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逐分逐秒解析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世界经典小品。
“名曲导读”“聆听指南”为您讲述44位作曲家的生平故事,介绍120部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奥秘。
“音乐小辞典”量身定制,与作品同步呈现,让您轻松迈入古典音乐之门。
音乐是一种可以承载人类各种感情的艺术。它能拨动心弦,让人振奋悲戚,欢乐忧伤;让人心醉神迷,升腾翱翔。它能让人作哲学沉思,领悟人生真谛;让人引吭高歌,翩翩起舞。音乐可以有严密的逻辑组织、数学般的缜密计算,也可以是运用“机遇”的偶然音乐。环球唱片公司编辑的这套10张唱片,选择了“严肃音乐”(seriousmusic)中那些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并受到广泛欢迎的作品。它们或带有标题,明确指出音乐的内容;或者管弦乐色彩绚丽,音响效果丰富多姿,亦即接近早期的“通俗音乐”概念。这些乐曲,不管是篇幅适中的序曲、交响诗、舞曲、间奏曲,还是较为短小的管弦乐小品,乃至撷取自某一作品的片断,其情感内涵都很丰富,只要乐声响起,就会让人感到其难以抗拒的魅力。这10张唱片都由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卡拉扬把握的曲目,除偶尔触及勋伯格、欣德米特,18、19世纪的音乐作品是其主要领域,到他的晚年,这种倾向尤为明显。而要演绎这些接近“通俗音乐”类型的古典作品并非易事,卡拉扬自己就曾说“让乐队准确地把握它非常困难”。在这10张唱片中,人们便能感受到他对于作品的演绎很有特点:蜿蜒曲折的线条、丰满的音响效果,引起美感的声音像珠宝般闪闪发光。它们明显地依托于技术和极其清晰、层次丰富的织体,音响的每一个层次都清晰可闻。在这套唱片中,对交响诗、序曲类型的作品,这种效果是叙事的典型。例如: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像是爱国主义的游历记录,交织着波西米亚美丽的乡村和历史传说,获得了几乎是电影画面般的效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达》中《年轻的王子和公主》弥漫着东方神话故事的氛围;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爱情”主题温暖动情。
卡拉扬的这种能力,可以归于他长期指挥歌剧的实践,不断探究戏剧的深度,以精湛的技术将演绎严格地限制于适当的范围。本套唱片大量取自歌剧和其他戏剧的配乐序曲、间奏曲,显示了卡拉扬和柏林爱乐乐团的这种能力。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序曲一开始,清晰的分句和乐思内涵的表达就为音乐染上悲剧的色彩。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和莱翁卡瓦洛的《丑角》经常搭配在一起演出,它们的间奏曲都收入这套唱片。这两部真实主义歌剧代表作中的那种情敌间悲惨的对立、被压抑住的强烈愤怒,随着乐声缓缓释放、宣泄。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幕终时,伊索尔德唱的《爱与死》让管弦乐丰富的音响引领伊索尔德主题的不断变形,人物的情感心移神驰地升腾翱翔。没有悲剧感的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则音响晶莹剔透,优美如歌。管弦乐小品和舞曲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从巴赫、亨德尔、维瓦尔迪到马勒、西贝柳斯,所有乐曲都不失其艺术特色。在引进出版这套唱片时,我们为之配上文字的欣赏导读,内容包括介绍作曲家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如果是歌剧选曲或戏剧配乐,则介绍相关剧情及该曲的戏剧表现内容,结尾是对音乐作品的具体解读,希望有助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然而,用文字来说明音乐其有效性很难确定,何况人们对音乐含义的解读又有相当的主观性。我们采取的方式是根据乐谱分析音乐的构成,这种分析不是学术性的,只是勾勒其概略段落,遵照“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这一特征,与唱片的音响逐分逐秒对应。音乐结构将用图表列出,每个段落用不同颜色标明,可以很容易地听辨出乐曲的主题、发展、高潮、结尾等段落及其互相之间的联系,把握乐曲发展的脉络。用文字解读音乐时,难免会用到有关的音乐术语,我们在每页的左面加上旁注,对这些术语做了简单的解释。2012年1月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柔板音乐1(附CD一张)乐敏 沈旋编著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柔板音乐2(附CD一张)沈旋编著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序曲1(附CD一张)沈旋编著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序曲2(附CD一张)沈旋编著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芭蕾音乐1(附CD一张)严逸澄编著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芭蕾音乐2(附CD一张)严逸澄编著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交响诗和交响组曲(附CD一张)钱亦平编著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舞曲(附CD一张) 沈旋 陈涵卿编著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歌剧间奏曲(附CD一张)沈旋编著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浪漫小品(附CD一张)沈旋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隆重推出“环球经典名曲导读”第三辑——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
指挥帝王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联手打造世界经典小品,涵盖巴罗克至浪漫主义时期44位作曲家120部作品,“名曲导读”和“聆听指南”逐分逐秒解析作品奥秘。所附CD系原版引进享誉的德意志DG公司金碟。
这是首套逐分逐秒解析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世界经典小品系列丛书,共10本。两大板块“名曲导读”和“聆听指南”为您讲述44位作曲家的生平故事,介绍120部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奥秘。音乐小辞典量身定制,与作品同步呈现,让您轻松跨入古典音乐之门!10张金碟原版引自享誉的德意志DG公司,为您再现卡拉扬的音乐绝响。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这套CD的音质,简直是无懈可击!我用家里的老式功放试听了几遍,每一个声部的分离度都清晰得让人赞叹。尤其是在听那些大型交响乐作品时,那种宏大的气势和层次感被完美地保留了下来,完全没有现代录音中那种过度数字化的冰冷感。这让我更加确信,制作方在母带处理上是下了真功夫的。更让我惊喜的是,CD曲目的选择与书中的导读内容是高度匹配的。当我读到关于某位指挥家对某一乐章速度处理的独特见解后,马上就可以切换到CD对应曲目去验证,这种“读-听-悟”的循环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和欣赏乐趣。我发现自己以前听了好几遍都觉得平淡无奇的段落,在结合了书本的注解后,突然间变得荡气回肠,仿佛打开了全新的听觉维度。这套组合,真正做到了“让音乐说话,让文字增色”。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有点担心这“第三辑”会不会衔接不上前面的内容,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这十本书的主题选择非常巧妙,涵盖了从巴洛克晚期到浪漫主义巅峰期的一些关键曲目,而且不仅仅是介绍“谁写了什么”,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是这样写”。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管弦乐配器法变化的那几章。作者似乎有一双“透视眼”,能将复杂的配器细节描绘得如同眼前可见的色彩斑斓的画面。比如,对某个特定铜管乐器音色的描述,简直是神来之笔,让我回过头去听CD时,耳朵立刻就能捕捉到那个微妙的变化。而且,这些导读的语言风格是那种带着人文关怀的温暖感,它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教导,而是像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在耳边细细道来,让人倍感亲切。对比我以前买过的其他音乐普及读物,这套书的专业性和可读性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既能满足老乐迷对细节的探究欲,也能让刚入门的新手找到清晰的指引。
评分哇,这套《环球经典名曲导读第三辑》简直是音乐爱好者的福音啊!我最近沉浸在这套书和CD的组合里,感觉自己的音乐品味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先说书吧,排版和装帧都非常精美,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里面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让人惊喜。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乐理分析,而是真正深入到每一部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思潮以及指挥家是如何诠释这些伟大乐章的。比如,当我听到某位大师对贝多芬某部交响曲的演绎时,书里刚好解析了当时指挥家对乐谱中那些细微速度变化和重音处理的考量,一下子就点亮了我的听觉体验。原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停顿背后,蕴含着如此深厚的艺术思考!我以前听古典音乐常常是“囫囵吞枣”,听完就忘了,但有了这些导读,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品的脉络和情感的起伏,每一次聆听都像是在跟作曲家和指挥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尤其要提一下,很多篇章的叙事手法非常生动,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简直像是听着精彩的音乐会解说。
评分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这套书和CD的组合简直是周末“充电”的最佳伴侣。我常常是泡上一杯茶,打开书本,伴随着CD的旋律,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进行一次深度“朝圣”。它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古典音乐鉴赏框架,不再人云亦云。过去总觉得古典音乐高不可攀,需要深厚的乐理知识才能入门,但这套导读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用最平易近人,却又不失专业深度的语言,为我架起了一座通往古典音乐殿堂的坚实桥梁。每一次翻阅和聆听,都有新的体会,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收藏品——它不是静止的知识,而是持续激发思考和情感共鸣的媒介。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真正“听懂”而不是仅仅“听过”古典音乐的朋友们。
评分我必须强调一下这套书的“体系感”。虽然是第三辑,但它本身构成了一个完整且自洽的音乐欣赏体系。不同于市面上零散的音乐小册子,这十本书似乎经过精心策划,从不同角度切入,共同构建了一幅古典音乐发展的全景图。我记得有一册专门讲了不同时代录音技术的演变对音乐诠释的影响,这个角度非常新颖。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现在听到的“经典”,到底有多少是作曲家的本意,有多少是时代技术和演绎者理念的结合体。这种批判性思维的激发,远超出了我最初购买它时对一本“名曲导读”的期待。而且,书中的小插曲和轶事也写得引人入胜,它们并非是无用的花边新闻,而是巧妙地串联起作曲家、演奏家和历史事件,让枯燥的年代和名字变得鲜活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