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我爱素食 烹饪/美食 书籍 |
| 作者: | 郑宰德 |
| 定价: | 69.0 |
| 出版社: | 北京科学技术 |
| 出版日期: | 2016-05-01 |
| ISBN: | 9787530481967 |
| 印次: | |
| 版次: |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 全书介绍了多种素食,花样繁多,有滋有味,包括凉菜、热菜、汤羹、主食、饮品和点心等。每一道素食都标注了原料的准确用量,采用保留原料营养成分的烹饪方法,使制作出的素食更加美味和健康。 |
| 目录 | |
| 有关素食的基础知识 本书中的所有菜谱都是这样构成的 3 一定要读的素食介绍 4 素食的常用原料10 原料的处理方法17 常用原料的基本切法18 素食的基本调料19 素食的常用酱料20 蔬菜汤的制作方法21 制作营养饭和煮粥的其他方法22 原料的计量方法 营养丰富的风味食品 28 蔬菜沙拉 柚子大酱29 根茎类蔬菜沙拉 芥末梨酱32 小土豆沙拉 蔬菜沙拉酱33 桔梗沙拉 柚子芝麻调味酱35 脆柿沙拉 酸奶沙拉酱 蘑菇豆腐沙拉 柠檬酱油汁37 蘑菇豆芽沙拉 青梅酱油汁39 水芹牛蒡沙拉 青梅辣椒酱 42 莲花五折板 柿子酱43 土豆春卷 芥末调味酱45 菌类拼盘 醋辣酱47 海带豆腐卷 柚子辣椒酱49 夹心豆腐 柚子大酱51 辣白菜荞麦煎饼53 橡子凉粉/拌橡子凉粉55 炒橡子凉粉58 豆芽杂菜59 牛蒡豆芽炒杂菜62 豆腐西葫芦炒杂菜63 米条炒杂菜66 南瓜蘑菇八宝菜67 辣白菜拉皮炒杂菜69 苏子粉炖菜71 炖豆腐米条73 蒸豆腐彩椒卷心菜卷75 蒸西葫芦夹红薯泥76 蒸茄子夹土豆78 炖杏鲍菇夹白萝卜79 蒸蘑菇牛蒡82 蒸彩椒83 蒸山药银杏86 西葫芦片水 辣椒酱料87 白菜皮饺子 大酱调味酱90 土豆饺子 辣椒调味酱91 东风菜豆腐圆饺94 艾蒿藕烤菜95 南瓜豆浆烤菜97 炸藕豆腐 苹果调味酱99 豆浆南瓜球101 干烹平菇103 酸甜糯米锅巴105 炸香菇107 豆饼109 豆腐土豆串 短果茴芹凉拌菜112 煎沙参113 煎杏鲍菇?山药?藕115 煎香菇117 炸水参 黄瓜柚子酱汁 119 炸红薯杂菜紫菜卷121 炸蔬菜 香甜可口的主食 有关素食的基础知识 本书中的所有菜谱都是这样构成的 3 一定要读的素食介绍 4 素食的常用原料10 原料的处理方法17 常用原料的基本切法18 素食的基本调料19 素食的常用酱料20 蔬菜汤的制作方法21 制作营养饭和煮粥的其他方法22 原料的计量方法 营养丰富的风味食品 28 蔬菜沙拉 柚子大酱29 根茎类蔬菜沙拉 芥末梨酱32 小土豆沙拉 蔬菜沙拉酱33 桔梗沙拉 柚子芝麻调味酱35 脆柿沙拉 酸奶沙拉酱 蘑菇豆腐沙拉 柠檬酱油汁37 蘑菇豆芽沙拉 青梅酱油汁39 水芹牛蒡沙拉 青梅辣椒酱 42 莲花五折板 柿子酱43 土豆春卷 芥末调味酱45 菌类拼盘 醋辣酱47 海带豆腐卷 柚子辣椒酱49 夹心豆腐 柚子大酱51 辣白菜荞麦煎饼53 橡子凉粉/拌橡子凉粉55 炒橡子凉粉58 豆芽杂菜59 牛蒡豆芽炒杂菜62 豆腐西葫芦炒杂菜63 米条炒杂菜66 南瓜蘑菇八宝菜67 辣白菜拉皮炒杂菜69 苏子粉炖菜71 炖豆腐米条73 蒸豆腐彩椒卷心菜卷75 蒸西葫芦夹红薯泥76 蒸茄子夹土豆78 炖杏鲍菇夹白萝卜79 蒸蘑菇牛蒡82 蒸彩椒83 蒸山药银杏86 西葫芦片水 辣椒酱料87 白菜皮饺子 大酱调味酱90 土豆饺子 辣椒调味酱91 东风菜豆腐圆饺94 艾蒿藕烤菜95 南瓜豆浆烤菜97 炸藕豆腐 苹果调味酱99 豆浆南瓜球101 干烹平菇103 酸甜糯米锅巴105 炸香菇107 豆饼109 豆腐土豆串 短果茴芹凉拌菜112 煎沙参113 煎杏鲍菇?山药?藕115 煎香菇117 炸水参 黄瓜柚子酱汁 119 炸红薯杂菜紫菜卷121 炸蔬菜 香甜可口的主食 126 荠菜饭127 荷叶饭130 山药饭131 牛蒡香菇饭134 干萝卜缨大酱饭135 东风菜饭138 黑豆南瓜饭139 三色藕饭142 酱菜拌饭143 豆腐盖饭146 三种蔬菜饭团147 蘑菇调味酱包饭拼盘149 豆腐蘑菇饭团151 豆腐萝卜干紫菜包饭153 柚子萝卜酱菜饭团155 蘑菇寿司拼盘158 桔梗寿司159 黄瓜核桃寿司162 荠菜粥163 艾蒿粥/辣白菜粥166 栗子粥167 豆浆粥/红薯粥170 梅子香蔬菜拌面171 辣白菜面条173 柚子香荞麦面175 土豆豆浆面177 荷叶刀切面 |
| 编辑推荐 | |
| ★ 6星级酒店厨师长诚挚传授★ 163道素食★ 900幅步骤图烹饪详解 《我爱素食》崇尚素食是好的天然饮食,使用应季原料,以“药食同源”为原则,使用许多有作用的原料,发挥原料的天然价值,力求展现原料本身的味道。菜谱都是素食中深受大众喜爱、容易与其他食品搭配、易于购买的原料。制作素食时,不使用任何动物性食品及“五辛”, 不仅能使身体更加健康,还能使心灵平静。 |
| 媒体评论 | |
| 2008年冬天,当我辞去六星级酒店韩餐厨师长的职位前往寺庙学习制作素食时,很多人都认为我疯了。其实,那时的我对酒店制作的花哨的菜品产生了怀疑,想暂时逃离紧张的生活,以平和的心态制作朴实的饮食。所以,我放弃了一切,带上行李,来到了大安大师所在的寺庙。我学习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并参加早晨的礼佛仪式。在这样的生活中,我的心灵渐渐归于平静。 当我次见到“钵盂供养”时,我感到那不仅是饮食,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钵盂”是指僧人们盛饭的器具;“供养”是指用恭敬的心供奉,按照佛家的说法,“做饭供奉或食用”都是“供养”。吃饭前大师们要诵经,这不仅是在感念所有为这顿饭付出劳动的人,还是在反省自身、修炼内心。“钵盂供养”要求平均分配食物,提倡节约,认为每顿饭都是修行,我从中领悟到了素食的真谛。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完全忠于大师们的教诲。在不违背大师们教诲的前提下,我尽量选择适合普通家庭制作的菜式。对寺庙里经常使用但平常很难买到的原料,我稍微替换了一下。为了将餐厅里制作的大分量菜式转化为适合家庭制作的小分量。虽然我不是大师,只是一名厨师,但通过制作素食我抛弃了原有的偏见,懂得了原汁原味的素食有益于身心健康。我想通过这本书与读者进行深入交流,帮助读者制作素食。希望这本书介绍的素食能让您和家人身心健康,并安抚您的心灵。 |
我一直对健康饮食很关注,也尝试过一些素食,但总觉得没有找到一个能够真正让我坚持下去的“引路人”。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它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是在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它会从食材本身的营养价值、烹饪的最佳方式,甚至到不同食材之间的搭配原理,都有很深入的浅出的讲解。我感觉自己是在学习一种“烹饪的科学”。 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食材替换”的章节。它会列出一些常见食材,然后给出多种素食的替换方案,以及各种替换方案的优缺点。这对于我这种经常会遇到“缺斤少两”的情况的家庭厨房来说,简直是救星。我再也不用因为少了一个关键食材而放弃一道菜了。 而且,这本书的菜谱也非常接地气,很多都是适合日常家庭制作的。它不会用一些特别难找的食材,也不会要求一些特别复杂的技巧。我可以在忙碌之余,轻松地为家人准备一顿健康美味的素食。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烹饪的乐趣,以及健康饮食带来的积极影响。我发现自己对食物有了更多的敬畏之心,也更愿意去尝试和探索。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做饭,更是在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投资”。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本食谱,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指引。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爱了!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阅,从封面设计到内页排版,都充满了温暖和食欲。我一直对素食有点好奇,但又担心做得不好吃,或者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它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耐心指导我。 书里介绍的菜谱真的太实用了,从基础的家常菜到一些看起来很精致的大菜,应有尽有。而且,它会详细讲解每一步,还会配上清晰的图片,我这种厨房小白也能看懂,感觉做饭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我最喜欢的是它对食材的选择和处理的建议,很多都是我平时容易忽略的小细节,但恰恰是这些细节让素食菜肴的味道层次更加丰富。 我特别尝试了书中关于“如何让素菜更有‘肉感’”的技巧,简直惊艳!以前总觉得素菜少了点口感,但这本书里介绍的方法,比如利用菌菇的鲜味和不同的烹饪方式,真的能做出非常有满足感的菜肴。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关于调味的建议,如何平衡酸甜苦辣咸,如何运用香料提升风味,这对于我这个平时只会放盐的“黑暗料理”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传递了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它不只是教你做菜,更是在分享一种对食材的尊重,对健康的追求,以及对环境的关怀。阅读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文字里充满了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做菜,更是在学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还会推荐这本书给我的朋友们,特别是那些对素食感兴趣但又不知如何开始的人。这本书的优点太多了,无论是菜谱的创新性,还是指导的详细度,亦或是整体传达的生活理念,都让我觉得物超所值。我一定会继续跟着这本书的脚步,探索更多美味的素食料理,让我的餐桌变得更加健康和精彩。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素食界的“秘密武器”!作为一名偶尔会尝试素食,但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的普通家庭主妇,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真正教会我如何做出美味素食的书。这本书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 它最大的亮点在于菜谱的设计,既有大家熟悉的家常菜,比如素炒时蔬、番茄炒蛋(素版),也有一些我从未尝试过的新奇菜肴,比如“香菇酿豆腐”、“菠萝咕咾肉”(素版)。这些菜谱的步骤都非常清晰,配图也足够诱人,让我每次翻看都跃跃欲试。 我最喜欢的是,它在每个菜谱后面都会附带一些“小贴士”或者“变化建议”。比如,一道菜可以替换哪些食材,或者通过增加某一种调料来改变风味。这让我在实际操作中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家里的食材和自己的口味进行调整,而不用担心会“搞砸”。 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就像一位懂你的朋友在跟你分享经验。它不会用太专业的术语,而是用大白话告诉你怎么做,让你在阅读的时候感到轻松愉快。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一个懂我的“小助手”在指导我。 我最近按照书里的方法做了一道“素食咖喱”,味道浓郁,香气四溢,连我家里挑食的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这种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我相信,有了这本书,我的素食之路会越走越顺,餐桌也会变得越来越有“人气”。
评分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素食烹饪的无限可能。它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个关于“吃”的哲学启蒙。我一直认为素食是清淡、单调的,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它里面有很多非常有创意的菜肴,比如用各种豆制品做出的“肉类”替代品,口感和味道都相当逼真。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素肉末炒豆角”,它用到的调料和烹饪方式,让豆角吃起来有一种奇妙的“肉感”,非常过瘾。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对“色彩搭配”和“摆盘艺术”也非常讲究。它教我如何利用不同颜色的蔬菜,搭配出视觉上非常有吸引力的菜肴,让素食不再是“绿油油”的一片,而是充满活力和艺术感。每次做出来的菜,都让我忍不住拍照分享。 这本书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季节性食材”的运用。它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推荐当季最适合食用的蔬菜和烹饪方法,这不仅能保证食材的新鲜度,还能让我们更顺应自然的规律。我感觉自己做出来的菜,不仅好吃,还充满了“大地馈赠”的味道。 它传递的理念是,素食可以是一种精致、美味、充满生活情趣的选择,而不是一种妥协或者无奈。这本书让我对素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探索更多素食可能性的热情。我非常享受在厨房里,跟着这本书的指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素食艺术品”的过程。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专业”。我平时对烹饪也算有点研究,但素食方面接触得不多,总觉得要做得好吃需要很多技巧。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罗列菜谱,更是在深入地讲解素食烹饪的原理和技巧。 书中对食材的分析非常到位,从不同蔬菜的特性、口感,到如何通过烹饪方法最大化它们的风味,都有详细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它关于“鲜味”的解读,很多时候素菜的鲜味不足是大家担心的点,但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巧妙的方法来弥补,比如利用海带、香菇、番茄等天然食材来提升汤底的鲜美度。 而且,它对不同烹饪技法的运用也讲解得很透彻,比如如何通过炒、炖、蒸、烤等方式,赋予素菜不同的口感和风味。我尝试了其中一道关于“烤蔬菜”的菜谱,它给出的烤制时间和温度都非常精确,出来的效果比我平时自己瞎弄要好太多了。 这本书还涉及了一些素食的营养学知识,虽然不是重点,但这些信息非常有价值,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素食也可以是均衡和健康的。它帮助我打破了一些对素食的刻板印象,原来素食的世界可以如此丰富多彩,而且营养价值一点也不比荤食差。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让你真正理解素食烹饪的书。它不是那种“照着做就行”的简单食谱,而是能够帮助你提升烹饪思维,让你在未来的素食创作中能够举一反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味。对于追求烹饪技艺和深层理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容错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