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走对小学的每一步 升级版
定价:38.00元
作者:李红延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596003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同一个孩子,在家长眼中和在老师眼中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位老师,更懂得把孩子放到群体坐标系中考量的重要性——从横向比中看长短,从纵向比中求发展,才能收获更多的锻炼机会。化青色为浓郁,真诚分享只有老师才知道的小学教育的关键点,我们相信,在科学有效的家校配合下,每个孩子都能走对小学的每一步。
内容提要
作者是一位家长,也是一位老师。她理解天下父母的拳拳之心,更懂得把孩子放到群体坐标系中考量的重要性——从横向比中看长短,从纵向比中求发展,才能收获更多的锻炼机会。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靠精彩的理论是不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关键。孩子提早上学要做哪些准备、为什么努力却得不到好成绩、怎么辅导考前复习、做作业“磨洋工”治不治得好……针对这些令家长头疼的学习问题,作者总结十余年教学经验,对症,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广大家长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辅导困境。
目录
章 让孩子慢慢成长,做他自己
1.哪有什么“全能冠军”
2.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3.告别简单粗暴的“家长制”
4.知识不是书本上才有
5.梦是前进的内在动力
第二章 上学不必太焦虑
1.提早上学要早做准备
2.做好心理准备,培养行为习惯
3.入学后的两次生病高峰
4.转学是新的开始
第三章 学会交往是件大事
1.同学关系处不好,老是受欺负
2.手机里的暧昧短信
3.爱告状,专挑别人的错
4.友情变化无常
第四章 会学习,才能爱学习
1.上学后好像变笨了
2.没完成作业的孩子
3.在家会≠在学校会
4.努力却得不到好成绩
5.该请家庭教师吗
第五章 辅导学习是家长的必修课
1.考前复习要有针对性
2.冷静对待孩子的试卷
3.写好作文,积累和技巧两手抓
4.光看书是写不好作文的
5.辅导作业有高招
第六章 四个好习惯保证学习效果
1.好习惯一:不马虎
2.好习惯二:会倾听
3.好习惯三:能质疑
4.好习惯四:做后查
第七章 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
1.教育不能“抢修”
2.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3.要教,不要吓
4.不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标杆
5.培养自信心要做到10个字
6.单亲不单爱
7.惩戒是必要的,但不等于打骂
第八章 小毛病会导致大问题
1.拖拉:吃饭吃到凉,作业“磨洋工”
2.丢三落四:今天丢了笔,明天落了本
3.顶嘴:“你凭什么管我”
4.嫉妒:“看到他们得100分,我就生气”
5.撒谎:“今天没有作业”
6.情绪抵触:“你越这么说,我越那么做”
第九章 会“说”才会“教”
1.要经常和孩子谈话
2.唠叨的“独角戏”不管用
3.有效谈话的四个原则
4.用赏识代替命令
5.表扬也要讲究方法
第十章 家校合作,走稳求学步
1.当孩子挨批评时
2.该不该当班干部
3.为什么总是“我们老师说……”
4.不帮倒忙不添乱
后记 孩子也教会了老师很多
作者介绍
作者是一位家长,也是一位老师。她理解天下父母的拳拳之心,更懂得把孩子放到群体坐标系中考量的重要性——从横向比中看长短,从纵向比中求发展,才能收获更多的锻炼机会。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靠精彩的理论是不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关键。孩子提早上学要做哪些准备、为什么努力却得不到好成绩、怎么辅导考前复习、做作业“磨洋工”治不治得好……针对这些令家长头疼的学习问题,作者总结十余年教学经验,对症,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广大家长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辅导困境。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升级版”这个词有点警惕,生怕是换汤不换药的陈旧内容重新包装。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次的迭代是极其有价值的。作者似乎不仅仅是修补了旧版中一些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更是融入了近年来教育理念的最新发展和实践反馈。特别是针对现代信息爆炸环境下,如何培养孩子信息筛选和批判性思维的部分,写得尤为精彩。我立刻想到了我那沉迷于短视频的孩子,书里提供的那些具体可操作的家庭对话策略,远比我过去生硬的“断舍离”要有效得多。那种把复杂的教育理论,拆解成一个个可以融入日常柴米油盐的微小步骤的方法,真的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育实践功底。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教育指南”,它更像是一份陪伴孩子成长的“心法秘籍”,让人觉得教育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只要方向对了,每一步都充满乐趣和发现。
评分这本书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始终聚焦于“人”本身,而不是工具或分数。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思自己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和无意识的比较。作者似乎有一种洞察力,能直抵家长内心的不安与恐惧,并温柔地引导我们正视这些情绪。那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韧性”和“自驱力”的篇章,是我近期阅读教育书籍中的最大收获。它强调的“走对每一步”,并不是指要达到别人设定的标准,而是指要确保每一步的成长都是基于孩子自身的节奏和需求,是可持续和健康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并没有减轻,但心态却变得更加豁达和坚定。我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更愿意蹲下来,去倾听孩子“每一步”的细微变化,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才是任何教育书籍能给予读者的最宝贵财富。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对这本书的感受,那便是“结构清晰,逻辑缜密”。很多教育类书籍往往会在理论深度和可操作性之间失衡,要么过于理论化让人云里雾里,要么过于强调技巧而缺乏理论支撑。但这本书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从宏观的教育理念出发,层层递进,详细剖析了小学阶段学习和成长的各个关键节点,例如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激发、亲子关系的维护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配有详实的分析和实用的工具箱。我尤其欣赏它对“习惯”的定义和培养方法论,它没有简单地将习惯等同于重复,而是将其上升到了“内在驱动力”的高度去阐述。这种由内而外的重塑视角,让我对过去一些简单粗暴的习惯培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思考框架,而不是零散的“妙招”。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邻居家那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长辈在跟你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其中穿插的那些小故事,那些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往往会忽略的教育瞬间。比如关于如何处理孩子考试失利后情绪的那个案例,作者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展示了不同处理方式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引导读者自己去体会和选择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节奏。这种“引导而非规定”的写作手法,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门槛,也让书中的建议更容易被接受和内化。读着读着,我甚至能想象出作者在撰写这些段落时的神态——那种饱含同理心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慰藉。在如今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能找到这样一本让人感到踏实和被理解的书,实在是一件幸事。
评分这本新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最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真正触及到教育本质的书籍,而不是那种空泛的说教。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觉,就知道作者在内容上是下足了功夫的。初翻几页,就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真诚,没有矫揉造作的术语,全是实实在在的观察和思考。特别是关于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深度学习的那几个章节,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家长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之前总觉得自己的方法有些僵硬,读了这些内容后,才意识到原来在鼓励孩子探索未知时,方式的细微调整能带来多么巨大的转变。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尊重孩子个体差异的立场,强调“每一步”都应该走得扎实而有意义,这与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读完后心绪平静,充满了积极的行动力。这本书绝不仅仅是给小学阶段的家长看的,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作为引导者自身的心态和局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