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伯納姆著的《鋼琴天天練練(6原版引進)》 的目的在於幫助練琴者鍛煉手指,使之健實,有力和 靈活。開始,先作輕柔的慢練習,熟練後,再逐首增 加,知道能正確地彈奏十二首為止。當學生能熟練而 正確地彈奏第壹組十二首時,再以同樣地方法練習其 他各組。可將每一組地各種練習在不同地調上進行移 調練習,這對學生是很有裨益的。
**組
1.跑上樓跑下樓
2.彈跳
3.雙臂伸屈
4.大步走
5.練習拳擊
6.深呼吸
7.快速上下梯子
8.雙腳跳
9.甩腕肘
10.交叉踢腿
11.俯臥撐
12.精神飽滿準備練習
第二組
1.側滾翻
2.大劈叉
3.嚮上踢右腿
4.嚮上踢左腿
5.拳擊
6.雙臂兩側繞圈
7.雙腳跳
8.單腳跳
9.打高爾夫球
10.撐杆跳
11.深呼吸
12.精神飽滿準備練習
第三組
1.側滾翻
2.大劈叉
3.青蛙跳
4.玩滾木球
5.打高爾夫球
6.伸展雙臂跳躍
7.深呼吸
8.打網球
9.跟著領隊人
10.蜘蛛爬行
11.快速上下梯子
12.精神飽滿準備練習
第四組
1.繞圈
2.滑水
3.坐在椅子上快速踢腿
4.像鍾擺似地搖動雙腿
5.跳雙繩
6.原地腳尖跑步
7.用腳尖跳(像小貓)
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真的讓人眼前一亮,封麵色彩搭配得非常和諧,那種沉穩中帶著一絲活潑的感覺,瞬間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無可挑剔,摸上去光滑而厚實,油墨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密集的五綫譜看起來也毫無壓力,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書脊的裝訂非常牢固,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容易散頁,這一點對於經常需要大幅度打開樂譜的演奏者來說簡直太重要瞭。更不用說,排版布局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考量,每一行音符之間的間距、高低音譜號的相對位置,都經過瞭精心的計算,讓視綫在樂譜上遊走時流暢無比,極大地減少瞭找譜的時間和精神消耗。這種對物理形態的極緻追求,無疑提升瞭閱讀和練習的愉悅感,讓人願意更頻繁地拿起它來投入到音樂的世界裏。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簡直是為自學者量身定做的,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讓人望而卻步的學院派架勢,而是用一種循序漸進、極其友好的方式引導我們進入練習的核心。每一單元的起始部分,都會有一個非常簡短卻直擊要害的理論點提示,比如某個技巧應該如何用手指觸鍵的微小區彆,或者某個節奏型在不同速度下的聽感差異,這些都是我在以往教材中常常忽略的“軟知識”。緊接著的練習麯目,難度梯度的設計處理得非常微妙,你剛覺得自己有些吃力時,下一首就會巧妙地讓你感覺“我好像掌握瞭一點點”,這種正嚮反饋的積纍,極大地激發瞭我的持續學習動力。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生硬地堆砌技術難點,而是將難點巧妙地“揉碎”到日常的指法訓練中,不知不覺中,手指的靈活性和對樂句的理解力都在悄悄地提升,這纔是真正有效的學習路徑。
評分我必須強調一下這套書在內容選材上的獨到眼光,它似乎深諳不同年齡層學習者在不同階段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痛點”。比如在處理連奏和斷奏的轉換練習時,它給齣的例證麯目既有巴赫時代的嚴謹,又不失肖邦時期對觸鍵細膩度的要求,這使得練習不僅僅停留在機械模仿上,而是開始建立起對不同時期音樂風格的“聽覺記憶”。我發現,當我按照書中的提示去體會那些看似細微的力度變化時,原本僵硬的演奏開始有瞭“呼吸感”和“色彩感”。它不隻是告訴你“彈快一點”或者“輕一點”,而是通過具體的音符組閤,讓你切實感受到“快速但不失顆粒感”和“輕柔但絕不模糊”的區彆,這種深層次的音樂感知能力培養,遠比單純的技術操練更有價值,它真正培養的是一個音樂的“聆聽者”和“錶達者”。
評分從一個實際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實用性超乎預期。它並非那種隻適閤擺在書架上裝點門麵的昂貴印刷品,而是真正能陪你度過無數個練習時辰的“良師益友”。特彆是它對於節奏的準確把握和對節拍的細緻劃分,對我這種曾經在復雜復節奏上感到吃力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一劑良方。書中的節奏分解圖示非常直觀,配閤教材提供的輔助材料(如果適用的話,比如某些音頻的輔助),能夠讓你立刻建立起正確的內在節拍感。以往我可能需要花費數小時來“馴服”一個彆扭的節奏型,但按照這本書的分解步驟來,效率至少提升瞭三成。這套書真正做到瞭將理論與實踐無縫對接,它不隻是一本練習冊,更像是一套完整的、經過時間檢驗的、關於如何高效“雕琢”鋼琴演奏技巧的實戰手冊,物超所值的感覺油然而生。
評分坦白說,我過去嘗試過好幾本聲稱是“高效練習”的樂譜,但很多都虎頭蛇尾,或者最後幾頁淪為一些故作高深的五花八門的練習,讓人摸不著頭腦。然而,這本教材在收尾部分的總結和提升階段,處理得非常紮實和務實。它沒有急於展示高難度麯目,而是集中精力打磨那些基礎但最容易被忽視的“交叉手指”和“跨把位”的靈活性,並用一些跨越不同調性的和弦琶音練習來鞏固音階的流暢度。這種“迴歸基礎,追求完美”的收尾哲學,讓我深感製作方對學習規律的深刻理解。通過這些收尾練習,我感覺之前練習中積纍的那些零散技巧,終於被係統地串聯瞭起來,形成瞭一個更堅固、更可靠的演奏平颱,為挑戰更復雜的麯目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讓人有一種“萬變不離其宗”的踏實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