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以上的人都曾受到湿邪的困扰,湿邪还是绝大多数慢性病的罪魁祸首!预防大病,先要除湿!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亲自作序推荐!
★96岁级老中医、中央保健工作杰出专家、首届国医大师呕心沥血之作!毫无保留地汇集了其调脾胃祛湿邪的精华,让所有人从此学会除湿防病之法,无病到天年。
★本书为你提供6大生活指南+33种疾病调理+54个实用小方
《无病到天年2:大病预防先除湿》是一本专门帮助现代人祛湿邪,除小病,防大病的健康书!
总是感觉睡不醒,即使睡醒之后,也常常犯困、身体沉重?大便总也不成形,稍微吃点油腻、凉物就拉肚子?吃了东西不爱消化,有时候还打嗝、泛酸?关节比天气预报还准,一到阴天下雨腿脚就痛?特别容易出现皮肤问题,爱长“痘痘”、湿疹等……
其实这些都是湿邪在作祟!96岁的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在这本书中,将会帮你通过食疗、按摩等方法来祛出湿邪,恢复健康。书中特别给出6大生活指南、33种疾病调理、54个实用小方,语言通俗易懂,关键地方更是配有图片提示,即便是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读者也能明明白白。
路志正教授,字子端,号行健,河北藁城人,生于1920年12月21日。中央保健工作杰出专家,首届国医大师,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国务院参事,博士后导师,并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杏林耕耘70余年,如今96岁高龄,仍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赞他“不用扬鞭自奋蹄”,高尚情操可见一斑。
近几十年,潜心于湿病的著述,提出“湿邪不独南方,北方亦多湿病”“百病皆由湿作祟”的新论点,并主编我国部中医湿病专著——《中医湿病证治学》。
章
湿气重是现代人的通病
1.90% 以上的现代人曾被湿邪困扰 /1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湿气 /15
同气相求,外湿会引动内湿 /16
现代人的病为什么那么复杂、难治 /18
2.发现体内湿气大的信号 /20
伸伸舌头,有没湿气一看便知 /20
4 个信号暴露身体湿重 /22
3. 北方人也别忽视了祛湿 /24
4. 瘦人多火,胖人多湿 /27
第二章
调好身体内环境,让湿邪无路可进
1. 筑好脾这个“水堤”,抵御泛滥的水湿 /31
2.“中年发福”其实是脾胃减弱了 /34
山楂化食散——送给脾胃虚弱者的“胃肠动力药”/36
大枣,蒸着吃才好 /37
3. 气机的交通顺畅,湿邪就不容易阻滞 /39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中轴 /40
经常摩摩腹——调理人体气机的升降 /41
4. 肺好,水道运行才畅通 /43
肺为娇脏,怕寒怕冷 /44
不小心受寒受凉了, 喝碗葱白生姜汤 /45
5. 肾阳充足,水湿才能动起来 /47 金匮肾气丸
补肾阳的代表方 /48
冬天一碗羊肉汤,温补肾阳 /50
第三章
如何祛湿邪——送给每个家庭的祛湿方
1. 薏苡仁是每个家庭必备的除湿佳品 /55
2. 赤小豆是食物中的强效“除湿器”/58
3. 饭后打嗝、不消化,一片醋泡生姜 /61
4. 冬瓜治水肿,消暑湿 /64
5. 参苓白术散——流传千年的健脾祛湿良方 /66
小剂量、枣水送服更有效 /67
改善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副作用 /69
6. 暑天没劲、食欲差,试试三仁粥 /71
荷叶绿豆饮,炎炎夏日的解暑妙方 /72
雨水多的日子,要喝三仁粥 /74
7. 藿香正气散:弘扬正气,祛除寒湿邪气 /77
藿香正气散,专治寒湿感冒 /78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到底该用哪一个 /79
8. 艾叶是能除寒湿的“纯阳之品”/81
不专心泡脚,就是在洗脚 /82
用温暖的艾灸,帮我们祛除寒湿 /84
第四章
湿邪走了,病就好了——自我调治常见病
1. 吃药胃疼,不吃药头疼——头痛的调理方法 /89
2. 攻克嘴唇、舌头上的“火山”—— 口腔溃疡的调理方法 /93
粗茶淡饭能安抚我们的脾胃 /94
凉拌马齿苋——体内湿热者的食疗小方 /96
3. 大多数皮肤病其实是身体在排湿——湿疹、痤疮、足癣的调理方法 /98
湿疹急性发作,可用芦荟止痒 /99
内因决定外貌 让“痘痘”失去生存空间 /101
蛇床子剂洗脚,祛湿热,治足癣 /104
4. 排出脾湿——调理腹泻的强法 /107
茯苓 + 白术,健脾止泻 /108
益脾饼——帮助孩子健壮脾胃 /109
5. 湿除“便”来 清除便秘的不二法门 /112
治好慈禧便秘的“莱菔子”/113
三个特效食疗方,解决便秘老问题 /115
6. 给肺一个干净舒服的环境 ——痰多、咳嗽的调理方法 /117
三子养亲汤——专为老人而做的祛痰饮 /118
黄痰为热,白痰为寒——二子二仁汤理气化痰 /120
爱咳嗽、不消化,喝点陈皮薏仁饮 /121
7. 人人都能睡个好觉——失眠的调理方法 /124
8. 喝口凉水都长胖?其实是脾虚湿重 肥胖的调理方法 /127
身体自有“减肥药”,五个穴位让你瘦下来 /128
养成好习惯,体重就能不反弹 /131
9. 十女九带,清爽当女人——妇科疾病的调理方法 /133
第五章
三分治病七分养,祛湿调理慢性病
1. 头部清爽,心里坦荡——眩晕的调理方法 /139
2. 胃胀、胃酸、没食欲——胃病的身心调养法 /142
胃病并不难治,难的是习惯的改变 /144
想得多的人,容易得胃病 /145
熬点陈皮粥,把胃口打开 /147
3. 口苦口干,可能是肝胆湿热——脂肪肝的调理方法 /149
茵陈大枣汤 肝胆湿热者的家庭保健方 /150
天麻可以缓解精神紧张 /153
4. 让胆汁排泄通畅——胆结石的调理方法 /156
老年患者,化湿排石不宜峻攻 /157
养胆护胆的通用守则 /158
5. 痰湿阻滞,血脂血压都高—— 高血压的调理方法 /160
高血压的艾灸疗法 /162
不着急,血压就能降下来 /164
6. 不是每个冠心病患者都要活血化瘀——冠心病的调理方法 /166
一阴天下雨就胸闷,多半是湿邪引起的 /167
吃是人生头等大事 冠心病患者怎么吃 /169
7.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糖尿病的调理方法 /171
得了糖尿病,怎么吃 /174
扁鹊三豆饮——辅助治消渴 /175
8. 来时如风,疼痛突然发作 痛风的调理方法 /177
9. 外面一变天,关节就遭罪 ——风湿病的调理方法 /180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治风湿别忘了调脾胃 /182
关键穴位拔上一罐 /184
简单热敷法,祛除关节寒气 /186
10. 腰好你才站得直——腰疼的调理方法 /188
肾着腰疼和腰椎病、肾虚腰疼的区别 /189
肾着腰疼的内服方:宣木瓜茶 /190
肾着腰疼的外敷方:中药热敷包 /191
11. 癌症是人体内乱的结果——癌症的保养方法 /193
你不怕癌,癌就怕你 /194
有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 /195
第六章
湿气大,是你的生活方式不对
1. 不是谁都要一天 8 杯水——谈谈怎么喝水、怎么喝茶 /199
谈谈怎么喝茶 /200
一天三杯茶,养护脾胃 /203
2. 说说雾霾天怎么祛湿 /205
雾霾天里的健康生活 /206
鼻子、嗓子出现不适,按摩、汤饮来帮忙 /206
3. 动能生阳,阳气来了,湿邪就走了 /209
起床后干洗脸 /210
练练八段锦 /211
晚上散散步 /225
4. 不生气,病就好了一半 /226
为了不生气,多听中国传统音乐 /228
哼唱六字诀,有个好心情 /230
5. 不懂吃药,小心吃出湿邪 /231
6. 又闷又热的夏季,怎么过更舒服 /234
后记 /239
经常摩摩腹——调理人体气机的升降
中医认为“腹宜常摩”,我在每天饭后都会进行摩腹。腹部在我们人体的中央,它的位置和郑州在我国交通上的位置很像,都属于枢纽。枢纽一定是个动态的,可以连接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从交通上来看,郑州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正中央,可以沟通南北东西,并且还是我国现在的双十字铁路中心。如果把气机的运行看作一条条的交通线路,那腹部其实相当于人体气机的交通枢纽,通过对腹部的按摩,可以帮助人体的气机达到动态的平衡。
腹部要怎么按摩呢?有人说只能顺时针进行,如果逆时针揉,肠子就会打结。其实并不是这样,气机有升有降,左边是降,所以顺时针按摩可以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右边是升,所以逆时针按摩,可以帮助止泻。不过,如果只是自我保健,摩腹时既要顺时针揉,也要逆时针揉,而且动作要慢,力度适中。
摩腹法
【方法】以肚脐为中心,右手压住左手,螺旋式逐渐扩大,再螺旋式回到肚脐。换手以同样的手法逆时针按摩。
【时间】饭后1。5个小时。
【功效】调理气机升降,促进胃肠蠕动。
【禁忌】有腹部疾病(如胃出血、子宫肌瘤等)者不宜操作。
摩腹时先顺时针慢慢地围着肚脐画小圈,然后再一圈圈地增大范围,直到整个腹部;之后,再一圈圈地慢慢缩小范围,后收回到肚脐;换手,以同样的方法,逆时针按摩。如此反复,次数不做硬性要求,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比如做10次、50次都可以。摩腹前好先排空大小便,如果患有腹泻或者其他的腹部疾病时,暂时不要摩腹,不过,有便秘的可以尝试。
另外,当你觉得肚子有点胀,不方便直接按摩时,可以做意念摩腹。先将意念集中到胃部,用意念一圈圈地摩腹,这样慢慢转一段时间后,胃部没那么胀了,你就可以继续采用双手摩腹的方法。
藿香正气散:弘扬正气,祛除寒湿邪气
一说到藿香正气散,大家都知道这是治疗夏天拉肚子的药方。这个药方源自宋朝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当时官方确定的成方,主要由广藿香、苍术、苏叶、白术等十味药组成。虽然距今已有千年,但它依旧是人们心中的经典良药。
藿香正气散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当你外感风寒内有湿的时候,可以用它来散寒祛湿。药名里的“正气”在这里是纠正不正之气的意思。每年的3月到9月,雨水天气比较多,很多人因为天气或饮食原因感受了湿邪、风寒,这叫作“不正之气”。而藿香正气散就可以弘扬正气,祛除这种邪气,解决身体因此出现的感冒、咳嗽、胃肠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的症状。
有的人可能会纳闷,这个药不是祛寒湿的吗?可夏天都比较热,有湿也是暑湿,为什么要用藿香正气散呢?
其实,这个跟人在夏天的生活习惯有关系。炎热的时候,大家都希望能凉快点,古人虽然没有冰箱、空调等现代科技的帮忙,但也有冷饮。早在周代,人们就开始在地窖里储存冬天的冰块以备夏用;在宋代时,就已经出现了刨冰。那时很多人家里都有水井,有的人渴了就直接取冰凉的井水喝,或者用井水冷一些瓜果来吃,还有人为了贪凉直接在地上铺一层席子就睡觉。本来因为天气炎热,身体出了很多汗,皮肤毛孔都是打开的,这时候喝了凉水、睡了凉席,就容易招惹上寒湿邪气。
现代科技这么发达,尤其是冰箱、空调的普及,让人在炎热的夏季很容易变得凉快起来。当我们从外面回到家中或者公司,本来浑身大汗,湿气重,这时候空调冷风一吹,寒邪携着湿邪就容易滞留在体内。遇到这类患者时,我也会叮嘱他们少吹空调,少喝冰镇饮料。
有的病人说:“夏天这么热,家里实在少不了开空调啊,这要怎么办?”我跟他说,如果实在太热,空调也可以开,但是一定要注意时机。如果你从外面刚回到家中,身上还都是汗呢,这时候要先把汗擦干净,落落汗,给身体一个过渡的环境,然后再开空调。空调温度不宜调得太低,也不要直接冲着人吹。
◎藿香正气散,专治寒湿感冒
有这么一个学生,中午放学回家时因为天气太热,出了很多汗。他又热又渴,于是就买了冰镇的矿泉水,连喝了两瓶才解渴。结果回家后,就开始拉肚子,发烧,嗓子也变得干疼。他妈觉得夏季拉肚子,这是中暑了,要吃点藿香正气散。没想到,小伙子吃药后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发烧更厉害了,而且还变得口干舌燥。
很明显,这是药吃错了。这位学生因为天气太热、汗出太多,先是受了热,然后又伤了津液,所以口干舌燥、嗓子疼。再加上他本身脾胃虚弱,所以喝了冰镇矿泉水后开始拉肚子。这个病本来是热证,要解暑清热,而藿香正气散治疗的是寒湿感冒,它是温热药,在这里用简直是火上浇油。大家一定要记住,如果夏季单纯因为高温出现了中暑,或是有了嗓子疼、口干舌燥的表现,就不要用藿香正气散了。
藿香正气散治疗寒湿感冒的效果很好,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冷的患者。当你因为贪食冷饮,长久吹空调引起了头痛、发热无汗、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就可以用藿香正气散来治疗。这种感冒一般发热不明显,舌苔多有白腻,伴随着食欲减退、腹胀的症状。
藿香正气散不仅仅用在夏季,只要是外感风寒、内有湿浊的疾病,都可用它加减治疗。我曾经治疗过一位76岁高龄的老人,这个老人爱喝浓茶,一天喝水近两暖壶。春节前,他因为外感风寒烧到39。5℃,后来虽然打了红霉素点滴后体温降到正常,但不久体温又上升到38。5℃。此后,他每天上午体温较低,在38℃左右,午后就会增至39℃。我细细询问了他的病情,发现他虽然有发热的症状,但恶寒喜暖,纳少便溏,肢体酸楚疼痛,苔白滑,总之,一派外感风寒、内兼痰湿之象。所以,当时我给他开了藿香正气散,去掉大腹皮、炒白术,加桂枝和杏仁。仅服3剂,这位老人的体温就降回正常。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到底该用哪一个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藿香正气类的制剂很多,比如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等。我们刚才说的藿香正气散是它们的鼻祖,散剂就是把中药打成粗末,这样煮起来一是可以节约药材,用量小;二来可以充分地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只不过散剂不方便保存,所以现在已退出历史舞台。
藿香正气水是平时容易买的一种剂型,它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一定浓度的酒精作为溶媒。酒精一方面可以使中药更好地溶解,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防腐。另外,酒也是药品,可以行气活血。在诸多的制剂里,藿香正气水的效果好。不过,因为它里面含有40%~50%的酒精,所以如果要开车好别喝,否则会被测出是酒后驾车。老人和孩子也不宜服用。喝过藿香正气水的人都知道,它的辛辣味很浓,胃不好的人在服用时可以兑点水。先将药水倒入杯中,再冲入约30毫升的热水趁热服用,等10分钟左右再饮一杯热水,服药后应避风。
藿香正气软胶囊是现代的新剂型,容易吞咽,方便携带,吸收速度也比较好。临床上较为推崇。
藿香正气口服液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制成的液体剂型,所有的口服液都加入了一定的糖分,所以它的口感较好,但是药物含量小,比较适合老人和儿童服用。
藿香正气颗粒是冲剂,也含有一定的糖分,口感较好,只是同藿香正气口服液一样药力较弱。
藿香正气丸是散剂的变型,丸剂类的药物药效比较和缓,药力持久,不过起效较慢。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来选择,如果不开车,没有酒精过敏,能忍受辛辣,可藿香正气水。服药期间不要吃甜食、生冷、荤腥等容易生湿的食物,以免影响藿香正气水的祛湿效果。
……
路志正先生是当代中医大家,从医70余年,熟知医典,临床经验甚丰,不仅精通内科,外、妇、儿诸科及针灸方面亦颇有造诣。
路老特别重视脾胃的调摄,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以胃气为本,故治病注重调理脾胃,而饮食失调是损伤脾胃的关键,所以十分注重食疗养生保健。在诊疗中问诊必究脾胃,治病必护脾胃,疑难重症亦多径取脾胃。
路老对于湿证有独到的见解,承前人理论和治验,博览诸家,潜心研究湿病数十年,认为湿病害人广,提出“百病皆由湿作祟”“湿邪不独南方,北方亦多湿病”的新论点,为当代湿病研究和诊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医者仁心,路志正先生不仅医术精湛、治学严谨,而且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出版了《无病到天年:调理脾胃治百病真法》,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今又有《无病到天年2:大病预防先除湿》《国医大师的养生茶》《国医大师的养生汤》《国医大师的养生粥》几册书陆续出版。
这几本书,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包含了先生身体力行的养生心得与体会,也是对中医理念的通俗解释,对普通读者了解中医、养生防病会有所帮助和启迪。
深感于路老拯黎元于仁寿、济世脱难的仁者爱人之心,故欣然作序,推荐给广大读者。
王国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
终于收到心心念念的《养生笔记》和《常见病中医养》这两本书了,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老那苍劲有力的字迹,仿佛能感受到老人家的智慧与慈祥。这本书的内容,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促膝长谈。我尤其喜欢里面关于“未病先防”的论述,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等到身体出现了问题才去寻求解决,但路老却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从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到情志调养,方方面面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他提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道理,并结合了具体的食疗方,比如在春天如何通过食物来帮助身体阳气的升发,在秋天如何滋养肺阴来应对干燥。书中的一些小方子,比如用生姜泡水喝来暖胃,或者用枸杞菊花茶来明目,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中医智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医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不再是茫然无措,而是有了一些可以着手实践的方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养生指南,更像是一位智者的人生哲学分享,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在阅读《路志正中南海席国医大师养生笔记》和《常见病中医养》这两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医的博大精深,以及路老大师那“大医精诚”的精神。这本书的内容,并非简单的知识罗列,而是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且融入了路老几十年行医济世的宝贵经验。我尤其被路老关于“辨证论治”的讲解所打动,他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即使是同一种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的时期,其病因、病机都可能不同,因此治疗方案也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这与现在很多“一刀切”的西医治疗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看到了中医的个体化诊疗优势。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病,比如感冒、咳嗽、失眠、消化不良等,都提供了非常详细的中医调理方法,既有药物的指导,也有食疗、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的介绍。而且,路老在讲解时,总是强调“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这是一种非常辩证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相信中医在维护健康、治疗疾病方面的独特价值。
评分这套书,特别是《路志正中南海席国医大师养生笔记》和《常见病中医养》,给了我很多启发。路老大师的养生理念,朴实而深刻,他不仅仅是传授医术,更是在传递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我特别喜欢他在养生笔记中记录的一些日常感悟,比如他对自然的观察,对人情的体悟,这些都融入了他的养生智慧中。他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的身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养生也需要顺应自然规律。在《常见病中医养》的部分,他针对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疾病,比如肠胃不适、颈肩酸痛、情绪波动等,都提供了中医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往往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工具或昂贵的药物,而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穴位按摩、药膳食疗等方式来达到调理和治疗的目的。路老大师的文字,充满了人文关怀,读起来让人感觉温暖而安心,仿佛有一位慈祥的长辈在循循善诱,指导你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这本书,让我对中医的认识更加立体和生动,也让我对手中的健康有了更多的掌控感。
评分收到的这套《无病到天年 调理脾胃治百病真法 + 大病先除湿》以及《路志正中南海席国医大师养生笔记 常见病中医养》的确是一份珍贵的知识宝藏。我一直对中医养生很感兴趣,但总觉得有些理论过于深奥,难以实践。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路老大师用他那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渊博的学识,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化繁为简,让普通人也能轻松理解和运用。我非常欣赏他在书中强调的“治未病”的理念,这比生病后再治疗要重要的多。他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调理脾胃来增强身体的整体抵抗力,以及如何通过祛除体内湿邪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书中的一些养生方,比如针对不同季节的食疗建议,或是简单的按摩手法,都非常实用,我回家就尝试了其中一些,感觉身体确实有了些许改善。而且,这本书并非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养生,而是从整体出发,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包括饮食、起居、情志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养生体系。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健康地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更有信心去实践。
评分拿到这套书,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它将《无病到天年 调理脾胃治百病真法》和《大病先除湿》这两本精粹融合在一起,并且还附带了路志正老中医的中南海养生笔记和常见病中医养的精华。这种组合方式真的非常贴心,一下子就把最核心、最实用的中医养生理念呈现了出来。我特别关注了“调理脾胃”的部分,一直觉得脾胃是身体健康的基石,很多问题根源都在于此。路老在书中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临床案例,讲解了脾胃失调的各种表现,以及如何通过食疗、穴位按摩、药物等多种方式来调理。他特别强调了“饮食有节”,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但书中的指导非常具体,比如什么食物伤脾,什么食物健脾,什么时候吃什么最合适,都有细致的说明。而“大病先除湿”的章节,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以前总觉得湿气是小问题,但路老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认识到湿邪的危害,以及如何从根本上祛除体内湿气,比如如何通过饮食调整来利湿,或者如何通过运动来化湿。总而言之,这套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在你身边娓娓道来,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就能掌握中医养生的精髓,开启健康之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