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九个全球化企业案例,既具有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行业典型性,有体现了中国企业全球化路径的多样性,它们身上所展现的经验和启示一定能帮助更多中国企业成功立足于全球市场。
——忻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拜耳领导力教席教授、中国企业全球化研究中心联合主任)
我们需要培养更多透明、有责任感、具备全球化视野的中国企业家,以担当未来30年的世界经济。本书案例中的企业家都展现出来这些特质,他们在全球化过程中所经历的思考、实践和成败,必定会给更多企业家以启迪。
——曾鸣(阿里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
本书将纠正很多国人的偏见,我们总以为中国没有原创,以为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要靠规模和低价取胜。但是,本书让我们看到这些年中国在不同领域涌现出的一些优秀企业,已经具备了国际化所需的特质。这些企业不仅有过硬的产品、富有前瞻性的行业技术预判、灵敏的市场嗅觉、广阔的全球视野、深具洞察力的领导者,还有从容不迫的耐心。
——杨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
时代在变,全球经济在变,世间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变化的世界将迎来一个商品、资本、技术、服务快速流动的黄金时期。我相信,以本书案例企业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企业必会以颠覆性的创新精神,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创造出更多符合动态全球市场的社会价值。
——哈罗德.彼得斯(Harld Peters,UPS中国区总裁)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目的,既不是把廉价产品卖到海外市场,也不是购买便宜的海外资产,而是在国际化过程中进行学习和磨练,进而实现企业重造与转型,成为世界级跨国企业。本书的九个国际化案例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这一点,同时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将“走出去”与“走上去”紧密融合在一起。
——李平(宁波诺丁汉大学李达三讲席教授、哥本哈根商学院终身教授)
《再下西洋:中国企业全球化案例复盘》一书是《商业评论》杂志案例文集,包含9个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案例,外加1份全球化企业调研报告。9个案例分别为:1.华为:攻克欧洲2.海康威视:创新从何而来3.韶音科技:从代工厂到全球品牌商4.万丰科技:跨国并购的模范生5.地尔汉宇:用创新打天下6.杰克缝纫机:靠什么称霸全球7. 酷特智能:C2M重构价值链8.TCL国际化复盘9. 简一大理石瓷砖:中国原创何以畅销全球,以及由UPS发布的“优强中国造”企业白皮书。
《商业评论》杂志创刊于2002年,是中国商业评论杂志,一直领先中国管理杂志行业,连续15年全国发行量遥遥领先,如今是《MIT斯隆管理评论》中国区版权合作伙伴。15年来,《商业评论》秉承“理念领先,实践落地”的定位,开发了诸多中国本土优秀管理实践,被誉为“中国案例专家”,并与全球的商学院和咨询机构展开广泛合作,整合国际新管理研究成果,开发,致力于提供中国商业环境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案例,帮助中国企业解决管理问题。
推荐序一 中国企业的时代正在到来
推荐序二 国际化是熬出来的
推荐序三 企业国际化成就企业重造:“走出去”与“走上去”的融合
推荐序四 中国企业正迎来巨大的全球化机遇
前言
第1章 华为:攻克欧洲
1.1 赶超路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1.2 加速机制:“二元学习”战略
1.3 动力来源:集体式雄心
1.4 赶超战略:PLA模型
1.5 从“新手”到“冠军”
附:华为的欧洲战略演进过程
第2章 海康威视:创新从何而来
2.1 不唯创新谈创新,顺势而为
2.2 从用户需求中察得先机
2.3 技术为市场服务
2.4 快速市场响应
2.5 创新制度化
附:海康威视国际化,与客户零距离
点评:平和与成就——海康威视的无为而治
第3章 韶音科技:从代工厂到全球品牌商
3.1 不安分的机械男
3.2 来点黑科技
3.3 干点更大的
3.4 9年,5代技术,8款产品
3.5 跟着用户去运动
3.6 坎坷,但光明
3.7 技术创新没有捷径
附:韶音科技大事记
第1~3章案例小结 创新造就全球竞争力
第4章 万丰科技:跨国并购的模范生
4.1 全球化中的“中国买家”
4.2 万丰科技的雄心:从低压铸造机到工业机器人
4.3 筛选并购目标:为什么是派斯林?
4.4 并购过程:险象环生
4.5 并购整合:和而不同
4.6 文化融合:求同存异
4.7 信任基于价值
4.8 一切才刚刚开始
点评:从万丰并购看跨文化领导力
点评:万丰科技跨国并购的独特性——“隐形整合”模式
第5章 地尔汉宇:用创新打天下
5.1 把水泵做到极致
5.2 创新五法
5.3 企业家的正确心态
附:漂洋过海去送货
第6章 杰克缝纫机:靠什么称霸全球
6.1 聚焦:克服贪婪
6.2 定位:进一步聚焦
6.3 组织规划
6.4 从个人修炼到集体修炼
附:杰克的新定位
第4~6章案例小结 在产业链上打造价值共同体
第7章 酷特智能:C2M重构价值链
7.1 瞄准行业难点
7.2 洞察需求趋势
7.3 解决之道:C2M模式
7.4 供应链是保障
7.5 挑战
第8章 TCL国际化复盘
8.1 是时候复盘了
8.2 曾经的荣耀
8.3 国际化泥沼
8.4 鹰之重生
8.5 TCL国际化案例的管理启示
附:全景式管理模式
第9章 简一大理石瓷砖:中国原创何以畅销全球
9.1 技术专家下海遭“围剿”
9.2 大理石瓷砖之父的中国原创
9.3 疯狂“自我攻击”逼出百项专利
9.4 用绣花的功夫做瓷砖
9.5 为中国陶瓷之再度崛起
9.6 强势出击创建品类
9.7 三大战役:得消费者得天下
9.8 团结一切打造“品牌命运共同体”
9.9 情怀:做到比说到更重要
第7~9章案例小结 “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
第10章 “优强中国造”,全球市场的生力军
10.1 经营业绩和增长策略打造领先企业核心竞争力
10.2 领先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理解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沉稳而又不失力量感,暗藏着一种历史的厚重和前瞻性的探索。我一直对中国企业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曾经辉煌过,或者经历了重大转折的企业。这本书的标题“再下西洋”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勇气和战略的象征,让人联想到古代航海家们的壮举,也暗示了现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剖析那些在海外市场摸爬滚打的中国企业,揭示它们成功的秘诀,也坦诚地展现它们遭遇的困境。希望书中能有丰富的案例,不仅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巨头,也包括一些虽不为人知但极具借鉴意义的中小型企业。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企业文化、本土化策略、品牌建设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论述,这些都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的关键因素。此外,我也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宏观的视角,分析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的时代背景、政策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们描绘一幅更完整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画卷。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相当扎实,一点都不浮于表面。作者在梳理中国企业全球化历程时,展现了极强的逻辑性和深度。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企业名字和它们的海外市场表现,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案例背后的复杂因素。例如,书中对某个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遭遇的挑战,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包括技术壁垒、环保法规、以及与当地品牌的竞争态势。作者不仅仅指出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探讨了企业是如何一步步克服这些困难的,是如何调整战略,是如何在逆境中寻找突破口的。这种“复盘”的视角,让读者能够真正学到东西,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文化融合和人才战略的部分,这往往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说明了理解并尊重当地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支既懂中国文化又熟悉国际规则的本土化团队。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个经验丰富的智者,分享他多年来对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的观察和思考,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一部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的史诗,每一页都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深刻的洞察。作者在叙述上非常有艺术感,他能够将枯燥的商业数据转化为生动的人物故事,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亲身经历了这些企业在全球化征程中的风风雨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企业发展阶段的区分,以及针对不同阶段企业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和机遇的分析。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探索者,还是已经成为行业巨头的引领者,书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深度解读。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跨文化沟通和谈判技巧的论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往往是决定一场商业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企业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运用智慧和策略,赢得尊重,达成合作。这本书不愧为一本“复盘”之作,它不仅仅是回顾历史,更是为中国企业未来的全球化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让我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情有独钟,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述“中国企业如何走向世界”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中国智慧如何在世界落地生根”的书。作者在选取案例时,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既有大家熟知的领军企业,也有许多在特定领域默默耕耘、但成就斐然的企业。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企业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影响力的方法论。作者并没有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而是通过不同的案例,展现了不同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例如,某个服装品牌如何通过与当地设计师合作,将中国元素巧妙地融入国际时尚潮流,又如某个科技公司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当地社区活动,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这些细节的描绘,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也坦诚地揭示了失败的教训,这种批判性的反思,对于正在或即将走向全球化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言中对“再下西洋”这一概念的深刻阐释,作者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核与现代企业全球化战略巧妙地联系起来,这种穿越时空的联想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整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流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逐一拜访那些在世界舞台上搏击的中国企业。书中对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分析都做到了细致入微,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到互联网科技的全球扩张,再到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几乎涵盖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各个侧面。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案例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成功或失败,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战略决策、管理智慧以及应对危机的能力。例如,书中对于某个家电品牌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推广的论述,就非常有启发性。它不仅仅是关于销售技巧,更是关于理解和尊重当地消费者需求,将中国制造的优势与全球市场的需求精准对接。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中国企业全球化图景,让我对“中国力量”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