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发,国家演奏员,总工会歌舞团萨克斯管独奏演员,北京流行音乐学院萨克斯管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萨克斯管学会主席。
1991~2002年,撰写出版了《萨克斯管自修教程》《萨克斯管爵士演奏教程》《单簧管、萨克斯管双吐演奏教程》《萨克斯管超高音演奏教程》《萨克斯管演奏教程》《小童星萨克斯管基础教程》等。2001年,录制了《萨克斯教程》VCD四张。同年,受中国音乐家考级委员会的委托,编写了《全国萨克斯管考级教程》(1~9级)。
1997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台庆五一大型歌舞晚会,演奏了萨克斯管独奏曲《查尔达什舞曲》《春江花月夜》。2002年元旦,与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2002年新年音乐会。2006年,应邀参加了美国犹他州音乐节,演奏了中国作曲家黄安伦的两部作品《中国狂想曲》和《西部随想曲》,以及中国名曲《春江花月夜》《梁山伯与祝英台》《茉莉花》,世界名曲《查尔达什舞曲》《冥想曲》等。2007年,应美国政府邀请参加了第22届爱达荷音乐节。2010年,应韩国文化部邀请参加了在韩国的仁川、首尔、南怡岛、釜山举办的“8·15光复日”演出活动。2011年,在首届北京萨克斯管大赛中担任评委会主任。2013年7月,在天津萨克斯管比赛中担任评委会主席。尹升华,6岁起学习吹奏萨克斯管,曾多次在北京市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中获奖。1998年,随国家领导人赴香港参加香港回归一周年大型文艺演出。2000年,赴澳门参加澳门回归一周年演出。 2000年,在首届北京“世纪杯”青少年管乐独奏大赛中荣获第-名。2001年,在中国首届青少年艺术大赛中荣获金奖。2002年10月,与美国流行音乐大师肯尼基同台演出。200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太阳花”大型公益事业颁奖晚会,演出独奏曲《查尔达什舞曲》。
2003年,考人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经过六年的努力学习,通过了法国国立音乐学院萨克斯管专业毕业考试,荣获法国国家高等音乐教育毕业证书,即:DEM(Diplome detude musicale)。2009年,考入法国Cergy—Pontoise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经过三年刻苦学习,毕业考试获全体考官一致通过为萨克斯管高级班考试第-名,获硕士学位。
2011年10月,应北京萨克斯管大赛评委会邀请,担任大赛决赛评委。2013年7月,在第二届中国(天津)萨克斯管大赛中担任评委,并在大赛期间演出萨克斯管独奏音,乐会。
说实话,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不同的萨克斯教材,总觉得它们要么太偏向古典乐的僵硬结构,要么就是为了追求炫技而忽略了基础的扎实性。然而,这本教材的编写思路非常开阔和人性化。它巧妙地将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融入到基础训练之中。我尤其欣赏它在节奏训练部分的处理方式。它没有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机械重复上,而是引入了一些爵士乐中常见的切分音型和附点节奏的练习。这些练习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手部和气息的协调性。通过这些练习,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演奏流畅性和音乐表现力上有了质的飞跃。以前总觉得自己的演奏听起来有点“板正”,现在能更好地把握住节奏的律动感了。此外,教材中对于一些特殊演奏技巧的介绍,比如“超吹”和“气流控制”,也做到了深入浅出,配上了具体的练习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原本听起来高深莫测的技巧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细节的人,所以在挑选教材时会非常仔细地检查排版和符号的规范性。很多中文教材在转译外国乐谱时,会因为习惯差异导致符号使用不一致,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灾难。但是,这本教材的排版非常严谨,它几乎完全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标准记谱法,所有的演奏记号,无论是力度符号(如 p, mf, f),还是表情术语(如 legato, staccato),都标注得清晰准确,并且有详尽的解释。这对我未来阅读更复杂的专业乐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特别欣赏它在曲谱上方标注的呼吸记号。萨克斯的呼吸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在长乐句的标记上非常细致,明确指示了在哪里可以安全地换气,避免了演奏过程中因为缺气而导致音乐中断或音准下降的问题。这种对演奏气息流的尊重,是很多基础教程里容易被忽视的“内功心法”。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可自我检验的学习路径,这对于我们这种没有固定老师指导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的进阶设计非常科学,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需要主动去解决一系列被精心设计好的“问题”。比如,在进入某一章节前,它会先用一个小测验让你意识到自己在哪方面有所欠缺,然后紧接着提供针对性的训练内容。这种“发现问题—针对训练—巩固提升”的螺旋上升模式,让我对自己的学习进度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关注“怎么吹响”,更关注“怎么吹好听”。书中有不少关于音色控制和动态变化的练习,这些是区分业余和专业演奏者的关键点。作者似乎在不断地提醒我们,乐器是用来表达情感的,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发声。通过这些细致的指导,我感觉自己的演奏正在从“发出声音”向“雕琢音乐”转变,这种进步带来的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沉稳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显得既专业又不失典雅。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一种厚实感,而且印刷的清晰度非常高,即便是复杂的五线谱和指法图,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之处。从最基础的气息控制到复杂的转调练习,作者似乎都考虑到了学习者可能遇到的每一个“坎儿”。比如,在讲解高音区指法转换时,它不仅提供了清晰的图示,还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告诉我应该如何调整口型和舌位,这比单纯的图谱要实用得多。很多教材在这方面往往一带而过,但这本书却如同一个耐心的私人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你跨越难点。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附录部分收录了一些不同风格的简易练习曲,这些曲子难度循序渐进,正好能让我检验前几章所学技巧的实际运用效果,而不是干巴巴地只对着练习音阶和琶音。整体来说,从硬件到软件,这本书都体现了对萨克斯学习者的尊重和深刻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自学者,选择教材最怕的就是“顾此失彼”——要么只讲指法,不讲乐理;要么乐理知识堆砌如山,却缺乏实操指导。这本书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的乐理知识讲解不是生硬地罗列规则,而是紧密结合到实际的练习曲目中去。例如,在介绍调式和和声进行时,它会立刻提供一小段基于该调式的旋律片段供你演奏。这种“即学即用”的学习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频繁地翻阅厚厚的乐理书来查阅概念,因为关键知识点都内嵌在了练习流程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而且,编者在选择示范曲目时也很有眼光,选取的练习曲大多旋律优美,听起来不像是枯燥的练习材料,这极大地激励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我甚至会把这些小练习曲片段当作独立的乐曲来认真揣摩演绎,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个技术关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