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寶何時開始添加輔食?
1先應該吃什麼?一頓吃多少?如何與奶配閤?
多長時間可以嘗試新的輔食?
哪些食物小嬰兒不能吃?
如何避免食物過敏?如果有過敏怎麼辦?
何時過渡到輔食為主奶為輔?
何時可以完全吃大人飯……
對於輔食添加,傢長們的疑問真的是多不勝數,我們邀請瞭北京協和醫院營養專傢李寜老師為你詳解從開始添加輔食(4~6個月),到寶寶能與大人吃完全一樣的飯菜(2~3歲)全過程的疑問,有原則,有實踐,有食材準備方案,也有菜譜製作方法,更重要的是給齣瞭每周添加計劃,這個計劃既考慮瞭營養的均衡,也注意避免食物過敏的發生,在食物性狀上也注意與寶寶發育能力匹配。傢長很容易上手操作,寶寶也愛吃。
寶寶是過敏體質,我對雞蛋、蝦、豆類這些營養好但又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真是又愛又恨,加瞭,怕寶寶過敏,不加,寶寶的營養如何保證?這本書中的“每周輔食添加計劃”,既幫我避免瞭過早添加易過敏食物,又能保證寶寶生長所需的營養,我一下子少瞭很多焦慮。
——北京,馬寜,寶寶7個月
自從女兒開始添加輔食,全傢人經常發愁要去超市買什麼,如何變著花樣讓寶寶多吃點。這本書中的“每周采購計劃”和各種食材加分吃法,真是省去瞭我們的大麻煩,按著書做,省心、放心!
——上海,韓華,寶寶1歲半
搜狐健康、三九健康網和養生雜誌聯閤推寶寶是過敏體質,我對雞蛋、蝦、豆類這些營養好但又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真是又愛又恨,加瞭,怕寶寶過敏,不加,寶寶的營養如何保證?這本書中的“每周輔食添加計劃”,既幫我避免瞭過早添加易過敏食物,又能保證寶寶生長所需的營養,我一下子少瞭很多焦慮。
——北京,馬寜,寶寶7個月
自從女兒開始添加輔食,全傢人經常發愁要去超市買什麼,如何變著花樣讓寶寶多吃點。這本書中的“每周采購計劃”和各種食材加分吃法,真是省去瞭我們的大麻煩,按著書做,省心、放心!
——上海,韓華,寶寶1歲半
輔食知識儲備篇
記住這15條,孩子吃得香,長得好
1.嬰兒添加輔食不要早於4個月或晚於7個月
無論如何,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間zui早不要早於4個月
添加輔食的時機不要一刀切
不要晚於7個月添加輔食
早産兒添加輔食要先矯正月齡
2.輔食添加是行為能力訓練過程
添加輔食能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
添加輔食能促進胃腸和代謝功能成熟
添加輔食有助於培養各種行為習慣
3.配方奶粉不是輔食
4.D一餐輔食對嬰兒非常重要
D一次輔食一定要單D給孩子做
D一次輔食進食過程要盡量愉快
D一次輔食要有儀式感
5.嬰兒輔食從營養米粉開始
6.蛋黃不是D一輔食
7.輔食添加初期一頓吃多少並不重要
孩子的食量應該由少到多
吃多少應由孩子自己決定
8.不主動添加調味料
初期的輔食zui好是食物本身的味道
孩子並不容易缺鈉
9zui好一開始就用碗和勺子喂輔食
10.嬰兒不接受輔食不強迫
11.要特彆注意輔食性狀的循序漸進
4~6個月,吞咽型輔食
7~9個月,蠕嚼型輔食
10~12個月,咀嚼型輔食
1歲以後,嚮模式靠攏
12.碳水化閤物是輔食的主角
13.大便中齣現原始食物顆粒應調整製作方法
14.添加輔食應循序漸進
各類輔食並非越早添加越好
添加輔食種類順序參考
15.高緻敏性食物1歲後再嘗試添加
如何判斷食物過敏
確定過敏的食物一定不要加
添加嬰兒輔食前的準備工作
做輔食的常用工具選擇
原材料處理工具
製熟工具
研磨工具
分裝與保存工具
其他工具
選擇D季的輔食食材
正確加工輔食,減少營養流失
選擇閤適的嬰兒餐具
給孩子選質量閤格的餐具
平時的使用和清洗方法要正確
食材巧保鮮,留住輔食營養
有些食材不需要放入冰箱
放入冰箱保存的食材要先做處理
巧妙利用冰箱冷藏室
正確的解凍方式
加輔食後怎樣喂奶
添加輔食初期不主動減少喂奶
輔食初期,吃完輔食接著喂奶
1歲半以前奶是主食
1歲以後再喝純牛奶、酸奶
奶要一直堅持喝
讓孩子愛上白開水
白開水是zui好的補水途徑
給孩子喝安全健康的白開水
從小培養喝白開水的習慣
給孩子準備閤適的飲水工具
奶嘴
奶瓶
水杯
菜水、果水、飲料不能代替白開水
菜水、果水、蔬果汁的營養微不足道
菜水、果水、蔬果汁會影響孩子順利接受白開水
彆給孩子喝市售飲料
從加輔食起,開始培養良好就餐習慣
相對定時、定點、定量,規律進餐
定時
定點
定量
讓孩子安靜吃飯
讓孩子學會細嚼慢咽,但不拖拉
讓嬰兒一次性吃飽,避免少食多餐
1~1歲半是學習D立進餐的敏感時期
給孩子機會自己練習吃飯
大人喂食的行為不能持續太久
1歲半後開始說明餐桌禮儀
要讓他遵守禮貌的就餐秩序
要讓孩子瞭解就餐禮儀
要讓孩子保持正確的就餐姿勢
牙好纔能吃得好,做好餐後口腔衛生
如何判斷輔食添加得好
良好的輔食添加效果應包括的內容
用生長麯綫來評判生長情況
怎樣獲得生長麯綫
怎樣使用生長麯綫
生長麯綫中容易誤解的問題
評判結果時容易犯的錯誤
如果生長過快或過慢
早産兒生長麯綫
輔食添加實戰篇
不同時期,營養、飲食重點不同
4~6個月:嘗試著添加輔食
開始關注補鐵
輔食米粉為主,其他為輔
吃稀泥糊輔食
每日吃幾頓,每頓吃多少
每周嘗試1種新食材
輔食添加誤區:蛋黃、肉類早加
4~6個月每周添加新食材采購
4個月D1周:嬰兒米粉
4個月D2周:大米或小米之一種
4個月D3周:燕麥片、鮮玉米之一種
4個月D4周:蘋果
5個月D1周:鬍蘿蔔
5個月D2周:土豆、芋頭或紅薯之一種
5個月D3周:嬰兒顆粒麵或龍須麵之一種
5個月D4周:香蕉
6個月D1周:菠菜、油菜之一種
6個月D2周:南瓜
6個月D3周:茄子
6個月D4周:藕粉
4~6個月嬰兒輔食製作
不推薦嬰兒過早吃的水果
水果少與其他輔食種類混搭
4~6個月嬰兒怎麼吃水果:榨汁、製泥
4~6個月嬰兒水果餐製作
7~9個月:必須添加輔食瞭
吃稠泥糊輔食,每天1~2頓
每天供給10~20剋肉類輔食
持續關注鈣、鐵攝取
做個輔食安排日程記錄錶
營養均衡免疫力纔會強
8個月打麻疹疫苗前不用吃全蛋
3~5天添加1種新食材
食材使用量不需十分
輔食添加誤區:輔食吃得多
7~9個月每周添加新食材采購
7個月D1周:蛋黃
7個月D2周:番茄、梨
7個月D3周:西藍花、萵筍
7個月D4周:雞肝
8個月D1周:芥藍、洋蔥
8個月D2周:水蘿蔔、核桃
8個月D3周:糙米、香瓜
8個月D4周:雞肉
9個月D1周:芹菜、葡萄
9個月D2周:柿子椒、淮山藥
9個月D3周:黃瓜、紅棗
9個月D4周:牛肉
7~9個月嬰兒輔食製作
7~9個月嬰兒怎麼吃水果:水果條
7~9個月嬰兒水果餐製作
10~12個月:練習用牙床咀嚼更多的食物
10個月開始注意補充脂肪類食物
10~12個月後半期嬰兒可吃半固體輔食
怎樣做軟飯
每日3頓輔食
營養不良多是喂養不善
添加輔食誤區:吃大人飯
10~12A1月每周新添加食材采購
10個月D1周:豌豆、蓮藕
10個月D2周:西瓜、銀耳
10個月D3周:豬肉、蒜薹
10個月D4周:麵包、海帶
11個月D1周:芝麻、豬血
11個月D2周:蘑菇、西葫蘆
11個月D3周:絲瓜、黑木耳
11個月D4周:豬肝、草莓
12個月D1周:莧菜、荸薺
12個月D2周:蘆筍、紫甘藍
12個月D3周:羊肉、闆栗
12個月D4周:油脂、山楂
10~12個月輔食製作
10~12A1月孩子怎麼吃水果:練習吐皮、吐籽
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10~12個月嬰兒水果餐製作
1歲幼兒:閤理搭配,逐步過渡到
輔食為主
不同類食材供給不同營養
每天至少10種每周至少30種食物
勤做1周采購計劃
萌齣乳磨牙後嘗試固體食物
建議母乳喂到2歲
開始嘗試調味料
一日三餐兩點,外加1斤奶
1歲後仍不建議嘗試的食物種類
就餐氣氛影響幼兒食欲
添加輔食誤區:兒童醬油
陸續嘗試高緻敏食物
鮮牛奶
酸奶
奶酪
魚
蝦
黃豆芽
豆腐
豆漿
花生
芒果
菠蘿
獼猴桃
桃子
橘子
橙子
1歲幼兒1周食材采購示例
1周采購示例
鯽魚
鱈魚
大白菜
鼕瓜
圓白菜
香菜
紫菜
蔥
蒜
麵粉
饅頭
薑
餅乾
黑米
紅小豆
柚子
甘蔗
1歲幼兒1周飲食參考搭配
1歲幼兒輔食製作
1歲後孩子怎麼吃水果:兩餐中間吃
手給孩子做點心
1歲幼兒水果餐、點心製作
2歲幼兒:給食物加一點想象力
食物要營養好吃還要好看
不要點心就不用給
孩子不肯吃飯要分析原因
不建議采用的烹調方法
飲食誤區:多吃市售魚鬆、肉鬆
2歲幼兒1周食材采購示例
1周采購示例
鴨肉
鯉魚
帶魚
皮皮蝦
韭菜
小白菜
香椿
苦瓜
綠豆芽
豆腐皮
百閤
白蘿蔔
豆角類
黃花菜
薏米
櫻桃
2歲幼兒1周飲食參考搭配
2歲幼兒食物製作
3歲幼兒:實現和大人一起吃飯
飲食基本化
零食隨時可吃不可取
給孩子不喜歡的食材變變身
3歲以前不要學用筷子
飲食誤區:吃營養補品
3歲幼兒1周食材采購示例
黃花魚
蝦皮
銀魚
兔肉
毛豆
花菜
豆腐乾
榛子
綠豆
杏鮑菇
3歲幼兒1周飲食參考搭配
3歲幼兒食物製作
……
輔食問題救急篇
孩子的輔食要求比較高,要營養全麵、豐富、均衡,還要好消化,能有效促進生長發育,同時要提防過敏,確保安全,所以給3歲以前的孩子準備食物不是一件簡單事,也讓很多媽媽犯瞭愁。
本書就是為瞭幫助媽媽實現輔食的營養與安全而作,希望能切實地幫助解決在輔食添加中的一些問題。
本書的關注點從食材采購到食材的加工再到成品美化,每一環節都給齣瞭切實可行的方法。按照這些方法,隻要稍有采購、烹調經驗的媽媽就能做齣閤格的輔食。
在采購環節,剛開始加輔食的時候,媽媽比較發愁的是加什麼,怎麼加,本書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給齣瞭閤適的推薦食材:
如果孩子對輔食錶現齣J大興趣,可以從4個月開始嘗試添加,如果消化好、接受度好,4~6個月每周推薦1種容易消化的食材;7~9個月容易消化的食材每周推薦2種,不容易消化的食材每周1種;10~12個月每周推薦2種食材。
如果孩子還沒有做好準備,就要再等一等,不要勉強添加,建議孩子滿6個月開始正式添加輔食,zui晚不晚於D7個月。
加什麼和怎麼加本書都是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來安排的,做到盡量閤理和科學,不給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之後每種食材都給齣瞭選購方法以及挑選重點,可幫助媽媽選到健康、安全又新鮮、美味的食物。
在烹調環節,不但關注食物本身的加工,符閤孩子輔食清淡、營養的特點,還關注zui終成品的品相,從味道、營養、顔色以及造型上進行美化,讓孩子能更快樂、更順利地接受輔食。
同時,本書也注意到,不是媽媽把輔食做得好吃、好看、有營養,孩子就一定能攝入閤理、足夠的營養,孩子是否能有效咀嚼、是否能形成規律的飲食結構、是否能不偏食和挑食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營養的攝入。所以本書在孩子飲食行為的培養上也給予瞭特彆的關注,讓媽媽在菜市場、廚房打轉的同時不忘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
李寜
本書使用說明
1.在添加新食材階段
本書的新食材采購與添加時間示例,僅僅代錶一種理想情況,隻作為參考。它的意思是,如果孩子恰好在D6個月D1周就對輔食感興趣並予以添加,同時1周之內沒有任何異常,下一周就添加新的食材,一直進行下去,直到可以吃的食物種類足夠豐富。
現實中,孩子不會恰恰好D6個月就錶現齣對輔食的興趣,而且難免會對某些食物接受度不良,這時傢長必須耐心觀察,甚至暫停添加這種食物,稍加休息1周後再重新嘗試,直到能夠確定孩子可以接受,如果懷疑過敏,則應D立即停止嘗試,至少3~6個月後再試。
所以,在使用本書時,不要局限於參考時間,一定要注意到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加瞭新食物後,孩子的排便規律是否齣現瞭大的變化,接受度怎麼樣,如果不能完全接受這種新食物,添加時間就應D閤理順延。
2.關於食物種類與一緻的階段
本書中的加分吃法能快捷有效地搭配食物,很方便,但是加分吃法有一個大前提,即孩子已經能接受所推薦的所有食物,如果有一種或幾種還不能確定,就要減除這一種或者幾種食物。
比如嬰兒米粉環節,加分吃法是“米粉+肉末或蔬菜末或蛋黃”,如果目前不能確定孩子已經能接受肉末,就要減掉肉末,蔬菜、蛋黃同理,如果三種都不能確定,就應D先隻吃純米粉,往後每個新食材都應D這樣處理。添加輔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應冒進。
特彆是在4~6個月的嘗試添加輔食階段,很多食物都還不能確定孩子是否可以接受,需要時間慢慢去試,更需要注意正確使用加分吃法,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類型(包括已知的父母自己會過敏的食物)則要審慎添加,zui好等到1歲以後再行嘗試。
3.考慮到孩子的消化能力,給孩子添加輔食不宜過早,zui好從6個月開始。
李寜: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副教授,全國婦聯“心係好兒童”項目專傢組成員
從事營養工作20餘年,對孕産婦、嬰幼兒以及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和各類營養不良患者的營養治療及指導經驗豐富。同時承擔協和醫科大學及1都醫科大學的營養學教學工作,為培養新一代營養師做齣瞭不懈努力。
曾參與《現代臨床營養學》《臨床營養治療學》等多部營養學專著的編寫,齣版過《嬰幼兒營養方案》《孕産婦營養方案》等科普著作。作為健康生活指導專傢,多次在中央電視颱生活欄目、中央人民廣播電颱、北京人民廣播電颱進行科普宣教,並在《健康報》《保健時報》《好主婦》等報刊雜誌上發錶多篇科普文章。
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風格非常注重實用性,這一點從目錄結構上就能看齣來。我欣賞它將輔食添加過程係統地劃分成瞭幾個關鍵的裏程碑階段,這使得我能夠清晰地預估未來幾個月我需要準備什麼。我尤其關注那些聲稱能解決“寶寶挑食”問題的章節,因為我的寶寶目前正處於對新食物持謹慎態度的階段,任何能幫助我平穩過渡到多口味攝入的技巧,對我來說都是無價之寶。我希望書中能深入探討一些常見的輔食添加誤區,比如何時引入過敏原食物的測試,以及如何科學地判斷寶寶是否真正吃飽瞭,而不是僅僅看碗裏的剩餘量。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不同於傳統米糊的創意搭配,比如如何利用天然的香料(如一點點肉桂粉或迷迭香)來提升食物的吸引力,同時又保證絕對安全。這本書如果能有一個專門的章節來討論“餐桌禮儀”的啓濛,那就更好瞭,因為輔食階段也是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黃金時期,如何讓寶寶從泥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傢庭餐桌的食物,這中間的銜接策略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輔食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明亮,給人一種專業又親切的感覺。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期待著能從中找到一些實用的、能讓寶寶吃得開心的輔食製作秘訣。尤其是“協和醫院營養專傢”這個名頭,一下子就讓人對內容的權威性和科學性産生瞭極大的信任感。我特彆關注的是它是否能提供清晰的時間綫規劃,畢竟0到3歲是寶寶味覺和營養需求變化最快的階段,需要一套係統的方法來指導。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針對不同月齡寶寶的營養側重點分析,不僅僅是食譜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背後的營養學原理,這樣我纔能做到心中有數,而不是盲目照搬。書中對於食材選擇的細緻程度,比如如何挑選最新鮮的有機蔬菜、如何處理肉類的不同部位來確保口感和營養吸收,這些細節的呈現,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如果能配上步驟分解圖就更完美瞭,畢竟光靠文字描述,有時候對於一些精細的攪拌和過濾操作還是難以完全掌握,視覺引導的效果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提供的“疑難雜癥”處理手冊。比如,當寶寶突然拒絕吃某樣已經接受過的食物時,應該如何巧妙地“僞裝”或重新介紹?或者,當輔食做得太稀或太稠時,有沒有快速補救的方法?我希望書中能涵蓋一些關於“食物質地”調整的實用技巧,因為質地對寶寶的接受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同時,我也關注到瞭它是否能提供一些針對特殊需求的輔食調整建議,比如寶寶在長牙期或生病初愈時的飲食側重。總而言之,一本優秀的輔食書,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教人做飯的層麵,它更應該成為父母育兒過程中,應對“吃”這個核心問題的全方位工具箱,提供從食材采購到餐桌互動的全鏈條解決方案,確保寶寶的每一次“初次嘗試”都能是成功且愉快的體驗。
評分作為一名職場媽媽,時間管理是我準備輔食時麵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因此,我對書中關於“快速製作”和“批量準備”的部分給予瞭極高的期望。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周末可以提前準備好、工作日隻需簡單加熱或組閤的“半成品”方案,這樣既能保證食物的新鮮度,又能大大減輕日常的烹飪壓力。書中對於不同食材的儲存建議也需要非常詳盡,比如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冷藏或冷凍的最佳時間點,以及如何判斷它們是否依然適閤寶寶食用,這些信息直接關係到傢庭的食品安全管理。此外,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針對外齣就餐或旅行時的輔食解決方案,比如便攜式食物的選擇和攜帶技巧,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畢竟,生活是動態的,輔食製作也不能完全被局限在廚房裏,我們需要的是一套可以靈活應對各種場景的綜閤指南。
評分我個人對如何科學地平衡宏量營養素非常感興趣,特彆是對於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比例。對於0到1歲,脂肪的重要性常常被低估,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解釋為何在特定階段需要增加健康脂肪的攝入,並給齣具體的食材來源推薦,比如不同種類的魚類或堅果油的閤理使用方法。另外,這本書的“輔食添加計劃”部分,我希望能看到更細緻的“食材引入順序圖錶”,這個圖錶應該能清晰地標明推薦引入的順序、引入後的觀察時間窗口,以及如果齣現疑似過敏反應時應該如何應對的初步流程。這種流程化的指導,能夠極大地緩解父母麵對未知挑戰時的焦慮感。我期待的不是教科書式的說教,而是那種語氣溫和、充滿鼓勵的“過來人”經驗分享,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專傢在身邊提供堅實的支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