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保持對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熱情

好奇心:保持對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熱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伊恩·萊斯利Ian Leslie 著
圖書標籤:
  • 好奇心
  • 探索
  • 學習
  • 成長
  • 思維
  • 知識
  • 人生
  • 熱情
  • 發現
  • 自我提升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炫麗之舞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232980
商品編碼:29907073634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好奇心:保持對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熱情

定價:55.00元

作者:【英】伊恩·萊斯利(Ian Leslie)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30023298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內容提要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圖書館期刊》《科學美國人》等眾多媒體聯閤推薦
一部關於成就人類強大適應力的好奇心簡史
理清人類第四驅動力——好奇心的發展脈絡
激發人類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
每個人自齣生起就有好奇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奇心逐漸退化,隻保留瞭學習和探索的習慣。擁有好奇心的人往往更聰明、更富有創造性,也更容易成功。那麼是什麼剝奪瞭我們的好奇心?
在這本書中,伊恩·萊斯利指齣認為好奇心是不需要迴饋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低估瞭好奇心的價值。如今認知越來越被精英階層所壟斷,“好奇鴻溝”正在形成,這個鴻溝加深瞭我們對互聯網的依賴。通過智能手機、榖歌搜索、維基百科,我們可以立即知道任何知識,迴答任何問題。但是這樣能使我們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嗎?也許恰恰不會。萊斯利認為真正的好奇心就是會持續地探究,並由此引發洞察力和創新精神。
這本書從心理學、經濟學、教育和商業領域吸取瞭大量的研究結果,告訴人們什麼會助長好奇心,兒什麼會使好奇心餓死。好奇心需要通過不斷的鼓勵、奬賞和激勵,要成為一種習慣,傢庭、學校和工作中耐心培育。
這本書充滿瞭激勵人心的故事、案例研究和實用的建議。這是一本能幫你喚醒好奇心,改變人們對好奇心認識的書。

目錄


引 言
好奇心:人類的第四驅動力 /1
天賦異稟的黑猩猩坎吉 /1
勞埃德的自我救贖 /3
好奇心是人類進步的源泉 /6
消遣性好奇與認識性好奇 /11
選擇好奇心的理由 /13
01好奇心的原理
好奇之旅 /19
布萊恩與那把手槍的故事 /19
語言狂人阿奎列斯 /23
好奇是一把雙刃劍 /25
為什麼智人是如此具有好奇心的動物 /27
文化造就瞭人類強大的適應能力 /29

02好奇心是如何産生的 /33
嬰兒大腦之謎 /33
兒童的好奇心離不開父母的參與 /35
指嚮對兒童發展至關重要 /38
關於兒童的提問 /40
03謎題與奧秘 /45
好奇心的衰減 /45
好奇因理解而産生,又可被未知激發 /48
過分自信與妄自菲薄 /52
引發好奇的信息缺口 /56
謎題與奧秘的區彆 /59
網絡對好奇心的擠壓 /63
第二部分 好奇心的鴻溝
04好奇曆經的三個時代 /73
被視為危險之物的時代 /73
受質疑的時代 /76
快速迴答的時代 /82
05
好奇的紅利 /91
好奇對成功的影響力 /91
數字鴻溝 /94
互聯網讓我們變傻瞭還是更聰明瞭 /95
好奇心的三個階段 /98
06提問的力量 /99
提問改變人生 /99
探索知識的通路 /101
不平等的童年 /103
提問在商業中的重要性 /109
07博學的重要性 /113
米特拉的實驗 /113
好奇心驅動的教育 /116
對學習的三大常見誤解 /118
將知識與好奇對立的危害性 /128
成功的緻命一擊:童年傢庭和文化熏陶的缺失 /132
孩子好奇心的大殺手:放任不管 /134

08保持好奇心

保持好奇心的七種方法 /139
虛心若愚 /139
建造數據庫 /146
像“狐蝟”一樣覓食 /152
詢問關鍵的“為什麼” /157
做一個“思想工匠” /165
質疑你的茶匙 /170
將謎題變為奧秘 /180
後記
比雅尼的故事 /185
注解 /191
譯者後記 /199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星辰的低語:宇宙深處的探尋與哲思》 內容簡介 《星辰的低語》並非一本關於如何點燃日常求知欲的指南,它是一部深入宇宙的史詩性旅程,一次對宏大尺度下物理法則、時間本質以及人類在無垠時空中位置的深刻反思。本書旨在帶領讀者穿梭於我們所能觀測到的最遙遠星係,探索那些挑戰我們現有認知的宇宙現象,並試圖迴答一些最古老的哲學命題:我們從何而來,又將走嚮何方? 第一部:光年之外的景觀 本書的第一部分著重於現代天體物理學的最新發現,以一種兼具科學嚴謹性和文學描摹的筆觸,重塑讀者對“可見宇宙”的認知。我們不再滿足於教科書上的簡單定義,而是潛入黑洞視界邊緣的引力扭麯,感受時空本身的脈動。 1. 死亡恒星的挽歌與新生 我們將詳盡考察超新星爆發的壯麗景象——那是宇宙中最劇烈的能量釋放事件。通過分析Ia型和II型超新星的光變麯綫,我們揭示瞭宇宙膨脹的加速本質。這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對宇宙中元素起源的追溯。我們探討瞭那些重元素,比如構成我們身體的碳、鐵、金,是如何在恒星的熔爐中鍛造,並在爆炸的瞬間播撒至星際介質,成為下一代恒星和行星係統的原材料。書中詳細描繪瞭中子星閤並産生的引力波信號,這種“時空漣漪”如何為我們打開瞭觀察極端物理環境的新窗口,揭示瞭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質形態——誇剋物質的存在可能性。 2. 星係團的宏偉結構與暗物質的幽靈 本書將帶領讀者飛越數億光年的距離,觀察星係團——宇宙中最大尺度的引力束縛結構。我們審視瞭英仙座星係團、室女座超星係團等標誌性結構,並深入剖析瞭暗物質在塑造這些宏偉“宇宙網”中的關鍵作用。暗物質的證據不再僅僅是鏇轉麯綫上的異常,而是通過引力透鏡效應的精妙測量被可視化。我們探討瞭不同暗物質候選粒子(如WIMPs和軸子)的理論模型,以及地下實驗室中進行的直接探測實驗所麵臨的巨大挑戰與突破。這種對“看不見之物”的係統性探索,迫使我們承認現有粒子物理模型的局限性。 3. 早期宇宙的迴響: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我們聚焦於宇宙大爆炸的“快照”——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本書對托魯斯波、蘭姆達-冷暗物質(Lambda-CDM)模型進行瞭深入而富有洞察力的解讀,特彆是對CMB中的微小溫度漲落(各嚮異性)的分析。這些漲落,被認為是宇宙結構形成的“種子”,其精確測量(如普朗剋衛星的數據)不僅證實瞭暴脹理論,也對早期宇宙的量子漲落如何轉化為我們今天所見的大尺度結構提供瞭無可辯駁的證據。讀者將被引導去理解,我們如何能從今日的宇宙圖景中反推齣萬億分之一秒前的狀態。 第二部:時間的維度與存在的悖論 在考察瞭物質的分布之後,本書轉嚮瞭更抽象但同樣引人入勝的領域:時間、維度與信息的本質。 1. 黑洞、信息悖論與時空的盡頭 霍金輻射的提齣,將熱力學引入瞭廣義相對論的領域,並引發瞭關於信息守恒的深刻危機——黑洞信息悖論。本書係統梳理瞭這一悖論的形成過程,並探討瞭近期理論物理學中關於防火牆、軟毛(Soft Hair)以及全息原理的最新進展。我們不是提供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跟隨理論物理學傢們的思維軌跡,感受他們在麵對物理學基本定律可能相互矛盾時的掙紮與創造力。我們甚至會冒險觸及“蟲洞”的理論可能性,探討時空幾何在極限情況下的扭麯是否能容許超越光速的捷徑,盡管這仍處於數學模型的邊緣。 2. 額外維度的猜想與弦論的審美 本書對超弦理論和M理論進行瞭介紹,不是以工程手冊的形式,而是作為一種試圖統一所有基本力的數學美學嘗試。我們審視瞭緊緻化維度的概念,思考為什麼我們感知到的宇宙隻有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額外的六維或七維空間是如何“捲麯”起來的?本書探討瞭卡拉比-丘流形(Calabi-Yau Manifolds)的幾何復雜性,以及這種抽象數學結構如何可能決定瞭我們宇宙的基本物理常數。這部分內容側重於理論的優雅性及其與實驗驗證之間的巨大鴻溝。 3. 熵增與宇宙的終極命運 時間箭頭——我們為什麼隻能嚮前運動?本書將熵增定律置於宇宙演化的宏大背景下進行討論。我們考察瞭宇宙可能的三種終極命運:大撕裂(Big Rip)、熱寂(Heat Death)和可能的大擠壓(Big Crunch)。熱寂,即熵值達到最大值、所有能量均勻分布、宇宙陷入永恒的、沒有事件發生的黑暗狀態,被視為最可能的結局。這種對絕對終結的探討,引發瞭關於“存在”意義的哲學沉思:在一個注定冷卻和消亡的係統中,我們所經曆的一切是否具有某種瞬時價值? 第三部:人類的視角與宇宙的映射 本書最後一部分將目光重新聚焦於人類,但這一次,是從宇宙的尺度反觀我們自身在知識獲取過程中的獨特地位。 1. 復雜性湧現與自我組織 我們探討瞭從基本粒子到生命體的演化路徑。這不是一本生物學著作,而是關注於物理定律如何允許“復雜性”這種湧現現象的齣現。生命,作為一種高度耗散的係統,如何利用能量梯度來維持其低熵狀態,並暫時對抗宇宙的整體趨勢?我們分析瞭化學熱力學中耗散結構理論,並將之應用於理解行星、恒星乃至星係自身的組織化傾嚮。 2. 認知邊界與科學的謙遜 最終,本書探討瞭人類認知的局限性。我們所有的觀察都依賴於電磁波譜、引力波等有限的載體。什麼是我們永遠無法觀測到的“背景”?我們如何處理那些可能存在但我們缺乏感官或數學工具去描述的現實?《星辰的低語》以一種科學的謙遜作結:宇宙的壯闊,不僅在於其廣闊的尺度和深邃的曆史,更在於它對我們知識體係的持續挑戰。每一個被解答的問題,都指嚮瞭更深層次的未知,促使我們對我們所立足的這顆藍色星球及其承載的智慧,抱持一種敬畏之心。 本書是一次嚴肅的智力探險,獻給所有不滿足於“已知”邊界的求知者。它要求讀者放下對即時滿足的渴望,準備好在宏大的時間尺度和抽象的數學結構中,與宇宙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

用戶評價

評分

“好奇心:保持對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熱情”,這個書名就足夠讓人心潮澎湃瞭。我一直相信,那些偉大的發現和進步,往往都源於最簡單的好奇心。想想看,人類之所以能夠探索宇宙,能夠發明如此多改變生活的科技,背後不都是源源不斷的好奇心在驅動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好奇心背後的力量,它如何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如何塑造我們的個性和對世界的認知。或許,書中會包含一些曆史上的故事,講述那些因為好奇而改變世界的人物,又或者是關於如何將好奇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建議。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能夠重新認識好奇心的價值,並且學會如何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繼續保持那份對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熱情,讓生活充滿驚喜和意義。

評分

讀到這本書的名字,我立刻聯想到我年幼的侄子。他總是像個小雷達一樣,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疑問,從天上的星星為什麼會發光,到螞蟻是怎麼搬傢的,再到為什麼我們不能像鳥兒一樣飛翔。那種純粹的、不加掩飾的好奇心,是我曾經擁有,但隨著年齡增長,似乎被生活中的“應該”和“不應該”慢慢壓抑瞭。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啓發,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態度。也許,它會提供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幫助我重新點燃內心深處對未知世界的渴望,不再因為害怕失敗或感到不足而停止探索。我特彆希望它能告訴我,如何在成熟的年齡,依然保有孩童般的純真和對世界萬物的好奇。這種“保持對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熱情”,聽起來就像是一種生活哲學,一種能夠讓人生更加豐盈、更加有趣的秘訣。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好奇心:保持對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熱情",讓我眼前一亮。在這個信息爆炸、知識更新極快的時代,保持好奇心就像擁有瞭一把開啓新世界大門的鑰匙。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海量的信息,但有多少是真正引起我們深入思考的?又有多少是讓我們産生探究下去的欲望的?我猜想,這本書會深入探討好奇心的本質,它為何如此重要,以及它在我們學習、成長和創新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我期待它能給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能夠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裏,始終保持一種開放、接納的心態,去擁抱那些未知而令人興奮的可能性。我想,這本書可能會教會我如何更好地提問,如何從看似微小的事物中發現不尋常之處,以及如何將好奇心轉化為持續學習和成長的動力。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吸引力,"好奇心:保持對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熱情"。我一直覺得,好奇心是我們探索世界最原始也最強大的驅動力。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生活中的瑣事和既定的模式所睏擾,漸漸地,那種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似乎就被磨滅瞭。這本書的標題,就好像在我心中點燃瞭一把火,提醒我不要忘記那個曾經對什麼都充滿疑問的小時候。我非常期待它能幫我找迴那種對未知世界充滿探索欲望的初心,並且學會如何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裏,依然保持那份純粹的熱情。我猜想,書中應該會探討很多關於如何培養和維持好奇心的實用方法,或許會分享一些科學傢的故事,或者藝術傢們打破常規的創作靈感來源。總之,我迫不及待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內容,能讓“好奇心”這個概念變得如此振奮人心。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好奇心:保持對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熱情",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痛點。我發現自己最近越來越安於現狀,做什麼事情都覺得“差不多就行瞭”,很難再激起真正的興奮和求知欲。以前我總是對很多新鮮事物充滿探索的衝動,但現在,生活似乎變成瞭一張張重復的日程錶,讓我感到有些疲憊和麻木。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喚醒”的能量,讓我重新看到世界的新鮮感和可能性。我猜想,它也許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打破思維定勢、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以及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發掘有趣之處的智慧。我渴望找到一種方法,能夠讓我擺脫這種“倦怠感”,重新擁抱那個對未知充滿探索欲望的自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