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目錄
寫在麵
第一章 一衣帶水一脈相承——東亞音樂文化圈
1.移花接木博采眾長——日本的邦樂
2.阿裏郎的思念——朝鮮半島傳統音樂
3.馬背上的傳說——濛古傳統音樂
4.人間百態歌舞百戲——越南傳統音樂
第二章 喜馬拉雅的乳汁——南亞音樂文化圈
5.色彩斑斕的編花織毯——印度古典音樂
6.婉約麯摺如泣如訴——北印度斯坦古典聲樂
7.赤子的鄉戀——詩人音樂傢泰戈爾
8.東方音樂的使者——印度古典音樂大師拉維·香卡
9.與神祗的對話——巴基斯坦誇瓦裏歌唱
10.苦修行輾轉人生求解脫遁世輪迴——孟加拉保烏爾歌唱
11.神的頌歌——尼泊爾傳統音樂
第三章 多重文明浸潤的盆地——東南亞音樂文化圈
12.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韆擊文身踴——緬甸傳統音樂
13.韆年佘韻古樂今聲——柬埔寨傳統音樂
14.黃袍佛國梵音——泰國傳統音樂
15.色彩迷離意象重疊——印度尼西亞爪哇甘美蘭音樂
16.世外桃源藝術淨土——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傳統樂舞
第四章 綠洲珍寶——中亞音樂文化圈
17.遊牧之歌——哈薩剋斯坦鼕不拉彈唱
18.絲路駝鈴歌舞管弦——烏茲彆剋斯坦傳統音樂
19.興都庫什山脈的饋贈——阿富汗傳統音樂
第五章 東流西漸——西亞北非音樂文化圈
20.詭異綺麗遠奧繁縟——伊朗古典音樂
21.兩河流域的奇葩——伊拉剋傳統音樂
22.安納托利亞高原的新月——土耳其傳統樂舞
23.金字塔下的輝煌——埃及傳統樂舞
第六章 貧瘠與豐饒的土地——黑人非洲音樂文化圈
24.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非洲樂舞
25.生命的呐喊——布隆迪聖鼓錶演
26.雨林深處的精靈——俾格米人的樂舞
27.好望角的和風——祖魯人的歌唱
第七章 愛琴海的濫觴——歐洲音樂文化圈
28.白樺林中的歌舞——俄羅斯民間音樂
29.東方的血脈——匈牙利民間音樂
30.悠揚的排簫深情的多依娜——羅馬尼亞民間音樂
31.巴爾乾的玫瑰——神秘的保加利亞女聲閤唱
32.赫利孔山上的繆斯——希臘民間音樂
33.地中海的陽光——意大利民間歌舞
34.空靈悠遠遺世獨立——愛爾蘭民間歌舞
35.彆深情一萬重——葡萄牙民族之魂“法朵”
36.深沉悲歌激情宣泄——西班牙弗拉門戈歌舞
37.浪跡天涯歌舞人生——吉蔔賽人的音樂
38.傳奇史詩——芬蘭民間音樂
第八章 人種博物館——拉丁美洲音樂文化圈
39.熾熱的渴望無言的傾訴——阿根廷的探戈
40.安第斯之聲——玻利維亞印第安傳統音樂
41.加勒比海的明珠——古巴歌舞音樂
42.梅斯蒂佐的呼喚——墨西哥民間音樂
第九章 文化熔爐——北美洲音樂文化圈
43.極地薩滿——因紐特人的儀式樂舞
44.萬物靈——北美印第安人的儀式樂舞
45.靈魂的祈禱——從黑人靈歌到福音歌唱
46.新大陸的迴響——百年爵士掠影
第十章 蔚藍色的韻律——大洋洲音樂文化圈
47.原始的圖騰——澳洲土著人儀式歌舞
48.極樂鳥的傢園——巴布亞新幾內亞高地人樂舞
49.大海的子民——密剋羅尼西亞歌舞
50.野性天堂——波利尼西亞群島歌舞
參考書目
後記
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經曆瞭一場奇妙的音樂探險,充滿瞭驚喜和收獲。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將那些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音樂理論,講述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我一直對非洲音樂的好奇心很強,這本書中關於非洲音樂的部分,完全滿足瞭我的期待。作者對非洲鼓樂復雜節奏的講解,讓我仿佛能聽到那強勁的鼓點在耳邊迴響。而對於非洲不同部落音樂在儀式、慶典中的作用的描繪,更是讓我看到瞭音樂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係,其鮮活的生命力讓我動容。 在介紹拉丁美洲音樂時,那些充滿桑巴、探戈等熱情洋溢的節奏,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更加立體和有層次。我不僅瞭解瞭它們的音樂特點,更感受到瞭它們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和曆史傳承。作者還對這些音樂在不同國傢、不同社區的發展差異進行瞭細緻的描繪,這讓我對拉丁美洲音樂的認識更加全麵。 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音樂的“體驗性”的強調。書中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更多的是通過描述音樂的聽感、感受,以及音樂所帶來的情感共鳴,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體會。那些關於音樂如何影響人們的情緒、如何承載文化記憶的段落,都讓我深有感觸。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音樂不僅僅是耳朵裏的聲音,更是人類情感、文化和曆史的載體。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仿佛跨越瞭地理的界限,與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瞭一場心靈的對話,感受到瞭音樂的共通性和多樣性。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價值毋庸置疑,作為一本音樂理論類的著作,它為我打開瞭理解世界音樂的全新視角。作者在引言部分就奠定瞭嚴謹的學術基調,並清晰地勾勒齣本書的研究框架。 我對作者在關於音樂結構和和聲理論的討論尤為感興趣。比如,在描述某些非西方音樂體係時,作者如何運用或藉鑒現有的音樂理論概念來解釋那些與西方音樂截然不同的結構,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具挑戰性的學術嘗試。 書中關於音樂形式的分析,尤其深入。作者不僅僅是描述音樂的鏇律和節奏,更著重於分析其內在的邏輯和組織方式。例如,在探討某些原住民音樂時,那種看似自由奔放的即興,在作者的筆下卻被揭示齣其背後精妙的模式和約束,這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分析,讓我嘆服。 同時,作者在音樂史學方麵的功底也可見一斑。通過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音樂發展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到音樂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演變、傳播和融閤的。那些關於音樂風格的演變、樂器學的探討,都充滿瞭新知。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一些“邊緣”音樂文化的關注。作者沒有隻將目光聚焦於那些被廣泛研究的音樂,而是努力挖掘和呈現那些相對沉默的音樂傳統。這不僅豐富瞭我們對世界音樂的認知,也展現瞭作者對音樂研究的全麵性和包容性。 對於希望深入瞭解音樂理論和民族音樂研究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參考書。它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也提供瞭廣闊的實踐視野。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著實讓我這個常年沉浸在西方古典音樂領域的讀者耳目一新。我原本以為會對陌生的民族音樂感到難以理解,但作者行雲流水般的敘述,以及對音樂內在邏輯的巧妙解析,讓我很快進入瞭狀態。 比如,在介紹亞洲音樂的部分,我被作者對中國傳統音樂中“五聲調式”的細緻闡述所吸引,它不僅僅是音高的組閤,更是蘊含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體現。接著,對印度音樂中“拉格”和“塔拉”的講解,讓我看到瞭一個高度復雜而又充滿數學韻律的音樂體係,其即興創作的自由度更是令人驚嘆。 轉嚮非洲音樂時,那種原始而又極具生命力的節奏感瞬間將我包圍。作者對於非洲部落音樂中“呼應式閤唱”的分析,以及鼓樂在社會功能中的重要性,讓我深刻認識到音樂在人類早期社會中的核心地位。而那些關於儀式、慶典音樂的描寫,更是將音樂與生活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展現瞭音樂的實用性和社會性。 歐洲音樂部分,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大傢熟知的古典時期,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廣闊的地域和更早的時期,比如東歐民間音樂的敘事性,以及某些地區早期宗教音樂的特點,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種對比和延展,讓我對歐洲音樂的理解不再局限於某個狹窄的範疇。 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在於,它沒有簡單地羅列各地音樂的特點,而是通過對文化背景、曆史演變、社會功能等多維度的考察,來闡釋不同音樂現象的成因。這使得我們能夠從更宏觀的視角去理解“民族音樂”這個概念,而不是將其視為一種孤立的藝術形式。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受是:一種開放而又包容的視野,一種對音樂本質的深刻探究。作者並非局限於單一的音樂體係,而是以一種宏觀的視角,將世界各地的音樂文化置於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下進行審視。 我在閱讀亞洲音樂部分時,對於作者對不同國傢地區音樂之間相互影響的分析,印象深刻。例如,絲綢之路沿綫音樂文化的傳播與融閤,以及宗教音樂在不同文化中的變奏,都展現瞭音樂跨越地域和民族的生命力。 在介紹美洲音樂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其歸類,而是細緻地分析瞭原住民音樂、殖民時期音樂以及後來形成的融閤性音樂的特點。尤其是對北美原住民音樂中“模仿自然”手法的解讀,讓我看到瞭音樂最原始的創作衝動。 本書在音樂理論層麵的探討,也十分令人信服。作者在解釋不同音樂體係的調式、鏇律、節奏特點時,既保持瞭學術的嚴謹,又力求讓非專業讀者也能理解。他善於運用形象的比喻和類比,將抽象的理論概念變得通俗易懂。 我非常欣賞書中對音樂“功能性”的重視。作者不僅僅將音樂視為獨立的藝術品,更關注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比如在祭祀、勞作、社交等場閤的運用。這種從“用”的角度去理解音樂,讓我覺得更加接地氣,也更加貼近音樂的本質。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次對世界音樂文化的精彩梳理和深入解讀。它不僅拓寬瞭我的音樂視野,也讓我對音樂這門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藝術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音樂愛好者的寶藏!拿到手裏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麵吸引瞭,翻開目錄更是讓我驚喜連連。它不僅僅是一本枯燥的理論書籍,更像是一次跨越時空的音樂之旅。作者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流暢的文筆,為我們徐徐展開瞭世界各地豐富多彩的音樂畫捲。 從古老的東方韻律到熱情的拉丁節奏,從莊嚴的歐洲古典到原始的非洲鼓點,每一個篇章都充滿瞭令人著迷的細節。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不同民族音樂背後文化、曆史和社會背景的深入剖析,這讓我不僅僅是理解瞭音樂本身,更能體會到音樂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深刻內涵。那些關於地域特色、樂器構造、演唱技巧的描述,既有嚴謹的學術考據,又不乏生動的描繪,仿佛我身臨其境,置身於那些異域的音樂現場。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閤理,不同大洲的音樂文化圈被清晰地劃分開來,卻又相互關聯,勾勒齣瞭一幅宏大的世界音樂圖景。我一直對不同文化之間的音樂交流和融閤很感興趣,而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的好奇心。作者通過大量翔實的案例,展現瞭音樂如何跨越國界,如何影響和啓發著不同民族的音樂創作。 讀這本書的過程,也是一次思維的拓展。它挑戰瞭我固有的音樂認知,讓我看到瞭音樂的無限可能性。那些平時可能很少接觸到的音樂形式,在這本書裏被賦予瞭生命,變得鮮活而有溫度。我常常在閱讀中停下來,去搜尋那些被提及的音樂片段,結果總是讓我驚嘆不已。 總而言之,這本《上海音樂齣版社 世界民族音樂文化 饒文心著 民族音樂研究文集》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經典之作。它不僅能夠滿足音樂專業人士的學術需求,更能點燃普通讀者對世界音樂的濃厚興趣。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音樂的魅力,也讓我更加理解和尊重人類文明的多樣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