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属性 [ 作者 ] : 罗忠镕 [ 出版社 ]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出版地 ] : 中国 [ 图书编码/ISBN ] : 9787552312560 [ 开本 ] : 8开 [ 装帧 ] : 平装 [市场价格]:¥196.0元 [本店售价]:¥156.8元 目录 上册 四川组曲 (一)晨歌 (二)高高山上 (三)洗衣裳 (四)挽歌 (五)闹元宵 蒙古舞曲两首 (一) (二)
下册 广东民间乐曲三首 (一)画眉跳架 (二)寒鸦戏水 (三)孔雀开屏 小开门 江南序曲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套《罗忠镕管弦乐作品集》的出版意义是里程碑式的。它系统地梳理和记录了一位重要作曲家毕生的心血结晶,为未来音乐史学家和评论家提供了最可靠的一手资料。我关注到出版社在校订过程中,似乎对一些早期作品的记谱法进行了规范化处理,这对于统一不同时期出版物的标准至关重要。以往,不同版本之间在演奏记号上的细微差异常常导致研究上的困扰,而这套集子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的严谨性。此外,如果能附带更详尽的作品创作背景介绍或者作曲家自述就更完美了,尽管现状已经非常出色,但对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核而言,历史背景的补充无疑能提供更深层次的解读维度。这套书已经超越了工具书的范畴,它本身就是一段活着的音乐史。
评分我必须提一下我个人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细微感受。在练习或研读那些高密度和声的段落时,因为乐谱的排版非常紧凑和专业,有时需要花费一些额外的时间来快速定位到特定的声部。虽然这体现了信息量之大,但对于快速阅读时,或许可以考虑在某些复调复杂的页面增加一些视觉引导线或者声部分组的颜色区分,以适应现代阅读习惯。不过瑕不掩瑜,整体而言,这套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让我对中国当代管弦乐的审美取向和技法深度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它教会了我,真正的创新并非是无源之水,而是建立在对经典深刻理解之上的,对民族音乐语汇的创造性转化。这是一套值得所有严肃音乐爱好者和从业者反复品读、时常翻阅的宝贵资源。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没得说,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出品果然是品质的保证。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深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我个人尤其欣赏内页的纸张选择,那种略微偏黄的米白色纸张,不仅保护了视力,也让乐谱的线条看起来格外清晰、干净。翻阅时,那种纸张的摩擦声都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触摸到作曲家创作时的心境。更值得一提的是,编排的逻辑性非常强,上下册的划分似乎是根据作品的创作年代或者体裁类型进行了精心梳理,这对于想要系统学习罗忠镕先生管弦乐作品体系的研究生或者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很多时候,音乐资料的价值不仅在于内容本身,更在于它如何被呈现出来。这部作品集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的用心,让人在阅读和研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愉悦和专注。它不仅仅是一套乐谱,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显得格外有格调。
评分初次接触罗忠镕先生的管弦乐作品,就被那种宏大叙事和细腻情感交织的风格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收录的这些作品,无疑是理解中国当代管弦乐发展脉络的一把金钥匙。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几部结构复杂的大型作品的配器法,发现罗先生在对传统管弦乐队进行拓展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技术驾驭能力。他对于铜管组的运用,既有德奥体系的庄严,又不失东方神韵的含蓄,尤其是在力度对比的处理上,堪称教科书级别。例如,在某些段落中,他对弦乐声部的织体划分,那种层层递进、色彩斑斓的变化,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对于指挥家和演奏员而言,光是研究这些谱例中的指法和表情记号,就足以获益良多。这套乐谱清晰地呈现了作曲家如何平衡现代技法与民族情感,让管弦乐的“中国声音”得以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强大的表现力。
评分坦率地说,我购买这套乐谱之前,对其中一些作品的熟悉程度并不算高,主要依赖于一些录音资料。但当这些乐谱摆在眼前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不看谱听音乐是一种遗憾”。录音很容易捕捉到宏观的听感和氛围,但只有面对原谱,你才能真正洞察到作曲家在每一小节、每一个音符背后所付出的心血。比如,某几首交响诗中,主题材料的变形和发展,那种精密的数学般的逻辑,如果没有详细的谱面参照,是很难捕捉到的。我花了好几天时间,反复比对不同声部的对位关系,发现了很多在听觉上容易被宏大音响所掩盖的巧妙设计。这套书不仅仅是给演奏者用的,对于作曲理论的学生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样本库,展示了如何用管弦乐这一最复杂的乐器组合,去承载最深沉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