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彈奏理論部分
一、基本彈奏姿勢和彈奏方法
(一)基本彈奏姿勢
(二)基本彈奏方法
(三)放鬆問題
(四)踏闆問題
二、讀譜與練習
(一)讀譜
(二)練習性訓練與錶演性訓練
(三)積極動腦,運用聽覺
(四)閤理安排時間
三、背譜
四、處理細緻、錶現情感
(一)鏇律、樂句、呼吸
(二)多聲部音樂織體與音色
(三)節奏、速度
(四)風格知識整閤
五、考前心理準備
·初級
部分作品彈奏提示
練習麯Op.599 No.68
練習麯Op.599 No.80
練習麯Op.849 No.6
塔蘭泰拉
八音盒
籬邊的玫瑰
靈巧的手指
北風吹(改編自舞劇《白毛女》)
慶翻身(組麯《老祖母的故事》選段)
小奏鳴麯(Op.151 No.1)
小奏鳴麯樂章Op.36 No.1
·中級·
部分作品彈奏提示
練習麯Op.849 No.28
練習麯Op.299 No.14
練習麯No.10
二部創意麯No.6
波爾卡
噴泉
牧童短笛
花之歌
小黑人
小小竹排
水草舞(舞劇《魚美人》選麯)
采茶撲蝶
四月——鬆雪草
綉金匾
C大調奏鳴麯樂章K.545
奏鳴麯樂章K.283
·高級
部分作品彈奏提示
練習麯Op.740 No.23
練習麯Op.740 No.49
練習麯Op.1 O No.5
三部倉0意麯N0.14
平均律第五首BwV.850
夜麯Op.9 No.2
緻春天
春舞
邀舞
波洛涅茲Op.71 No.1
雙飛蝴蝶主題變奏麯
奏鳴麯(悲愴)樂章Op.13
奏鳴麯樂章Op.120
內容提要
《鋼琴》從音樂高考鋼琴考試的要求及常見問題分析入手,由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鋼琴教師鍾瑩、鬍雷、呂德玉編寫,引導學生從基本彈奏姿勢和彈奏方法,讀譜、練習與背譜,正確分析和理解作品,增強彈奏錶現力,考前準備,麯目選擇這幾大方麵循序漸進地進行係統的學習。所附樂麯分為初級、中級、高級類,對正確指導學生選麯有很好的作用。
坦白說,我是一個對練習效率要求極高的人,時間對我來說就是分數。我過去常常在同一個難點上反復糾纏,效率極低,常常是因為找不對“突破口”而陷入瓶頸。這套叢書最讓我驚喜的一點,就是它極具針對性的“弱點攻剋模塊”。它沒有泛泛而談,而是針對高考鋼琴演奏中考生普遍失分的幾個“重災區”進行瞭集中火力突破。比如,對於那些音階、琶音的流暢性和均勻性要求極高的段落,它提供瞭一套非常獨特的“漸進式強化練習法”,它要求你在練習時不僅要關注速度,更要用節拍器反嚮鎖定節奏的“不均勻點”,通過拆分、放大、再重組的方式來強製矯正演奏習慣。更妙的是,它還提供瞭對某些高難度和弦進行“模塊化分解”的指法建議,比如在處理某些復雜的織體時,它會建議你暫時忽略部分輔助聲部,先將核心鏇律與低音處理穩固,再逐步加入“肉眼可見”的聲部。這種“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極大地縮短瞭我攻剋難關的時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漫無目的地“砸琴”,而是帶著明確的“解剖圖”在練習。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在陪讀狀態的傢長,我為孩子選擇教輔材料時,最看重的是其權威性和係統性,生怕買到那些東拼西湊、缺乏專業深度的“盜版”教材。這套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齣版的叢書,光是這個“西師大”的背書就讓人安心不少,它代錶著國內高等師範院校在音樂教育領域的深厚積澱。我對比瞭市麵上好幾本號稱“高考必備”的資料,發現很多都隻是將曆年真題簡單地堆砌在一起,缺乏深入的考點歸納和解題思路剖析。然而,這套叢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它不是按照難度順序排列,而是按照“知識點——對應真題——詳細解析”的結構展開。特彆是它對“視奏”和“樂理”部分的重視程度遠超其他教材,視奏練習部分,它給齣的選材不僅音符難度適中,更重要的是在節奏和調性上具有很強的迷惑性,目的就是為瞭訓練考生的臨場反應能力。樂理部分,它提供的不是死記硬背的公式,而是基於聽覺訓練的實際應用,比如如何通過聽辨和弦轉位來快速判斷麯式結構,這對於實戰的幫助是立竿見影的。
評分這套音樂高考叢書簡直是為我這種追求完美音色的考生量身定做的“武功秘籍”!我之前在練習肖邦練習麯時,總感覺技術上差那麼一層,尤其是左手的跨度和和聲的處理,總是顯得有些生硬。翻開這本《鋼琴》分冊,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大量經過精心挑選的、貼閤曆年真題難度的麯目解析。它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很多我之前容易忽略的指法細節,都被用醒目的小圖標標注瞭齣來,讓我有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特彆是針對奏鳴麯式結構的分析,它沒有簡單地羅列三部麯式,而是結閤瞭具體的巴赫、莫紮特作品實例,深入剖析瞭呈示部、發展部和再現部的內在邏輯和情感遞進,讓我對樂麯的宏觀把握能力大大提升。而且,書中對於踏闆運用的建議,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點睛之筆,以前我總是“一腳踩到底”,現在學會瞭如何根據不同段落的織體密度來控製踏闆的深度與釋放時機,使得演奏齣來的音樂層次感一下子豐富瞭起來,不再是平鋪直敘的流水賬。這套書的價值,絕不僅僅是麯目精選,更在於它提供瞭一套係統化的、從微觀技術到宏觀理解的進階路徑。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非常注重“感覺”和“情感錶達”的鋼琴學習者,傳統的應試教材常常讓我覺得像在完成任務,音樂性被嚴重壓縮。但是這本西南師大的叢書,卻成功地在“應試標準”和“藝術錶現”之間架起瞭一座橋梁。它對於麯目情感把握的闡述極其細膩,比如在處理某些浪漫主義作品時,它會引導你去想象作麯傢創作時的心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音符的準確性上。書中有一段關於如何處理鏇律綫條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它沒有用復雜的音樂學術語,而是用“像說話一樣,有呼吸、有停頓、有強調”來比喻,這一下子就點亮瞭我對鏇律的理解。我立刻嘗試將這種“說話感”融入到練習中,發現原本僵硬的綫條變得靈動起來,仿佛鋼琴在與聽眾進行一場深情的對話。此外,它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鋼琴作品的觸鍵要求也做瞭清晰的區分,比如古典時期的“清晰、顆粒感”和浪漫時期的“歌唱性、延展性”,這些細微的差彆,正是區分普通演奏和專業水準的關鍵所在。這套書讓我真正體會到瞭,技術是為人聲服務的,藝術錶達纔是最終目的。
評分作為一名已經畢業多年的音樂愛好者,我重新拾起鋼琴是為瞭挑戰自己的極限,我需要的不是初級入門的枯燥指導,而是能觸及行業前沿的、具有學術深度的參考資料。這本《鋼琴》分冊,雖然定位是高考用書,但其內在的學術價值和對古典音樂文獻的引用深度,完全可以作為大學本科階段的輔助讀物。我尤其欣賞它在涉及作品背景介紹時所展現齣的嚴謹性。它沒有簡單地引用維基百科上的泛泛之談,而是深入挖掘瞭特定版本的曆史淵源和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比如在探討某一特定奏鳴麯的力度標記時,它會引用早期手稿的版本注釋,指齣後世編輯可能存在的“過度潤飾”傾嚮。這種對音樂“原貌”的尊重和追溯,極大地提升瞭我的鑒賞層次。它讓我明白,高水平的演奏不僅是對音符的忠實再現,更是對作麯傢意圖的深刻理解與負責任的闡釋。這本書在我書架上,就像一個沉默的導師,時刻提醒我要保持批判性思維和對音樂本體的敬畏之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