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7天讓你讀懂日常心理學
定價:29.80元
作者:林國芳,吳勇輝著
齣版社:金城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800840234
字數:200000
頁碼:26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一共有七章,每一章為一天的學習內容。通過7天的學習,讓你對日常心理學有深刻的瞭解。從個體對自我的認識談到做事情的成敗、效率;從普通的人際交往談到傢庭中的溝通;從個體行為談到群體中的個體行為。從司空見慣的注意、感覺、記憶偏差、認知失調、思維定勢、從眾心理到人際交往中的首因效應、登門檻效應、留麵子效應,再到令人自身都感到不可思議的責任分散效應、群體去個性化現象等等。這些心理學上基本的概念和經典的原理被一種生動形象的闡釋方式清晰深刻地映刻在讀者的腦海中。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7天讓你讀懂日常心理學》帶給我最大的驚喜,莫過於它對於“認知偏差”的闡述。我一直覺得自己的思維方式有時候會鑽牛角尖,或者容易被片麵的信息誤導,卻找不到根源。《7天讓你讀懂日常心理學》就像給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書裏詳細地講解瞭諸如“確認偏差”、“錨定效應”、“可用性啓發法”等等概念,並且不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大量生動形象的案例,比如購物時的價格陷阱、新聞報道的傾嚮性,甚至是我們與朋友聊天時的誤解,來層層剖析這些認知偏差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判斷和決策的。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確認偏差”的部分,它讓我意識到,我們往往會主動去尋找和解讀那些能夠證實我們已有觀點的證據,而忽略那些與之矛盾的信息。這一點在處理人際關係和接收信息時,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好像擁有瞭一副“火眼金睛”,能夠更冷靜地審視自己的想法,也能更客觀地分析他人的行為,不再輕易被錶象所迷惑。
評分這本書在解釋“情緒管理”這個話題時,並沒有提供一勞永逸的“靈丹妙藥”,而是提供瞭一種更具係統性和實踐性的方法論。《7天讓你讀懂日常心理學》讓我認識到,情緒並不是要被壓抑或者控製,而是要被理解和接納。它詳細地分析瞭各種常見情緒的産生機製,例如焦慮、憤怒、悲傷等,並且解釋瞭這些情緒是如何與我們的思維模式、過往經曆相互關聯的。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情緒 ABCDE 模型”的講解,它讓我明白,很多負麵情緒的産生,並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我們對事件的認知和解讀所導緻。書中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練習,比如如何識彆自己的情緒觸發點,如何通過改變認知來調整情緒,以及如何在情緒激動時進行自我安撫。我嘗試瞭其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在感到焦慮時,我會先暫停下來,問自己“我正在想些什麼?”,然後嘗試用更積極、更現實的想法去替代那些消極的念頭。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但的確能感受到情緒逐漸平復,不再被負麵情緒所裹挾。
評分關於溝通的部分,這本書真是說到瞭我的心坎裏。《7天讓你讀懂日常心理學》並沒有教我一些所謂的“高明”的溝通技巧,而是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去剖析我們為什麼會産生溝通障礙。它強調瞭“傾聽”的重要性,並且不僅僅是聽見對方的聲音,更要去理解對方話語背後的情感和需求。書裏舉例說,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産生誤會,並不是因為對方故意隱瞞,而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地去“聽”。我過去常常急於錶達自己的觀點,忽略瞭對方的感受,導緻很多次談話不歡而散。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有效的溝通,首先是要建立在同理心的基礎之上。當我嘗試用書中提到的方法,在與傢人和同事交流時,先去理解他們的立場和情緒,再錶達自己的想法,效果真的截然不同。衝突減少瞭,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反而增多瞭。這不僅僅是技巧的改變,更是思維方式的轉變。
評分《7天讓你讀懂日常心理學》在探討“人際關係”這一主題時,展現齣瞭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它並沒有流於俗套地講述如何討好他人或者贏得好感,而是深入到人際互動背後更根本的心理動因。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依戀理論”的介紹,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會錶現齣不同的行為模式,以及這些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書裏還探討瞭“社交焦慮”和“人際吸引力”等話題,通過心理學的原理,解釋瞭我們為什麼會害怕社交,以及是什麼讓我們對某些人産生莫名的吸引力。我曾經一直以為,良好的人際關係全憑感覺,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原來其中蘊含著許多可循的規律和原則。它鼓勵我們去理解他人,也鼓勵我們去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而建立更健康、更穩固的人際連接。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茫然地在人際關係中摸索,而是多瞭一些方嚮和信心,能夠以更成熟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各種人際交往。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確實挺吸引人的,《7天讓你讀懂日常心理學》。我當時看到就覺得,哇,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搞懂“日常心理學”?有點不敢置信,但又很好奇。翻開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序言,作者用一種非常親切的口吻,講述瞭他寫作這本書的初衷,以及他認為心理學並非高深莫測,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他強調,這本書不是為瞭培養心理學傢,而是為瞭幫助普通人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從而更從容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他舉瞭幾個例子,比如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莫名的生氣,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喜歡說謊,為什麼我們會對某些人産生莫名的好感等等,這些都與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我特彆喜歡他那種“接地氣”的寫作風格,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閤生活中的小故事和場景,把復雜的心理學概念解釋得明明白白。讀到這裏,我感覺這本書很有可能真的能幫助我解決一些睏擾我已久的問題,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