过程23第10章成立新企业了解新企业成立的衡量维度认识新企业成立需要的条件和时机熟悉新企业市场进入的三种模式熟悉企业的组织选择熟悉一人公司与相关组织形式的差异掌握新企业适合采用的组织结构了解企业注册的程序和步骤熟悉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23第11章发展新企业掌握新企业提高合法性的基本举措了解现金流对新企业生存的重要性掌握企业成长的规律掌握企业持续成长的管理重点了解公司创业的内涵理解公司创业的实施过程22第12章完善创业决策理解创业决策的独特属性把握构成创业决策的三个基本要素了解创业直觉决策的意义掌握提升创业直觉决策的方法透视创业决策的不同方式及其适用情境掌握提升创业决策效果的途径41(续)教学内容教学要点课时安排MBA本科第13章健全创业机制从创业管理中感悟和提炼创业机制从创业管理中分析信息社会背景下的企业管理重点理解创业管理与当前环境新趋势之间的联系了解和掌握创业管理实现社会使命的途径分析创业管理知识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作用2课时总计4036说明:(1)在课时安排上,对MBA建议课堂讲授40个学时、案例讨论14个学时;对本科生建议课堂讲授36个学时、组织案例讨论12个学时、课外练习12个学时,标注课时的内容要讲,其他内容可不讲,或者选择性补充;对非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建议安排超过48个学时,以便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
(2)每章在后都设计了实践练习,建议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可以利用课堂汇报交流,其中不少练习可以代替案例分析。
《商业领袖的远见:战略思维与创新实践》 引言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成功不再是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敏锐的市场洞察以及不懈的创新精神的必然结果。本书《商业领袖的远见:战略思维与创新实践》并非一本简单的操作指南,它是一次深入的探索,旨在帮助读者理解驱动企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并掌握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能力。我们关注的不是“如何快速致富”或“一夜成名”的速成秘籍,而是那些真正能够塑造行业格局、引领企业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深层智慧与方法论。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从宏观战略规划到微观运营执行的整个价值链,旨在为有志于成为卓越商业领袖的你,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思考框架。我们将一同剖析那些定义了成功企业基因的要素,探讨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遇的艺术,以及如何将创新融入企业文化的每一个细胞。 第一部分:基石——战略思维的淬炼 第一章:洞察全局——认识商业生态系统 在投身商业战场之前,理解“战场”本身是至关重要的。本章将带领读者超越孤立的企业视角,深入理解一个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我们将探讨: 行业分析的深度透视: 如何运用波特五力模型、PESTLE分析等经典工具,不仅分析现有竞争格局,更要预判行业未来的演变趋势。这包括理解技术颠覆、政策法规变化、宏观经济波动以及消费者行为的长期迁移。我们不仅仅是“知道”这些因素,更要学会“解读”它们对自身企业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价值链的精妙设计: 每一家成功的企业都拥有精心设计的价值链。本章将深入解析价值链的构成要素,从供应商关系、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理解每个环节的战略意义。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价值链,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创造独特客户价值,甚至构建强大的竞争壁垒。 利益相关者网络的构建与管理: 现代商业并非单打独斗,而是网络化协作的产物。本章将强调理解和管理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社区,乃至监管机构。我们学习的不仅是获取他们的支持,更是如何通过共同的愿景和互信,构建稳固的合作关系,化解潜在的冲突。 宏观趋势的预判与应对: 技术革命、全球化进程、人口结构变化、环境挑战,这些宏观趋势如同无形的手,深刻影响着商业世界的走向。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分析并预测这些趋势,并思考它们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前布局,占据有利位置。 第二章:定位未来——愿景、使命与核心价值观 战略的起点,是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本章将聚焦于企业精神的塑造: 绘制清晰的愿景蓝图: 愿景是企业未来期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它鼓舞人心,指引方向。我们将学习如何从“星辰大海”的梦想出发,将其转化为具体、可感、可触及的目标,并使其成为驱动团队前进的强大动力。 定义不移的使命宣言: 使命回答了“我们为何存在”的问题。本章将探讨如何提炼出既能体现企业独特价值,又能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使命。一个强大的使命不仅仅是墙上的标语,而是指导日常决策的根本原则。 孕育坚韧的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和行为的基石。我们将深入研究,如何识别、提炼并践行那些能够塑造企业独特气质、凝聚团队共识、并引领长期行为的价值观。它们是企业在压力和诱惑面前的“定海神针”。 战略意图的明确化: 在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它们转化为清晰、有力的战略意图。战略意图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对企业在特定市场和时间段内所要实现的关键战略目标和竞争优势的明确陈述。 第三章:战略选择——制定制胜之道 战略思维的核心在于做出明智的选择,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具潜力的领域。本章将深入探讨战略选择的艺术: 竞争战略的精髓: 我们将全面解析迈克尔·波特的经典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但这不仅仅是对理论的复述,更在于探讨如何在不同行业、不同市场环境中,灵活运用这些战略,并结合当下的技术与市场特点,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增长战略的多元路径: 企业成长的方式多种多样。本章将剖析几种主要的增长战略,包括: 市场渗透: 如何在现有市场中挖掘更深的潜力,提升市场份额。 市场开发: 如何将现有产品或服务引入新的地理市场或细分市场。 产品开发: 如何在现有市场中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多元化经营: 如何进入全新的领域,拓展新的增长曲线,以及其中的风险与机遇。 联盟与并购的战略权衡: 在全球化和快速变化的时代,合作与整合成为重要的战略手段。本章将深入探讨战略联盟的类型、合作模式,以及并购的战略动因、风险评估与整合挑战。理解何时“自己做”,何时“与人合作”,何时“买下”是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 战略的制定过程: 除了策略本身,更重要的是制定策略的方法。本章将介绍系统性的战略规划流程,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生成、评估选择、计划制定与沟通执行。强调战略的动态性和持续优化。 第二部分:引擎——创新与执行的融合 第四章:创新的驱动力——文化、流程与领导力 创新并非偶然的灵感闪现,而是系统性培养的结果。本章将深入探究驱动创新的关键要素: 培育创新的组织文化: 如何打破层层壁垒,鼓励试错,拥抱变化?本章将探讨建立开放、包容、鼓励学习和分享的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将研究成功的企业是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沟通渠道和领导者行为,将创新精神注入组织的DNA。 流程再造与敏捷响应: 创新的过程同样需要高效的流程支持。本章将讨论如何设计和优化流程,使其既能支持前沿探索,又能快速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我们将审视敏捷开发、精益创业等方法论在创新实践中的应用。 领导者的角色与作用: 创新离不开富有远见的领导者。本章将分析领导者在激发创新、支持团队、抵御阻力、以及将创新转化为商业价值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他们是创新的播种者、守护者和推动者。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将区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章将提供案例研究,说明如何利用新兴技术颠覆传统商业模式,或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释放技术的巨大潜力。 第五章:战略的落地——执行力与绩效管理 再完美的战略,也需要强大的执行力才能转化为现实。本章将聚焦于战略的落地: 目标分解与责任明确: 如何将宏观战略目标转化为部门、团队甚至个人的具体行动计划?本章将强调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以及有效的绩效指标(KPIs)设计。 资源配置与优先级排序: 有限的资源如何用在刀刃上?本章将探讨在战略导向下,如何进行资源(财务、人力、时间)的有效分配,以及如何做出艰难的优先级排序决策。 沟通、协作与激励: 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流畅和团队协作至关重要。本章将分析有效的沟通机制、跨部门协作的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执行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如何衡量战略执行的成效?本章将深入研究绩效评估的体系,包括如何建立反馈机制,识别问题,并基于结果进行持续的战略调整和流程优化。强调“复盘”和“迭代”的重要性。 第六章:风险管理与韧性构建 在不确定性中前行,风险管理和韧性构建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章将聚焦于: 风险识别与评估: 如何系统性地识别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合规风险以及新兴的数字化风险,并对其进行量化和优先排序。 风险应对策略: 本章将探讨规避、转移、减轻和接受等多种风险应对策略,并根据风险的性质和企业自身能力,选择最合适的应对方案。 危机管理与应急预案: 面对突发事件,企业如何迅速响应?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在危机发生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保护企业声誉。 构建组织韧性: 韧性并非一成不变的防御,而是拥有适应和恢复能力。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多元化业务、灵活的组织结构、强大的财务基础以及积极的文化,构建企业的长期韧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并抓住转型的机遇。 结论 《商业领袖的远见:战略思维与创新实践》并非终点,而是开启你商业智慧之旅的起点。我们相信,每一个成功的商业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洞察、不懈的创新追求和卓越的执行能力。本书的目标是为你提供一个坚实的思考框架,一套可供借鉴的方法论,以及一份激发你潜能的勇气。 在这本书中,你不会找到“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但你会获得一把打开商业世界奥秘的钥匙。它将帮助你学会如何“看见”别人看不到的趋势,如何“思考”别人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如何“行动”比别人更坚决、更有效。愿你能在这些智慧的启迪下,成为那个拥有真正远见,能够引领企业穿越风浪,创造非凡成就的商业领袖。 最终,商业的成功,是对智慧、勇气与坚持最美好的检验。愿本书成为你在这条探索之路上的忠实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