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前言
第-部分 基本乐理
第-章 音
一、什么是音
二、乐音与噪音
三、音的性质
四、音名与唱名
五、音组
六、纯八度
七、标准音
八、中央C
第二章 乐音体系
一、乐音体系
二、变音记号
三、律制
第三章 记谱法
一、五线谱
二、简谱
三、乐谱中的省略记号
四、常用演奏记号
第四章 音符
一、五线谱中音符的写法
二、常用音符
三、常用音符的时值关系
四、简谱中常用音符的时值表示法
第五章 休止符
一、五线谱中常用休止符及写法
二、简谱中常用休止符及写法
第六章 附点音符与附点休止符
一、附点音附
二、附点休止符
三、简谱中的附点音符与附点休止符
四、复附点音符
第七章 节奏与节拍
一、节奏
二、节拍
三、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四、延音线
五、连音符
六、切分音
……
第二部分 视唱练耳
参考书目
后记
本教材包括“乐理”和“视唱”两部分。
乐理部分是根据北京舞蹈学院学生的情况,在专业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和提炼,对于部分章节在内容上做了删减,以适应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
神唱练耳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根据音乐理论部分编配的神唱:二是编配民间舞蹈音乐视唱;三是编配芭蕾舞蹈音乐视唱。通过视唱练耳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舞蹈音乐的了解,并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让学生把握音乐与舞蹈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同时,作为乐理学习的辅助,它难够使音乐学习更加丰富多彩,让音乐程发挥真正的使用。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关于“连接”与“应用”。在我的学习初期,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的技能总是被割裂开来——我能理论上分析出一段旋律的调性,却唱不准,或者能准确视唱,但无法在和声学上解释其缘由。这本书的编排哲学似乎就是打破这种壁垒。它将乐理的概念直接嵌入到视唱的练习情境中,比如在学习某个特定调式时,配套的听写和模唱练习就是围绕该调式的功能和声展开的。这种“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加速了我的学习进程。我不再是孤立地记忆知识点,而是开始在实践中内化理论。书中对于节奏的复杂性处理也十分到位,它教会我如何通过“划分”和“内化节拍感”来应对那些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节拍,而不是机械地数拍子。这本教材真正做到了将音乐理论从“知识”转化为一种可以随时调用的“技能”,极大地提升了我作为一名音乐实践者的信心和能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音乐学习者的一剂强心针!我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乐理爱好者,常常因为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而感到迷茫。市面上那些教材要么过于晦涩难懂,充满了枯燥的术语,要么就是内容零散,不成体系。直到我翻开这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至今难忘。作者的编排思路极其清晰,从最基础的音高、节奏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入和声、曲式分析,每一步的过渡都衔接得非常自然。特别是对于视唱练耳的部分,书里提供的练习曲目和听辨材料种类丰富,难易程度划分合理。我特别欣赏它在理论讲解中穿插了大量实例分析,让抽象的乐理知识变得可视化、可触摸。以前我对一些复杂的调式和转调总是云里雾里,但这本书通过巧妙的图示和详尽的步骤解析,让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一对一导师,时刻在旁边指导你,让你在学习的路上少走弯路。对于准备考级或者希望深入了解西方音乐体系的初学者来说,这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宝典。
评分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但对古典音乐怀有深厚热情的“业余发烧友”们,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接管”我们理论知识的教材,简直是太难了。很多教材对于“自学”这种学习模式考虑不周,缺乏必要的自测机制。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有清晰的理论阐述,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的自我评估工具。每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都有配套的“巩固练习”,而且这些练习的难度设置非常巧妙,先易后难,让你能及时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和声功能”的讲解部分,它没有停留在简单地命名“主和弦、属和弦”,而是深入探讨了和声在音乐情绪表达中的具体作用,这让我听音乐的层次一下子丰富了起来。我开始能“听懂”作曲家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使用那个和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识谱”的层面。这本书的厚度虽然可观,但内容充实而没有废话,真正做到了字字珠玑,是值得反复研读的精品。
评分我是一名音乐专业的学生,坦白地说,我们学校发的教材虽然权威,但内容更新较慢,而且排版和装帧常常让人提不起精神。相比之下,这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给我的感觉是充满了活力和现代气息。它在讲解传统乐理的基础上,大胆地融入了一些近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中的常用和声概念,这对于我们这些接触多元音乐环境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补充。比如,它对特定节奏型(如复合拍子或不规则节奏)的拆解分析,比我之前看的任何教材都要透彻和直观。另外,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也体现了专业水准,比如在讲解复杂记号时,总会附带一个“注意事项”或“常见误区”,这些小小的提示往往能帮我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困惑。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让人称赞,书写起来不洇墨,长时间阅读也不易产生视觉疲劳。它不像是一本冷冰冰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亲切、最有效的方式把知识传递给你。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视唱练耳”这四个字是心生畏惧的,感觉那是天才音乐家才能掌握的技能,普通人望尘莫及。我试过好几本号称能提升耳朵敏感度的书,但大多是冷冰冰的练习题堆砌,读两页就想放弃。然而,这本教材的引入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化繁为简”。它没有一上来就用那些高深的术语轰炸你,而是从最直观的听觉感知入手,比如如何区分音程的色彩,如何用身体去感受节奏的脉动。我发现,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兴趣。大量的听写练习都设计成了“游戏化”的闯关模式,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更赞的是,书里的附带资源(如果配套有音频的话,我指的是这种形式的辅助材料)质量非常高,音准纯正,速度变化灵活,完美模拟了真实的上课情境。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听出”某个音高或和弦,更是培养了一种“音乐思维”,让我学会用耳朵去“思考”音乐结构。对于那些想提升自己音乐直觉和演奏准确性的音乐爱好者,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