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实务系列--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

人力资源实务系列--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布克管理咨询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人力资源
  • 绩效管理
  • 目标设定
  • 考核实务
  • 员工发展
  • 管理技能
  • 企业管理
  • HR实务
  • 绩效考核
  • 目标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913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148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人力资源实务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23
字数:2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是一本关于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的工作指导用书,《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以“设计指南+设计模板”的形式阐述了如何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并对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两大内容体系进行了说明,同时从公司、部门、岗位三大层面,提供了采购、市场、销售、财务、行政、研发、生产技术、工程项目、物流配送、软件开发、电子商务、人力资源12大类人员绩效管理的参考范例,供读者参考。
《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适合企业经营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人员、咨询师、培训师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弗布克管理咨询中心
弗布克管理咨询中心成立于2005年,立足人力资本领域,致力于为中国成长型企业提供组织人力人财、组织效能提升和组织文化法案三大咨询服务,旨在激活人力资本,倍增组织效能,助力组织发展。以“HRM、HRD、HRT、HRA”为内容的组织人力人财咨询服务,致力于激活人力资本,倍增人才效能,助力人财发展;以“精细、精益、精进”为内容的组织效能提升咨询服务,致力于提升组织效能,改进分配机制,助力组织发展;以“文化建设、法案建设”为内容的组织文化法案咨询服务,致力于组织竞争力打造,让组织持续赢得竞争优势。

目录

第1章目标与绩效管理体系设计001
1.1目标管理体系设计002
1.1.1目标体系制订流程002
1.1.2绘制目标体系图003
1.2目标分解体系设计004
1.2.1公司目标分解体系设计与分解图004
1.2.2部门目标分解体系设计与分解图006
1.2.3岗位目标分解体系设计与分解图006
1.3绩效管理体系设计008
1.3.1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图设计008
1.3.2岗位绩效管理体系图设计013
1.4考核应用体系设计013
1.4.1绩效薪酬体系设计图013
1.4.2绩效晋升体系设计图014
1.4.3绩效职业规划体系图016
1.4.4绩效改进提升设计图017

第2章绩效目标设计019
2.1绩效目标设计的技巧020
2.1.1企业战略绩效目标设计技巧020
2.1.2企业业务绩效目标设计技巧021
2.2定量与定性目标设计022
2.2.1绩效量化目标设计023
2.2.2绩效定性目标设计025

第3章绩效目标分解027
3.1企业绩效目标分解028
3.1.1绩效目标分解方法028
3.1.2公司绩效目标总分解表030
3.2部门绩效目标分解031
3.2.1采购部目标分解031
3.2.2市场部绩效目标分解032
3.2.3销售部绩效目标分解033
3.2.4财务部目标分解034
3.2.5行政部目标分解035
3.2.6生产技术部目标分解036
3.2.7工程项目部目标分解037
3.2.8物流配送部绩效目标分解037
3.2.9软件开发部绩效目标分解038
3.2.10电子商务部绩效目标分解039
3.2.11人力资源部目标分解040
3.3岗位绩效目标分解041
3.3.1市场岗位绩效目标分解041
3.3.2销售岗位绩效目标分解041
3.3.3生产岗位绩效目标分解042
3.3.4电商岗位绩效目标分解043
3.3.5财务岗位绩效目标分解044
3.3.6工程项目岗位绩效目标分解044
3.3.7物流配送岗位绩效目标分解045
3.3.8人力资源岗位绩效目标分解046

第4章考核指标体系设计048
4.1考核指标及权重设计049
4.1.1绩效考核指标设计049
4.1.2绩效指标权重设计051
4.2部门考核指标设计053
4.2.1采购部考核指标设计053
4.2.2生产部考核指标设计054
4.2.3技术部考核指标设计055
4.2.4研发部考核指标设计055
4.2.5市场部考核指标设计056
4.2.6销售部考核指标设计057
4.2.7项目部考核指标设计058
4.2.8财务部考核指标设计059
4.2.9行政部考核指标设计059
4.2.10电子商务部考核指标设计060
4.2.11物流配送部考核指标设计061
4.2.12软件开发部考核指标设计062
4.2.13人力资源部考核指标设计063
4.3人员考核指标设计064
4.3.1采购员考核指标设计064
4.3.2班组长考核指标设计065
4.3.3技术员考核指标设计065
4.3.4施工员考核指标设计066
4.3.5材料员考核指标设计066
4.3.6网店客服考核指标设计066

第5章绩效管理流程制度设计067
5.1绩效管理流程设计068
5.1.1绩效计划管理流程设计068
5.1.2绩效评估管理流程设计069
5.1.3绩效改进管理流程设计070
5.2绩效管理制度设计071
5.2.1绩效制度种类设计071
5.2.2绩效制度编制方法072
5.2.3绩效制度框架设计072
5.2.4绩效制度设计步骤073
5.2.5绩效管理制度推行073
5.2.6绩效制度调整设计076
5.3绩效管理制度设计077
5.3.1公司绩效管理制度077
5.3.2项目部绩效考核细则080
5.3.3电商部绩效考核细则081
5.3.4软件开发部绩效考核细则082
5.3.5物流配送部绩效考核细则084
5.3.6导购人员考核实施办法085
5.3.7生产人员考核实施办法087
5.3.8出纳人员绩效考核制度088
5.3.9行政秘书绩效考核办法090
5.3.10招聘专员绩效考核办法091
5.3.11内部培训讲师考核办法093
5.3.12销售人员绩效奖惩制度095
5.3.13采购成本控制考核办法097
5.3.14产品质量检验考核制度099
5.3.15研发项目管理考核制度100
5.3.16促销活动考核实施办法102

第6章绩效考核实施设计104
6.1绩效考核方法105
6.1.1目标管理考核法105
6.1.2360度考核法108
6.1.3KPI考核法112
6.1.4平衡计分卡考核115
6.1.5OKR绩效考核117
6.2绩效考核表的设计118
6.2.1绩效考核表设计要点118
6.2.2公司高管绩效考核量表设计123
6.2.3公司部门绩效考核量表设计124
6.2.4公司员工绩效考核量表设计125
6.3绩效考核工作实施设计127
6.3.1考核工作实施细则设计128
6.3.2绩效考核工作实施细则130
6.4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33
6.4.1生产经理目标责任考核办法133
6.4.2研发经理目标责任考核办法134
6.4.3市场经理目标责任考核办法136
6.4.4财务经理目标责任考核办法138
6.4.5行政部经理目标责任考核办法139
6.4.6物流中心经理目标责任考核办法140
6.4.7工程项目部经理目标责任考核办法141
6.4.8软件项目部经理目标责任考核办法143
6.4.9销售人员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45
6.4.10配送人员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47
6.4.11工艺工程师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50
6.4.12软件开发人员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51
6.4.13项目施工人员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53
6.4.14电商客服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55
6.4.15设备维修人员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56
6.4.16项目组人员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58
6.4.17生产车间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60
6.4.18生产班组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62
6.4.19车间调度员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65
6.4.20一线生产人员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68
6.4.21人力资源专员绩效目标考核办法170

第7章绩效目标改进设计172
7.1绩效目标改进体系173
7.1.1绩效目标改进机会选择173
7.1.2绩效目标改进计划设计173
7.1.3绩效目标改进方法设计175
7.1.4绩效目标改进方案设计176
7.2绩效目标改进流程178
7.2.1绩效目标目标项改进流程178
7.2.2绩效目标目标值改进流程179
7.3绩效目标改进实务180
7.3.1公司绩效目标改进实务180
7.3.2部门绩效目标改进实务182
7.3.3员工绩效目标改进实务185

第8章绩效考核结果面谈设计187
8.1绩效考核结果面谈设计188
8.1.1绩效结果面谈准备设计188
8.1.2绩效结果面谈技巧设计189
8.1.3绩效结果面谈流程设计194
8.2绩效结果面谈方案设计195
8.2.1公司年度绩效面谈方案195
8.2.2部门月度绩效面谈方案199

第9章绩效考核结果应用设计203
9.1绩效结果管理体系204
9.1.1绩效结果统计分析204
9.1.2绩效结果改善分析207
9.2绩效结果应用体系211
9.2.1绩效结果与工资薪酬设计211
9.2.2绩效结果与培训开发设计214
9.2.3绩效结果与人事调整设计216
9.2.4绩效结果与奖金福利设计217
9.2.5绩效结果与职业规划设计223

前言/序言

如何将绩效考核落到实处?如何通过绩效考核管理,激励员工的潜力,进而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为了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本书从绩效管理的业务事项入手,重点阐述企业管理人员关心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八项内容。
如何设计绩效目标?
如何进行绩效目标分解?
如何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如何设计绩效考核制度?
如何开展绩效考核工作?
如何实施绩效目标改进?
如何开展绩效反馈面谈?
如何对考核结果进行应用?
《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详细论证解决了上述问题。本书从企业绩效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绩效目标+绩效考核”两大内容体系,并采用“设计指南+设计模板”的形式,将绩效管理设计工作细化到部门、岗位和每一类人员,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设计绩效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也提供了可直接使用的配套范例,方便读者“拿来即用”或 “稍改即用”,是企业HR和各级管理者绩效管理工作的实用手册。
本书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1.紧紧围绕两大内容体系
本书紧紧围绕“绩效目标+绩效考核”这两个大内容体系对绩效管理的八项主要业务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在绩效目标管理体系中,以“绩效目标为核心”,从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目标分解两个方面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清晰的讲解。
在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中,以“绩效考核为中心”,从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绩效管理流程制度设计、绩效考核工作实施、绩效目标改进设计、绩效考核结果面谈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2.全面涵盖三大管理层面
个人绩效管理决定了部门绩效的好坏,而部门绩效管理情况又直接影响公司整体绩效管理结果,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关联。因此本书从公司、部门、岗位三大层面对绩效目标、绩效考核量表、绩效考核制度等内容进行设计,覆盖企业的各个层面。
3.详细阐述八大关键事项
本着系统、实用的原则,本书详细阐述了上述八大关键事项,并针对每一事项以“设计指南+设计模板”的形式描述如何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其中:设计指南提供了设计方面的实战知识,教大家如何设计绩效目标或绩效考核量表以及如何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等;设计模板为大家提供操作中可以使用的实用范例,方便读者拿来即用,也便于随时查阅和参照。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孙立宏、孙宗坤、刘井学、程富建、刘瑞江、董连香、李相兰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贾月、周海静负责图表编排,刘伟、王淑敏参与编写了本书的第1章,程淑丽、苏维军参与编写了本书的第2章,李艳、孙宗虎参与编写了本书的第3章,班克武、王鹤鹏参与编写了本书的第4章,王瑞永、李亚慧参与编写了本书的第5章,周鸿、洪冬星参与编写了本书的第6章,李作学、齐艳霞参与编写了本书的第7章,韩燕、刘俊敏参与编写了本书的第8章,高春燕、高玉卓参与编写了本书的第9章,全书由弗布克管理咨询中心统撰定稿。

编著者
2017年12月
《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 一、 项目背景与理论基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其科学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的落地、组织效能的提升以及员工潜能的发挥。本手册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旨在为各类组织提供一套系统、实操性强的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南。 1.1 目标设定的理论演进与核心要素 目标设定并非空中楼阁,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理论。从古典管理学对层级化目标的强调,到行为科学对员工参与和内在激励的关注,再到战略管理对愿景与使命的驱动,目标设定的理念不断深化。本手册将梳理这些理论的演进脉络,重点聚焦于现代企业管理中最具指导意义的目标设定理论,例如: 目标设置理论 (Goal-Setting Theory):由Locke和Latham提出,强调具体、挑战性、可接受、反馈性目标对绩效的积极影响。我们将深入剖析SMART原则(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的应用,并探讨如何将其细化到组织、团队及个人层面。 期望理论 (Expectancy Theory):Vroom提出的期望理论,揭示了员工动机的来源在于对付出-绩效、绩效-奖励、奖励-目标之间关联的认知。手册将阐述如何通过清晰的目标设定,增强员工的期望值,从而激发其内在工作动机。 公平理论 (Equity Theory):Adams的公平理论指出,员工会将其付出的努力与获得的奖励与其同事的付出与奖励进行比较,以寻求公平感。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设定公平合理的目标,并辅以公正的绩效考核,来维持员工的公平感和满意度。 领导力理论在目标设定中的应用:无论是情境领导、变革型领导还是服务型领导,都与目标设定的过程息息相关。手册将探讨不同领导风格如何影响目标设定的有效性,以及管理者应如何运用领导力技巧来推动目标的达成。 在理论基础上,本手册将进一步提炼目标设定的核心要素,包括: 战略对齐:目标必须与组织的整体战略、愿景和使命紧密相连,确保各层级目标朝着同一方向前进。 层级清晰:明确组织、部门、团队、个人各层级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上下联动、相互支撑的体系。 可衡量性:设定可量化的目标,以便进行客观评估。对于难以量化的定性目标,我们将提供量化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参与性:鼓励员工参与目标设定的过程,增强其对目标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反馈与调整:目标设定并非一成不变,需要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持续的反馈与必要的调整。 1.2 绩效考核的本质与关键维度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表现和工作结果的评估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组织整体效能,并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本手册将深入探讨绩效考核的本质,并从多个维度进行阐述: 绩效的定义与构成:绩效不仅仅是产出数量,更包括工作质量、效率、成本控制、团队协作、客户满意度、创新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我们将对这些维度进行详细界定。 绩效考核的目的:绩效考核并非仅仅为了“打分”,其功能是多维度的,包括: 战略导向:通过考核,引导员工的行为和努力方向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 激励与反馈:为员工提供关于其工作表现的反馈,并为薪酬调整、晋升、培训发展等提供依据。 人才识别与发展:识别高绩效员工和潜能员工,为人才储备和发展规划提供信息。 组织诊断:通过对整体绩效数据的分析,识别组织存在的问题,并为管理改进提供方向。 绩效改进:针对低绩效员工,提供辅导和改进计划,帮助其提升绩效。 绩效周期与流程:规范化的绩效管理需要一个清晰的周期和流程,包括目标设定、过程辅导、绩效评估、反馈面谈以及绩效结果应用等环节。本手册将详细解析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 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市面上有多种绩效评估方法,如关键绩效指标法 (KPI)、目标与关键结果法 (OKR)、平衡计分卡 (BSC)、360度反馈、行为锚定等级评分法 (BARS) 等。手册将对这些方法进行介绍,并分析其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帮助读者选择最适合自身组织的方法。 绩效考核的常见误区与挑战:如评价偏见、反馈不及时、考核结果应用不当等。手册将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 目标设定的实操指南 本部分将聚焦于目标设定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帮助管理者和员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2.1 组织目标设定的流程与方法 战略解读与目标分解: 如何理解和解读公司的战略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 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转化为部门、团队和个人的具体目标。 运用策略地图、目标分解矩阵等工具辅助分解过程。 关键战略举措识别: 分析实现战略目标所需克服的关键挑战和必须采取的关键行动。 将这些关键举措转化为可衡量的目标。 跨部门目标协同: 如何识别部门间的依赖关系,避免目标冲突或脱节。 建立跨部门沟通与协作机制,确保目标的一致性。 目标设定的原则与技巧: SMART原则的细化应用,例如如何设定“可实现”而非“易实现”的目标,如何确保“相关性”。 使用“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模式来审视目标。 避免设定模糊、宽泛或过于宏大的目标。 2.2 部门/团队目标设定 部门职能与战略目标的连接: 明确部门在实现公司战略中的核心贡献。 将部门的职责转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 团队共同目标的设计: 如何设计能够促进团队协作和成员共同努力的目标。 鼓励团队成员参与讨论,增强目标的认同感。 关键绩效指标 (KPI) 的设定: 如何选择与部门职能和目标最相关的KPI。 KPI的定义、计算公式、衡量标准、目标值设定。 常见部门KPI示例(如销售额、客户满意度、产品合格率、项目按时交付率等)。 目标量化与非量化目标的平衡: 对于服务、研发等难以直接量化的部门,如何设定有效的定性目标。 采用行为目标、能力目标等作为补充。 2.3 个人目标设定 个人职责与部门目标的匹配: 个体工作内容如何支撑部门及组织的整体目标。 明确个人的关键贡献领域。 基于岗位职责的目标设定: 依据岗位说明书,提炼出员工的核心职责。 将职责转化为可衡量的个人目标。 能力发展目标 (IDP) 的整合: 个人能力发展目标与工作目标相结合,促进员工全面成长。 设定能够提升员工工作表现的技能和知识提升目标。 设定挑战性但可实现的目标: 如何通过设定略有挑战性的目标来激发员工的潜力。 运用STAR原则 (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来理解和描述个人目标。 目标管理工具的应用: 介绍如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等常用目标管理框架在个人层面的应用。 示范如何使用电子表格或绩效管理系统记录和跟踪个人目标。 2.4 目标设定的动态管理与反馈 目标沟通与确认: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关于目标设定的沟通技巧。 确保员工 fully understand 目标的要求、衡量标准和预期成果。 过程中的目标跟踪与调整: 定期进行目标进展回顾,及时发现偏差。 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灵活调整目标。 设定目标调整的审批流程。 辅导与支持: 管理者如何为员工提供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培训和指导。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提出问题和寻求帮助。 三、 绩效考核的实操指南 本部分将聚焦于绩效考核的实际操作,涵盖评估、反馈、应用等关键环节。 3.1 绩效评估的设计与实施 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估方法: KPI考核: 如何从目标设定的KPI中提炼出需要评估的指标。 量化标准的制定,评分等级的设定。 实际数据收集与核实。 OKR考核: Objective(目标)的定性描述,Key Results(关键结果)的量化。 OKR的周期性与灵活性。 OKR的评估方法与反馈。 360度反馈: 设计反馈问卷,收集来自上级、同级、下级和客户的评价。 如何处理和解读多维度的反馈信息。 强调反馈的建设性而非评判性。 行为锚定等级评分法 (BARS): 如何识别关键工作行为,并为不同等级的行为设定具体描述。 BARS的适用场景与构建过程。 评估标准的客观性与公平性: 如何减少主观偏见(如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期效应)。 引入多角度评估,建立事实依据。 确保评估标准在不同员工之间的一致性。 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设计纸质或电子化的绩效评估表。 介绍常用的绩效管理软件功能。 培训评估者使用评估工具。 3.2 绩效反馈与面谈 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与原则: 旨在帮助员工理解自己的表现,明确优势和改进领域。 建立信任,促进开放的沟通。 关注未来,而非仅仅评判过去。 绩效面谈的准备: 评估者需要准备评估结果、具体事例、改进建议。 员工可以回顾自己的工作表现,准备问题和反馈。 绩效面谈的技巧: 创造积极、开放的沟通氛围。 用具体事例支持评价,避免空泛的说法。 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共同制定改进计划,设定短期目标。 明确下一步行动和支持。 处理不同绩效水平员工的面谈: 如何与高绩效员工沟通,认可其贡献并讨论发展机会。 如何与绩效不佳员工沟通,明确问题,提供支持,并设定改进目标。 如何处理员工的异议和负面情绪。 3.3 绩效结果的应用 薪酬与奖励: 绩效结果如何影响年度调薪、奖金分配、股权激励等。 设计公平、透明的薪酬激励机制。 晋升与发展: 绩效表现作为晋升和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 基于绩效评估结果,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绩效改进计划 (PIP): 针对绩效持续不达标的员工,制定结构化的绩效改进计划。 明确改进目标、措施、时间表和评估节点。 明确 PIP 结束后的结果,包括绩效改进成功或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绩效数据分析与组织改进: 对整体绩效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组织层面的问题(如培训需求、流程障碍、管理风格)。 将绩效数据作为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结构调整的依据。 四、 提升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组织文化的支持:建立以绩效为导向、鼓励开放沟通和持续学习的组织文化。 高层管理者的承诺:确保高层管理者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的全过程。 有效的沟通与培训: 对管理者和员工进行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的培训,确保理解一致。 建立持续的沟通机制,解答疑问,收集反馈。 技术工具的应用:选择合适的绩效管理系统,提升效率和数据管理能力。 持续的评估与改进:定期审视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法律合规性:确保绩效管理的所有环节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 五、 总结与展望 《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指导,帮助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掌握科学的目标设定方法和有效的绩效考核工具,从而构建一套能够驱动战略落地、提升组织效能、激发员工潜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本书的学习与实践,您将能够: 设定更具战略意义、可执行的目标。 建立更公平、准确、有激励作用的绩效考核体系。 提升管理者的辅导能力和沟通技巧。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持续改进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的实践,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本书提供的理论框架与实操工具,将是您在这个旅程中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人力资源实务系列--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说实话,市面上关于人力资源的书籍太多了,大多是理论性太强,或是过于浅显,难以真正指导实践。但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它扎实的案例和操作性极强的指导所吸引。书中的每一章节都仿佛是一位资深HR的经验倾囊相授,从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到OKR的灵活运用,再到绩效考核的360度反馈、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量化设计,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并且提供了大量的模板和范例,我简直可以“拿来就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如何避免“光说不练”的绩效面谈,书中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沟通技巧和反馈方法,帮助管理者如何有效地与员工进行绩效对话,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而不是流于形式。同时,它也触及了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与公正性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整体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像是一本“工具箱”,让我能快速掌握提升团队绩效的实操方法,对于我这样身处一线,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HR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人”的激发和“效”的提升。《人力资源实务系列--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这本书,恰恰是围绕这两个核心展开的。它没有回避目标设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目标设定过高导致员工挫败感,或者目标设定过低导致士气不高。书中提供了多种策略来应对这些挑战,例如运用“挑战性目标”和“可实现目标”的平衡,以及如何通过引导式沟通来帮助员工理解和接受目标。在绩效考核方面,它也探讨了如何将绩效考核与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让考核不仅仅是“打分”,更是“赋能”。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绩效反馈的艺术”的章节,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给反馈,更是教我如何通过建设性的反馈来帮助员工成长,如何引导员工自我反思和改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务实,没有过多的理论包装,而是直击痛点,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它让我感受到,绩效管理并非是一套僵化的流程,而是一个动态的、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的管理过程,而这本书就是帮助我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向导。

评分

《人力资源实务系列--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这本书,真的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作为一名初入HR领域的新人,我一直苦于找不到能够真正帮助我上手工作的资料。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讲得高高在上,要么就是一些基础概念的堆砌,完全无法解答我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惑。这本书就不同了,它用非常朴实的语言,结合了大量真实的企业案例,一步步地引导我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从如何与业务部门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到如何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转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部门和个人目标,书中都有清晰的流程和方法。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目标设定的陷阱”的章节,让我意识到自己之前在目标设定上的一些误区,比如设定的目标过于理想化,或者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能力。而且,书中关于绩效考核的详细讲解,让我对KPI的设置、评分标准的制定以及结果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再是模棱两可。它还提供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绩效考核模板,我可以直接参考借鉴,大大节省了我的工作时间。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怎么做”,更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做”,这对我建立扎实的人力资源专业知识非常有帮助。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人力资源实务系列--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的初衷,更多的是想解决一个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年终绩效评估,避免主观臆断和“一刀切”的情况。然而,翻阅这本书后,我发现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不仅详细解析了绩效考核的各个环节,包括如何科学地设定KPI、如何设计评估表格、如何进行公正的评估,还特别强调了目标设定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前置性”作用。书中的很多案例都展示了,一个清晰、可行的目标是进行有效绩效评估的基础。它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培训发展等紧密结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绩效考核的结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导致员工觉得“做多做少一个样”。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将绩效结果应用于人才管理的具体策略,让我看到了绩效管理的全貌,以及它如何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支撑。它让我明白,绩效考核不仅仅是为了“评价”,更是为了“发展”和“激励”。

评分

我是一名有着多年管理经验的部门负责人,一直以来,团队的绩效管理都是我头疼的问题。虽然我们公司有人力资源部门,但他们提供的指导往往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人力资源实务系列--目标设定与绩效考核实务手册》,简直是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并没有直接教我如何写报告或者做PPT,而是从管理的本质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目标设定和绩效考核对于提升团队战斗力的重要性。它强调了管理者在绩效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如何通过科学的目标设定来驱动团队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绩效反馈来激励员工,以及如何利用绩效结果来优化团队结构和人才配置。书中关于“如何激发员工内在驱动力”的章节,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意识到单纯的物质激励并非长久之计,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员工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书中对不同绩效考核方法的优劣势分析,也让我对过往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反思。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设计者”和“优化者”,我开始能够更系统、更主动地思考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持续产生优秀绩效的团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